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车辆尘密性的检测方法及装置与流程

2021-11-30 21:40: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汽车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车辆尘密性的检测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2.驾驶员在驾驶车辆过程中,特别是在灰尘比较严重的情况下,车辆的尘密性直接影响驾驶员的驾乘体验。但是,车辆的尘密性是否符合标准,无法给出客观评价。因此,对车辆尘密性的检测显得格外重要。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车辆尘密性的检测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无法对车辆的尘密性是否符合标准给出客观评价的问题。
4.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车辆尘密性的检测方法,包括:
5.获取车辆尘密性试验结束后,台式透射密度仪检测到的车辆内每一检测贴片的透光率的值;
6.将所述每一检测贴片的透光率的值与对应预设透光率的目标值进行比对,确定所述每一检测贴片透光率的检测结果;
7.根据所述每一检测贴片透光率的检测结果,输出所述车辆尘密性是否达标的结果。
8.可选地,获取车辆尘密性试验结束后,台式透射密度仪检测到的车辆内每一检测贴片的透光率的值,包括:
9.获取车辆第一测试阶段和第二测试阶段的尘密性试验结束后,台式透射密度仪检测到的车辆内每一检测贴片的透光率的值。
10.可选地,所述车辆在所述第一测试阶段时,第一侧车窗开启第一预设距离,第二侧车窗呈关闭状态;所述车辆在所述第二测试阶段时,所述第一侧车窗呈关闭状态,所述第二侧车窗开启第二预设距离;其中,靠近所述第一侧车窗的检测点至少设置有一个所述检测贴片,靠近所述第二侧车窗的检测点至少设置有一个所述检测贴片。
11.可选地,获取车辆尘密性试验结束后,台式透射密度仪检测到的车辆内每一检测贴片的透光率的值,包括:
12.获取车辆尘密性试验结束后,台式透射密度仪检测到的车辆内多个检测点设置的检测贴片的透光率的值;
13.可选地,每个所述检测点设置一个所述检测贴片;所述多个检测点包括以下至少两个:
14.设置在挡风玻璃下方靠近左前方空调出风口的检测点;设置在挡风玻璃下方靠近右前方的空调出风口的检测点;设置在中央手扶箱上表面的检测点;设置在主驾驶车门腰线的检测点;设置在副驾驶车门腰线处的检测点;设置在后排座椅中间位置的检测点;设置在行李舱挡板中间位置的检测点;设置在行李箱内左前方处的检测点;设置在行李箱内右
前方处的检测点。
15.可选地,根据所述每一检测贴片透光率的检测结果,输出所述车辆尘密性是否达标的结果,包括:
16.若至少一个所述检测贴片的透光率的值小于对应预设透光率的目标值,则输出所述车辆尘密性不达标的结果;
17.若全部所述检测贴片的透光率的值均大于对应预设透光率的目标值,则输出所述车辆尘密性达标的结果。
18.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19.若所述车辆尘密性不达标,获取所述车辆多个位置的图片信息;
20.根据多个所述图片信息,确定所述车辆的灰尘痕迹线;
21.根据所述灰尘痕迹线,确定所述车辆的泄漏点。
22.可选地,在所述车辆密封性试验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23.标定所述每一检测贴片的透光率的值,确定所述每一检测贴片的透光率的值达到100%。
24.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车辆尘密性的检测装置,包括:
25.获取模块,用于获取车辆尘密性试验结束后,台式透射密度仪检测到的车辆内每一检测贴片的透光率的值;
26.确定模块,用于将所述每一检测贴片的透光率的值与对应预设透光率的目标值进行比对,确定所述每一检测贴片透光率的检测结果;
27.输出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每一检测贴片透光率的检测结果,输出所述车辆尘密性是否达标的结果。
28.本发明的又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所述的车辆尘密性的检测方法的步骤。
29.本发明的上述技术方法至少有如下有益效果:
30.本发明实施例的车辆尘密性的检测方法,将获取车辆尘密性试验结束后,台式透射密度仪检测到的车辆内每一检测贴片的透光率的值与对应预设透光率的目标值进行比对,确定出所述每一检测贴片透光率的检测结果;进而根据所述每一检测贴片透光率的检测结果,输出所述车辆尘密性是否达标的结果。通过所述透光率的值与所述目标值的比较,可以对输出的所述车辆尘密性是否达标的结果提供数据支持,进而可以对所述车辆的尘密性是否符合标准给出客观性评价,避免了车辆尘密性是否达标仅依靠个人主观评价带来的影响,提高了车辆尘密性是否达标的准确性及有效性。
附图说明
31.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车辆尘密性的检测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32.图2为一种检测贴片的示意图;
33.图3为一种检测贴片设置方法的示意图;
34.图4为本发明提供的另一种车辆尘密性的检测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35.图5为一种试验车辆行驶试验场示意图;
36.图6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车辆尘密性的检测装置的模块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37.为使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在下面的描述中,提供诸如具体的配置和组件的特定细节仅仅是为了帮助全面理解本发明的实施例。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清楚,可以对这里描述的实施例进行各种改变和修改而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和精神。另外,为了清楚和简洁,省略了对已知功能和构造的描述。
38.应理解,说明书通篇中提到的“一个实施例”或“一实施例”意味着与实施例有关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包括在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因此,在整个说明书各处出现的“在一个实施例中”或“在一实施例中”未必一定指相同的实施例。此外,这些特定的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任意适合的方式结合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
39.在本发明的各种实施例中,应理解,下述各过程的序号的大小并不意味着执行顺序的先后,各过程的执行顺序应以其功能和内在逻辑确定,而不应对本发明实施例的实施过程构成任何限定。
40.应理解,本文中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41.在本发明所提供的实施例中,应理解,“与a相应的b”表示b与a相关联,根据a可以确定b。但还应理解,根据a确定b并不意味着仅仅根据a确定b,还可以根据a和/或其它信息确定b。
42.参见图1,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车辆尘密性的检测方法,包括:
43.s101:获取车辆尘密性试验结束后,台式透射密度仪检测到的车辆内每一检测贴片的透光率的值。
44.其中,所述透光率的值可以用百分比进行表示,例如所述透光率的值可以是90%、95%等。
45.s102:将所述每一检测贴片的透光率的值与对应预设透光率的目标值进行比对,确定所述每一检测贴片透光率的检测结果。
46.其中,所述目标值也可以用百分比进行表示,例如所述目标值可以是92%、96%等;所述检测结果为所述每一检测贴片的透光率的值大于所述对应预设透光率的目标值或者所述每一检测贴片的透光率的值小于或等于所述对应预设透光率的目标值。
47.s103:根据所述每一检测贴片透光率的检测结果,输出所述车辆尘密性是否达标的结果。
48.例如,若大于或等于第一数量的所述检测贴片的透光率的值小于所述对应预设透光率的目标值,则输出所述车辆尘密性不达标的结果;若全部所述检测贴片的透光率的值均大于对应预设透光率的目标值,则输出所述车辆尘密性达标的结果。例如所述第一数量可以为1或2或其它数值等。
49.示例的,所述车辆尘密性试验包括第一测试阶段和第二测试阶段。获取所述车辆尘密性试验结束后,台式透射密度仪检测到的车辆内每一检测贴片的透光率的值时,可以
是获取车辆在所述第一测试阶段和所述第二测试阶段的尘密性试验结束后,台式透射密度仪检测到的车辆内每一检测贴片的透光率的值。
50.示例的,所述车辆在所述第一测试阶段时,第一侧车窗开启第一预设距离,第二侧车窗呈关闭状态;所述车辆在所述第二测试阶段时,所述第一侧车窗呈关闭状态,所述第二侧车窗开启第二预设距离;其中,靠近所述第一侧车窗的检测点至少设置有一个所述检测贴片,靠近所述第二侧车窗的检测点至少设置有一个所述检测贴片。通过在靠近所述第一侧车窗的检测点至少设置有一个所述检测贴片,靠近所述第二侧车窗的检测点至少设置有一个所述检测贴片,利用空气动力学中的伯努利原理,使得成员舱中的气流流动起来,侧窗缝隙处作为出口,而凡是泄露的地方成了气流的入口,这样泄露处由于粉尘快速流过,形成了粉尘痕迹线,极其容易观察到泄露点,从而可以对泄露点提出优化建议,从而进一步提升整车的尘密性能。
51.可选地,当所述第一侧车窗是主驾驶侧的车窗时,所述第二侧车窗可以是副驾驶侧的车窗;当所述第一侧车窗是副驾驶侧的车窗时,所述第二侧车窗可以是主驾驶侧的车窗;当然,所述第一侧车窗和所述第二侧车窗也可以是驾驶员两侧及后排乘客两侧不同侧的车窗。
52.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预设距离与所述第二预设距离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例如,所述第一预设距离的取值可以是3-4cm中的任一值,可选地,所述第一预设距离可以为3cm。所述第二预设距离的取值可以是3-4cm中的任一值,可选地,所述第二预设距离可以为4cm,也可以是所述第一预设距离为3.5cm,所述第二预设距离为3.5cm。
53.可选地,所述车辆在所述第一测试阶段与所述第二测试阶段的车速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例如所述车辆在所述第一测试阶段的车速和所述第二测试阶段的车速可以均为80km/h、90km/h或其它车速等。所述第一测试阶段与所述第二测试阶段的行驶里程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例如所述第一测试阶段和所述第二测试阶段的行驶里程可以均为20km、100km等。
54.可选地,所述车辆在所述第一测试阶段和所述第二测试阶段时,空调设置22℃全程开启,空调风量控制25%,外循环。
55.可选地,所述尘密性试验中的车辆要求整车气密性试验达标后进行试验,试验车辆在ep2阶段以后选取,即四车门密封条、后背门密封条、前机盖密封条、行李舱泄压阀、白车身、空调系统及管路均为工装样件,座椅、内饰、行李箱遮挡板装配齐全。
56.可选地,试验时应是无雨、雪天气,相对湿度小于30%,气温0-45℃,风力小于四级及以下(风速小于6m/s),粉尘路面,能够保证车辆在70-80km/h车速下尾部可形成50米以上长度的粉尘区。
57.可选地,在试验前,车辆满足以下至少一个条件:
58.车身无伪装,车内外干净,无灰尘;使用全新空调滤芯;四车门密封条完好;后背门密封条完好;前机盖密封条完好;行李舱泄压阀完好。
59.可选地,在所述车辆密封性试验之前,标定所述每一检测贴片的透光率的值,确定所述每一检测贴片的透光率的值达到100%。通过在所述车辆密封性试验之前,确定所述每一检测贴片的透光率的值达到100%,可以保证所述车辆尘密性试验的准确性、有效性及说服力。
60.具体地,如图2所示,例如所述检测贴片设置有6个通孔,在所述检测贴片的上端面均设置有透明胶带,并且所述透明胶带的胶黏面可以从所述检测贴片的6个通孔中漏出。标定所述每一检测贴片的透光率的值,实际上是对透明胶带进行标定,保证所述6个通孔处的透明胶带的透光率的值为100%。
61.在对所述每一检测贴片的透光率的值完成标定后,将粘贴完好的测试贴片进行翻转180
°
,保证透明胶带胶黏面从所述检测贴片的6个通孔中漏出并朝上状态,以便检测到灰尘。所述检测贴片可以利用布基胶带固定于所述车辆内。
62.示例的,获取车辆尘密性试验结束后,台式透射密度仪检测到的车辆内每一检测贴片的透光率的值,可以是获取车辆尘密性试验结束后,台式透射密度仪检测到的车辆内多个检测点设置的检测贴片的透光率的值。
63.进一步地,每个所述检测点设置一个所述检测贴片;所述多个检测点包括以下至少两个:
64.设置在挡风玻璃下方靠近左前方空调出风口的检测点;设置在挡风玻璃下方靠近右前方的空调出风口的检测点;设置在中央手扶箱上表面的检测点;设置在主驾驶车门腰线的检测点;设置在副驾驶车门腰线处的检测点;设置在后排座椅中间位置的检测点;设置在行李舱挡板中间位置的检测点;设置在行李箱内左前方处的检测点;设置在行李箱内右前方处的检测点。一般而言,在如上所述的检测点均设置所述检测贴片,获得的所述车辆尘密性的检测结果更加准确。
65.如表1所示,表1中的检测点包括以上所有的检测点,例如设置在挡风玻璃下方靠近左前方空调出风口的检测点等同于序号1的检测点;设置在挡风玻璃下方靠近右前方的空调出风口的检测点等同于序号2的检测点;设置在中央手扶箱上表面的检测点等同于序号3的检测点;设置在主驾驶车门腰线的检测点等同于序号4的检测点;设置在副驾驶车门腰线处的检测点等同于序号5的检测点;设置在后排座椅中间位置的检测点等同于序号6的检测点;设置在行李舱挡板中间位置的检测点等同于序号7的检测点;设置在行李箱内左前方处的检测点等同于序号8的检测点;设置在行李箱内右前方处的检测点等同于序号9的检测点。在下文中,以表1中所述检测点的名称进行进一步描述。
66.序号检测点目标1驾驶员舱左侧≥95%2驾驶员舱右侧≥95%3中控台≥90%4左门腰线≥90%5右门腰线≥90%6后排座椅≥90%7行李舱遮挡板≥90%8行李舱左侧≥85%9行李舱右侧≥85%
67.表1
68.进一步地,如图3所示,在驾驶员舱左侧及驾驶员舱右侧分别设置有一个所述检测贴片,在中控台、后排座椅、行李舱遮挡板分别设置有一个所述检测贴片,在左门腰线及右
门腰线分别设置有一个所述检测贴片,在行李舱左侧及行李舱右侧分别设置有一个所述检测贴片。
69.可选的,设置在不同检测点的所述检测贴片对应的所述目标值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以上表1为一种示例。
70.进一步地,在根据所述每一检测贴片透光率的检测结果,输出所述车辆尘密性是否达标的结果时,通常可以是若至少一个所述检测贴片的透光率的值小于对应预设透光率的目标值,则输出所述车辆尘密性不达标的结果;若全部所述检测贴片的透光率的值均大于对应预设透光率的目标值,则输出所述车辆尘密性达标的结果。这样,只要有一个所述检测贴片的透光率的值小于所述对应预设透光率的目标值,就判断所述车辆的尘密性不达标。进而可以提高所述车辆尘密性的要求,提高车辆的舒适度。
71.进一步地,若所述车辆尘密性不达标,获取所述车辆多个位置的图片信息;根据多个所述图片信息,确定所述车辆的灰尘痕迹线;根据所述灰尘痕迹线,确定所述车辆的泄漏点。
72.通过预先保存的所述车辆尘密性达标时多个位置的图片信息,在所述车辆车迷性不达标时,将获取所述车辆多个位置的图片信息与预先保存的对应位置的图片进行比对,确定该位置是否有灰尘痕迹线,进而根据所述灰尘痕迹线,确定所述车辆的泄漏点。例如,在后背门密封条处确定有所述灰尘痕迹线,则可以确定所述后背门为所述车辆的泄漏点。通过所述灰尘痕迹线,驾驶员或者维修人员可以快速、准确地知道泄漏点所在的位置,进而可以采取相应措施,提高车辆的尘密性。
73.根据上述的描述,以下结合图4,介绍另一种车辆尘密性的检测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74.s401:车辆准备。车辆驶入扬尘试验道路前,试验车辆开启应急灯;空调设置22℃全程开启,风量控制25%,外循环,里程表小计里程设置为0km;
75.s402:布置检测贴片。按照图3所示的方式设置所述检测贴片。
76.s403:前100km,开主驾侧车窗3-4cm。主驾侧车窗开启3-4cm缝隙;观察试验道路路况,从入口加速驶入扬尘试验道路,行驶路线按照图5所示;试验车辆车速加速至80km/h,保持行驶;行车过程中观察是否有灰尘进入乘员舱,通过录像记录灰尘进入的情况,并进行记录;里程表小计里程到达100km时,从出口驶出试验道路停车,整车不下电。
77.s404:后100km,开副驾侧车窗3-4cm。主驾侧车窗关闭,副驾侧车窗开启3-4cm缝隙;观察试验道路路况,从入口加速驶入扬尘试验道路;试验车辆车速加速至80km/h,保持行驶;里程表小计里程到达200km时,从出口驶出试验道路。
78.s405:室内车辆静止30分钟。整车下电停放到指定位置,静置30分钟。
79.s406:取下检测条,并检测记录结果。取出试验车辆内的所述检测贴片,通过所述台式透射密度仪进行检测所述检测贴片的透光率,并记录结果。
80.s407:根据灰尘痕迹线,检测泄漏点。车辆外部拍照、内部拍照,检查四车门密封条、前机舱盖密封条及后背门尾门密封条灰尘痕迹线,并确定具体泄露点。
81.s408:尘密性试验结果总结,输出总结报告。
82.所述尘密性试验完成后,清洗样车,车内外擦拭干净。
83.本发明方法简单、花费低,便于对车辆的尘密性能进行客观的评价和进行泄露点
的查找。目前针对汽车行业的尘土粉尘泄露问题,基本都是基于个人的主观评价,受到个人的感受影响较大,急需要给出一种客观评价指标,用于评价成员舱的尘密性能是否能够达标。而且对于密封不好的泄露点监测不够完善,不能较好的监测出泄露位置。本发明采用台式密度透视仪检测布置于关注点检测贴片的透光率,并与所述对应的目标值比较,从而客观地评价成员舱的尘密性能是否达标;通过在行车的过程中前半程主驾驶侧窗玻璃开3-4cm的缝隙,后半程副驾驶侧窗玻璃开3-4cm的缝隙,利用空气动力学中的伯努利原理,使得成员舱中的气流流动起来,侧窗缝隙处作为出口,而凡是泄露的地方成了气流的入口,这样泄露处由于粉尘快速流过,形成了粉尘痕迹线,极其容易观察到泄露点,从而可以对泄露点提出优化建议,从而进一步提升整车的尘密性能。
84.针对汽车行业的尘土粉尘泄露问题,基本都是基于个人的主观评价,受到个人的感受影响较大,急需要给出一种客观评价指标,用于评价成员舱的尘密性能是否能够达标。而且对于密封不好的泄露点监测不够完善,不能较好的监测出泄露位置。本发明的汽车尘密性能客观评价及泄露点监测试验方法,方法简便,客观真实,易于实施,为新产品开发提供了数据参考依据。
85.如图6所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车辆尘密性的检测装置,包括:
86.获取模块601,用于获取车辆尘密性试验结束后,台式透射密度仪检测到的车辆内每一检测贴片的透光率的值;
87.确定模块602,用于将所述每一检测贴片的透光率的值与对应预设透光率的目标值进行比对,确定所述每一检测贴片透光率的检测结果;
88.输出模块603,用于根据所述每一检测贴片透光率的检测结果,输出所述车辆尘密性是否达标的结果。
89.可选地,所述获取模块601在获取车辆尘密性试验结束后,台式透射密度仪检测到的车辆内每一检测贴片的透光率的值时,具体用于:
90.获取车辆第一测试阶段和第二测试阶段的尘密性试验结束后,台式透射密度仪检测到的车辆内每一检测贴片的透光率的值。
91.可选地,所述车辆在所述第一测试阶段时,第一侧车窗开启第一预设距离,第二侧车窗呈关闭状态;所述车辆在所述第二测试阶段时,所述第一侧车窗呈关闭状态,所述第二侧车窗开启第二预设距离;其中,靠近所述第一侧车窗的检测点至少设置有一个所述检测贴片,靠近所述第二侧车窗的检测点至少设置有一个所述检测贴片。
92.可选地,所述获取模块601在获取车辆尘密性试验结束后,台式透射密度仪检测到的车辆内每一检测贴片的透光率的值时,具体用于:
93.获取车辆尘密性试验结束后,台式透射密度仪检测到的车辆内多个检测点设置的检测贴片的透光率的值。
94.可选地,每个所述检测点设置一个所述检测贴片;所述多个检测点包括以下至少两个:设置在挡风玻璃下方靠近左前方空调出风口的检测点;设置在挡风玻璃下方靠近右前方的空调出风口的检测点;设置在中央手扶箱上表面的检测点;设置在主驾驶车门腰线的检测点;设置在副驾驶车门腰线处的检测点;设置在后排座椅中间位置的检测点;设置在行李舱挡板中间位置的检测点;设置在行李箱内左前方处的检测点;设置在行李箱内右前方处的检测点。
95.可选地,所述输出模块603在根据所述每一检测贴片透光率的检测结果,输出所述车辆尘密性是否达标的结果时,具体用于:
96.若至少一个所述检测贴片的透光率的值小于对应预设透光率的目标值,则输出所述车辆尘密性不达标的结果;
97.若全部所述检测贴片的透光率的值均大于对应预设透光率的目标值,则输出所述车辆尘密性达标的结果。
98.可选地,所述确定模块602还用于:
99.若所述车辆尘密性不达标,获取所述车辆多个位置的图片信息;
100.根据多个所述图片信息,确定所述车辆的灰尘痕迹线;
101.根据所述灰尘痕迹线,确定所述车辆的泄漏点。
102.可选地,在所述车辆密封性试验之前,所述确定模块602:
103.标定所述每一检测贴片的透光率的值,确定所述每一检测贴片的透光率的值达到100%。
104.本发明的又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所述的车辆尘密性的检测方法的步骤。
105.此外,本发明可以在不同例子中重复参考数字和/或字母。这种重复是为了简化和清楚的目的,其本身不指示所讨论各种实施例和/或设置之间的关系。
106.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
107.以上所述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所述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