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连拱隧道中隔墙模板的牵引装置及其使用方法与流程

2021-11-29 13:54: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隧道施工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连拱隧道中隔墙模板的牵引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2.中隔墙工程施工不同于地上其它工程的施工,它是在一个相对狭小的空间里进行作业,中导洞内除去中隔墙后剩下的空间相对狭窄,并且由于中隔墙较高,存在人工操作困难的问题。浇筑中隔墙的模板数量较多,人工拼装较为复杂,加固支撑措施较多,需要的施工人员较多,且费工费时,人员需要从加固的支撑中穿行,安全风险较大。同时,模板接缝不易控制,且接缝较多,堵漏困难,混凝土外观质量不易控制。


技术实现要素:

3.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连拱隧道中隔墙模板的牵引装置及其使用方法,用于提高中隔墙的施工效率和施工精度。
4.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连拱隧道中隔墙模板的牵引装置,包括两个伸入到隧道内部的行走纵梁、设置在行走纵梁上的驱动装置和两个设置在两个行走纵梁之间且与驱动装置传动连接的中隔墙模板,所述的中隔墙模板上设置有若干个注浆孔。
5.进一步地,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发明,所述的行走纵梁位于隧道内的端部下方设置内端支腿,所述的内端支腿设置在已施工完成的中隔墙上,行走纵梁位于隧道外的端部下方设置外端支腿,行走纵梁与隧道地面平行设置。
6.进一步地,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发明,两个中隔墙模板对称设置,两个中隔墙模板的端面之间设置有端面对撑千斤顶。
7.进一步地,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发明,所述的中隔墙模板的外侧面上设置有若干个与隧道侧面连接的支撑千斤顶。
8.进一步地,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发明,所述的支撑千斤顶与中隔墙模板转动连接。
9.进一步地,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发明,所述的行走纵梁上滑动设置有模板支架,所述的模板支架与中隔墙模板之间设置有连接千斤顶。
10.进一步地,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发明,所述的中隔墙模板上设置有若干个观察窗口。
11.进一步地,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发明,所述的隧道的地面上设置有两个与行走纵梁平行的凹槽,所述的中隔墙模板滑动设置在凹槽内。
12.一种连拱隧道中隔墙模板的牵引装置的使用方法,包括将行走纵梁安装在隧道内部,使行走纵梁与中隔墙的设计长度方向平行,将中隔墙模板安装在两个行走纵梁之间并与行走纵梁上的驱动装置传动连接,以两个中隔墙模板之间的空间为浇筑空间逐段浇筑中隔墙,以前一段已施工完成中隔墙的端面作为后一端待施工中隔墙的端面模板。
13.本方案所取得的有益效果是:本方案利用行走纵梁作为参考标准,使中隔墙模板沿着行走纵梁移动,能够多次使用已安装好的中隔墙模板,减少中隔墙模板安装时的工作
量,并且中隔墙模板异动前后的形状精度不会发生改变,能够保证同一中隔墙不同位置的形状精度保持一致。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方案的端面示意图;
15.图2为本方案的结构示意图;
16.其中1

中隔墙模板,2

内端支腿,3

行走纵梁,4

模板支架,5

支撑千斤顶,6

端面对撑千斤顶,7

木模板,8

外端支腿,9

观察窗口,10

注浆孔,11

动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17.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地详细说明,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18.实施例1:
19.如图1、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一种连拱隧道中隔墙模板的牵引装置,包括两个伸入到隧道内部的行走纵梁3、设置在行走纵梁3上的驱动装置11和两个设置在两个行走纵梁3之间且与驱动装置11传动连接的中隔墙模板1,所述的中隔墙模板1上设置有若干个注浆孔10。
20.在开始施工中隔墙时,需要使用中隔墙端面模板,在最开始一段中隔墙施工完成之后,利用驱动装置11带动中隔墙模板1沿着行走纵梁3的长度方向移动,使中隔墙模板1靠近中隔墙的一端不脱离中隔墙,能够利用已施工完成的中隔墙端面作为待施工中隔墙的端面模板,从注浆孔10浇筑混凝土并注浆,以此保证中隔墙的连续性,并且先后两段施工的中隔墙也能够很好的连接在一起。利用行走纵梁3能够限制中隔墙模板1的移动方向精度,从而控制中隔墙模板1的位置精度。
21.采用本方案施工时,不需要反复拆除、安装中隔墙模板1,能够降低施工难度,缩短施工周期,并且能够使中隔墙模板1的形状精度始终保持一致,有利于提高施工精度,减小人工误差所导致施工精度差的问题。
22.本实施例中,所述的驱动装置11采用行走葫芦。
23.本实施例中,所述的中隔墙模板1与隧道之间也能够安装木模板7。
24.实施例2:
25.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施例中,所述的行走纵梁3位于隧道内的端部下方设置内端支腿2,所述的内端支腿2设置在已施工完成的中隔墙上,行走纵梁3位于隧道外的端部下方设置外端支腿8,行走纵梁3与隧道地面平行设置。
26.利用内端支腿2与外端支腿8对行走纵梁3进行支撑,并使行走纵梁3保持一定的高度,以便于合理利用隧道内部剩余空间。使行走纵梁3与隧道地面平行设置便于使中隔墙模板1保持其与隧道的相对位置精度。
27.实施例3:
28.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施例中,两个中隔墙模板1对称设置,两个中隔墙模板1的端面之间设置有端面对撑千斤顶6。
29.利用端面对撑千斤顶6对中隔墙模板1的端面进行支撑,有利于使两个中隔墙模板1端面之间的位置精度保持不变,从而避免影响中隔墙模板1其他部位的位置精度。
30.实施例4:
31.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施例中,所述的中隔墙模板1的外侧面上设置有若干个与隧道侧面连接的支撑千斤顶5。浇筑混凝土时,使支撑千斤顶5支撑在中隔墙模板1与隧道侧面之间,以此能够提高中隔墙模板1的稳定性、刚性以及抗冲击能力,避免中隔墙模板1在混凝土的冲击作用下发生位移或变形,保证浇筑质量。在需要移动中隔墙模板1时,能够取下支撑千斤顶5,以此方便中隔墙模板1的移动。
32.本实施例中,所述的支撑千斤顶5与中隔墙模板1转动连接。在需要支撑时,通过转动支撑千斤顶5至合适位置,再控制支撑千斤顶5的活塞杆伸出并抵在隧道侧面。
33.在需要移动中隔墙模板1时,使支撑千斤顶5的活塞杆缩回,在重力作用下,支撑千斤顶5向下转动至自然位置,不需要将支撑千斤顶5反复拆下或安装,使得施工更加方便。
34.实施例5:
35.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施例中,所述的行走纵梁3上滑动设置有模板支架4,所述的模板支架4与中隔墙模板1之间设置有连接千斤顶。使连接千斤顶与中隔墙模板1的连接位置分布在中隔墙模板1的中部位置,以此方便使中隔墙模板1的中部位置能够受到连接千斤顶的支撑,从而能够提高中隔墙模板1中部位置的刚性以及稳定性,避免中隔墙模板1的中部位置发生变形而影响中隔墙的浇注质量。
36.利用模板支架4作为支撑基础,能够缩短中隔墙模板1与支撑结构之间的距离,能够采用较小规格的千斤顶,并且使模板支架4与行走纵梁3滑动连接,模板支架4能够跟随中隔墙模板1同步移动,保持模板支架4与中隔墙模板1之间的相对位置精度,避免中隔墙模板1在移动过程中发生变形。
37.实施例6:
38.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施例中,所述的中隔墙模板1上设置有若干个观察窗口9。利用观察窗口9便于观察中隔墙模板1内部的浇筑情况。
39.实施例7:
40.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施例中,所述的隧道的地面上设置有两个与行走纵梁3平行的凹槽,所述的中隔墙模板1滑动设置在凹槽内。利用凹槽能够对中隔墙模板1的移动方向进行限制。并且能够限制中隔墙模板1的转动自由度,避免中隔墙模板1发生以隧道长度方向为轴线的偏转,保证中隔墙模板1的位置精度。
41.本实施例中,所述的中隔墙模板1上还能够设置与凹槽滚动连接的滚轮,以此减小中隔墙模板1移动时的阻力。
42.中隔墙模板1上还能够设置使滚轮制动的制动结构,以此在需要浇筑混凝土时,使滚轮制动,避免中隔墙模板1发生移动而影响浇注质量。
43.本实施例中,其它未描述的内容与上述实施例相同,故不赘述。
44.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发明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均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