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绝缘电线的制造方法与流程

2021-11-24 23:41: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绝缘电线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2.作为要求耐热性及阻燃性的绝缘电线的被覆材料,使用四氟乙烯与碳原子数2~4的α

烯烃的共聚物(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3.在使用挤出机来制造绝缘电线的情况下,绝缘体材料作为带状或颗粒状的复合物被投入到挤出机中。但是,带状的复合物在制作时费时费力,制作后的操作性也不好,因此优选使用颗粒状的复合物。
4.在使用颗粒状的复合物的情况下,出于长期保管的目的,首先制作未加入交联剂的复合物(a混炼复合物颗粒),接着,根据使用的时机,使用a混炼复合物颗粒来制作添加有交联剂的复合物(b混炼复合物颗粒)。
5.现有技术文献
6.专利文献
7.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4

6969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8.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9.由于四氟乙烯

丙烯系共聚物为非晶质且容易粘着,因此例如通过对脱模剂进行打粉,能够制作使用了四氟乙烯

丙烯系共聚物的a混炼复合物颗粒。然而,四氟乙烯

丙烯系共聚物由于是氟系材料,因此与交联剂的相容性差。因此,对于使用了四氟乙烯

丙烯系共聚物的a混炼复合物颗粒,之后难以含浸液态交联剂。
10.在通过使交联剂含浸于a混炼复合物颗粒而制作添加有交联剂的b混炼复合物颗粒,并使用该b混炼复合物颗粒来形成绝缘电线的绝缘层的情况下,若交联剂向a混炼复合物颗粒的含浸不充分,则所制造的绝缘电线的性能降低,绝缘电线的制造成品率有可能降低。虽如此,但在不使用使交联剂含浸于a混炼复合物颗粒的方法的情况下,必须在a混炼复合物颗粒中加入交联剂进行混炼,并再次进行颗粒化,从而制作添加有交联剂的b混炼复合物颗粒,需要工序数非常多的作业。在该情况下,预先制作a混炼复合物颗粒的优点会受损。
11.因此,期望在确保绝缘电线的耐热性的同时能够使交联剂切实地含浸于用于形成绝缘电线的绝缘层的颗粒。
12.根据本说明书的描述和附图,其他课题和新特征会变得清楚。
13.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14.根据一个实施方式,绝缘电线的制造方法具有:制作由含有基础聚合物的树脂组合物形成的颗粒的工序;使液态的交联剂含浸于所述颗粒的工序;以及将含浸有所述交联剂的所述颗粒混炼,并以被覆导体外周的方式挤出,从而形成被覆所述导体的绝缘层的工序。上述基础聚合物含有70质量%以上且95质量%以下的四氟乙烯与碳原子数2~4的α


烃的共聚物,并且含有5质量%以上且30质量%以下的乙烯

丙烯酸乙酯共聚物。上述乙烯

丙烯酸乙酯共聚物中的丙烯酸乙酯量为5质量%以上且35质量%以下。
15.发明效果
16.根据一个实施方式,能够在确保绝缘电线的耐热性的同时使交联剂切实地含浸于用于形成绝缘电线的绝缘层的颗粒。
附图说明
17.[图1]是表示一个实施方式涉及的绝缘电线的制造方法的工序流程图。
[0018]
[图2]是表示一个实施方式涉及的绝缘电线的制造方法中使用的挤出机的示意图。
[0019]
[图3]是示意性地表示使用一个实施方式涉及的绝缘电线的制造方法而制造的绝缘电线的截面图。
[0020]
符号说明
[0021]
10颗粒
[0022]
11挤出机
[0023]
12料斗
[0024]
13机筒
[0025]
14螺杆
[0026]
15机头
[0027]
16机颈
[0028]
20绝缘电线
[0029]
21导体
[0030]
22绝缘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31]
以下,基于附图对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用于说明实施方式的所有附图中,对具有相同功能的构件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其重复的说明。另外,在以下的实施方式中,除特别需要时以外,原则上不重复说明相同或同样的部分。
[0032]
(实施方式)
[0033]
以下,对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进行说明。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中使用“~”表示的数值范围是指包含“~”前后所记载的数值作为下限值和上限值的范围。
[0034]
[绝缘电线的制造方法]
[0035]
首先,对本实施方式的绝缘电线的制造方法进行说明。图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绝缘电线的制造方法的工序流程图。图2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绝缘电线的制造方法中使用的挤出机11的示意图。图3是示意性地表示使用本实施方式的绝缘电线的制造方法制造的绝缘电线20的截面图。需要说明的是,在图3中示出了与绝缘电线20的延伸方向大致垂直的截面。以下所示的工序可以分别独立地进行,也可以作为一连串工序连续地进行。
[0036]
<制作颗粒的工序:图1的步骤s1>
[0037]
首先,制作由含有基础聚合物的树脂组合物形成的颗粒。上述基础聚合物(树脂成
分)含有70质量%以上且95质量%以下的四氟乙烯与碳原子数2~4的α

烯烃的共聚物,并且含有5质量%以上且30质量%以下的乙烯

丙烯酸乙酯共聚物(在此,将基础聚合物整体设为100质量%)。其中,构成颗粒的上述树脂组合物不含交联剂,即,在步骤s1中制作的颗粒不含交联剂。
[0038]
步骤s1的制作颗粒的工序例如可以如下进行。即,作为基础聚合物,使用捏合机(混合机)将包含70~95质量份的四氟乙烯与碳原子数2~4的α

烯烃的共聚物、5~30质量份的乙烯

丙烯酸乙酯共聚物(将基础聚合物整体设为100质量份)的材料混炼,并从挤出机挤出为细绳状。然后,使用刀具等将从挤出机挤出的细绳状复合物切割(切断)成颗粒状,并向其中打粉脱模剂,从而能够制作颗粒。由于在用捏合机混炼的材料中没有添加交联剂,因此制作的颗粒不含交联剂。
[0039]
与本实施方式不同,在步骤s1中不制作颗粒而制作带状复合物的情况下,为了之后向带状复合物中添加交联剂,需要通过混炼作业来添加交联剂,再次需要混炼工序和带状化工序。另一方面,如本实施方式那样,在步骤s1中制作了颗粒的情况下,为了之后向颗粒状复合物中添加交联剂,只要使交联剂含浸于颗粒状复合物即可,例如,仅在液态交联剂中搅拌、混合颗粒状复合物,就能够制作添加(含浸)有交联剂的颗粒状复合物。因此,能够简化工序。另外,在挤出作业中,颗粒还具有移动、计量、向挤出机投入口的供给等的操作性优异的优点。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步骤s1中制作了颗粒。
[0040]
作为本实施方式中使用的碳原子数2~4的α

烯烃,优选与四氟乙烯共聚而呈现弹性体性状的α

烯烃。作为本实施方式中使用的碳原子数2~4的α

烯烃,可例示单独的丙烯、单独的1

丁烯、以及选自乙烯、丙烯、1

丁烯和异丁烯中的2种以上的组合,更优选丙烯。因此,作为上述四氟乙烯与碳原子数2~4的α

烯烃的共聚物,更优选四氟乙烯

丙烯系共聚物。
[0041]
另外,作为四氟乙烯

丙烯系共聚物,除了主成分的四氟乙烯和丙烯之外,还可以适量含有能够与它们共聚的成分,例如乙烯、异丁烯、丙烯酸及其烷基酯、氟乙烯、偏氟乙烯、六氟丙烯、氯乙基乙烯基醚、三氟氯乙烯、全氟烷基乙烯基醚等。
[0042]
从耐热性、成型性等方面出发,四氟乙烯

丙烯系共聚物优选将四氟乙烯/丙烯的含有摩尔比选定为95/5~30/70的范围,特别优选为90/10~45/55的范围。另外,在将上述共聚物的成分设为100摩尔%的情况下,作为由四氟乙烯和丙烯构成的主成分以外的成分的含量,优选从50摩尔%以下、特别是30摩尔%以下的范围中选定。
[0043]
从挤出性和机械强度的观点出发,四氟乙烯

丙烯系共聚物的数均分子量优选为2万~20万,数均分子量过大时,成型体容易产生裂纹,另一方面,数均分子量过小时,成型体的机械强度容易变得不充分。该情况下的数均分子量的调整可以通过如下方法进行:通过单体浓度、聚合引发剂浓度、单体与聚合引发剂量之比、聚合温度、链转移剂使用等共聚反应条件的操作来直接调整生成聚合物的分子量的方法;或者,在共聚反应时生成高分子量共聚物,将其在氧存在下进行加热处理等而低分子量化的方法。
[0044]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步骤s1中制作的颗粒中,作为基础聚合物,除了含有四氟乙烯与碳原子数2~4的α

烯烃的共聚物以外,还含有乙烯

丙烯酸乙酯共聚物。使用乙烯

丙烯酸乙酯共聚物的理由是因为四氟乙烯与碳原子数2~4的α

烯烃的共聚物与交联剂的相容性差。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步骤s1中,制作了在四氟乙烯与碳原子数2~4的α

烯烃的共聚物
中混合乙烯

丙烯酸乙酯共聚物而成的颗粒,乙烯

丙烯酸乙酯共聚物与交联剂的相容性优异。通过在步骤s1中制作的颗粒含有与交联剂的相容性优异的乙烯

丙烯酸乙酯共聚物,从而在下一工序(步骤s2)中,能够容易且切实地使液态的交联剂含浸于颗粒。
[0045]
在本实施方式中,乙烯

丙烯酸乙酯共聚物中的丙烯酸乙酯量(丙烯酸乙酯量的比率)优选为5质量%以上,进一步优选为5质量%以上且35质量%以下。即,优选使用丙烯酸乙酯量为5质量%以上的乙烯

丙烯酸乙酯共聚物,进一步优选使用丙烯酸乙酯量为5质量%以上且35质量%以下的乙烯

丙烯酸乙酯共聚物。其理由是,如果乙烯

丙烯酸乙酯共聚物中的丙烯酸乙酯量为5质量%以上,则交联剂对颗粒的含浸性变得良好(即在步骤s2中容易使交联剂含浸于颗粒)。另外,如果乙烯

丙烯酸乙酯共聚物中的丙烯酸乙酯量为35质量%以下,则在后述的步骤s3中进行挤出成型后,绝缘电线彼此不易发生捆粘。
[0046]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步骤s1中制作的颗粒含有四氟乙烯与碳原子数2~4的α

烯烃的共聚物和乙烯

丙烯酸乙酯共聚物作为基础聚合物(树脂成分)。而且,四氟乙烯与碳原子数2~4的α

烯烃的共聚物的含量在基础聚合物(树脂成分)中为70质量%~95质量%,乙烯

丙烯酸乙酯共聚物的含量在基础聚合物(树脂成分)中为5质量%~30质量%。其理由在于,如果基础聚合物中的乙烯

丙烯酸乙酯共聚物的含量为30质量%以下,则能够在所制造的绝缘电线中维持高耐热性。为了维持四氟乙烯与碳原子数2~4的α

烯烃的共聚物本来具有的优异的耐热性,基础聚合物中的四氟乙烯与碳原子数2~4的α

烯烃的共聚物的含量优选为70质量%以上。另外,如果基础聚合物中的乙烯

丙烯酸乙酯共聚物的含量为5质量%以上,则通过确保与交联剂的相容性优异的乙烯

丙烯酸乙酯共聚物的含量,从而使步骤s2中交联剂对颗粒的含浸性变得良好(即在步骤s2中容易使交联剂含浸于颗粒),另外,挤出性也变得良好(即容易进行步骤s3)。
[0047]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构成步骤s1中制作的颗粒的树脂组合物除了上述成分(基础聚合物)以外,还可以根据需要配合(含有)各种阻燃剂、填充剂(无机填充剂)、稳定剂、抗氧化剂、增塑剂、润滑剂等添加剂。
[0048]
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上述阻燃剂,可以使用锡酸锌。由此,能够提高所制造的绝缘电线的阻燃性。构成步骤s1中制作的颗粒的树脂组合物中,相对于基础聚合物100质量份,锡酸锌的含量优选为2质量份~20质量份。其理由在于,如果锡酸锌的含量为2质量份以上,则能够得到提高阻燃性的效果,如果锡酸锌的含量为20质量份以下,则能够维持高耐热性。
[0049]
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上述阻燃剂,也可以使用亚乙基双(五溴苯)。由此,能够提高所制造的绝缘电线的阻燃性。在构成步骤s1中制作的颗粒的树脂组合物中,相对于基础聚合物100质量份,亚乙基双(五溴苯)的含量优选为0.3质量份~15质量份。其理由是,如果亚乙基双(五溴苯)的含量为0.3质量份以上,则能够得到提高阻燃性的效果,如果亚乙基双(五溴苯)的含量为15质量份以下,则能够维持高耐热性。
[0050]
在本实施方式中,可以在构成步骤s1中制作的颗粒的树脂组合物中配合(添加)填充剂,填充剂的含量相对于基础聚合物100质量份优选为5质量份~20质量份。其理由在于,若填充剂的含量为5质量份以上,则在后述的步骤s3中挤出成型后,绝缘电线彼此不易发生捆粘,若填充剂的含量为20质量份以下,则能够维持高耐热性。
[0051]
另外,也可以对上述基础聚合物添加交联助剂、填充剂等。作为交联助剂,特别优
选三烯丙基异氰脲酸酯、三烯丙基氰脲酸酯、三烯丙基偏苯三酸酯、四烯丙基均苯四酸酯等烯丙基型化合物。作为填充剂,优选无机填充剂,可举出硅酸酐、硅酸镁、硅酸铝、碳酸钙等。
[0052]
<使交联剂含浸于颗粒的工序:图1的步骤s2>
[0053]
接着,使液态交联剂含浸于步骤s1中制作的颗粒。步骤s1中制作的颗粒不含交联剂,但通过在步骤s2中使液态的交联剂含浸于颗粒,使得颗粒成为含有交联剂的状态。例如,通过将颗粒浸入容器内的液态交联剂中,并将液态交联剂和颗粒搅拌、混合,能够使交联剂含浸于颗粒。
[0054]
四氟乙烯与碳原子数2~4的α

烯烃的共聚物和交联剂的相容性差,因此与本实施方式不同,在步骤s1中制作的颗粒不含乙烯

丙烯酸乙酯共聚物的情况下,在步骤s2中难以使液态的交联剂含浸于颗粒。与此相对,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步骤s1中制作了在四氟乙烯与碳原子数2~4的α

烯烃的共聚物中混合乙烯

丙烯酸乙酯共聚物而成的颗粒,乙烯

丙烯酸乙酯共聚物与交联剂的相容性优异。由于步骤s1中制作的颗粒(即步骤s2中使用的颗粒)适量含有与交联剂的相容性优异的乙烯

丙烯酸乙酯共聚物,因此在步骤s2中,能够容易且切实地使液态的交联剂含浸于颗粒。
[0055]
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液态交联剂,优选有机过氧化物系交联剂。由此,能够防止交联后的离子性杂质的残留。此时,作为交联剂,可举出过氧化缩酮、氢过氧化物、二烷基过氧化物、二酰基过氧化物、过氧化酯、过氧化二碳酸酯等。它们可以单独使用,或者也可以将两种以上混合使用。其中,特别优选二烷基过氧化物。如果除了过氧化物以外还有液态化的交联剂,则也可以使用过氧化物以外的交联剂。
[0056]
<形成绝缘电线的绝缘层的工序:图1的步骤s3>
[0057]
接着,使用在步骤s2中含浸了交联剂的颗粒,形成绝缘电线的绝缘层。即,将在步骤s2中含浸了交联剂的颗粒进行混炼,以被覆导体21的外周的方式挤出,从而形成被覆导体21的绝缘层22。
[0058]
图2示出了在步骤s3中使用的挤出机(挤出被覆装置)11的一例。图2所示的挤出机11具有:料斗12,用于投入颗粒10;机筒13,用于对从料斗投入的颗粒10进行加热;螺杆14,在机筒13内将颗粒10混炼并挤出;机头15,用于在导体21的周围被覆树脂组合物(由颗粒10形成的树脂组合物);以及机颈16,将机筒13与机头15连接。在步骤s3中投入至料斗12的颗粒10是在步骤s2中含浸了交联剂的颗粒。
[0059]
在步骤s2中含浸了交联剂的颗粒10在步骤s3中从料斗12投入到机筒13内,被在机筒13内旋转的螺杆14混炼而熔融,并以被覆导体21的周围的方式被挤出。由此,形成被覆导体21的绝缘层22(参照后述的图3)。因此,能够得到具有导体21和被覆导体的绝缘层22的绝缘电线20。所形成的绝缘层22由构成颗粒10的树脂组合物形成。
[0060]
然后,对被覆导体21的绝缘层22实施交联处理。作为交联方法,可以采用化学交联或者通过照射γ射线、电子射线等电离性放射线而进行的照射交联,没有特别限定。由此,能够制造绝缘电线20。
[0061]
在步骤s3中形成的绝缘层22由含有氟的弹性体(含氟弹性体组合物)构成,因此,为含氟弹性体绝缘层。绝缘电线20是含氟弹性体被覆绝缘电线。
[0062]
[绝缘电线]
[0063]
接着,参照图3对使用上述绝缘电线的制造方法(步骤s1~s3)制造出的绝缘电线
20进行说明。
[0064]
如图3所示,绝缘电线20具备导体21和被覆导体21的绝缘层22。
[0065]
作为导体21,可以使用通常使用的金属线,例如铜线或铜合金线,除此以外,也可以使用铝线、金线或银线等。另外,也可以将在金属线的外周实施了锡、镍等金属镀敷的材料用作导体21。进而,也可以将绞合金属线而成的集合绞合导体等绞线导体用作导体21。导体21的外径没有特别限定,可以根据绝缘电线20所要求的电气特性而适当变更。
[0066]
在导体21的外周以被覆导体21的方式设置有绝缘层22。绝缘层22按照上述步骤s1~s3形成。绝缘层22的厚度没有特别限定,可以根据绝缘电线20所要求的电气特性而适当变更。
[0067]
(实施例)
[0068]
接着,基于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更详细的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这些实施例。
[0069]
<实施例和比较例的材料>
[0070]
实施例1~7和比较例1~4中使用的材料如下所述。
[0071]
1)四氟乙烯

丙烯共聚物:旭硝子株式会社制aflas 150e
[0072]
2)乙烯

丙烯酸乙酯共聚物:丙烯酸乙酯量3质量%、7质量%、20质量%、35质量%或40质量%
[0073]
3)其他添加剂
[0074]3‑
1)交联剂(有机过氧化物):α,α
’‑
二(叔丁基过氧化)二异丙基苯日本油脂株式会社制perbutyl p
[0075]3‑
2)交联助剂(烯丙基型化合物):三烯丙基异氰脲酸酯
[0076]3‑
3)交联助剂:氧化镁
[0077]3‑
4)填充剂(二氧化硅):日本aerosil株式会社制aerosil r

972
[0078]3‑
5)填充剂(碳酸钙):白石工业株式会社制softon 1200
[0079]3‑
6)阻燃剂:锡酸锌
[0080]3‑
7)阻燃剂(溴系阻燃剂):亚乙基双(五溴苯)albemarle株式会社制saytex 8010
[0081]
(实施例1)
[0082]
首先,对颗粒制作方法进行说明。通过下述表1所示的配合,调制用于形成绝缘电线的绝缘层的树脂组合物(含氟弹性体组合物)。
[0083]
具体而言,首先,将除交联剂以外的成分即包含70质量份作为基础聚合物的四氟乙烯

丙烯共聚物、30质量份乙烯

丙烯酸乙酯共聚物、5质量份作为交联助剂的烯丙基型化合物、1质量份氧化镁、5质量份作为填充剂的二氧化硅、5质量份碳酸钙、5质量份作为阻燃剂的锡酸锌、和5质量份亚乙基双(五溴苯)的成分用捏合机进行混炼,用挤出机挤出为细绳状,将挤出的细绳状复合物切割并打粉脱模剂,制作颗粒。在该阶段,颗粒不含交联剂。
[0084]
接着,在不含交联剂的颗粒中加入液态化的交联剂(有机过氧化物)2质量份,将它们搅拌、混合,从而制作含浸有交联剂的颗粒。
[0085]
接着,对基于挤出的绝缘电线的制作方法进行说明。使用设定为第一机筒:80℃、第二机筒:80℃、第三机筒:80℃、机头:90℃、冲模:100℃的各温度的40mm挤出机,将含浸有交联剂的颗粒(颗粒复合物)以厚度0.4mm挤出被覆在外径0.9mm的镀锡铜绞线导体上,然后利用13个大气压的蒸汽进行3分钟交联处理,从而制作绝缘电线。
[0086]
[表1]
[0087][0088]
(实施例2)
[0089]
在实施例2中,除了使用80质量份四氟乙烯

丙烯共聚物和20质量份乙烯

丙烯酸乙酯共聚物作为基础聚合物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调制树脂组合物,制作绝缘电线。
[0090]
(实施例3)
[0091]
在实施例3中,除了使用90质量份四氟乙烯

丙烯共聚物和10质量份乙烯

丙烯酸乙酯共聚物作为基础聚合物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调制树脂组合物,制作绝缘电线。
[0092]
(实施例4)
[0093]
在实施例4中,除了使用95质量份四氟乙烯

丙烯共聚物和5质量份乙烯

丙烯酸乙酯共聚物作为基础聚合物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调制树脂组合物,制作绝缘电线。
[0094]
(实施例5)
[0095]
在实施例5中,除了使用减少了质量增加率的乙烯

丙烯酸乙酯共聚物这点以外(因此,除了减小了乙烯

丙烯酸乙酯共聚物中的丙烯酸乙酯的量这一点以外),与实施例2同样地调制树脂组合物,制作绝缘电线。
[0096]
(实施例6)
[0097]
在实施例6中,除了使用增加了质量增加率的乙烯

丙烯酸乙酯共聚物这点以外(因此,除了增加了乙烯

丙烯酸乙酯共聚物中的丙烯酸乙酯的量这一点以外),与实施例2同样地调制树脂组合物,制作绝缘电线。
[0098]
(实施例7)
[0099]
在实施例7中,除了增加乙烯

丙烯酸乙酯共聚物的质量增加率而使乙烯

丙烯酸乙酯共聚物中的丙烯酸乙酯的量为比5~35质量%的范围大的40质量%这点以外,与实施例2同样地调制树脂组合物,制作绝缘电线。
[0100]
(比较例1)
[0101]
在比较例1中,使用60质量份四氟乙烯

丙烯共聚物和40质量份乙烯

丙烯酸乙酯共聚物作为基础聚合物,从而将四氟乙烯

丙烯共聚物与乙烯

丙烯酸乙酯共聚物的比率(混合比率)设为上述实施方式中规定的范围外,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调制树脂组合物,制作绝缘电线。
[0102]
(比较例2)
[0103]
在比较例2中,使用98质量份四氟乙烯

丙烯共聚物和2质量份乙烯

丙烯酸乙酯共聚物作为基础聚合物,从而将四氟乙烯

丙烯共聚物与乙烯

丙烯酸乙酯共聚物的比率(混合比率)设为上述实施方式中规定的范围外,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调制树脂组合物,制作绝缘电线。
[0104]
(比较例3)
[0105]
在比较例3中,使用100质量份四氟乙烯

丙烯共聚物作为基础聚合物,不使用乙烯

丙烯酸乙酯共聚物,从而将四氟乙烯

丙烯共聚物与乙烯

丙烯酸乙酯共聚物的比率(混合比率)设为上述实施方式中规定的范围外,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调制树脂组合物,制作绝缘电线。
[0106]
(比较例4)
[0107]
在比较例4中,除了减少乙烯

丙烯酸乙酯共聚物的质量增加率而使乙烯

丙烯酸乙酯共聚物中的丙烯酸乙酯的量为比上述实施方式中规定的范围(5~35质量%)少的3质量%以外,与实施例2同样地调制树脂组合物,制作绝缘电线。
[0108]
<实施例和比较例的评价方法>
[0109]
实施例1~7和比较例1~4通过以下的项目(含浸性、挤出性、耐热性、阻燃性)进行
评价。
[0110]
(1))含浸性
[0111]
关于含浸性,将含浸有交联剂的颗粒放置在交联剂的熔点以上的温度环境下,将颗粒表面没有光泽的情况评价为合格(

),将颗粒表面有光泽的情况评价为不合格(
×
)。这是因为,在交联剂未含浸于颗粒的情况下,如果将颗粒放置在交联剂的熔点以上的温度环境下,则交联剂在颗粒表面熔化而逐渐变得有光泽。
[0112]
(2))挤出性
[0113]
关于挤出性(空转),将颗粒在挤出机的投入口不发生空转的情况设为合格(〇),将发生空转的情况设为不合格(
×
)来进行评价。另外,关于挤出性(捆粘),将挤出成型后的绝缘电线卷绕成束状后,将绝缘电线彼此不粘着的情况评价为合格(〇),将粘着的情况评价为不合格(
×
)。
[0114]
(3))耐热性
[0115]
耐热性如下进行评价。首先,从如上所述制造的绝缘电线中拔出镀锡铜绞线,准备管状的试样。该试样由残存的绝缘层(构成绝缘电线的绝缘层)构成。然后,将管状的试样放入热老化试验机中,在250℃经过4天之后,从热老化试验机中取出管状的试样,测定该试样的拉伸特性。然后,由下式1计算热老化后的拉伸特性相对于试样的初始拉伸特性的比。
[0116]
残率(%)=(热老化后拉伸特性/初始拉伸特性)
×
100
···
式1
[0117]
耐热性是将该残率为80%以上的情况评价为合格。
[0118]
(4)阻燃性
[0119]
关于阻燃性,进行依据ul758的垂直燃烧试验(vw

1),将在1分钟以内自熄的情况评价为合格(〇),将超过1分钟的情况评价为不合格。
[0120]
(5)评价结果
[0121]
将实施例1~7和比较例1~4的评价结果汇总在上述表1中。
[0122]
在实施例1~7中,构成颗粒的树脂组合物含有四氟乙烯与碳原子数2~4的α

烯烃的共聚物、和乙烯

丙烯酸乙酯共聚物作为基础聚合物(树脂成分)。而且,在实施例1~7中,基础聚合物中的四氟乙烯与碳原子数2~4的α

烯烃的共聚物的含量在70质量%~95质量%的范围内,基础聚合物中的乙烯

丙烯酸乙酯共聚物的含量在5质量%~30质量%的范围内,乙烯

丙烯酸乙酯共聚物中的丙烯酸乙酯量为5质量%以上。在这样的实施例1~7的情况下,上述评价项目(含浸性、挤出性(空转)、挤出性(捆粘)、耐热性、阻燃性)中的含浸性、挤出性(空转)、耐热性、阻燃性合格。
[0123]
另外,在实施例1~6的情况下,将乙烯

丙烯酸乙酯共聚物中的丙烯酸乙酯量设为35质量%以下,挤出性(捆粘)也合格。在实施例7的情况下,将乙烯

丙烯酸乙酯共聚物中的丙烯酸乙酯量设为40质量%,挤出性(捆粘)不合格。实施例7的情况下,确认到:由于乙烯

丙烯酸乙酯共聚物中的丙烯酸乙酯量多于35质量%,因此与实施例1~6的情况相比,挤出性(捆粘)差。
[0124]
由此,在实施例1~7的情况下,确认到:通过将四氟乙烯与碳原子数2~4的α

烯烃的共聚物和乙烯

丙烯酸乙酯共聚物共混,并且优化其配合比,且优化乙烯

丙烯酸乙酯共聚物中的丙烯酸乙酯量,从而在维持四氟乙烯与碳原子数2~4的α

烯烃的共聚物本来具有的优异的耐热性的同时,含浸性优异。另外,在实施例1~7的情况下,确认到挤出性(空转)
也优异。进而在实施例1~6的情况下,确认到:通过进一步优化乙烯

丙烯酸乙酯共聚物中的丙烯酸乙酯量,从而挤出性(捆粘)也优异。
[0125]
与此相对,在比较例1中,确认到:由于过度减少了基础聚合物中的四氟乙烯

丙烯共聚物的比率,因此无法将耐热性维持为较高。
[0126]
在比较例2的情况下,基础聚合物中的乙烯

丙烯酸乙酯共聚物的比率过少,另外,在比较例3的情况下,基础聚合物中的乙烯

丙烯酸乙酯共聚物的比率为零,因此确认到含浸性和挤出性(空转)差。
[0127]
在比较例4的情况下,确认到:由于使乙烯

丙烯酸乙酯共聚物中的丙烯酸乙酯量少于上述实施方式中规定的范围(5质量%以上,更优选为5~35质量%),因此含浸性和挤出性(空转)差。
[0128]
如上所述,确认到:通过以分别适量含有四氟乙烯与碳原子数2~4的α

烯烃的共聚物和乙烯

丙烯酸乙酯共聚物作为基础聚合物的方式制作颗粒后,使液态交联剂含浸于颗粒,从而在维持四氟乙烯与碳原子数2~4的α

烯烃的共聚物本来具有的优异的耐热性的同时,也能够得到优异的含浸性。
[0129]
以上,基于其实施方式具体地说明了由本发明人完成的发明,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能够在不脱离其主旨的范围内进行各种变更,这是不言而喻的。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