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导管架的装船运输工装及装船运输方法与流程

2021-11-29 13:55: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技术特征:
1.一种导管架的装船运输工装,所述导管架包括插入尖,所述插入尖包括过渡板以及设置于所述过渡板底部的锥体,所述锥体的直径沿轴向由顶部至底部逐渐减小,其特征在于,所述装船运输工装包括呈镜像对称设置的两支撑架,两所述支撑架之间可拆卸连接;所述支撑架呈凹字形,且内凹处形成卡腔;两所述支撑架的卡腔共同形成腔体;所述腔体可供所述锥体通过,并限制所述过渡板通过,以支撑竖立的所述导管架,而实现所述导管架的运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船运输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装船运输工装还包括对应所述支撑架设置的加强件;所述加强件呈盒状,设置于对应所述支撑架的卡腔内,且所述加强件的顶部与所述支撑架的顶部平齐,以支撑所述过渡板。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船运输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件包括两斜撑、两封板以及竖撑;两所述斜撑与所述支撑架围合形成三角形结构,两所述封板分列于所述斜撑的顶部和底部,而封闭所述三角形结构,所述竖撑位于所述三角形结构内,并与两所述封板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船运输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包括平行间隔设置的顶板和底板、连接所述顶板和所述底板的侧板及端板,以及多个隔板;所述顶板和所述底板均具有缺口而呈凹字形,所述侧板沿所述顶板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端板沿所述顶板的宽度方向延伸,所述顶板、所述底板、所述侧板以及所述端板连接形成具有容纳空间的框架,多个所述隔板设置于所述容纳空间内。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船运输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的容纳空间内还设有增强结构;沿所述支撑架的长度方向,所述卡腔的两侧均设有所述增强结构。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船运输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强结构包括纵横交错设置的横向增强板和纵向增强板。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船运输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上设有多个减重孔;所述减重孔设置于所述顶板和所述底板上,所述减重孔设置于除去所述增强结构所在的区域,且所述减重孔位于相邻的所述隔板之间。8.一种导管架的装船运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综合导管架的插入尖的结构和受力情况,以及自走式模块化平板车的顶升运输空间,确定装船运输工装的结构,使所述装船运输工装具有允许所述插入尖的椎体通过并限制所述插入尖的过渡板通过的腔体;综合装船运输过程中导管架的静载荷和动载荷,确定所述装船运输工装各位置的尺寸规格和材质;依据所述装船运输工装的结构、尺寸规格以及材质,制作所述装船运输工装;将所述装船运输工装运输至竖立的导管架的所在位置,并合拢所述装船运输工装,使所述椎体穿设于所述腔体内;依据设计受力位置划设所述自走式模块化平板车的重心基准线,所述自走式模块化平板车依据基准线定位在所述装船运输工装下部进行抬升,使所述装船运输工装支撑所述过渡板,通过所述自走式模块化平板车将所述装船运输工装和所述导管架运输至运输船上,完成所述导管架的装船运输。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导管架的装船运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装船运输工装包括
两对应设置的支撑架;所述将所述装船运输工装运输至竖立的导管架的所在位置,并合拢所述装船运输工装,使所述椎体穿设于所述腔体内,并使所述装船运输工装支撑所述过渡板的步骤中,将两所述支撑架靠近,且两所述支撑架之间通过间断焊接,实现所述装船运输工装的合拢。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导管架的装船运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完成所述导管架的装船运输后,还包括以下步骤:移出所述自走式模块化平板车,解除两所述支撑架之间的连接,并将两所述支撑架转移至下一待装船运输的导管架处,继续对该待装船运输的导管架进行装船运输。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导管架的装船运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装船运输工装运输至竖立的导管架的所在位置,并合拢所述装船运输工装,使所述椎体穿设于所述腔体内,并使所述装船运输工装支撑所述过渡板的步骤中,所述装船运输工装的顶部与所述过渡板的底部间断焊接。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导管架的装船运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包括平行间隔设置的顶板和底板、连接所述顶板和所述底板的侧板及端板,以及多个隔板;所述依据所述装船运输工装的结构、尺寸规格以及材质,制作所述装船运输工装的步骤中,以所述底板为胎进行拼板划线,根据划线位置,定位所述隔板,再依次定位所述端板和所述侧板;定位完毕后,进行焊接作业,先进行立缝焊接再进行横缝焊接;在焊接时,控制所述顶板和所述底板的水平精度在
±
3mm以内。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导管架的装船运输工装及装船运输方法。导管架包括插入尖,插入尖包括过渡板以及设置于过渡板底部的锥体,锥体的直径沿轴向由顶部至底部逐渐减小,装船运输工装包括呈镜像对称设置的两支撑架,两支撑架之间可拆卸连接;支撑架呈凹字形,且内凹处形成卡腔;两支撑架的卡腔共同形成腔体;腔体可供锥体通过,并限制过渡板通过,以支撑竖立的导管架,而实现导管架的运输。该装船运输工装能够通过靠近竖立于地面上的导管架而实现两支撑架之间的合拢,实现装船运输工装的快速安装,以及导管架与装船运输工装之间的快速安装,提高了导管架的装船运输效率。提高了导管架的装船运输效率。提高了导管架的装船运输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王飞 李永旺 蔡峰 李建 王鑫 甘家战 李林阳 隋东钰 李东林 马向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烟台中集来福士海洋工程有限公司 中集海洋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 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8.24
技术公布日:2021/11/28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