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可快速拆装的钢板折弯机刀具固定结构的制作方法

2021-11-22 21:02: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折弯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快速拆装的钢板折弯机刀具固定结构。


背景技术:

2.折弯机是一种能够对薄板进行折弯的机器,其结构主要包括支架、工作台和夹紧板,工作台置于支架上,工作台由底座和压板构成,底座通过铰链与夹紧板相连,底座由座壳、线圈和盖板组成,线圈置于座壳的凹陷内,凹陷顶部覆有盖板。使用时由导线对线圈通电,通电后对压板产生引力,从而实现对压板和底座之间薄板的夹持。由于采用了电磁力夹持,使得压板可以做成多种工件要求,而且可对有侧壁的工件进行加工,操作上也十分简便。
3.折弯机在进行折弯操作的时候,需要根据不同的工件要求更换不同长度的折弯刀,在长时间的使用中也可能会把折弯刀损坏或者使其变形,则需要更换折弯刀才能更好地进行折弯工序,但现有的折弯刀更换工序比较麻烦,需要先停机,然后利用专用的螺丝刀拧开夹紧螺栓,若折弯机的幅面较长,则刀具也相应的较长,在更换刀具时需要将多个夹紧螺栓松开让装夹着折弯刀的刀夹松开,才能将折弯刀取下,随后再更换新的折弯刀上去,最后再重新对新的折弯刀进行装夹,则折弯刀的更换会需要耗费较多的时间才能完成,导致折弯机停机过长,严重影响折弯机的加工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可快速拆装的钢板折弯机刀具固定结构。
5.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可快速拆装的钢板折弯机刀具固定结构,包括折刀本体、折刀槽,所述折刀槽为长方体型,所述折刀槽沿长度方向设置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包括前凸部、上凸部及下凸部,所述上凸部与下凸部的侧壁面在同一竖直面上,所述折刀本体上设置有用于啮合在安装槽内的固定件,所述折刀本体顶端设置在前凸部下方,所述前凸部与折刀本体上设置有定位孔,及用于插接所述定位孔的定位销。
6.优选地,所述安装槽为t型安装槽,所述固定件为t型钢板。
7.优选地,所述下凸部上设置有定位凸起,所述t型钢板与折刀本体的连接部上设置有定位槽,所述定位凸起与定位槽啮合。
8.优选地,所述折刀槽的下凸部的长度大于上凸部。
9.优选地,所述定位孔沿折刀槽长度方向设置有多个,所述定位孔为在前凸部下端及折刀本体上端的两个半矩形开口槽,所述定位销为长方体条且数量与定位孔数量相同。
10.优选地,还包括支杆,所述定位销远离折刀槽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支杆上。
11.优选地,所述折刀槽上设置有用于锁紧支杆的夹紧装置,所述夹紧装置包括设置在折刀槽上的转轴,所述转轴的长度与支杆的宽度相等,所述转轴上转动设置有挡块。
12.优选地,所述支杆上竖直设置有立柱,所述立柱的上端面高于折刀槽的上端面。
13.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设置折刀槽在其上设置安装槽,使得折刀本体能够滑动安装在安装槽内,省去了人工抬起折刀本体的操作,减少了劳动强度。安装槽采用横向的t型结构,与设置在刀具上的t型固定件啮合,增强了结构强度,使得在使用时更加的稳定,保证了折弯效果。在折刀本体的一侧横向设置有固定件,固定件采用t型钢板形状,与设置在折刀槽上的安装槽啮合木结构能够贴合的更加紧密,固定件与安装槽采用精密加工,使得两者之间的间隙微小,减少了其他的加工步骤,使得加工制造时的工序更加便捷,减少了制造难度。安装槽分为前凸部、上凸部和下凸部,折刀本体上的固定件在啮合到安装槽内时,折刀本体的顶部在前凸部的下方,并与之抵接,设置前凸部使得在折刀本体受到折弯机输出部的作用力时,折刀槽能够直接将里作用在折刀本体上,进而减少了折刀本体与固定件之间的拉力,防止两者之间产生疲劳断裂,延长折刀本体的使用寿命。下凸部在加工时比上凸部长出一截,使得在更换折刀本体时能够先将折刀本体放置在突出的下凸部上,起到缓冲作用,不用操作人员一直将单据本体保持举起状态,减少劳动强度。在下凸部上设置定位凸起在安装折刀本体时可以在突出的下凸部上先将定位凸起与固定件定位,进而将安装槽与折刀本体与定位可以直接将折刀本体滑动进入安装槽内,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大大提高了安装时的便利性。在前凸部与折刀本体上设置多个定位孔,定位孔为设置在两者接触部的矩形开口槽,采用开口槽设置使得在两者在重合在一起时进而形成一个完整的定位孔,在定位孔上插入定位销即可实现将折刀本体与折刀槽的定位固定,方便快捷,结构精巧稳定性强。设置支杆将多个定位销固定在一起,能够实现快速的插入与退出,相比之前用螺丝固定折刀本体加快了固定速度,实现了快速的安装与拆卸,减少了工作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在前凸部上设置转轴与挡块,在定位销插入定位孔内时能够通过旋转挡块将支杆卡住,防止定位销在使用时从定位孔内脱落,增强结构稳定性,提高生产安全性能。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5.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16.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另一角度视图;
17.图4为图3的a处结构放大图;
18.其中:1、折刀槽;101、上凸部;102、前凸部;103、下凸部;104、安装槽;105、定位凸起;2、折刀本体;201、定位孔;202、定位销;203、支杆;204、立柱;205、固定件;3、转轴;301、挡块。
具体实施方式
19.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20.下面将结合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
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1.实施例1
22.如图1

4所示:一种可快速拆装的钢板折弯机刀具固定结构,包括折刀本体2、折刀槽1,设置折刀槽1在其上设置安装槽104,使得折刀本体2能够滑动安装在安装槽104内,省去了人工抬起折刀本体2的操作,减少了劳动强度。折刀槽1为长方体型,折刀槽1沿长度方向设置有t型安装槽104,安装槽104包括前凸部102、上凸部101及下凸部103,上凸部101与下凸部103在同一竖直面上,折刀本体2上设置有啮合在安装槽104内的固定件205,固定件205为t型钢板。安装槽104采用横向的t型结构,与设置在刀具上的t型固定件205啮合,增强了结构强度,使得在使用时更加的稳定,保证了折弯效果。在折刀本体2的一侧横向设置有固定件205,固定件205采用t型钢板形状,与设置在折刀槽1上的安装槽104啮合木结构能够贴合的更加紧密,固定件205与安装槽104采用精密加工,使得两者之间的间隙微小,减少了其他的加工步骤,使得加工制造时的工序更加便捷,减少了制造难度。折刀本体2上的固定件205在啮合到安装槽104内时,折刀本体2的顶部在前凸部102的下方,并与之抵接,设置前凸部102使得在折刀本体2受到折弯机输出部的作用力时,折刀槽1能够直接将里作用在折刀本体2上,进而减少了折刀本体2与固定件205之间的拉力,防止两者之间产生疲劳断裂,延长折刀本体2的使用寿命。下凸部103上设置有定位凸起105,t型钢板与折刀本体2的连接部上设置有定位槽,定位凸起105与定位槽啮合。在下凸部103上设置定位凸起105在安装折刀本体2时可以在突出的下凸部103上先将定位凸起105与固定件205定位,进而将安装槽104与折刀本体2与定位可以直接将折刀本体2滑动进入安装槽104内,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大大提高了安装时的便利性。折刀槽1的下凸部103的长度大于上凸部101,下凸部103在加工时比上凸部101长出一截,使得在更换折刀本体2时能够先将折刀本体2放置在突出的下凸部103上,起到缓冲作用,不用操作人员一直将单据本体保持举起状态,减少劳动强度。折刀本体2顶端设置在前凸部102下方,前凸部102与折刀本体2上设置有定位孔201,与定位孔201配备有定位销202。定位孔201沿折刀槽1长度方向设置有多个,定位孔201为在前凸部102下端面及折刀本体2上端面的矩形开口槽,定位销202为长方体条且数量与定位孔201数量相同。采用开口槽设置使得在两者在重合在一起时进而形成一个完整的定位孔201,在定位孔201上插入定位销202即可实现将折刀本体2与折刀槽1的定位固定,方便快捷,结构精巧稳定性强。定位销202在远离折刀槽1的一端均固定在同一支杆203上,设置支杆203将多个定位销202固定在一起,能够实现快速的插入与退出,相比之前用螺丝固定折刀本体2加快了固定速度,实现了快速的安装与拆卸,减少了工作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支杆203上竖直设置有立柱204,立柱204的上端面高于折刀槽1的上端面,设置立柱204使得在更换折刀本体2时,若折刀本体2较长,整个支杆203不好一起拿出来,可以通过敲击立柱204将定位销202从定位孔201内退出来,便于操作,减少劳动强度。折刀槽1上设置有用于锁紧支杆203的夹紧装置,夹紧装置包括设置在折刀槽1上的转轴3,转轴3的长度与支杆203的宽度相等,转轴3上转动设置有挡块301。在前凸部102上设置转轴3与挡块301,在定位销202插入定位孔201内时能够通过旋转挡块301将支杆203卡住,防止定位销202在使用时从定位孔201内脱落,增强结构稳定性,提高生产安全性能。
23.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