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钢框架装配式结构超低能耗建筑外墙安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2021-11-22 22:43: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技术涉及低能耗建筑钢结构墙板安装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钢框架装配式结构超低能耗建筑外墙安装结构。


背景技术:

2.低能耗建筑是指在围护结构、能源和设备系统、照明、智能控制等方面综合选用各项节能技术,且消耗的能量低于一般建筑的建筑物,是一种使用可再生能源的建筑物,符合绿色环保的理念。
3.alc板也叫蒸压加气混凝土板,蒸压加气混凝土板是以水泥、石灰、硅砂等为主要原料再根据结构要求配置添加不同数量经防腐处理的钢筋网片的一种轻质多孔新型的绿色环保建筑材料。其密度较一般水泥质材料小,且具有良好的耐火、防火、隔音、隔热、保温等性能,因此,alc板被广泛应用在钢框架装配式结构超低能耗建筑中。
4.相关技术中,alc板一般通过条板安装机进行安装,alc板通过条板安装机从建筑楼内向外安装,并将墙板安装于建筑楼外。
5.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在遇到无施工面的装配式建筑时,由于建筑设计条件的限制,不能从楼内安装墙板。


技术实现要素:

6.为了便于在楼外安装墙板,本技术提供一种钢框架装配式结构超低能耗建筑外墙安装结构。
7.本技术提供一种钢框架装配式结构超低能耗建筑外墙安装结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8.一种钢框架装配式结构超低能耗建筑外墙安装结构,包括设置于建筑顶部的提升机构,所述提升机构包括设置于建筑顶部的安装板、转动连接于所述安装板上的转轴、设置于所述安装板上并用于驱动转轴转动的驱动组件、键连接于所述转轴外侧的若干曳引轮、设置于所述曳引轮外侧的曳引绳、设置于所述曳引绳远离曳引轮的一端并用于放置墙板的放置组件以及位于放置组件下方并对放置组件进行限位的限位组件,所述曳引绳用于提升放置组件,所述放置组件位于建筑一侧。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驱动组件驱动转轴转动,将放置组件下放至地面上,然后将待安装的墙板放入放置组件内,再次通过驱动组件驱动转轴和曳引轮转动,使曳引绳卷绕于曳引轮上,从而能对放置组件进行提升,将放置组件提升至相应高度后,再将墙板安装于建筑外侧的相应位置,即可在建筑外安装墙板。
10.可选的,所述放置组件包括呈水平设置的底板、设置于所述底板顶部的两块连接板、铰接于所述底板靠近建筑一端的内侧板、铰接于所述底板远离建筑一端的外侧板、用于连接所述底板和内侧板的内气缸以及用于连接所述底板和外侧板的外气缸,所述曳引绳远离曳引轮的一端与连接板连接,所述内气缸相对的两端分别与底板和内侧板铰接,所述外
气缸相对的两端分别与底板和外侧板铰接。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将墙板放入放置组件内时,通过外气缸将外侧板调节至水平状态,便于将墙板放在底板上,对放置组件进行提升前,通过外气缸将外侧板调节至竖直状态;当需要从放置组件内取出墙板时,通过内气缸将内侧板调节至水平状态,便于从底板上取出待安装的墙板。
12.可选的,所述驱动组件包括设置于所述安装板上的驱动电机、设置于所述驱动电机输出端的蜗杆以及键连接于所述转轴外侧并与蜗杆啮合的蜗轮。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调节放置组件的高度时,启动驱动电机,驱动电机驱动蜗杆转动,使得蜗杆带动蜗轮和转轴转动,此外,由于蜗轮和蜗杆具有自锁功能,只需要关停驱动电机,即可对放置组件的高度进行固定。
14.可选的,所述安装板上设置有棘轮组件,所述棘轮组件包括键连接于所述转轴外侧的第一棘轮以及设置于所述安装板上并对第一棘轮进行止动的棘爪部件,所述棘爪部件包括设置于所述安装板上的安装块、设置于所述安装块上的连接杆、转动连接于所述连接杆外侧并与第一棘轮配合的第一棘爪以及套设于所述连接杆外侧的扭簧,所述扭簧两端分别与第一棘爪以及安装块连接,所述安装板上对应安装块的位置设置有脱离部件,所述脱离部件对第一棘爪和第一棘轮进行分离。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曳引绳对放置组件进行提升时,曳引绳不断的卷绕于曳引轮上,在此过程中,转轴能带动第一棘轮转动,使得第一棘轮能不断的拨动第一棘爪;当转轴不再转动时,在放置组件和墙板的重力作用下,转轴具有反转的趋势,此时,在扭簧的作用下,第一棘爪能对第一棘轮进行制动,防止转轴反向转动,可以减少放置组件产生快速下坠的现象。
16.可选的,所述安装块水平滑动于安装板上,所述安装块的滑动方向与转轴的长度方向垂直,所述脱离部件包括安装于所述安装板上脱离气缸,所述脱离气缸活塞杆的伸缩方向与安装块的滑动方向平行,所述脱离气缸活塞杆端部与安装块连接。
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下放放置组件时,通过脱离气缸推动安装块,使安装块远离第一棘轮,使得第一棘爪不对第一棘轮进行制动,从而可以顺利的下放放置组件。
18.可选的,所述限位组件包括设置于所述底板下方的限位板、转动连接于所述限位板上的卷绕轮、设置于所述卷绕轮外侧的限位绳以及设置于所述限位板上并用于驱动卷绕轮转动的卷绕电机,所述限位绳远离卷绕轮的一端与底板连接。
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曳引绳对放置组件进行提升时,不启动卷绕电机,底板能向上拉动限位绳,使限位绳带动卷绕电机输出端转动,由于卷绕电机输出端具有一定的制动力矩,使得限位绳能一直处于绷直状态,从而能对放置组件进行限位。
20.可选的,所述安装板上设置有导向轮,所述曳引绳穿过导向轮,所述导向轮对曳引绳进行导向。
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导向轮能对曳引绳进行导向,以提高曳引绳运动时的稳定性。
22.可选的,所述安装板通过若干安装螺钉与建筑顶部连接。
2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实现安装板和建筑之间的可拆卸式连接,便于安装板的拆装以及更换。
24.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5.1.通过驱动组件驱动转轴转动,将放置组件下放至地面上,然后将待安装的墙板放入放置组件内,再次通过驱动组件驱动转轴和曳引轮转动,使曳引绳卷绕于曳引轮上,从而能对放置组件进行提升,将放置组件提升至相应高度后,再将墙板安装于建筑外侧的相应位置,即可在建筑外安装墙板;
26.2.当曳引绳对放置组件进行提升时,曳引绳不断的卷绕于曳引轮上,在此过程中,转轴能带动第一棘轮转动,使得第一棘轮能不断的拨动第一棘爪;当转轴不再转动时,在放置组件和墙板的重力作用下,转轴具有反转的趋势,在扭簧的作用下,第一棘爪能对第一棘轮进行制动,防止转轴反向转动,可以减少放置组件产生快速下坠的现象。
附图说明
27.图1是钢框架装配式结构超低能耗建筑外墙安装结构的示意图;
28.图2是钢框架装配式结构超低能耗建筑外墙安装结构的提升机构的示意图;
29.图3是图2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30.附图标记说明:1、建筑;2、安装板;3、转轴;4、曳引轮;5、曳引绳;6、安装螺钉;7、导向轮;8、驱动电机;9、蜗杆;10、蜗轮;11、第一棘轮;12、安装块;13、连接杆;14、第一棘爪;15、扭簧;16、脱离气缸;17、底板;18、连接板;19、内侧板;20、外侧板;21、内气缸;22、外气缸;23、限位板;24、卷绕轮;25、限位绳;26、卷绕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31.以下结合附图1

3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2.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钢框架装配式结构超低能耗建筑外墙安装结构。参照图1,钢框架装配式结构超低能耗建筑外墙安装结构包括提升机构,提升机构安装于建筑1顶部,提升机构用于对墙板进行提升。
33.提升机构包括安装板2、转轴3、驱动组件、曳引轮4、曳引绳5和放置组件,安装板2水平安装于建筑1顶部靠近边缘的位置,安装板2顶部安装有若干安装螺钉6,安装板2通过安装螺钉6与建筑1顶部连接,且安装板2呈长方形。转轴3水平转动于安装板2顶部,转轴3的长度方向与安装板2的长度方向平行,驱动组件安装于安装板2顶部,且驱动组件用于驱动转轴3转动。曳引轮4键连接于转轴3外侧,曳引轮4设置有两个,曳引绳5固定连接于曳引轮4外侧;安装板2顶部靠近建筑1边缘的位置转动连接有两个导向轮7,两个导向轮7的位置与两个曳引轮4的位置对应,导向轮7的轮轴与曳引轮4的轮轴平行,且在竖直投影上,导向轮7位于建筑1外侧,曳引绳5穿过相应位置的导向轮7,使得导向轮7能对曳引绳5进行导向。放置组件安装于两根曳引绳5下端部,放置组件位于建筑1一侧,且放置组件内可放置墙板。
34.当需要对墙板进行安装时,首先通过驱动组件驱动转轴3转动,并通过曳引绳5下放放置组件,将放置组件置于地面上,然后将待安装的墙板放入放置组件内,通过驱动组件驱动转轴3反向转动,并通过曳引绳5提升放置组件,将放置组件提升至相应高度后,将墙板从放置组件内取出,然后将墙板安装于建筑1外侧的相应位置。
35.参照图1和图2,驱动组件包括驱动电机8、蜗杆9和蜗轮10,驱动电机8水平安装于安装板2顶部且对应转轴3的位置,蜗杆9水平固定于驱动电机8输出端,蜗杆9的长度方向与
转轴3的长度方向垂直,蜗轮10键连接于转轴3外侧对应蜗杆9的位置,且蜗轮10与蜗杆9啮合。在本实施例中,驱动电机8为伺服电机。
36.当需要对放置组件进行提升时,启动驱动电机8,驱动电机8输出端驱动蜗杆9转动,蜗杆9转动时带动蜗轮10和转轴3转动,以带动曳引轮4转动,即可使曳引绳5卷绕于曳引轮4上。此外,当关停驱动电机8后,在放置组件和墙板的重力作用下,转轴3具有反转的趋势,由于蜗杆9和蜗轮10具有一定的自锁功能,从而能对转轴3进行锁定,进而能对放置组件的位置进行固定,便于将墙板从放置组件内取出。
37.为了进一步对转轴3进行锁定,安装板2上对应转轴3的位置安装有棘轮组件。棘轮组件包括第一棘轮11和棘爪部件,第一棘轮11键连接于转轴3外侧,棘爪部件安装于安装板2顶部对应第一棘轮11的位置。
38.参照图2和图3,棘爪部件包括安装块12、连接杆13、第一棘爪14和扭簧15,安装块12安装于安装板2顶部对应第一棘轮11的位置,安装块12位于第一棘轮11一侧,连接杆13水平固定于安装块12一端,连接杆13的长度方向与转轴3的长度方向平行。第一棘爪14转动连接于连接杆13外侧,第一棘爪14位于第一棘轮11一侧,且第一棘爪14与第一棘轮11配合。扭簧15套设于连接杆13外侧,扭簧15位于安装块12与第一棘爪14之间,且扭簧15两端的扭夹分别与安装块12和第一棘爪14连接。扭簧15具有将第一棘爪14远离安装块12的一端推向第一棘轮11的趋势,在扭簧15的作用下,第一棘爪14能以一定的力抵触在第一棘轮11的齿背上。
39.当曳引轮4提升曳引绳5时,转轴3能带动第一棘轮11转动,在此过程中,第一棘轮11能不断的拨动第一棘爪14,使第一棘爪14能在第一棘轮11的齿背上滑动;当转轴3静止不动时,在放置组件和墙板的作用下,转轴3具有反转的趋势,此时,第一棘爪14能与第一棘轮11的齿槽抵接,使得第一棘爪14能对第一棘轮11进行制动,防止转轴3发生反转,以减少放置组件产生快速下坠的现象。
40.当需要对放置组件进行下放时,为了第一棘爪14不对第一棘轮11进行制动,安装板2上安装有脱离部件,脱离部件用于连接安装块12和安装板2。脱离部件包括脱离气缸16,脱离气缸16水平安装于安装板2顶部对应安装块12的位置,脱离气缸16位于安装块12远离第一棘轮11的一端,脱离气缸16活塞杆朝向安装块12,脱离气缸16活塞杆的伸缩方向与转轴3的长度方向垂直,且脱离气缸16活塞杆端部与安装块12连接;此外,安装块12与安装板2的具体连接方式为滑动连接,安装块12的滑动方向与脱离气缸16活塞杆的伸缩方向平行。
41.当需要下放放置组件时,启动脱离气缸16,使脱离气缸16活塞杆收缩,使得第一棘爪14不再抵触在第一棘轮11的齿槽处,然后通过驱动电机8带动转轴3反转,即可完成放置组件的下放。
42.参照图1,放置组件包括底板17、连接板18、内侧板19以及外侧板20,底板17呈水平设置,底板17呈长方形,底板17的长度方向与安装板2的长度方向平行,连接板18竖直安装于底板17顶部,连接板18设置有两块,两块连接板18分别位于靠近连接板18长度方向两端的位置,两根曳引绳5的下端部分别与两块连接板18的顶部固定。内侧板19铰接于底板17靠近建筑1的一端,外侧板20铰接于底板17远离建筑1的一端,内侧板19和外侧板20均呈长方形设置,内侧板19和外侧板20的长度方向均与底板17的长度方向平行,且内侧板19、外侧板20和底板17的长度方向均相同。
43.此外,连接板18与底板17长度方向的端部之间留有一定的空间,底板17和内侧板19之间安装有内气缸21,内气缸21相对的两端分别与底板17顶部以及内侧板19铰接;底板17和外侧板20之间安装有外气缸22,外气缸22相对的两端分别与底板17顶部以及外侧板20铰接。
44.当需要往放置组件内添加墙板时,先将放置组件置于地面上,然后启动外气缸22,外气缸22活塞杆伸出,并推动外侧板20至水平状态,从而便于往底板17上放置墙板;将放置组件提升至相应的高度,且对放置组件进行固定后,启动内气缸21,内气缸21活塞杆伸出,并推动内侧板19至水平状态,从而便于将墙板从底板17上取出。
45.提升机构还包括限位组件,限位组件设置有两组,两组限位组件均安装于地面上,限位组件位于放置组件斜下方,放置组件位于两组限位组件的中间位置的正上方。限位组件包括限位板23、卷绕轮24、限位绳25和卷绕电机26,限位板23水平安装于地面上,卷绕轮24水平安装于限位板23顶部,卷绕轮24的轮轴与转轴3的长度方向垂直,限位绳25连接于卷绕轮24外侧,限位绳25远离卷绕轮24的一端与底板17端部连接。卷绕电机26安装于限位板23上,且卷绕电机26输出端与卷绕轮24固定。
46.当曳引绳5对放置组件进行提升时,不启动卷绕电机26,此时,底板17能向上拉扯限位绳25,使卷绕轮24带动卷绕电机26输出端转动,且由于卷绕电机26输出端具有一定的制动力矩,使得限位绳25能一直处于紧绷状态,从而能提高放置组件运动时的稳定性;当下放放置组件时,同时启动驱动电机8和卷绕电机26,使曳引轮4下放曳引绳5,使限位绳25不断的卷绕于卷绕轮24上。
47.本技术实施例一种钢框架装配式结构超低能耗建筑外墙安装结构的实施原理为:当需要对墙板进行安装时,首先通过驱动组件驱动转轴3转动,并通过曳引绳5下放放置组件,将放置组件置于地面上,然后通过外气缸22将外侧板20调节至水平状态,将墙板放在底板17上后,再次通过外气缸22将外侧板20调节至竖直状态;然后通过驱动电机8驱动转轴3反向转动,并通过曳引绳5对放置组件进行提升,将放置组件提升至相应高度后,关停驱动电机8,然后通过内气缸21将内侧板19调节至水平状态,并将墙板从底板17上取出,之后再将墙板安装于建筑1外侧的相应位置。
48.将放置组件上的墙板全部取出后,同时启动驱动电机8和卷绕电机26,使曳引轮4下放曳引绳5,使限位绳25不断的卷绕于卷绕轮24上,从而完成对放置组件的下放。
49.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