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便于快速连接的模块化、轻量化应急泄洪虹吸装备的制作方法

2021-11-25 22:11: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虹吸应急排水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特别涉及一种便于快速连接的模块化、轻量化应急泄洪虹吸装备。


背景技术:

2.水库汛期排水、堰塞湖泄洪,确保坝体或堰塞体安全,一直是中小型水库和堰塞湖等抢险首要解决的问题。应急泄洪虹吸装备是一种利用虹吸原理在不需要外在能源情况下进行排水的设备,能够有效解决地处偏远、交通不便等地方洪涝应急排水问题。
3.目前一般的虹吸装备存在以下问题:一是传统固定式的虹吸管道采用混凝土或钢制预埋管道,时间一长,容易造成管道阻塞或老化破坏;二是目前的拼装式虹吸管路使用刚性管道,为适应不同的地形,需要增设不同角度的弯头及其它设备,增加了装备的拼装难度,且重量较重,不利于应急抢险时快速抵达现场和展开迅速作业。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便于快速连接的模块化、轻量化应急泄洪虹吸装备,能够解决虹吸装备自重大、连接复杂、地形适应差等技术问题。
5.为了解决以上提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6.一种便于快速连接的模块化、轻量化应急泄洪虹吸装备,包括泄水模块、软管模块、顶管模块和出水模块,所述顶管模块两端分别通过至少一组软管模块与泄水模块和出水模块连接;
7.所述顶管模块用于向装备的管路进行注水;所述泄水模块用于将水吸入管路内,并在撤收管路时进行泄水排出管路的残留水;所述出水模块用于对管路进行排水。
8.进一步的,所述泄水模块包括泄水阀、单向阀、d型接头和连接法兰,所述单向阀的端部通过连接法兰与d型接头连接,所述单向阀的外表面设置有泄水阀。
9.进一步的,所述泄水阀上设置有方便操作的拉绳。
10.进一步的,所述d型接头包括连接单向阀的d型接头体,所述d型接头体的外表面铰接有卡扣,所述卡扣上铰接第一勾部;所述d型接头体的外表面还铰接有第二勾部,其与所述第一勾部位于所述d型接头体轴线的两侧,两者的开口方向相对;所述d型接头体的外表面还设置有第一卡箍。
11.进一步的,所述软管模块包括软管,所述软管的两端部分别连接有d型接头和c型接头;所述c型接头与泄水模块中的d型接头相连。
12.进一步的,所述软管采用波纹管并在其内部增加钢丝。
13.进一步的,所述c型接头包括第二卡箍和c型接头体,所述c型接头体的外表面设置第二卡箍。
14.进一步的,所述顶管模块包括c型接头、注水阀、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的两端部分别
设置有c型接头,所述连接管的外表面设置有注水阀;两端的c 型接头分别和软管模块中d型接头相连。
15.进一步的,所述出水模块包括出水连接法兰、截止阀和d型接头,其中截止阀的端部通过出水连接法兰连接d型接头;d型接头与软管模块中的c 型接头相连,所述截止阀与单向阀分别位于整个管路相对的两端部。
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7.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应急泄洪虹吸装备,通过设置泄水模块、软管模块、顶管模块和出水模块,即将装备进行模块化,相邻模块之间也能进行快速连接,其整体结构简单、连接方便、自重小并能适应多变的地形,利于应急抢险时快速抵达现场和展开迅速作业。
附图说明
1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中的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个简单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其中:
19.图1为本实用新型便于快速连接的模块化、轻量化应急泄洪虹吸装备的结构示意图。
20.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泄水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21.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泄水模块的剖面图。
22.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泄水模块单向阀的结构示意图。
23.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d型接头的结构示意图。
24.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软管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25.图7为本实用新型中c型接头的结构示意图。
26.图8为本实用新型中顶管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27.图9为本实用新型中出水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28.图10为本实用新型应急泄洪虹吸装备的工作流程图。
29.附图标记说明如下:1

泄水模块;2

软管模块;3

顶管模块;4

出水模块; 5

泄水阀;6

单向阀;71

第一d型接头;72

第二d型接头;73

第三d型接头;8

拉绳;9

软管;15

卡扣;16

第一卡箍;17

d型接头体;18

第一勾部; 19

第二勾部;20

第二卡箍;21

c型接头体;101

第一c型接头;102

第二c 型接头;11

注水球阀;12

截止阀;13

泄水连接法兰;31

连接管;41

出水连接法兰;61

单向阀阀体;62

阀体连接法兰。
具体实施方式
30.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在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例如,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左”、“右”、“前”、“后”、“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仅是便于描述,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方案的限制。
31.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说明中的术语“包括”和“具有”以
及它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或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不同对象,而不是用于描述特定顺序。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说明中,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安装于”或“设置于”或“连接于”另一个元件上,它可以是直接或间接位于该另一个元件上。例如,当一个元件被称为“连接于”另一个元件上,它可以是直接或间接连接到该另一个元件上。
32.此外,在本文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它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
33.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它实施例相结合。
34.参阅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便于快速连接的模块化、轻量化应急泄洪虹吸装备,包括泄水模块1、软管模块2、顶管模块3和出水模块4,所述顶管模块3两端通过至少一组软管模块2分别与泄水模块1和出水模块4 连接。
35.所述顶管模块3用于向装备的管路进行注水;所述泄水模块1用于将水吸入管路内,并在撤收管路时进行泄水排出管路的残留水;所述出水模块4 用于对管路进行排水将水排除。所述软管模块是管路之间水流动的载体。
36.进一步的,参阅图2、图3所示,所述泄水模块1包括泄水阀5、单向阀6、第一d型接头71、泄水连接法兰13,所述单向阀6的端部通过泄水连接法兰13与第一d型接头71连接,所述单向阀6的外表面设置有泄水阀5。
37.进一步的,所述泄水阀5上设置有方便操作的拉绳8,在应急泄洪虹吸装备使用时,所述泄水阀5处于关闭状态。具体的,所述泄水阀5为水龙头状结构,其结构简单也方便进行操作。
38.进一步的,参阅图4所示,所述单向阀6包括单向阀阀体61、设置在单向阀阀体61两端的阀体连接法兰62,所述单向阀阀体61上形成有便于安装的台阶,其两端形成斜面与所述阀体连接法兰62连接配合。
39.进一步的,参阅图5所示,d型接头包括结构相同的第一d型接头71、第二d型接头72和第三d型接头73,包括卡扣15、第一卡箍16、d型接头体17、第一勾部18和第二勾部19,所述d型接头体17的外表面铰接有卡扣 15,所述卡扣15上铰接第一勾部18。所述第二勾部19也铰接在所述d型接头体17的外表面,并与所述第一勾部18位于所述d型接头体17轴线的两侧,两者的开口方向相对,方便进行连接安装。所述d型接头体17的外表面还设置有第一卡箍16。
40.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由于单向阀6上设置有水龙头状结构的泄水阀5,使得单向阀6为带泄水功能的单向阀,能够在虹吸装备工作完成后,通过远程物理方式控制单向阀门打开,以便于管道中的积水排除,便于装备的撤收。
41.参阅图6所示,所述软管模块2包括软管9,所述软管9的两端部分别连接有第二d型接头72和第一c型接头101。所述软管模块2中的第一c型接头101与泄水模块1中的第一d型接头71相连。
42.进一步的,所述软管9采用波纹管并在其内部增加钢丝,其为软质塑料。由于采用波纹管并设置钢丝,使其重量轻,易于搬运、转场及拼装、强度大,能跨越一定的悬空及障
碍,且能耐一定程度的正负压,避免在工作时由于水压或大气压的作用而变形损坏,还具有一定的弯曲能力,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弯曲成任意角度,能够适应不同的坝体,大大增强本实用新型的环境适应能力,也减少了管件类型及数量。所述软管9插入所述d型接头体17内,并通过第一卡箍16将两者进行固定,保证两者安装的可靠性。
43.参阅图7所示,c型接头包括结构相同的第一c型接头101、第二c型接头102,包括第二卡箍20、c型接头体21,所述c型接头体21的外表面设置第二卡箍20。所述c型接头体21的一端插入所述软管9,并通过第二卡箍 20进行固定;另一端与所述第一d型接头71连接,并通过对应的第一勾部 18和第二勾部19进行配合固定。
4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软管模块2的数量可以采用多组依次连接,并可根据使用场地情况增加或减少接入数量。
45.参阅图8所示,所述顶管模块3包括第二c型接头102、注水阀11、连接管31,所述连接管31的两端部分别设置有第二c型接头102,所述连接管 31的外表面设置有注水球阀11。两端的第二c型接头102分别和软管模块2 中第二d型接头72相连。
46.参阅图9所示,所述出水模块4包括出水连接法兰41、截止阀12和第三 d型接头73,其中截止阀12的端部通过出水连接法兰41连接第三d型接头 73。第三d型接头73与软管模块2中的第一c型接头101相连,所述截止阀 12与单向阀6分别位于整个管路相对的两端部。
47.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采用c型接头和d型接头配合连接,能够实现模块之间的快速连接,其中c型接头、d型接头分别预先安装于需连接的管件上,使用时只需将快速接头扣入即可,极大地提高了虹吸管件之间的连接速度。
48.参阅图10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便于快速连接的模块化、轻量化应急泄洪虹吸装备,实际应用时工作过程包括如下:
49.步骤s1:安装虹吸装备,并将顶管模块3置于水库坝体上,泄水模块1 置于水库内,出水模块4置于水库外。
50.具体的,当应急泄洪虹吸装备到达指定位置后,根据现场待排水水库、堰塞湖或其它抢险场地地形情况,将顶管模块3置于水库坝体上,并将软管模块2依次从顶管模块3的两侧接入,使其第二c型接头102与软管模块2 中的第二d型接头72相连。将泄水模块1、出水模块4接入,其中泄水模块 1的第一d型接头71和出水模块4中的第三d型接头73与软管模块2中的第一c型接头101相连,关闭泄水模块1中泄水阀5。根据水库或堰塞湖水面位置确定两侧软管模块2接入的数量。
51.步骤s2:使顶管模块3中注水阀11的阀口向上,泄水模块1中单向阀6 的阀口应在水库的待排水水面之下,即泄水模块1全部没入水中进行吸水;出水模块4中截止阀12的阀口低于单向阀6所在水平面,方便进行排水。
52.步骤s3:工作时,首先关闭出水模块4中截止阀12,打开顶管模块3中的注水球阀11,向管路中注水。此时,泄水模块1中的单向阀6在重力作用下也处于关闭状态。当管路中充满水后,关闭顶管模块2中的注水球阀11。
53.步骤s4:打开出水模块4中的截止阀12,泄水模块1中的单向阀6在大气压的作用下打开阀门,水通过管路并由出水模块4的截止阀12被排除。
54.具体的,当需要暂停排水时,关闭截止阀12,水只能单向排除,不会从管路中回到水库,打开截止阀12后,装备继续排水。
55.步骤s5:水库内的水不断流入泄水模块1的单向阀6,流经管路并通过出水模块4的截止阀12排出水库。
56.步骤s6:当排水完成后,需撤收管道时,打开截止阀12及注水球阀11,此时外侧(水库外)管路中的水将排出,内侧管路即泄水模块1和顶管模块3、及两者之间的管路中将存在残留水,此时只需通过拉绳8,在岸上拉动并打开泄水模块1中的泄水阀5,残留水通过泄水模块1流入水库中,即可排除管路中的残留水。
57.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采用虹吸原理,将整个装备呈倒u型布置,并将泄水模块1置于待排水水面下,出水模块4置于水库外并位于泄水模块1所在水平面下方。先使整个装备的管路充满水,并利用泄水模块1和出水模块4 两者的高度差,工作时管路中的水通过出水模块4排除,泄水模块1从水库中吸入的水也流经管路并由位置低的出水模块4排除。泄水模块1采用单向阀6,使水流只能单向流入,方便对水库进行排水;而又在单向阀6上设置泄水阀5,方便撤收管路时打开泄水阀5,排出管路内的残留水。
58.上述实施例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并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其他的任何未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实质与原理下所作的改变、修饰、替代、组合、简化,均应为等效的置换方式,都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