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过滤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1-11-25 10:15: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过滤领域,尤其涉及过滤装置。


背景技术:

2.高效过滤器主要用于捕集0.5μm以上的颗粒灰尘及各种悬浮物,作为各种过滤系统的末端过滤。采用超细玻璃纤维纸作滤料,胶板纸、铝箔板等材料折叠作分割板,新型聚氨酯密封胶密封,并以镀锌板、不锈钢板、铝合金型材为外框制成。高效空气过滤器可广泛用于光学电子、lcd液晶制造,生物医药、精密仪器、饮料食品、pcb印刷等行业无尘净化车间的空调末端送风处。
3.如图1所示,在现有的高效过滤器中每层铝箔板以相同的折叠幅度形成波浪形由进风面向出风面延伸设置。滤纸由第一层铝板依次缠绕至第n层铝板。由于每层铝板上的折叠幅度相同,因此,在铝箔板间缠绕的滤纸如图2所示。这样进风面与出风面上气体与滤纸的接触面积相同,滤纸阻力偏高,进风面风量等于出风面风量,风量小,能耗高。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过滤装置,该过滤装置能够减小出风面处的接触面积,增加出风面处的压力,提高风量。
5.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过滤装置,包括:
6.框体,相对设置于所述框体两侧的进风面与出风面;
7.多个分隔板,多个所述分隔板层叠设于所述框体内,每一所述分隔板由所述进风面向所述出风面排列有多个凸起部,位于所述分隔板朝向所述出风面一端的凸起高度小于位于所述分隔板朝向所述进风面一端的所述凸起高度;
8.滤纸,所述滤纸在所述进风面与所述出风面间由第一层所述分隔板至最后一侧所述分隔板间来回折叠形成多个相连的过滤层,每一所述过滤层设于相邻的两个所述分隔板间;所述过滤层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滤层,所述第一滤层与所述凸起部的顶点相接触,连接于两个所述第一滤层间并由朝向所述进风面的所述凸起部的顶点向朝向所述出风面的所述凸起部的底端倾斜的第二滤层。
9.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凸起部为折叠形成的锥部,所述分隔板由连续相接的多个所述锥部组成,多个所述锥部的顶点位于同一平面内。
10.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凸起部包括具有第一凸起高度的第一凸起部,具有第二凸起高度的第二凸起部,所述第二凸起高度小于所述第一凸起高度。
11.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二凸起部的个数大于所述第一凸起部的个数。
12.上述技术方案中,第二凸起部的个数为所述第一凸起部个数的2

2.5倍。
13.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凸起高度为13

15mm,所述第二凸起高度为5

7mm。
14.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分隔板为铝箔板。
15.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6.1.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将分隔板朝向出风面一端的凸起高度小于位于分隔板朝向进风面一端的凸起高度,从而改变滤纸的折叠方式,使第二滤层由朝向进风面的凸起部的顶点向朝向出风面的凸起部的底端倾斜,过滤通道逐渐缩小,减小了出风面处的接触面积,增加了出风面处的压力,实现风速、风量的提高,能耗的降低。
17.为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式,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1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9.图1是背景技术中过滤器内部示意图;
20.图2是背景技术中滤纸折叠方式示意图;
21.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过滤装置示意图;
22.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滤纸折叠方式示意图;
23.图5是两种滤纸折叠方式下风量比较图。
24.以上附图的附图标记:1、框体;2、进风面;3、出风面;4、分隔板;5、滤纸;6、第一滤层;7、第二滤层;8、第一凸起部;9、第二凸起部;l、第一凸起高度;h、第二凸起高度。
具体实施方式
25.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6.实施例一:参见图3~5所示,一种过滤装置,包括:
27.框体1,相对设置于所述框体1两侧的进风面2与出风面3;
28.多个分隔板4,多个所述分隔板4层叠设于所述框体1内,每一所述分隔板4由所述进风面2向所述出风面3排列有多个凸起部,位于所述分隔板4朝向所述出风面3一端的凸起高度小于位于所述分隔板4朝向所述进风面2一端的所述凸起高度;
29.滤纸5,所述滤纸5在所述进风面2与所述出风面3间由第一层所述分隔板4至最后一侧所述分隔板4间来回折叠形成多个相连的过滤层,每一所述过滤层设于相邻的两个所述分隔板4间;所述过滤层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滤层6,所述第一滤层6与所述凸起部的顶点相接触,连接于两个所述第一滤层6间并由朝向所述进风面2的所述凸起部的顶点向朝向所述出风面3的所述凸起部的底端倾斜的第二滤层7。
30.在所述框体1内设置多个所述分隔板4可对折叠形成的所述过滤层起到支撑作用。将所述分隔板4由所述进风面2向所述出风面3排列多个所述凸起部,并且使朝向所述出风面3一端的所述凸起高度小于位于朝向所述进风面2一端的所述凸起高度,使位于两个所述分隔板4间的过滤层能够倾斜设置,逐渐减小出风面3处的接触面积,增加出风面3处的压
力,以提高风速、风量,降低能耗。
31.参见图3所示,所述凸起部为折叠形成的锥部,所述分隔板4由连续相接的多个所述锥部组成。其中,位于朝向所述进风面2一端的所述锥部的高度大于朝向所述出风面3一端的所述锥部的高度。位于同一所述分隔板4上的多个所述锥部的高度可设置为由所述进风面2一端向所述出风面3一端逐渐缩小。也可将所述所述锥部的高度从所述进风面2一端向所述出风面3一端阶梯式减小。优选地,多个所述锥部的顶点位于同一平面内,具有不同高度的锥部的底端相错设置。
32.参见图3所示,所述凸起部包括具有第一凸起高度l的第一凸起部8,具有第二凸起高度h的第二凸起部9,所述第二凸起高度h小于所述第一凸起高度l。其中,可将所述第一凸起部8的顶点与所述第二凸起部9的顶点设置于同一水平面内,将所述第一凸起部8的底端与所述第二凸起部9的底端呈阶梯式设置。
33.其中,所述第二凸起部9的个数大于所述第一凸起部8的个数。优选地,第二凸起部9的个数为所述第一凸起部8个数的2

2.5倍。可通过控制折叠次数来控制形成的第一凸起部8、第二凸起部9的个数。在实际加工中,通过将形成第二凸起部9的折叠次数设置为形成第一凸起部8的折叠次数的两倍。
34.优选地,所述第一凸起高度l为13

15mm,所述第二凸起高度h为5

7mm。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第一凸起高度l为14mm,所述第二凸起高度h为6mm。
35.所述分隔板4优选为铝箔板,便于设置且能够实现对滤纸5的支撑。
36.本实用新型中应用了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