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环卫一体化的智慧环卫管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2021-11-22 22:41: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技术涉及环卫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环卫一体化的智慧环卫管理系统。


背景技术:

2.为了更好的对垃圾进行处理,大部分地区均颁布了垃圾分类相关条令,并大力宣传垃圾分类投放、垃圾分类知识等信息。但由于人们还不能很好的熟悉和习惯垃圾分类,因此垃圾的分类投放仍处于初级阶段。
3.部分小区、景点和市区,为了促进垃圾分类和培养人们的分类意识,增加了人工分类服务。由环卫工人在指定时间负责某个位置的垃圾桶,协助人们分类投放垃圾,以提高人们的分类意识和增加人们的分类知识,达到了较好的垃圾分类效果。
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环卫工人走后,人们依然会将不分类的垃圾乱投乱放,导致垃圾车按种类回收垃圾桶内的垃圾时,夹杂了较多的其他类型的垃圾,影响了后期对垃圾的分类处理。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便于对垃圾进行分类处理,本技术提供一种环卫一体化的智慧环卫管理系统。
6.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环卫一体化的智慧环卫管理系统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7.一种环卫一体化的智慧环卫管理系统,包括若干定位器和安装在垃圾车上的定位接收器;所述定位器用于生成定位数据并将定位数据传输给所述定位接收器;所述定位接收器用于接收定位数据并根据定位数据将各个定位器的位置通过显示屏显示在地图上;
8.所述定位器连接有连接座,所述连接座上设有用于夹持垃圾桶的夹持组件。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环卫工人在离开垃圾桶前,将桶盖关闭,通过夹持组件将连接座夹持在垃圾桶上,开启定位器。此时垃圾车上的定位接收器接收到此定位器传输的定位数据,并在显示屏上显示。垃圾车驾驶人便得知此处的垃圾桶已完成垃圾分类并关闭。后续扔垃圾的人们看见垃圾桶的桶盖关闭,则选择改变扔垃圾的时间,或者将垃圾投放到其他没有关闭桶盖的垃圾桶中。而后垃圾车驾驶人将安装有定位器的垃圾桶中的垃圾回收,并将定位器和连接座一并回收。一方面,分类完成的垃圾桶中不易有后续投放的垃圾,方便了垃圾的分类处理。另一方面,夹持组件可以将桶盖夹持在垃圾桶上,使人们不易开启桶盖,降低了垃圾桶中有多种种类的垃圾的概率。再者,通过连接座上的夹持组件将垃圾桶关闭,有助于培养人们定点定时投放垃圾的习惯,便于垃圾分类。
10.可选的,所述夹持组件包括与连接座转动连接的第一夹持板和与连接座远离所述第一夹持板一侧连接的弹簧,所述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夹持板。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动第一夹持板,使第一夹持板与桶盖接触,再拉动第二夹持板,使第二夹持板与垃圾桶接触,实现将连接座和定位器安装在垃圾桶上,并使桶盖不易开启。操作方便,简单快捷。便于使后续扔垃圾的人们不易向分好类的垃圾桶中投放未分
类的垃圾。
12.可选的,所述第一夹持板通过弹簧合页与所述连接座转动连接。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弹簧合页有助于增大第一夹持板给予桶盖的压力,从而使桶盖不易开启。此外,弹簧合页自动带动第一夹持板向靠近连接座的方向转动,便于收回第一夹持板,方便携带。
14.可选的,所述第一夹持板上设有摩擦垫。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摩擦垫有助于提高第一夹持板与垃圾桶或桶盖之间的摩擦力,从而使桶盖不易开启,人们不易向垃圾桶中投放垃圾。
16.可选的,所述摩擦垫远离所述第一夹持板的一侧设有若干与所述摩擦垫一体成型的摩擦凸棱。
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摩擦凸棱进一步提高第一夹持板与垃圾桶或桶盖之间的摩擦力。
18.可选的,所述第二夹持板包括与所述弹簧连接的固定板和与固定板转动连接的弯折板。
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弯折板便于增大第二夹持板与垃圾桶之间的接触面积,使连接座不易脱离垃圾桶,提高连接座与垃圾桶的连接稳定性。
20.可选的,所述连接座上固定连接有磁性片。
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垃圾桶是市区中的金属制垃圾桶时,垃圾桶上没有桶盖,则可通过磁性片将连接座吸附在垃圾桶上,使垃圾车驾驶人便于得知已完成分类的垃圾桶的位置,从而及时前来回收垃圾。
22.可选的,所述定位器的两侧均设有连接耳,所述连接耳上开设有通孔,所述连接座上设有与所述通孔对应设置的螺纹孔,所述螺纹孔中螺纹连接的螺钉。
2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定位器与连接座可拆卸连接,便于对定位器进行维护。
24.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5.1.环卫工人将垃圾桶中的垃圾分类完成后,关闭垃圾桶的桶盖,通过夹持组件将连接座和定位器安装到垃圾桶上,一方面使桶盖不易开启,后续不易有垃圾投入到该垃圾桶中,另一方面定位器传输定位数据给定位接收器,使垃圾车驾驶人尽早将该垃圾桶中的垃圾回收,便于对垃圾进行分类处理;
26.2.当垃圾桶上没有桶盖时,环卫工人通过磁性片将连接座吸附在垃圾桶上,便于垃圾车驾驶人尽早回收垃圾,减少垃圾桶中未分类垃圾的量,从而有助于减少对回收后的垃圾进行分类的工作量,便于对垃圾进行分类处理;
27.3.第一夹持板上设有摩擦垫,便于提高第一夹持板与垃圾桶或桶盖之间的摩擦力,从而有助于提高连接座与垃圾桶的连接稳定性。
附图说明
28.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环卫一体化的智慧环卫管理系统的结构框图;
29.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的连接座相关结构示意图;
30.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夹持组件相关结构示意图;
31.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的连接耳相关结构爆炸视图。
32.附图标记说明:1、定位器;11、连接耳;12、通孔;2、定位接收器;3、连接座;31、磁性片;32、螺纹孔;33、螺钉;4、夹持组件;41、第一夹持板;42、弹簧;43、第二夹持板;431、固定板;432、弯折板;44、摩擦垫;45、摩擦凸棱。
具体实施方式
33.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环卫一体化的智慧环卫管理系统。参照图1,一种环卫一体化的智慧环卫管理系统包括定位器1和定位接收器2,定位器1设置有若干个,由环卫工人携带。定位器1用于生成定位数据,并将定位数据传输给定位接收器2。定位接收器2安装在垃圾车上,用于接收定位数据,并根据定位数据将各个定位器1的位置通过显示屏显示在地图上。环卫工人对某个垃圾桶中的垃圾进行分类后,将定位器1安装在该垃圾桶上,并开启定位器1。此时,垃圾车驾驶人通过显示屏获知该定位器1的位置,而后驾驶车辆前往垃圾桶处,对垃圾桶中的垃圾进行回收,便于及时回收垃圾。使分好类的垃圾桶中不易有较多的其他种类的垃圾,从而便于后期对垃圾进行分类处理。
34.参照图2,定位器1连接有连接座3,连接座3用于与垃圾桶连接,便于垃圾车驾驶人通过定位数据快速找到对应的垃圾桶。连接座3上设有用于夹持垃圾桶的夹持组件4,通过夹持组件4将连接座3固定在垃圾桶上,方便快捷。当垃圾桶设置有桶盖时,通过夹持组件4可将桶盖夹持在垃圾桶上,使人们不易再向垃圾桶中扔投未分类的垃圾。
35.参照图3,夹持组件4包括与连接座3转动连接的第一夹持板41,具体的,第一夹持板41通过弹簧合页与连接座3转动连接。连接座3远离第一夹持板41的一侧连接有弹簧42,弹簧42远离连接座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夹持板43。需要将连接座3夹持在垃圾桶上时,转动第一夹持板41,使第一夹持板41与第二夹持板43平行,将第一夹持板41与桶盖的上表面接触。而后向下拉动第二夹持板43,弹簧42产生拉伸形变,当第二夹持板43与垃圾桶的边缘下端接触时,释放第二夹持板43。弹簧42给予第二夹持板43向上的拉力,同时弹簧合页给予第一夹持板41向下的拉力,将连接座3夹持在垃圾桶上。
36.参照图3,第一夹持板41用于与垃圾桶或桶盖接触的表面上,即第一夹持板41靠近连接座3的表面上固定连接有摩擦垫44。摩擦垫44设置为橡胶垫,用于增大第一夹持板41与垃圾桶或桶盖之间的摩擦力。摩擦垫44远离第一夹持板41的表面上设有若干与摩擦垫44一体成型的摩擦凸棱45。
37.参照图3,第二夹持板43包括与弹簧42固定连接的固定板431和与固定板431靠近第一夹持板41一端转动连接的弯折板432。弯折板432通过转轴与固定板431转动连接。固定板431与垃圾桶的边缘接触后,向上转动弯折板432,使第二夹持板43钩挂在垃圾桶上,有助于提高连接座3与垃圾桶之间的连接稳定性。
38.参照图3,连接座3远离定位器1的侧面上开设有容纳槽,容纳槽中设有与连接座3连接的磁性片31,磁性片31具有磁性,便于吸附铁制的垃圾桶。
39.参照图4,定位器1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耳11,连接耳11上开设有贯穿连接耳11厚度方向的通孔12。连接座3上开设有与通孔12对应设置的螺纹孔32,螺纹孔32与通孔12一一对应设置。螺纹孔32中螺纹连接有螺钉33,工人通过螺钉33穿过通过,与对应的螺纹孔32连接,即可将定位器1固定在连接座3上。
40.本技术实施例一种环卫一体化的智慧环卫管理系统的实施原理为:环卫工人在指
定的垃圾桶旁对垃圾桶内的垃圾进行分类,将不属于该垃圾桶盛装的种类的垃圾取出垃圾桶,并投放到对应的垃圾桶中。当环卫工人将垃圾分好类后,盖上垃圾桶的桶盖,转动第一夹持板41,使第一夹持板41与桶盖上表面接触,而后向下拉动第二夹持板43,使第二夹持板43与垃圾桶上端边缘接触,开启定位器1。定位器1将定位数据发送给对应的定位接收器2,定位接收器2根据定位数据将该定位器1的位置通过显示屏显示在地图上。垃圾车驾驶人驾车前往垃圾桶所在处,将垃圾桶中的垃圾分类回收,便于后续对垃圾的分类处理。
41.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