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印刷机调试用翻转站立平台的制作方法

2021-11-25 13:50: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技术涉及印刷机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印刷机调试用翻转站立平台。


背景技术:

2.印刷机是用于印刷图案或文字的机器,通常是将需要印刷的文字或图像制成印版,再装在印刷机上,然后开启印刷机即可将相应的文字或图案通过喷涂墨的方式印在承印物上。
3.如图1所示,相关技术中,通常在印刷机本体1的一侧设置操作平台2,以便于对印刷机本体1进行参数设置等操作。操作平台2包括矩形桌板21与桌腿22,桌腿22固定在矩形桌板21的四个角。印刷机本体1靠近操作平台2的侧壁上设有调试台11,调试台11固定在印刷机本体1远离地面的一端。印刷机本体1上设有进料口12,进料口12设在调试台11靠近地面的一侧。操作人员站立在操作平台2上即可使用调试台11。
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印刷机本体需要上料时,需先将操作平台从调试台下方移开,印刷机本体才可通过进料口上料,费时耗力,存在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便于印刷机本体通过进料口上料,本技术提供一种印刷机调试用翻转站立平台。
6.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印刷机调试用翻转站立平台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7.一种印刷机调试用翻转站立平台,包括固定平台和翻转平台,所述翻转平台设置在印刷机的进料口处,所述翻转平台的一端转动设置在固定平台上,所述翻转平台的另一端设有用于对翻转平台进行支撑的支撑腿,所述翻转平台在固定平台转动时,使得印刷机的进料口打开。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动翻转平台且使印刷机的进料口关闭,操作人员即可站立在翻转平台上使用印刷机的调试台;转动翻转平台且使印刷机的进料口打开,以便于印刷机本体通过进料口上料,避免人力对平台进行搬运,更加省时省力,更为便捷。
9.可选的,所述固定平台和翻转平台设有一组。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翻转平台转动至远离固定平台的一侧,且通过支撑腿对翻转平台进行支撑,操作人员即可站立在翻转平台上;将翻转平台转动至靠近固定平台的一侧,即可使得印刷机的进料口打开,以便于印刷机本体通过进料口上料。
11.可选的,所述固定平台和翻转平台设有两组,两组固定平台和翻转平台沿印刷机进料口的轴线对称设置,两个固定平台设在进料口的两侧。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两个翻转平台转动至相互靠近的一侧,且两个翻转平台通过支撑腿进行支撑,操作人员即可站立在翻转平台上;将两个翻转平台转动至相互远离的一侧,即可使得印刷机的进料口打开,以便于印刷机本体通过进料口上料。
13.可选的,所述固定平台上设有气压杆,所述气压杆的一端转动设置在翻转平台上,
气压杆的另一端转动设置在固定平台上。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翻转平台转动时可以驱使气压杆同步伸缩,以使得气压杆在翻转平台转动的过程中,对翻转平台形成支撑,从而使得翻转平台的转动更加平稳,并使得翻转平台转动后无需持续手扶即可固定。
15.可选的,所述支撑腿转动设置在翻转平台上,所述固定平台上设有拉伸件,拉伸件的一端转动设置在支撑腿上,所述拉伸件的另一端转动设置在固定平台上。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翻转平台沿远离固定平台的方向转动时,支撑腿通过拉伸件转动至远离翻转平台的一侧,以使得支撑腿与地面相抵接;当翻转平台沿靠近固定平台的方向转动时,支撑腿通过拉伸件收拢至靠近翻转平台的一侧,以减少对印刷机上料时的影响,且减少支撑腿的安全隐患。
17.可选的,所述翻转平台上远离固定平台的一端设有把手。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操作人员转动翻转平台时,可以将手放置在把手上,便于操作人员发力。
19.可选的,所述把手设在翻转平台远离印刷机进料口的一端。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操作人员可以站立在翻转平台远离印刷机的一侧,即可将手放置在把手上,从而转动翻转平台。
21.可选的,所述支撑腿远离翻转平台的一端设有减震柱。
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翻转平台转动使得支撑腿抵接地面上时,减震柱用于支撑腿与地面接触时进行缓冲,以减少翻转平台受到的震动。
23.可选的,所述翻转平台远离地面的一侧设有防滑层。
2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滑层增加了操作人员站立在翻转平台上的摩擦力,以使得操作人员不易在翻转平台上滑倒。
25.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6.1.当需要对印刷机进行上料时,操作人员可以将翻转平台转动打开,即可使得印刷机的进料口打开,以便于印刷机本体通过进料口上料,从而达到印刷机本体通过进料口上料更加方便的目的;
27.2.操作人员转动翻转平台时,可以将手放置在把手上,便于操作人员发力。
附图说明
28.图1是相关技术中印刷机本体和操作平台的结构示意图。
29.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印刷机调试用翻转站立平台整体的结构示意图。
30.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翻转平台转动设置在固定平台上的示意图。
31.附图标记说明:1、印刷机本体;11、调试台;12、进料口;2、操作平台;21、矩形桌板;22、桌腿;3、翻转平台;31、防滑层;32、把手;33、拉伸件;34、气压杆;4、固定平台;5、支撑腿;51、减震柱。
具体实施方式
32.以下结合附图2

3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3.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印刷机调试用翻转站立平台。参照图2,印刷机调试用翻转
站立平台包括翻转平台3、固定平台4与支撑腿5。
34.翻转平台3设置在印刷机的进料口12处,且翻转平台3转动设置在固定平台4上,支撑腿5设在翻转平台3靠近地面的一侧。当翻转平台3转动至远离固定平台4的一侧时,可以通过支撑腿5进行支撑,以便于操作人员站立在翻转平台3上对印刷机的调试台11进行操作调试。
35.翻转平台3与固定平台4可以设置有两组,两组翻转平台3与固定平台4沿印刷机进料口12的轴线对称设置,两个翻转平台3并排设置。支撑腿5设在两个翻转平台3沿相互靠近的一端,固定平台4固定在两个翻转平台3相互远离的一端。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翻转平台3与固定平台4可以设置为一组,且翻转平台3的宽度不小于印刷机进料口12的宽度,固定平台4设在印刷机进料口12的一侧。
36.参照图2与图3,翻转平台3为矩形板,翻转平台3远离地面的一侧设有防滑层31。防滑层31由橡胶卷材铺设且固定在翻转平台3上所形成。防滑层31增大了操作人员脚部与翻转平台3之间的摩擦力,以使得操作人员站立在翻转平台3上时不易滑倒。
37.翻转平台3远离印刷机进料口12的一端设有把手32,且把手32固定在翻转平台3远离固定平台4的一端。当操作人员需要转动翻转平台3时,操作人员可以先站在翻转平台远离印刷机进料口12的一侧,然后将手握持在把手32上对翻转平台3进行拉动,即可便捷地使翻转平台3在固定平台4上转动,从而使得操作人员转动翻转平台3更加省力。
38.参照图3,支撑腿5设在翻转平台3远离固定平台4的一端,且支撑腿5设置在翻转平台3长度方向的两端。支撑腿5的一端铰接固定在翻转平台3靠近地面的一侧,支撑腿5的另一端沿远离翻转平台3的方向延伸。
39.当翻转平台3转动至远离固定平台4的一侧时,可以将支撑腿5转动至远离翻转平台3的一侧,使得支撑腿5与地面相抵接,以达到支撑腿5对翻转平台3进行支撑的目的,且支撑腿5使得翻转平台3保持水平状态;当翻转平台3转动至靠近固定平台4的一侧时,支撑腿5也可以转动收拢至靠近翻转平台3的一侧,以使得支撑腿5不易于操作人员产生干涉,从而减少支撑腿5的安全隐患。
40.支撑腿5远离固定平台4的一端固定有减震柱51。通过减震柱51对翻转平台3转动至远离固定平台4的一侧时起到缓冲作用,以减少翻转平台3受到的震动。
41.参照图3,支撑腿5远离翻转平台3的一端上设置有拉伸件33。拉伸件33的一端铰接固定在支撑腿5上,拉伸件33的另一端铰接固定在固定平台4上。
42.当操作人员使翻转平台3沿远离固定平台4的方向转动时,支撑腿5跟随翻转平台3转动,支撑腿5带动拉伸件33转动,以使得拉伸件33靠近支撑腿5的一端与支撑腿5相抵接,且拉伸件33将支撑腿5沿远离翻转平台3的方向推动,从而使得翻转平台3转动至水平的同时,拉伸件33将支撑腿5转动至远离翻转平台3的一侧,进而使得支撑腿5对翻转平台3形成支撑。
43.当操作人员使翻转平台3沿靠近固定平台4的方向转动时,支撑腿5跟随翻转平台3转动,使得支撑腿5带动拉伸件33转动,以使得拉伸件33朝靠近翻转平台3的方向拉动支撑腿5,从而使得翻转平台3张开的同时,拉伸件33将支撑腿5拉动至靠近翻转平台3的一侧,进而使得支撑腿5收拢回翻转平台3上。
44.参照图3,翻转平台3远离固定平台4的一端设有气压杆34。气压杆34的一端铰接固
定在翻转平台3靠近地面的一侧上,气压杆34的另一端铰接固定在固定平台4靠近翻转平台3的一端。气压杆34的伸缩长度应使得翻转平台3可以转动至竖直状态。翻转平台3转动时,可以带动气压杆34转动且使气压杆34进行伸缩,并使得气压杆34始终可以对翻转平台3形成支撑,从而使得翻转平台3的转动更加平稳。
45.本技术实施例一种印刷机调试用翻转站立平台的实施原理为:操作人员需要使用印刷机的调试台11时,可以把手握持在把手32上将翻转平台3朝远离固定平台4的方向转动;在翻转平台3转动的同时,通过气压杆34使得翻转平台3缓慢落下,且拉伸件33将支撑腿5沿远离翻转平台3的方向推动;当翻转平台3转动至水平时,减震柱51与地面相抵接,且支撑腿5对翻转平台3形成支撑,操作人员即可站立在翻转平台3上对印刷机的调试台11进行操作。
46.当操作人员调试完成后,即可把手握持在把手32上将翻转平台3朝靠近固定平台4的方向转动,以打开印刷机的进料口12,从而便于印刷机本体1通过进料口12进料。气压杆34跟随翻转平台3进行转动,通过气压杆34对翻转平台3形成支撑;且拉伸件33将支撑腿5沿靠近翻转平台3的方向拉动,以使得支撑腿5收纳至翻转平台3的一侧。
47.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