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乳腺癌术后背心的制作方法

2021-11-25 09:49: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乳腺癌术后背心。


背景技术:

2.目前,对乳腺癌根治术创面的包扎、压迫,尚无一种简单有效的器材,现临床上应用较为普遍的是用绷带、敷料加压包扎,由于其使用复杂、固定不便、不牢靠,且压迫力量不均匀,因此,经常造成皮下积液,尤其是腋窝积液及皮瓣的坏死。
3.乳癌根治术是针对乳癌患者采取的常见的外科治疗手段,也是乳癌患者首选的治疗方案。根治术的范围一般是将整个患病的乳腺连同癌瘤周围5cm宽的皮肤、乳腺周围脂肪组织、胸大小肌和其筋膜以及腋窝、锁骨下所有脂肪组织和淋巴结整块切除。
4.医用固定带系列主要用于疾病患者治疗前和复位后,给身体某患处局部固定的支撑,缓解或减轻肌肉的疼痛、酸痛。现有的乳腺癌根治术后胸带一般是在对伤口位置进行固定。
5.在伤口缠上布带,在穿上乳腺癌术后专用背心,在手术伤口渗血时需要及时进行更换,而伤口的出血点,往往需要血透过布带在透过乳腺癌术后专用背心医生或患者才能够发现。


技术实现要素:

6.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乳腺癌术后背心,解决了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能够及时发现出血点的乳腺癌术后背心。
7.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8.乳腺癌术后背心包括:背心主体、透明罩杯;所述背心主体的前方胸部左侧、右侧或两侧设有透明罩杯;所述透明罩杯上均匀分布有通孔;所述通孔的内直径为0.5

1mm。
9.其中,所述透明罩杯橡胶材质。
10.其中,所述透明罩杯的边缘与背心主体固定连接。
11.其中,所述背心主体后方肩胛骨位置,沿背心主体顶部至背心主体底部设有环形的挂环;所述挂环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挂环竖向设置,由背心主体的上方向下放延伸至底部。
12.其中,所述挂环为棉绳,所述棉绳的两端与背心主体连接,所述棉绳与部分所述背心主体形成挂环。
13.其中,所述背心主体一侧设有的所述挂环与所述背心主体另一侧设置的所述挂环通过带有弹性的连接带连接;所述连接带的两端设有与挂环配合的挂钩。
14.其中,所述连接带的宽度为30

50mm。
15.其中,所述连接带的两端设有两排沿连接带宽度方向设置的挂钩,每排所述挂钩的数量为两个以上。
16.其中,所述背心主体靠近人体后背的一侧设有气囊,所述气囊固定在背心主体上。
17.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乳腺癌术后背心,通过在背心主体上设置罩杯,并且将罩杯设置成透明结构,相对于现有的乳腺癌术后背心能够更早的发现出血点,医护人员及时进行处理。在透明罩杯上设置通孔,方便通气,提高了通气效果。
18.为了能更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特征以及技术内容,请参阅以下有关本实用新型的详细说明与附图,然而附图仅提供参考与说明用,并非用来对本实用新型加以限制。
附图说明
19.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详细描述,将使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它有益效果显而易见。
20.图1是本实用新型乳腺癌术后背心的背心主体前方结构示意图。
21.图2是本实用新型乳腺癌术后背心的背心主体后方结构示意图。
22.附图标记:
23.1、背心主体;2、透明罩杯;3、通孔;4、挂环;5、连接带;6、气囊。
具体实施方式
24.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其效果,以下结合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及其附图进行详细描述。
25.请参阅图1和图2,乳腺癌术后背心包括:背心主体1、透明罩杯2;所述背心主体1的前方胸部左侧、右侧或两侧设有透明罩杯2;所述透明罩杯2上均匀分布有通孔3;所述通孔3的内直径为0.5

1mm。
26.患者穿戴背心主体1后,在前胸处的背心主体1上设置有透明罩杯2。
27.透明罩杯2的设置可以根据患者手术的情况进行选择,那一侧做手术那一侧就是用透明罩杯2。
28.患者缠绕在伤口处的布带渗血后,由于有透明罩杯2的存在使得医护人员第一时间能够发现渗血点。
29.如果患者伤口少量渗血,以往的乳腺癌术后背心可能无法直接观察处渗血点,但是渗血点还是存在的,但是医护人员无法发现,本技术中通过透明的罩杯医护人员可以及时得知渗血点,对渗血点是否需要对伤口进行处理医护人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判断。
30.为了保证透气性在透明罩杯2上设置多个均匀分布的通孔3。
31.进一步,所述透明罩杯2橡胶材质。
32.透明罩杯2为橡胶材质,具有一定的弹性,佩戴舒适。
33.进一步,所述透明罩杯2的边缘与背心主体1固定连接。
34.透明罩杯2的边缘与背心主体1固定连接。保证透明罩杯2被拉伸后部损坏。
35.进一步,所述背心主体1后方肩胛骨位置,沿背心主体1顶部至背心主体1底部设有环形的挂环4;所述挂环4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挂环4竖向设置,由背心主体1的上方向下放延伸至底部。
36.由于背心主体1佩戴后或身材等原因,需要紧固背心主体1时,可以在患者一侧肩胛骨处背心主体1上的挂环4与连接带5连接,连接带5可以根据需要在患者的前方或后背连接患者另一侧肩胛骨处背心主体1上的挂环4。
37.连接带5在患者胸前绕的时候选用长的连接带5,在患者后背连接挂环4是选用短的连接带5。
38.连接带5的作用在于紧固背心主体1。在背心主体1松或需要紧固的时候使用。
39.进一步,所述挂环4为棉绳,所述棉绳的两端与背心主体1连接,所述棉绳与部分所述背心主体1形成挂环4。
40.挂环4为了在患者卧床休息时不影响患者,使用棉绳。
41.本技术中挂环4还可以根据需要设置成魔术贴,在连接带5上同样设置有魔术贴,连接带5通过魔术贴与背心主体1粘接。
42.进一步,所述背心主体1一侧设有的所述挂环4与所述背心主体1另一侧设置的所述挂环4通过带有弹性的连接带5连接;所述连接带5的两端设有与挂环4配合的挂钩。
43.挂钩与挂环4配合使用。
44.进一步,所述连接带5的宽度为30

50mm。
45.连接带5的宽度根据患者的身材及伤口有医护人员选取适合宽度的连接带5。
46.进一步,所述连接带5的两端设有两排沿连接带5宽度方向设置的挂钩,每排所述挂钩的数量为两个以上。
47.每排两个挂钩方便与挂环4挂接。
48.进一步,所述背心主体1靠近人体后背的一侧设有气囊6,所述气囊6固定在背心主体1上。
49.为了提高背心主体1与患者之间的贴合度,以及给予伤口适当的压迫,在背心主体1上设置气囊6,气囊6为可充气气囊6,通过调整气囊6内气体的多少,控制背心主体1前方对患者伤口的压力。
50.气囊6设置在背心主体1上,并且靠近患者背部的一侧。气囊6的数量根据需要可以设置多个。
51.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所述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