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防治温室作物霜霉病的方法与流程

2021-11-25 00:14: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属于温室作物栽培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防治温室作物霜霉病的方法。


背景技术:

2.霜霉病俗称黑毛病,是瓜类蔬菜生长中的重要病害。主要危害叶片,发病初期叶片上先出现水浸状黄色斑点,病斑逐渐扩大后,受叶脉限制呈黄褐色不规则多角形病斑。在潮湿条件下,病斑背面长有灰黑色霉层。该病一般由下部叶片向上部叶片发展,发病重时,病斑连成片,使叶片变黄干枯、易破碎,病田植株一片枯黄。霜霉病病原菌为鞭毛菌门、假霜霉属的专性寄生菌黄瓜霜霉病菌(pseudoperonospora cubensis),主要以无性游动孢子、孢囊梗、菌丝体借助气流和雨水传播侵染危害葡萄、甜瓜、黄瓜等作物叶片。霜霉病为高湿低温型病害,保护地环境相对湿度80%以上、温度23℃左右适宜霜霉病发生与流行,其发病快,危害严重,难防难治,发病两周内可使整株作物叶片枯死,减产20%

50%,严重影响作物的产量与品质。
3.由于黄瓜、甜瓜、葡萄等作物种植过程中抗霜霉病品种严重缺乏与不足,我国北方地区保护地春季和秋季温度较低,相对湿度较高,利于霜霉病的发生与流行,且新致病小种不断交替产生与流行,导致难以建立霜霉病高效绿色防病技术。长期以来,霜霉病仍然主要依赖化学防治技术措施,单一用药和频繁过量用药导致抗药性及其药害残留问题日益突出,迫切需要建立保护地霜霉病农药替代绿色防控技术,减少农药用量,显著增加绿色无公害作物的产量与品质。
4.近年来,新型日光温室栽培技术、新型生态覆膜栽培技术、新型沾木嫁接栽培技术和秸秆生物反应堆栽培技术的应用与推广,有效降低了温室作物霜霉病的发生与危害,但在春末秋初降雨量较大的年份,常使保护地作物栽培生态环境相对湿度超过80%以上,温度降至23℃以下,易导致保护地作物霜霉病严重发生与流行。因此,针对温室作物霜霉病为高湿低温型病害特点,迫切需要建立温室作物霜霉病新型绿色防控方法,实现温室作物霜霉病的高效绿色防控,减少化学农药用量,显著提高温室作物的产量与品质,为人们提供绿色、健康的食品。


技术实现要素:

5.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治温室作物霜霉病的方法,减少农药用量,为人们提供绿色、健康的农作物。
6.本发明的目的及其技术问题的解决,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7.在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防治温室作物霜霉病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温室作物栽培间行覆施颖壳。
8.在本发明第一方面的实施方案中,在温室作物生长期覆施颖壳,优选团棵期或幼苗期。
9.在本发明第一方面的实施方案中,颖壳为覆膜密封高温自然发酵处理约20

30天
后的颖壳。
10.在本发明第一方面的实施方案中,以温室作物栽培间行的面积计,颖壳的用量为约1.0kg/m2到5.0kg/m2,优选约3.5kg/m2。
11.在本发明第一方面的实施方案中,颖壳为禾本科植物颖壳,例如稻壳、大麦壳、燕麦壳、小麦壳、小米壳。在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案中,颖壳为稻壳。在本发明进一步优选的实施方案中,颖壳为覆膜密封高温自然发酵处理约20

30天后的稻壳。
12.在本发明的第二方面中,本发明提供了颖壳在防治温室作物霜霉病中的用途。
13.在本发明第二方面的实施方案中,颖壳为禾本科植物颖壳,例如稻壳、大麦壳、燕麦壳、小麦壳、小米壳。
14.在本发明第二方面的实施方案中,颖壳为覆膜密封高温自然发酵处理约20

30天后的颖壳。
15.在本发明第二方面的优选实施方案中,颖壳为覆膜密封高温自然发酵处理约20

30天后的稻壳。
16.在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本发明提供了颖壳在制备用于防治温室作物霜霉病的组合物中的用途。
17.在本发明的实施方案中,霜霉病可以为例如葡萄霜霉病、黄瓜霜霉病、番茄霜霉病、莴笋霜霉病、西瓜霜霉病、白菜霜霉病、大豆霜霉病。在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案中,霜霉病为黄瓜霜霉病。
18.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有益效果。颖壳为具有吸湿、保温性能农作物残留材料,本发明通过在温室作物栽培行间覆施颖壳,尤其是覆施稻壳,有效控制了温室作物霜霉病的发生与危害,减少了化学农药用量,显著提高了温室作物种植的经济、社会与生态效益。此外,本发明充分利用了农作物废弃物,技术成本低、绿色环保、操作简便、使用性强,效益显著,为北方保护地作物的新型栽培技术,便于大面积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19.图1.大棚作物覆施稻壳吸收空气中水分流程。
20.图2.不同稻壳量大棚黄瓜间行处理,t1:15kg稻壳处理,t2:20kg稻壳处理,t3:25kg稻壳处理,wt:未经稻壳处理的黄瓜棚。
21.图3.不同稻壳量处理大棚黄瓜霜霉病病情指数变化,t1:15kg稻壳处理,t2:20kg稻壳处理,t3:25kg稻壳处理,wt:未经稻壳处理。
22.图4.不同稻壳量处理大棚黄瓜影响霜霉病菌侵染叶片导致细胞死亡比较,t1:15kg稻壳处理,t2:20kg稻壳处理,t3:25kg稻壳处理,wt:未经稻壳处理。
23.图5.不同稻壳量处理黄瓜大棚室内温度变化,t1:15kg稻壳处理,t2:20kg稻壳处理,t3:25kg稻壳处理,wt:未经稻壳处理。
24.图6.不同稻壳量处理黄瓜大棚室内湿度变化,t1:15kg稻壳处理,t2:20kg稻壳处理,t3:25kg稻壳处理,wt:未经稻壳处理。
具体实施方式
25.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方案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但是本领
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下文所述的实施方案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应视为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方案,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案,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26.颖壳是谷粒外包裹的干燥鳞状保护壳。禾本科植物,如水稻、大麦、燕麦与小麦等粮食作物,成熟的种子被干燥鳞状薄层的苞片(也称作颖片、外稃、内稃)所包裹,形成了干燥的谷壳。剥除后的谷壳就称作颖壳。
27.本技术的发明人令人惊讶地发现,禾本科植物的颖壳可以有效防治温室作物霜霉病的发生与危害,减少化学农药用量,从而提出了本发明。
28.在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防治温室作物霜霉病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温室作物栽培间行覆施颖壳。
29.在本发明的实施方案中,颖壳的覆施可以在温室作物生长期中进行。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了解,不同的温室作物,其生长期的划分可能不同,例如对于黄瓜而言,可以在团棵期、盛花期、初果期、盛果期、未果期覆施颖壳;例如,对于番茄,可以在幼苗期、开花坐果期、结果期、成熟期覆施颖壳。因此,在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案中,颖壳的覆施可以在任一上述生长期进行。在本发明方法的优选实施方案中,在温室作物团棵期或幼苗期覆施颖壳。在温室作物团棵期或幼苗期进行覆施,更加利于提高土壤温度,保护土壤墒情,更加利于促进黄瓜幼苗根系的生长,而且团棵期或幼苗期覆施利于覆施操作。在本发明的实施方案中,覆施可以人工或者通过机器进行,由于覆施稻壳过程简单便于操作,为了减少投资,一般通过机器法覆施。
30.在本发明方法的实施方案中,颖壳为禾本科植物颖壳,例如稻壳、大麦壳、燕麦壳、小麦壳、小米壳,优选稻壳。在本发明优选的实施方案中,颖壳为覆膜密封高温自然发酵处理约20

30天后的颖壳。高温自然发酵通常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进行:在夏季将颖壳堆积,覆膜,然后在自然条件下发酵约20

30天。在本发明进一步优选的实施方案中,颖壳为覆膜密封高温自然发酵处理约20

30天后的稻壳。在不受限于理论的情况下,据信,与其他禾本科作物颖壳相比,稻壳淀粉、未转化的糖类成分含量较高,而且稻壳颗粒硬度较高,结构紧密,壳内微生物数量种类相对较少,减少了病原微生物种类与数量。
31.在本发明方法的实施方案中,以温室作物栽培间行的面积计,颖壳的用量可以为约1.0kg/m2到5.0kg/m2,例如,约1.5kg/m2到4.5kg/m2、2.0kg/m2到4.0kg/m2、2.5kg/m2到3.5kg/m2。在具体实施方案中,以温室作物栽培间行的面积计,颖壳的用量,尤其是覆膜密封高温自然发酵处理约20

30天后的颖壳用量,最特别是,覆膜密封高温自然发酵处理约20

30天后的稻壳用量,可以为约1.1kg/m2、1.2kg/m2、1.3kg/m2、1.4kg/m2、1.5kg/m2、1.6kg/m2、1.7kg/m2、1.8kg/m2、1.9kg/m2、2.0kg/m2、2.1kg/m2、2.2kg/m2、2.3kg/m2、2.4kg/m2、2.5kg/m2、2.6kg/m2、2.7kg/m2、2.8kg/m2、2.9kg/m2、3.0kg/m2、3.1kg/m2、3.2kg/m2、3.3kg/m2、3.4kg/m2、3.5kg/m2、3.6kg/m2、3.7kg/m2、3.8kg/m2、3.9kg/m2、4.0kg/m2、4.1kg/m2、4.2kg/m2、4.3kg/m2、4.4kg/m2、4.5kg/m2、4.6kg/m2、4.7kg/m2、4.8kg/m2、4.9kg/m2、5.0kg/m2,优选约3.5kg/m2。
32.在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了颖壳在防治温室作物霜霉病中的用途。
33.在本发明第二方面的实施方案中,颖壳为覆膜密封高温自然发酵处理约20

30天后的颖壳。
34.在本发明第二方面的实施方案中,颖壳为禾本科植物颖壳,例如稻壳、大麦壳、燕麦壳、小麦壳、小米壳,优选稻壳。
35.在本发明第二方面的优选实施方案中,颖壳为覆膜密封高温自然发酵处理约20

30天后的稻壳。
36.在第三方面,本发明提供了颖壳在制备用于防治温室作物霜霉病的组合物中的用途。
37.在本发明第三方面的实施方案中,颖壳为覆膜密封高温自然发酵处理约20

30天后的颖壳。
38.在本发明第三方面的实施方案中,颖壳为禾本科植物颖壳,例如稻壳、大麦壳、燕麦壳、小麦壳、小米壳,优选稻壳。
39.在本发明第三方面的优选实施方案中,颖壳为覆膜密封高温自然发酵处理约20

30天后的稻壳。
40.在本发明第三方面的实施方案中,该组合物还可以包括其他有助于防治温室作物霜霉病的成分,或者有利于温室作物生长的成分,例如农业化肥、农用有机肥或者无机肥料、杀菌剂、杀虫剂等。
41.在本发明的实施方案中,霜霉病可以为例如葡萄霜霉病、黄瓜霜霉病、番茄霜霉病、莴笋霜霉病、西瓜霜霉病、白菜霜霉病、大豆霜霉病。在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案中,霜霉病为黄瓜霜霉病。
42.在不受理论限制的情况下,据信,在夏季高温季节,小麦壳、大麦壳、稻壳等颖壳堆积温度高达40℃以上,易于大量耐高温纤维分解菌、半纤维分解菌、芽抱杆菌、放线菌及蛋白分解菌等有益微生物生存与繁殖,加速了颖壳纤维、蛋白等有机物的分解,在此高温条件下处理1个月左右,增加了颖壳堆积物有机营养物质的含量,而且土壤耕作利于颖壳掺入土壤,有效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及土壤环境温度,促进蔬菜长势,壮根壮苗,增强蔬菜作物的抗病性。此外,堆积发酵的颖壳堆积物晾晒后,覆施于保护地菜田,可有效阻止土壤水分蒸发与散失,并适时吸收空气中的水分,利于空气中水分渗入土壤,增加土壤墒情,减少灌溉次数与提高土壤温度。通过覆施颖壳,有效改善保护温室蔬菜土壤结构与环境条件,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强蔬菜作物长势与抗病性,减少土壤水分蒸发与散失,确保蔬菜生境空气水分与土壤水分循环利用(图1水分循环利用过程),降低保护地蔬菜生境相对湿度,有效抑制病菌于温室蔬菜叶片的繁殖与侵染,减少叶部病害的发生与危害,建立适宜保护地蔬菜健康生长的良性循环生态条件,达到提高蔬菜产量、优质和无公害的目标。
43.除非特别说明或从上下文中显而易见,否则如本文所用术语“约”应理解为在本领域的正常公差范围内,例如在平均值的两个标准偏差内。“约”可以理解为规定值的10%、9%、8%、7%、6%、5%、4%、3%、2%、1%、0.5%、0.1%、0.05%或0.01%之内。除非上下文另有明确说明,否则本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提供的所有数值都可用术语“约”来修饰。
44.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案进行详细说明。需要理解的是以下实施例的给出仅是为了起到说明的目的,并不是用来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背离本发明的宗旨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修改和替换,所有这些修改和替换都落入了本发明权利要求书请求保护的范围内。
45.下述实施例中所用的实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下述实施例中所用
的材料、试剂等,如无特殊说明,均可通过商业途径获得。
46.实施例1.覆施稻壳可有效防治大棚(温室)黄瓜霜霉病
47.1.材料和方法
48.1.1稻壳材料处理
49.购置适量稻壳材料,在夏季高温季节稻壳堆积后覆膜密封高温自然发酵处理20

30天后,适宜放置。
50.1.2.保护地大棚(温室)黄瓜稻壳覆施技术
51.1)经自然发酵处理过的稻壳材料,在保护地大棚黄瓜团棵期进行间行覆施稻壳材料处理,以黄瓜间行未覆施稻壳为对照,如图2所示。
52.2)选取4个黄瓜大棚进行稻壳覆施处理,黄瓜移栽行长8米,行距90厘米,每个黄瓜大棚黄瓜间行覆施稻壳量分别为15kg、20kg、25kg,以黄瓜间行未覆施稻壳处理为对照,连续重复三年。
53.2.测定指标与方法
54.2.1黄瓜霜霉病发生调查方法
55.经上述不同稻壳量覆施处理的3个黄瓜大棚和1个对照棚,从黄瓜霜霉病零星发病开始调查,后间隔7天调查1次,每次调查对角线5点取样,每点调查100株,连续调查5次。
56.2.2黄瓜霜霉病分级标准及病情指数计算
57.0级:黄瓜叶上无霜霉病斑;
58.1级:霜霉病斑面积占整个叶面积1/4以下;
59.2级:多数病叶,少数霜霉病斑;或少数病叶多数霜霉病斑;
60.3级:多数病叶,多数霜霉病斑;
61.4级:大部分叶片干枯或死亡;
62.病情指数=100
×
σ(各级病叶数
×
各级代表植)/(调查总叶数
×
最高级代表值)。
63.2.3黄瓜霜霉菌侵染叶片细胞坏死台盼蓝染色检测
64.(1)台盼蓝染液:10g苯酚、10ml丙三醇、10ml乳酸、10ml去离子水和0.02g台盼蓝混合;
65.(2)水合氯醛溶液:在400ml去离子水中溶解1kg水合氯醛配制成水合氯醛溶液;
66.(3)将被侵染的黄瓜叶片放入盛有(台盼蓝:酒精=1:2混合)染色液烧杯中沸水水浴2min;
67.(4)将黄瓜叶片和台盼蓝染液一同倒入大培养皿,浸泡放置过夜1(约12h);
68.(5)次日,用水合氯醛脱色,约每间隔12h更换一次水合氯醛,直到叶片脱色完全为止;
69.(6)95%酒精浸泡;
70.(7)观察侵染面积。
71.2.4黄瓜大棚室内空气温度和湿度测定
72.在定植前,将空气温度计和空气湿度计分别悬挂在上述3个处理黄瓜大棚和1个未处理黄瓜大棚内,每个大棚内温度计与湿度计均匀分布5处,悬挂后距离地面高度约60cm,分别于团棵期、盛花期、初果期、盛果期和末果期进行温度及湿度测定,每天测定时间为上午6:00至翌日6:00,间隔3小时测量一次。黄瓜不同生长期温度、湿度是对每个温度、湿度统
计的平均值,不同时刻温度、湿度是不同时期各时刻温度、湿数据的平均值。
73.3.数据处理方法
74.采用office2003软件excel进行数据处理、制表和绘图。应用ppss18.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的显著性分析。
75.4.结果与分析
76.4.1.黄瓜霜霉病发生危害程度比较分析
77.4.1.1不同稻壳量处理黄瓜霜霉病病情指数比较分析
78.如图3所示,经不同稻壳量(15kg、20kg、25kg)处理的大棚黄瓜,与未经稻壳处理大棚黄瓜相比(对照),自团棵期至末果期霜霉病发生危害逐渐加重,但团棵期危害最轻,病情指数与对照大棚几乎接近。盛花期至未果期霜霉病发生危害程度逐渐加重,末果期发生危害最重,但盛花期、初果期、盛果期、未果期与对照棚相比,霜霉病发生危害程度逐渐减轻,而且经15kg、20kg、25kg稻壳处理的大棚黄瓜在这5个关键发育期霜霉病发生危害程度与对照棚相比显著降低,降低幅度为30%

50%,而且经25kg稻壳处理的大棚黄瓜与对照棚相比,霜霉病发生危害降低幅度均在50%左右,因此25kg稻壳处理对黄瓜大棚霜霉病发生危害具显著的防控效果。
79.4.1.2不同稻壳量处理大棚黄瓜影响霜霉病菌侵染叶片导致细胞死亡情况比较
80.黄瓜霜霉菌侵染黄瓜叶片后,易导致叶片细胞死亡,霜霉病菌侵染引起叶片细胞死亡程度差异可以作为评价病菌侵染危害程度的强弱依据。图4显示了细胞死亡台盼蓝染色技术处理后经15kg、20kg、25kg稻壳处理的大棚团棵期、盛花期、初果期、盛果期、未果期黄瓜叶片,结果表明不同稻壳量处理过的黄瓜叶片霜霉菌侵染引起细胞坏死程度存在明显的差异,与未经稻壳处理的黄瓜叶片相比,经15kg稻壳处理的叶片细胞坏死程度>20kg稻壳处理的叶片细胞坏死程度>25kg稻壳处理的叶片细胞坏死程度。此外,黄瓜生长早起团棵期至盛花期因霜霉菌侵染发病较轻,细胞死亡程度较弱,初果期至未果期黄瓜霜霉病发生危害逐渐加重,导致叶片细胞死亡程度逐渐加重,但在黄瓜这个五个关键发育期随着稻壳处理量的增加,霜霉菌侵染诱导叶片细胞死亡程度逐渐减轻。综合相关结果表明,稻壳处理大棚黄瓜可有效抑制霜霉菌侵染和引起细胞坏死程度,其中25kg稻壳处理显著抑制霜霉菌侵染及细胞坏死,该结果与不同稻壳量处理后黄瓜霜霉病发生危害病情指数变化趋势基本趋于一致。
81.4.2不同稻壳量处理对大棚黄瓜生态温度和湿度的影响
82.4.2.1不同稻壳量处理对大棚黄瓜室内温度的影响
83.由图5可见,稻壳处理的大棚黄瓜日平均温度均高于未经稻壳处理的对照棚(每天测定时间上午6:00至翌日6:00,间隔3小时测一次),15kg稻壳处理比对照平均增加了1.2℃,20kg稻壳处理比对照平均增加了2.04℃,25kg稻壳处理比对照平均增加了3.4℃,不同稻壳量处理的黄瓜棚在不同生育期的温度与对照棚相比均明显提高,团棵期较对照温度提高范围为1.1

3.0℃,盛花期较对照温度提高范围为1.5

3.0℃,初果期较对照温度提高范围为1.0

4.0℃,盛果期较对照温度提高范围为1.2

3.3℃,未果期较对照温度提高范围为1.2

3.7℃。相关数据充分说明了稻壳处理大棚黄瓜能有效提高大棚室温,而且25kg稻壳处理使大棚温度递增最高,由此减小了室外温度变化而引起室温的变化幅度,而且确保了黄瓜不同生育期室温均高于适宜黄瓜霜霉病菌繁殖的23℃。因此,针对黄瓜霜霉病为低温型
病害特点,稻壳处理大棚黄瓜有效提高室温的效果,可有效抑制黄瓜霜霉病菌的繁殖与侵染,而且25kg稻壳处理大棚黄瓜更有效的抑制了黄瓜霜霉病菌繁殖与侵染。
84.4.2.2不同稻壳量处理对大棚黄瓜室内湿度的影响
85.由图6可见,经不同稻壳量处理的黄瓜大棚与未处理的黄瓜大棚相比平均空气湿度变幅较大。与未经稻壳处理的大棚相比,经15kg、20kg、25kg稻壳处理的黄瓜大棚,团棵期至未果期大棚室内相对湿度均逐渐递减,团棵期对照大棚室内相对湿度为64.68%,15kg稻壳处理的大棚室内相对湿度为60.45%,20kg稻壳处理的大棚室内相对湿度为57.7%,25kg稻壳处理的大棚室内相对湿度为42.78%,与对照大棚相比,25kg稻壳处理的团棵期大棚相对湿度降低33.85%>20kg稻壳处理的团棵期大棚相对湿度降低10.82%>15kg稻壳处理的团棵期大棚相对湿度降低6.56%。盛花期对照大棚室内相对湿度为68.45%,15kg稻壳处理的大棚室内相对湿度为60.5%,20kg稻壳处理的大棚室内相对湿度为57.7%,25kg稻壳处理的大棚室内相对湿度为40.57%,与对照大棚相比,25kg稻壳处理的盛花期大棚相对湿度降低40.7%>20kg稻壳处理的盛花期大棚相对湿度降低15.6%>15kg稻壳处理的盛花期大棚相对湿度降低11.6%。初果期对照大棚室内相对湿度为70.78%,15kg稻壳处理的大棚室内相对湿度为60.56%,20kg稻壳处理的大棚室内相对湿度为52.45%,25kg稻壳处理的大棚室内相对湿度为38.67%,与对照大棚相比,25kg稻壳处理的初果期大棚相对湿度降低45.36%>20kg稻壳处理的初果期大棚相对湿度降低25.89%>15kg稻壳处理的初果期大棚相对湿度降低14.44%。盛果期对照大棚室内相对湿度为72.56%,15kg稻壳处理的大棚室内相对湿度58.67%,20kg稻壳处理的大棚室内相对湿度48.9%,25kg稻壳处理的大棚室内相对湿度为36.45%,与对照大棚相比,25kg稻壳处理的未果期大棚相对湿度降低49.76%>20kg稻壳处理的未果期大棚相对湿度降低32.26%>15kg稻壳处理的未果期大棚相对湿度降低19.14%。未果期对照大棚室内相对湿度为67.67%,15kg稻壳处理的大棚室内相对湿度为58.9%,20kg稻壳处理的大棚室内相对湿度为50.23%,25kg稻壳处理的大棚室内相对湿度为41.34%,与对照大棚相比,25kg稻壳处理的大棚相对湿度降低38.9%>20kg稻壳处理的大棚相对湿度降低25.87%>15kg稻壳处理的大棚相对湿度降低13.07%。综合比较发现,经不同稻壳量处理的黄瓜大棚,明显降低了大棚室内黄瓜五个关键生育期的相对湿度,针对黄瓜霜霉病为高湿型病害,稻壳处理明显降低大棚室内相对湿度,且经25kg稻壳处理大棚室内湿度降低最为明显,可有效的抑制黄瓜霜霉菌的繁殖与侵染。
86.综合比较分析上述研究结果显示,稻壳处理大棚黄瓜,明显降低了黄瓜五个关键发育期霜霉病的发生与危害,而且25kg稻壳处理防控黄瓜霜霉病效果>20kg稻壳处理防控黄瓜霜霉病效果>15kg稻壳处理防控黄瓜霜霉病效果。此外,综合分析还发现,不同稻壳量处理后均使黄瓜五个关键发育期相对湿度明显降低、室内温度明显增高,致使大棚生态环境可有效抑制高湿低温型黄瓜霜霉病的发生与危害。
87.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进行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但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概念、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均落入本发明权利要求书请求保护的范围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