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红外线金属蜂窝体和红外线金属燃烧器的制作方法

2021-11-29 13:16: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属于家用燃气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红外线金属蜂窝体和红外线金属燃烧器。


背景技术:

2.目前市场上的红外线金属蜂窝体多由单层或多层金属薄带层叠或卷绕或缠绕而成,蜂窝体内部形成上下通透的供混合气体流通的蜂窝孔。但是目前的红外线蜂窝体在点火燃烧使用过程中存在回火的风险,且锅底产生的热反射会通过蜂窝孔进入燃烧器内部,而提高燃烧器内部温度和回火几率,存在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3.为了解决目前的红外线金属蜂窝体存在回火几率较大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红外线金属蜂窝体。
4.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应用上述红外线金属蜂窝体的红外线金属燃烧器。
5.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方案:
6.一种红外线金属蜂窝体,该红外线金属蜂窝体为由金属带盘绕形成的环形层状结构,相邻的两层盘绕圈之间形成用于供气体流动的蜂窝孔,
7.还包括多个扰流弹簧,每个所述扰流弹簧设于所述蜂窝孔内,且所述扰流弹簧的轴向与所述蜂窝孔的周向平行使气体从所述扰流弹簧的径向穿过。
8.对本实用新型红外线金属蜂窝体的进一步改进点在于,所述扰流弹簧设置在所述蜂窝孔的进气口处。
9.对本实用新型红外线金属蜂窝体的进一步改进点在于,所述扰流弹簧被相邻的两层盘绕圈夹设于所述蜂窝孔内。
10.对本实用新型红外线金属蜂窝体的进一步改进点在于,每层盘绕圈上均设有凸起,且相邻的两层所述盘绕圈的凸起错位布置。
11.对本实用新型红外线金属蜂窝体的进一步改进点在于,所述金属带数量为一条,所述金属带上均设有所述凸起。
12.对本实用新型红外线金属蜂窝体的进一步改进点在于,所述金属带的数量至少为两条;每条所述金属带上均设有凸起;多条所述金属带相叠时,任意相邻的两条所述金属带上的所述凸起均错位布置;所述红外线金属蜂窝体由多条相叠的所述金属带盘绕而成。
13.对本实用新型红外线金属蜂窝体的进一步改进点在于,相邻的两条所述金属带中的其中一条所述金属带上间隔设置有至少n排凸起,第二条金属带上间隔设置有至少n 1排凸起,n为不小于1的正整数。
14.对本实用新型红外线金属蜂窝体的进一步改进点在于,所述凸起为空心凸起,所述空心凸起的空心部均与所述蜂窝孔连通。
15.本实用新型的红外线金属燃烧器,包括燃烧器本体,以及上述的红外线金属蜂窝
体;所述红外线金属蜂窝体位于所述燃烧器本体内。
16.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上述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7.因为每个扰流弹簧设于蜂窝孔内,且所述扰流弹簧的轴向与蜂窝孔的周向平行,结合弹簧的相邻两圈之间存在的间隙,在进气方向上,弹簧的相邻两圈的间隙的横截面的面积必然小于蜂窝孔的横截面的面积,那么径向穿过扰流弹簧的气体就会被增速,并且使混合气体更加稳定,这样就有效的降低了回火的几率,解决了目前的红外线金属蜂窝体存在回火几率较大的问题。
18.本实用新型的红外线金属燃烧器至少能够降低回火几率,能够解决目前的红外线金属蜂窝体存在回火几率较大的问题。
附图说明
19.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红外线金属蜂窝体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20.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红外线金属蜂窝体的四条金属带层叠后的结构示意图,图中箭头代表混合气体流动方向;
21.图3是图2的右视结构示意图,图中箭头代表混合气体流动方向;
22.图4是图2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中箭头代表混合气体流动方向;
23.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红外线金属蜂窝体的扰流弹簧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中箭头代表混合气体流动方向。
24.图中:1、金属带;2、蜂窝孔;3、扰流弹簧;11、凸起。
具体实施方式
25.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等,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26.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27.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轴向”、“径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0028]“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0029]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式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0030]
实施例1
[0031]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红外线金属蜂窝体,该红外线金属蜂窝体为由金属带 1盘绕
形成的环形层状结构,相邻的两层盘绕圈之间形成用于供气体流动的蜂窝孔2,如图1所示。将此红外线金属蜂窝体应用到红外线金属燃烧器中时,燃气与空气的混合气体从蜂窝孔2的进气口进入,沿着蜂窝孔2向上轴向流动,混合气体在蜂窝孔2内被点火燃烧,因为混合气体在蜂窝体内燃烧时处于相对不稳定的状态,极易产生回火,存在安全隐患。
[0032]
如图2

图5所示,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施的红外线金属蜂窝体还包括多个扰流弹簧3,每个扰流弹簧3设于蜂窝孔2内,且所述扰流弹簧3的轴向与蜂窝孔2的周向平行使气体从扰流弹簧3的径向穿过。
[0033]
因为每个扰流弹簧3设于蜂窝孔2内,且所述扰流弹簧3的轴向与蜂窝孔 2的周向平行,结合弹簧的相邻两圈之间存在的间隙,在进气方向上,弹簧的相邻两圈的间隙的横截面的面积必然小于蜂窝孔2的横截面的面积,那么径向穿过扰流弹簧3的混合气体就会被增速,并且使混合气体更加稳定,这样就有效的降低了回火的几率,解决了目前的红外线金属蜂窝体存在回火几率较大的问题。
[0034]
如图5所示,在实际应用中,可以通过调整扰流弹簧的丝径,节距等,调节弹簧的相邻两圈之间存在的间隙。
[0035]
进一步的,扰流弹簧3设置在蜂窝孔2的进气口处,混合气体径向穿过扰流弹簧3后被稳定和加速,然后进入到蜂窝孔2内,在蜂窝孔2内以较快,较稳定的状态运动,进一步的降低了回火的几率。
[0036]
进一步的,扰流弹簧3被相邻的两层盘绕圈夹设于蜂窝孔2内,能够提高蜂窝体的均温性,防止局部温度过热造成回火。
[0037]
进一步的,为了增加蜂窝孔2的稳定性,所以每层盘绕圈上均设有凸起11,且相邻的两层盘绕圈的凸起11错位布置。
[0038]
优选的,为了增加红外线金属蜂窝体的孔隙率,以提高通气效率,所以凸起11为空心凸起,空心凸起的空心部均与蜂窝孔2连通。
[0039]
其中“空心凸起的空心部均与蜂窝孔2连通”的意思是,空心凸起的空心部即与空心凸起所处的蜂窝孔2连通,又与与之相邻的蜂窝孔2连通。
[0040]
优选的,凸起11呈柱状体、三角形柱体,或半圆柱体,能够增加凸起11 与金属带1之间的接触面积,从而增加蜂窝孔2的稳定性。
[0041]
进一步的,金属带1的数量为一条,金属带1上均设有凸起11。当将金属带1盘绕形成的环形层状结构的红外线金属蜂窝体时,相邻的两层盘绕圈上的凸起11相互错位布置。
[0042]
进一步的,金属带1的数量至少为两条;每条金属带1上均设有凸起11;多条金属带1相叠时,任意相邻的两条金属带1上的凸起11均错位布置;红外线金属蜂窝体由多条相叠的金属带1盘绕而成。
[0043]
优选的,相邻的两条金属带1中的其中一条金属带上间隔设置有至少n排凸起11,另一条金属带上间隔设置有至少n 1排凸起11,其中n为不小于1 的正整数。
[0044]
优选的,每个金属带1上的各排凸起11相互平行布置。
[0045]
例如,如图2

图4所示,金属带1为四条,第一条金属带上间隔设有三排凸起11,且这三排凸起11相互平行;第二条金属带上间隔设置两排凸起11,且这个两排凸起11相互平行;第三条金属带上间隔设有三排凸起11,且这三排凸起11相互平行;第四条金属带上间隔设置两排凸起11,且这个两排凸起 11相互平行。当将这四个金属带相叠在一起时,四条金
属带上的凸起11相互错位布置。
[0046]
将上述相叠的四条金属带盘绕以形成环形层状结构,即得到红外线金属蜂窝体。
[0047]
实施例2
[0048]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红外线金属燃烧器,包括燃烧器本体,以及实施例1的红外线金属蜂窝体;红外线金属蜂窝体位于燃烧器本体内。
[0049]
因为本实施例的红外线金属燃烧器采用的是实施例1的一种红外线金属蜂窝体,所以本实施例的红外线金属燃烧器至少能够降低回火几率。
[0050]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具体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达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母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0051]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