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移动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1-11-25 00:13: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移动装置1.本发明是2017年10月13日所提出的申请号为2017109516758、发明名称为“移动装置及其制造方法”的发明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2.本发明涉及一种移动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移动装置及其天线结构。
背景技术
::3.随着移动通讯技术的发达,移动装置在近年日益普遍,常见的例如:手提式电脑、移动电话、多媒体播放器以及其他混合功能的携带型电子装置。为了满足人们的需求,移动装置通常具有无线通讯的功能。有些涵盖长距离的无线通讯范围,例如:移动电话使用2g、3g、lte(longtermevolution)系统及其所使用700mhz、850mhz、900mhz、1800mhz、1900mhz、2100mhz、2300mhz、2500mhz、3500mhz以及cbrs(citizensbroadbandradioservice)等频带进行通讯,而有些则涵盖短距离的无线通讯范围,例如:wi‑fi、bluetooth系统使用2.4ghz、5.2ghz和5.8ghz的频带进行通讯。4.为了追求造型美观,现今设计者常会在移动装置中加入金属元件的要素。然而,新增的金属元件却容易对于移动装置中支持无线通讯的天线产生负面影响,进而降低移动装置的整体通讯品质。因此,有必要提出一种全新的移动装置和天线结构,以克服传统技术所面临的问题。技术实现要素:5.在优选实施例中,本发明提供一种移动装置,包括:一系统电路板,包括一系统接地面;一金属边框,包括一第一部分和一第二部分,其中该金属边框具有一第一断口,而该第一断口介于该第一部分和该第二部分之间;一第一馈入部,直接或间接地电连接至该第一部分,其中该第一馈入部和该第一部分共同形成一第一天线结构;一第二馈入部,直接或间接地电连接至该第二部分,其中该第二馈入部和该第二部分共同形成一第二天线结构;以及一射频模块,电性耦接至该第一馈入部和该第二馈入部,以激发该第一天线结构和该第二天线结构。6.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第一天线结构涵盖介于1710mhz至2200mhz之间的一中频频带,以及介于2300mhz至2690mhz之间的一第一高频频带,而其中该第二天线结构涵盖介于3400mhz至3800mhz之间的一第二高频频带。7.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第一部分具有一第一端和一第二端,该第一部分的该第一端为耦接至该系统接地面的一第一短路点,而该第一部分的该第二端邻近于该第一断口。8.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第一馈入部呈现一l字形或一直条形。9.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第一馈入部与该第一部分分离,而该第一馈入部与该第一部分之间形成一耦合间隙。10.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第一馈入部和该第一部分的总长度等于该中频频带的0.5倍波长。11.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第一馈入部的长度等于该第一高频频带的0.25倍波长。12.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第一馈入部直接耦接至该第一部分上的一第一连接点,而该第一连接点介于该第一部分的该第一端和该第二端之间。13.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第一部分的长度等于该中频频带的0.25倍波长。14.在一些实施例中,从该第一馈入部经由该第一连接点至该第一部分的该第二端的总长度等于该第一高频频带的0.25倍波长。15.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第一天线结构还包括一调整元件,其包括:多个匹配元件;以及一开关元件,耦接至该第一部分的该第一端与该第二端之间,其中该开关元件用于选择该等匹配元件的一者,使得该第一部分经由所选择的匹配元件耦接至该系统接地面。16.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等匹配元件包括一或多个电感器或(且)电容器。17.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第二部分具有一第一端和一第二端,该第二部分的该第一端为耦接至该系统接地面的一第二短路点,而该第二部分的该第二端邻近于该第一断口。18.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第二馈入部呈现一直条形或一n字形。19.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第二馈入部直接耦接至该第二部分上的一第二连接点,而该第二连接点介于该第二部分的该第一端和该第二端之间。20.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第二部分的长度等于该第二高频频带的0.25倍波长。21.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第二馈入部直接耦接至该第二部分的该第二端。22.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第二馈入部和该第二部分的总长度等于该第二高频频带的0.5倍波长。23.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移动装置还包括:一或多个其他天线元件,其中该金属边框还具有一第二断口,以将该等其他天线元件与该第一天线结构、该第二天线结构分离。24.在一些实施例中,该金属边框还具有一第二断口,以使该第二天线结构操作于多个频带。25.在另一优选实施例中,本发明提供一种移动装置的制造方法,包括下列步骤:提供一系统电路板、一金属边框、一第一馈入部、一第二馈入部,以及一射频模块,其中该系统电路板包括一系统接地面,该金属边框包括一第一部分和一第二部分,该金属边框具有一第一断口,而该第一断口介于该第一部分和该第二部分之间;将该第一馈入部直接或间接地电连接至该第一部分,使得该第一馈入部和该第一部分共同形成一第一天线结构;将该第二馈入部直接或间接地电连接至该第二部分,使得该第二馈入部和该第二部分共同形成一第二天线结构;以及将该射频模块电性耦接至该第一馈入部和该第二馈入部,以激发该第一天线结构和该第二天线结构。26.在一优选实施例中,本发明提供一种移动装置,包括:一系统电路板,包括一系统接地面;一金属边框,包括一第一部分和一第二部分,其中该金属边框具有一第一断口,而该第一断口介于该第一部分和该第二部分之间;一第一馈入部,直接或间接地电连接至该第一部分,其中该第一馈入部和该第一部分共同形成一第一天线结构,而该第二部分则由该第一天线结构所耦合激发;以及一射频模块,电性耦接至该第一馈入部,以使该移动装置操作于多个频带。附图说明27.图1a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所述的移动装置的背视图;28.图1b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所述的移动装置的正视图;29.图2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所述的调整元件的示意图;30.图3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所述的移动装置的背视图;31.图4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所述的移动装置的背视图;32.图5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所述的移动装置的立体图;33.图6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所述的移动装置的立体图;34.图7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所述的移动装置的立体图;35.图8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所述的移动装置的立体图;36.图9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所述的移动装置的立体图;37.图10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所述的移动装置的立体图;38.图1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所述的移动装置的制造方法的流程图;39.图12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所述的移动装置的背视图;40.图13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所述的移动装置的背视图。41.符号说明42.100、300、400、500、600、700、800、900、990、1200、1300~移动装置;43.110~系统电路板;44.112~系统接地面;45.120、1320~金属边框;46.125~金属边框的第一断口;47.126、1328~金属边框的第二断口;48.127~金属边框的第三断口;49.128~金属边框的第四断口;50.129~金属边框的第五断口;51.130~金属边框的第一部分;52.131~金属边框的第一部分的第一端;53.132~金属边框的第一部分的第二端;54.1350~金属边框的第三部分;55.1351~金属边框的第三部分的第一端;56.1352~金属边框的第三部分的第二端;57.140~金属边框的第二部分;58.141~金属边框的第二部分的第一端;59.142~金属边框的第二部分的第二端;60.150、350~第一馈入部;61.151、351~第一馈入部的第一端;62.152、352~第一馈入部的第二端;63.160、360~第二馈入部;64.161、361~第二馈入部的第一端;65.162、362~第二馈入部的第二端;66.170~调整元件;67.171~开关元件;68.172、173、174、175~匹配元件;69.181~净空区间;70.185~显示器;71.187~其他天线元件;72.191~第一匹配电路;73.192~第二匹配电路;74.199~射频模块;75.501~第一位置;76.502~第二位置;77.510~主镜头;78.520~非金属背盖;79.525~分界线;80.530~通用串行总线孔;81.740~正面相机孔;82.750~正面出音孔;83.760~荧幕显示区;84.770~正面玻璃或塑胶;85.820、920~背盖;86.821、921~背盖的金属部分;87.822、922、923~背盖的非金属部分;cp1~第一连接点;88.cp2~第二连接点;89.cp3~第三连接点;90.gc1~耦合间隙;91.gp1~第一短路点;92.gp2~第二短路点;93.vss~接地电位。具体实施方式94.为让本发明的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并配合所附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95.在说明书及权利要求当中使用了某些词汇来指称特定的元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可理解,硬件制造商可能会用不同的名词来称呼同一个元件。本说明书及权利要求并不以名称的差异来作为区分元件的方式,而是以元件在功能上的差异来作为区分的准则。在通篇说明书及权利要求当中所提及的「包含」及「包括」一词为开放式的用语,故应解释成「包含但不仅限定于」。「大致」一词则是指在可接受的误差范围内,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在一定误差范围内解决所述技术问题,达到所述基本的技术效果。此外,「耦接」一词在本说明书中包含任何直接及间接的电连接手段。因此,若文中描述一第一装置耦接至一第二装置,则代表该第一装置可直接电连接至该第二装置,或经由其它装置或连接手段而间接地电连接至该第二装置。96.图1a是显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所述的移动装置100的背视图。图1b是显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所述的移动装置100的正视图。请一并参考图1a、图1b。移动装置100可以是一智能型手机(smartphone)、一平板电脑(tabletcomputer),或是一笔记型电脑(notebookcomputer)。在图1a、图1b的实施例中,移动装置100至少包括:一系统电路板(systemcircuitboard)110、一金属边框(metalframe)120、一第一馈入部(feedingelement)150、一第二馈入部160,以及一射频模块(radiofrequencymodule)199。必须理解的是,虽然未显示于图1a、图1b中,移动装置100还可包括其他元件,例如:一处理器、一扬声器、一触控模块、一供电模块,以及一外壳,其中外壳可以由导体材料或非导体材料所制成。97.系统电路板110包括一系统接地面(systemgroundplane)112,其是由金属材质制成。系统接地面112可用于提供一接地电位(groundvoltage)vss。系统电路板110和系统接地面112的形状和尺寸于本发明中并不特别作限制,其可根据不同需求进行调整。金属边框120可为移动装置100的一外观元件(appearanceelement)。金属边框120至少包括一第一部分130和一第二部分140,其中金属边框120至少具有一第一断口(cutpoint)125,而第一断口125介于第一部分130和第二部分140之间,以将第一部分130和第二部分140完全分隔开。第一部分130可以大致呈现一直条形或是一l字形。详细而言,第一部分130具有一第一端131和一第二端132,其中第一部分130的第一端131为电性耦接至系统接地面112的一第一短路点(shortingpoint)gp1,而第一部分130的第二端132为邻近于第一断口125的一开路端(openend)。第二部分140也可大致呈现一直条形或是一l字形。详细而言,第二部分140具有一第一端141和一第二端142,其中第二部分140的第一端141为电性耦接至系统接地面112的一第二短路点gp2,而第二部分140的第二端142为邻近于第一断口125的另一开路端。金属边框120的第一部分130和第二部分140可设置于移动装置100的一侧边(side)处,而金属边框120的其余部分可选择性地分布于移动装置100的一顶部处、一底部处,或(且)另一侧边处,使得整个金属边框120可以大致呈现一环圈形,而系统电路板110可设置于由金属边框120所形成的中空内部。98.第一馈入部150和第二馈入部160由金属材质制成。例如,第一馈入部150和第二馈入部160可印刷于一软性电路板(flexiblecircuitboard,fpc)上,或可通过激光雕刻技术(laserdirectstructuring,lds)形成于一塑胶支撑元件上。第一馈入部150和第二馈入部160还可包括一顶针(pogopin)、一金属弹片(metalspring),或是一金属螺丝(metalscrew)。第一馈入部150直接(directly)或间接地(indirectly)电连接至金属边框120的第一部分130,使得第一馈入部150和第一部分130共同形成一第一天线结构。第二馈入部160直接或间接地电连接至金属边框120的第二部分140,使得第二馈入部160和第二部分140共同形成一第二天线结构。射频模块199可以设置于系统电路板110上。射频模块199电性耦接至第一馈入部150和第二馈入部160,以激发前述的第一天线结构和第二天线结构。在一些实施例中,移动装置100还包括一第一匹配电路(matchingcircuit)191和一第二匹配电路192。第一匹配电路191和第二匹配电路192可以各自包括一或多个电感器(inductor)或/和电容器(capacitor)。射频模块199可经由第一匹配电路191电性耦接至第一馈入部150,以微调第一天线结构的阻抗匹配(impedancematching);而射频模块199还可经由第二匹配电路192电性耦接至第二馈入部160,以微调第二天线结构的阻抗匹配。必须理解的是,第一匹配电路191和第二匹配电路192都为选用元件(optionalelement);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匹配电路191和第二匹配电路192也可移除,使得射频模块199直接电连接至第一馈入部150和第二馈入部160。99.在图1a、图1b的实施例中,第一馈入部150大致呈现一l字形,而第二馈入部160大致呈现一直条形。详细而言,第一馈入部150具有一第一端151和一第二端152,其中第一馈入部150的第一端151电性耦接至射频模块199(或第一匹配电路191),而第一馈入部150的第二端152为朝向第一短路点gp1延伸的一开路端。第一馈入部150与金属边框120的第一部分130完全分离,其中第一馈入部150与第一部分130之间形成一耦合间隙(couplinggap)gc1。第一馈入部150可依不同设计需求来调整其长度或外型,非必为l字型。另一方面,第二馈入部160具有一第一端161和一第二端162,其中第二馈入部160的第一端161电性耦接至射频模块199(或第二匹配电路192),而第二馈入部160的第二端162直接电连接至金属边框120的第二部分140上的一第二连接点(connectionpoint)cp2。第二连接点cp2可介于第二部分140的第一端141和第二端142之间,例如:第一端141和第二端142两者的正中央处,但也不仅限于此。100.在一些实施例中,移动装置100还包括一显示器185。显示器185可以配置于移动装置100的正面,而配置有射频模块199那一面的系统电路板110可以面向移动装置100的背面。例如,显示器185可以是一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tft‑lcd)、一主动矩阵有机发光二极管(amoled)显示器,或是一可挠式有机发光二极管(foled)显示器,且前述各种显示器都可与一触控模块作结合。金属边框120的第一部分130和第二部分140邻近于显示器185的一侧边处,其中有狭长的一净空区间(clearanceregion)181形成于第一部分130、第二部分140和显示器185的前述侧边之间。第一馈入部150的一垂直投影(verticalprojection)与显示器185至少部分地重叠,而第二馈入部160的一垂直投影也与显示器185至少部分地重叠,即第一断口125以接近显示器185中间处的方向配置。换言之,前述的第一天线结构和第二天线结构可与净空区间181作搭配,并设置于移动装置100的侧边处(或邻近于显示器185的侧边处)。101.在一些实施例中,移动装置100还包括一或多个其他天线元件(otherantennaelement)187。前述的其他天线元件187可由金属边框120的其余部分所形成,并可位于移动装置100的一顶部处或一底部处。其他天线元件187可作为移动装置100的主要天线(mainantenna)。另一方面,因为净空区间181较小,第一天线结构和第二天线结构可作为移动装置100的辅助天线(auxiliaryantenna),以提升移动装置100的天线分集增益(antennadiversitygain)。第一短路点gp1可介于第一天线结构和其他天线元件187之间,以增强其他天线元件187与第一天线结构、第二天线结构之间的隔离度(isolation)。102.在一些实施例中,移动装置100还包括一调整元件(tuningelement)170,其电性耦接于金属边框120的第一部分130和系统接地面112之间。图2是显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所述的调整元件170的示意图。在图2的实施例中,调整元件170包括一开关元件(switchelement)171和多个匹配元件(matchingelement)172、173、174、175。例如,开关元件171可以是一单极四掷(singlepolefourthrow(sp4t)switch)切换器,但也不仅限于此。前述的匹配元件172、173、174、175可包括一或多个电感器或(且)电容器,例如:芯片电感器(chipinductor)或(且)芯片电容器(chipcapacitor)。开关元件171电性耦接至第一部分130的第二端132,或是耦接至第一部分130的第一端131与第二端132之间的一第三连接点cp3,其中开关元件171用于选择前述的匹配元件172、173、174、175的一者,使得第一部分130可经由所选择的匹配元件电性耦接至接地电位vss(或系统接地面112)。开关元件171的选择程序可根据一控制信号来决定,而此控制信号可由一处理器根据一使用者输入来产生。虽然图2显示恰好四个匹配元件172、173、174、175,但实际上调整元件170尚可包括更多或更少个匹配元件,以符合不同需求。必须理解的是,调整元件170为选用元件;在其他实施例中,调整元件170也可移除,或以一断路元件(open‑circuitedelement)或一短路元件来取代之。103.根据实际测量结果,移动装置100的第一天线结构可涵盖介于1710mhz至2200mhz之间的一中频频带,以及介于2300mhz至2690mhz之间的一第一高频频带,而移动装置100的第二天线结构可涵盖介于3400mhz至3800mhz之间的一第二高频频带。因此,移动装置100至少可支持lte(longtermevolution)和cbrs(citizensbroadbandradioservice)的宽频操作。104.移动装置100的天线原理和元件尺寸可如下列所述。实作上,第一馈入部150和金属边框120的第一部分130可共同激发产生前述的中频频带。然而第一馈入部150自身又可单独激发产生前述的第一高频频带。第二馈入部160和金属边框120的第二部分140可共同激发产生前述的第二高频频带。调整元件170主要用于微调中频频带和第一高频频带的频率范围。例如,若开关元件171所选择的匹配元件的电感值(inductance)减少,则中频频带和第一高频频带的中心频率都会上升;反之,例如,若开关元件171所选择的匹配元件的电容值(capacitance)增加,则中频频带和第一高频频带的中心频率都会下降。第一馈入部150和第一部分130的总长度(亦即,由第一端151至第二端152的长度,以及由第一端131至第二端132的长度,两者的总和)可以大致等于中频频带的0.5倍波长(λ/2)。第一馈入部150的长度(亦即,由第一端151至第二端152的长度)可以大致等于第一高频频带的0.25倍波长(λ/4)。第二部分140的长度(亦即,由第一端141至第二端142的长度)可以大致等于第二高频频带的0.25倍波长(λ/4)。根据实际测量结果,第一天线结构和第二天线结构于中频频带、第一高频频带,以及第二高频频带内的辐射效率(radiationefficiency)都在20%以上,且第一天线结构和第二天线结构之间的隔离度(isolation)都在7db以上,此已可满足一般移动通讯装置的应用需求。105.在本发明的移动装置100中,由于金属边框120可视为第一天线结构和第二天线结构的一部分,故能有效避免金属边框120对第一天线结构和第二天线结构的通讯品质产生负面影响。再者,第一天线结构和第二天线结构都邻近于显示器185的侧边,其可与狭小的净空区间181互相整合,进而微缩整体的天线尺寸(传统移动装置和显示器的侧边通常因净空区间不足,难以设置任何天线结构)。另外,金属边框120的第一断口125可有效地分隔第一天线结构和第二天线结构,以改善第一天线结构和第二天线结构的操作频宽和辐射效率。本发明的可支持如载波聚合(carrieraggregation,ca)、多输入多输出(multi‑inputandmulti‑output,mimo),以及公民无线宽频服务(citizensbroadbandradioservice,cbrs)等通讯技术,故其很适合应用于各种小尺寸、宽频带的移动通讯装置当中。106.图3是显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所述的移动装置300的背视图。图3和图1a相似。在图3的移动装置300中,一第一馈入部350电性耦接至金属边框120的第一部分130,使得第一馈入部350和第一部分130共同形成第一天线结构;而一第二馈入部360电性耦接至金属边框120的第二部分140,使得第二馈入部360和第二部分140共同形成第二天线结构。在图3的实施例中,第一馈入部350大致呈现一直条形,而第二馈入部360大致呈现一n字形。详细而言,第一馈入部350具有一第一端351和一第二端352,其中第一馈入部350的第一端351电性耦接至射频模块199(或第一匹配电路191,其可仅包括一电容器),而第一馈入部350的第二端352直接电连接至第一部分130上的第一连接点cp1,其中第一连接点cp1可介于第一部分130的第一端131和第二端132之间,例如:第一端131和第二端132两者的正中央处,但也不仅限于此。另一方面,第二馈入部360具有一第一端361和一第二端362,其中第一馈入部360的第一端361电性耦接至射频模块199(或第二匹配电路192),而第二馈入部360的第二端362直接电连接至第二部分140的第二端142。图3的实施例略为改变第一天线结构和第二天线结构的馈入机制,但是不致影响本发明的效果。根据实际测量结果,移动装置300的第一天线结构也可涵盖介于1710mhz至2200mhz之间的中频频带,以及介于2300mhz至2690mhz之间的第一高频频带,而移动装置300的第二天线结构也可涵盖介于3400mhz至3800mhz之间的第二高频频带。因应不同馈入机制,移动装置300的元件尺寸可改为如下列所述。第一部分130的长度(亦即,由第一端131至第二端132的长度)可以大致等于中频频带的0.25倍波长(λ/4)。从第一馈入部350的第一端351经由第一连接点cp1至第一部分130的第二端132的总长度可以大致等于第一高频频带的0.25倍波长(λ/4)。第二馈入部360和第二部分140的总长度(亦即,由第一端361至第二端362的长度,以及由第二端142至第一端141的长度,两者的总和)可以大致等于第二高频频带的0.5倍波长(λ/2)。图3的移动装置300的其余特征都与第1a、1b图的移动装置100类似,故此二实施例均可达成相似的操作效果。107.图4是显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所述的移动装置400的背视图。图4和图1a相似。在图4的移动装置400中,金属边框120还具有一第二断口126或(且)一第三断口127,其中第二断口126介于金属边框120的第一部分130和其余部分之间,并邻近于第一短路点gp1,而第三断口127位于其他天线元件187处。第二断口126用于将其他天线元件187与第一天线结构、第二天线结构完全分离,以进一步提升其他天线元件187与第一天线结构、第二天线结构之间的隔离度(isolation)。第三断口127可用于调整其他天线元件187的阻抗匹配或共振频率。必须注意的是,在其他天线元件187上的断口个数和位置不以此为限,可依设计需求增减。图4的移动装置400的其余特征都与图1a、图1b的移动装置100类似,故此二实施例均可达成相似的操作效果。108.以下实施例将介绍本发明的各种其他组态(configuration)。必须理解的是,这些附图和叙述仅为举例,并非用于限制本发明。109.图5是显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所述的移动装置500的立体图。在图5的实施例中,移动装置500还包括一主镜头(maincamera)510、一非金属背盖(non‑metalbackcover)520,以及一通用串行总线孔(universalserialbus(usb)hole)530。主镜头510内嵌于非金属背盖520中。如前所述,金属边框120的第一部分130和第二部分140形成第一天线结构和第二天线结构(第一天线结构和第二天线结构可分别位于一第一位置501和一第二位置502处)。通用串行总线孔530可位于金属边框120的其余部分上,例如:移动装置500的一底部处。非金属背盖520和金属边框120之间的一分界线(boundary)525位于移动装置500的一背面处(显示器可位于移动装置500的正面处)。110.图6是显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所述的移动装置600的立体图。图6和图5相似。在图6的实施例中,非金属背盖520由移动装置600的背面延伸至侧边,使得非金属背盖520和金属边框120之间的分界线525位于移动装置600的侧边处。111.图7是显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所述的移动装置700的立体图。在图7的实施例中,移动装置700还包括一正面相机孔(frontcamerahole)740、一正面出音孔(frontspeakerhole)750、一荧幕显示区(displayregion)760,以及一正面玻璃或塑胶(frontglassorplasticmaterial)770。图7用于描述移动装置700的正面元件配置关系。如前所述,金属边框120的第一部分130和第二部分140形成第一天线结构和第二天线结构(第一天线结构和第二天线结构可分别位于第一位置501和第二位置502处),其中金属边框120的第一断口125邻近于荧幕显示区760的侧边中央处。根据实际测量结果,此种设计可降低显示器对第一天线结构和第二天线结构的干扰并增加天线频宽。112.图8是显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所述的移动装置800的立体图。在图8的实施例中,移动装置800还包括一背盖(backcover)820。如前所述,金属边框120的第一部分130和第二部分140形成第一天线结构和第二天线结构(第一天线结构和第二天线结构可分别位于第一位置501和第二位置502处)。金属边框120的其余部分还可具有一第四断口128和一第五断口129,其中通用串行总线孔530可介于第四断口128和第五断口129之间。必须注意的是,前述断口仅为举例说明,实际上断口个数及位置可依不同设计需求进行调整。背盖820包括一金属部分821和一非金属部分822,其中金属部分821大致呈现一矩形,而非金属部分822大致呈现一环圈形,使得金属部分821由非金属部分822所完全包围。背盖820的非金属部分822可避免其金属部分821直接接触金属边框120的第一部分130和第二部分140,从而可维持第一天线结构和第二天线结构的良好通讯品质。113.图9是显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所述的移动装置900的立体图。在图9的实施例中,移动装置900还包括一背盖920。如前所述,金属边框120的第一部分130和第二部分140形成第一天线结构和第二天线结构(第一天线结构和第二天线结构可分别位于第一位置501和第二位置502处)。背盖920包括一金属部分921、一第一非金属部分922,以及一第二非金属部分923,其中金属部分921介于第一非金属部分922和第二非金属部分923之间,并将第一非金属部分922和第二非金属部分923完全分离。背盖920的第二非金属部分923可其避免金属部分921直接接触金属边框120的第一部分130和第二部分140,从而可维持第一天线结构和第二天线结构的良好通讯品质。114.图10是显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所述的移动装置990的立体图。图10和图9相似。在图10的实施例中,背盖920的金属部分921、第一非金属部分922,以及第二非金属部分923可具有不同形状。例如,金属部分921可以大致呈现一t字形,第一非金属部分922可以大致呈现一直条形,而第二非金属部分923可以大致呈现一u字形。在一些实施例中,移动装置900、990还可采用一喷涂制作工艺(sprayandcoatprocess),以降低金属部分921与第一非金属部分922、第二非金属部分923之间的视觉差异,并美化移动装置900、990的外观一致性。115.图11是显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所述的移动装置的制造方法的流程图。此种制造方法至少包括下列步骤。在步骤s110,提供一系统电路板、一金属边框、一第一馈入部、一第二馈入部,以及一射频模块,其中系统电路板包括一系统接地面,金属边框包括一第一部分和一第二部分,金属边框具有一第一断口,而第一断口介于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之间。在步骤s120,将第一馈入部直接或间接地电连接至第一部分,使得第一馈入部和第一部分共同形成一第一天线结构。在步骤s130,将第二馈入部直接或间接地电连接至第二部分,使得第二馈入部和第二部分共同形成一第二天线结构。在步骤s140,将射频模块电性耦接至第一馈入部和第二馈入部,以激发第一天线结构和第二天线结构。必须了解的是,以上步骤无须依次序执行,而图1a~图10的任何一或多个装置特征都可套用至图11的移动装置的制造方法当中。116.图12是显示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所述的移动装置1200的背视图。图12和图3相似。在图12的实施例中,移动装置1200的第二馈入部360和第二匹配电路192都被移除。换言之,移动装置100包括由第一馈入部350和金属边框120的第一部分130所共同形成的第一天线结构,而金属边框120的第二部分140则由第一天线结构所耦合激发。另一方面,调整元件170则移动至第一短路点gp1和第一馈入部350之间,但不仅限于此。详细而言,调整元件170电性耦接至金属边框120的第一部分130上的第三连接点cp3,其中第三连接点cp3还可介于第一短路点gp1和130的第二端132之间。根据实际测量结果,移动装置1200的第一天线结构及第二部分140可涵盖介于1710mhz至2200mhz之间的中频频带、介于2300mhz至2690mhz之间的第一高频频带,以及介于3400mhz至3800mhz之间的第二高频频带。因应不同馈入机制,移动装置1200的元件尺寸可改为如下列所述。第一部分130的长度(亦即,由第一端131至第二端132的长度)可以大致等于中频频带的0.25倍波长(λ/4)。从第三连接点cp3至第一部分130的第二端132的间距可以大致等于第一高频频带的0.25倍波长(λ/4)。第二部分140的长度(亦即,由第二端142至第一端141的长度)可以大致等于第二高频频带的0.25倍波长(λ/4)。图12的移动装置1200的其余特征都与图3的移动装置300类似,其可操作于多个频带,故此二实施例均可达成相似的操作效果。117.图13是显示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所述的移动装置1300的背视图。图13和图1a相似。在图13的实施例中,移动装置1300的一金属边框1320还包括一第三部分1350且还具有一第二断口1328,其中第二断口1328可将第三部分1350与金属边框1320的其余部分完全分离,且具有狭长的另一净空区间(clearanceregion)形成于第三部分1350和显示器185的前述侧边之间。第一馈入部150的一垂直投影(verticalprojection)与显示器185至少部分地重叠,而第二馈入部160的一垂直投影也与显示器185至少部分地重叠,即第一断口125与第二断口1328以接近显示器185中间处的方向配置。第三部分1350可以大致呈现一直条形或是一l字形。详细而言,第三部分1350具有一第一端1351和一第二端1352,其中第三部分1350的第一端1351直接电连接至第二部分140的第一端141,而第三部分1350的第二端1352为邻近于第二断口1328的另一开路端。金属边框1320的第三部分1350可由第二馈入部160所激发,以增加移动装置1300的第二天线结构的操作频宽及可操作于多个频带。详细而言,第三部分1350可激发产生一额外操作频带,其中第三部分1350的长度(亦即,由第一端1351至第二端1352的长度)可以大致等于此额外操作频带的0.25倍波长(λ/4)。必须注意的是,介于第一断口125和第二断口1328之间的第二短路点gp2在非为必要设计,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移除之。图13的移动装置1300的其余特征都与图1a、图1b的移动装置100类似,故此二实施例均可达成相似的操作效果。必须注意的是,前述断口仅为举例说明,实际上断口个数及位置可依不同设计需求进行调整。另外,在图12的金属边框120也可具有第二断口,以增加可操作的频带。118.值得注意的是,以上所述的元件尺寸、元件形状,以及频率范围都非为本发明的限制条件。天线设计者可以根据不同需要调整这些设定值。本发明的移动装置及制造方法并不仅限于图1a~图11所图示的状态。本发明可以仅包括图1a~图11的任何一或多个实施例的任何一或多项特征。换言之,并非所有图示的特征均需同时实施于本发明的移动装置及制造方法当中。119.在本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中的序数,例如「第一」、「第二」、「第三」等等,彼此之间并没有顺序上的先后关系,其仅用于标示区分两个具有相同名字的不同元件。120.虽然结合以上优选实施例公开了本发明,然而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的范围,任何熟悉此项技术者,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可做些许的更动与润饰,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当以附上的权利要求所界定的为准。当前第1页12当前第1页12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