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电梯监测辅助设备的制作方法

2021-11-30 01:25: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梯设备行业,具体是一种电梯监测辅助设备。


背景技术:

2.电梯是指服务于建筑物内若干特定的楼层,其轿厢运行在至少两列垂直于水平面或与铅垂线倾斜角小于15
°
的刚性轨道运动的永久运输设备。
3.为保证内部人员安全和突发事件的发生,在电梯内部设置有远程监测设备,随着近期电梯火灾事故的频繁,电梯安全越发得到人们的关注,现有监测设备大多不具备灭火功能,因此,为改进现有装置的不足,亟需研制一种更为成熟的电梯监测辅助设备。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梯监测辅助设备,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6.一种电梯监测辅助设备,所述电梯监测辅助设备包括:
7.厢体;
8.气体交换组件,所述气体交换组件与厢体相连,用于内部供氧和有害气体的快速导出;
9.喷淋集水装置,所述喷淋集水装置设置在厢体内部,用于喷淋灭火和水体收集;
10.其中,所述气体交换组件包括:
11.第一隔仓,所述第一隔仓设置在厢体外部;
12.位于第一隔仓内部的排气组件,用于内部气体的收集导出;
13.供氧组件,所述供氧组件与厢体相连,用于内部氧气补充。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装置设计合理,内部设置有喷淋集水装置,可进行厢体内部快速灭火和水体收集循环,同时,内部气体交换组件可对火灾发生时进行气体快速交换,防止有害气体对人体造成损伤,全方位供氧,防止在厢体闭塞环境中窒息,提高了电梯使用的安全性,具有较高的实用性和市场前景,适合大范围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15.图1为一种电梯监测辅助设备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一种电梯监测辅助设备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17.图3为一种电梯监测辅助设备中的俯视图。
18.图中:1

厢体,2

气体交换组件,3

喷淋集水装置,4

缓冲组件,201

第一隔仓,202

排气组件,203

供氧组件,204

排气仓,205

固定架,206

排风件,207

造氧件,208

第二隔仓,209

第一供氧件,210

连通管道,211

第二供氧件,301

供水仓,302

喷淋组件,303

凸起底板,304

导通槽,305

进水管,306

储水箱,401

缓震弹簧架,402

橡胶缓冲体。
具体实施方式
19.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0.一种电梯监测辅助设备,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梯监测辅助设备包括:
21.厢体1;气体交换组件2,所述气体交换组件2与厢体1相连,用于内部供氧和有害气体的快速导出;喷淋集水装置3,所述喷淋集水装置3设置在厢体1内部,用于喷淋灭火和水体收集;其中,所述气体交换组件2包括:第一隔仓201,所述第一隔仓201设置在厢体1外部;位于第一隔仓201内部的排气组件202,用于内部气体的收集导出;供氧组件203,所述供氧组件203与厢体1相连,用于内部氧气补充。
22.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
23.所述供氧组件203包括:第二隔仓208,所述第二隔仓208与厢体1内部连通;造氧件207,所述造氧件207设置在第一隔仓201外部;第一供氧件209,所述第一供氧件209与造氧件207相连,用于厢体1顶部的快速供氧连通;位于第二隔仓208的连通管道210;第二供氧件211,所述第二供氧件211与第二隔仓相连,用于厢体内部的快速供氧连通;
24.所述造氧件207可选用造氧机,在所述第一供氧件209和第二供氧件211与厢体1内部连接处设置有滤网件,也可设置隔挡件,发生紧急情况时打开隔挡件进行使用。
25.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
26.所述排气组件202包括:排气仓204,所述排气仓204设置在第一隔仓201内部;固定架205,所述固定架205与排气仓204相连;位于固定架205内部的排风件206,用于内部气体的负压导出;
27.另外的,所述第一隔仓201与厢体1顶部连通,在连通处设置有滤尘网架,防止有害气体中的有害颗粒导出至厢体1外部,造成外部环境的污染。
28.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
29.所述喷淋集水装置3包括:供水仓301,所述供水仓301设置在厢体1内部;至少两组喷淋组件302,所述喷淋组件302与供水仓301相连,用于厢体1内部的喷淋灭火处理;位于箱体1底部的凸起底板303,用于喷淋水体的导流处理;导通槽304,所述导通槽304与凸起底板303相连;储水箱306,所述储水箱306设置在厢体1底部;进水管305,所述进水管305设置在导通槽304与储水箱306连通处,用于水体的循环收集处理;
30.另外的,在厢体1外部还设置有驱动泵机,在厢体1内部设置有烟雾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和无线发射器,当内部发生火灾起火时,产生的大量浓烟触发烟雾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反应,通过无线发射器进行远程自动监测报警,而后内部设置的plc逻辑控制器发出控制信号,所述喷淋组件302运行,对内部进行喷淋灭火,内部喷淋水体通过底部凸起底板303将水体导入至厢体1侧边,通过与之连接的导通槽304将水体导出至进水管305中,而后储存至底部储水箱306内部进行下次使用;
31.同时,在所述厢体1外部设置有水体过滤件,设置为可更换组件,在电梯定期维护时进行检查更换,防止水体循环使用时堵塞;喷淋的同时,所述气体交换组件2运行,通过排
气组件202将内部有害气体快速导出,防止内部人员窒息,而后待内部灭火完成后,所述供氧组件203运行,通过第一供氧件209和第二供氧件211配合,实现内部的全方位供氧,防止内部封闭导致的氧气供给不足。
32.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
33.所述电梯监测辅助设备还包括:缓冲组件4,所述缓冲组件4设置在箱体1底部,用于电梯意外下落时的防震缓冲;位于厢体1外部的阻燃层,用于内部火灾的阻燃隔断。
34.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
35.所述缓冲组件4包括:缓震弹簧架401,所述缓震弹簧架401与厢体1相连;橡胶缓冲体402,所述橡胶缓冲体402与缓冲弹簧架401相连,用于配合缓震弹簧架401进行防震缓冲。
36.另外的,在所述厢体1顶部也可设置缓冲组件4,防止电梯发生冲顶,造成意外发生。
37.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当内部发生火灾起火时,在厢体1内部设置有烟雾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和无线发射器,产生的大量浓烟触发烟雾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反应,通过无线发射器进行远程自动监测报警,而后内部设置的plc逻辑控制器发出控制信号,所述喷淋组件302运行,对内部进行喷淋灭火,内部喷淋水体通过底部凸起底板303将水体导入至厢体1侧边,通过与之连接的导通槽304将水体导出至进水管305中,而后储存至底部储水箱306内部进行下次使用,在所述厢体1外部设置有水体过滤件,设置为可更换组件,在电梯定期维护时进行检查更换,防止水体循环使用时堵塞;喷淋的同时,所述气体交换组件2运行,通过排气组件202将内部有害气体快速导出,防止内部人员窒息,而后待内部灭火完成后,所述供氧组件203运行,通过第一供氧件209和第二供氧件211配合,实现内部的全方位供氧,防止内部封闭导致的氧气供给不足;所述第一隔仓201与厢体1顶部连通,在连通处设置有滤尘网架,防止有害气体中的有害颗粒导出至厢体1外部,造成外部环境的污染。
38.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