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分类垃圾桶的制作方法

2021-11-22 20:52: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技术涉及垃圾桶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分类垃圾桶。


背景技术:

2.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环境的保护,垃圾分类也被越来越多的城市推广,通常在一些设区的垃圾投放点会摆放多个垃圾桶,每个垃圾桶用于收集不同的垃圾。参照图1,为相关技术中的一种垃圾桶,包括桶本体1和盖体2,桶本体1的顶部设置有垃圾投放口11,盖体2铰接于桶本体1的顶部位置处。
3.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中的垃圾桶,发明人发现人们在向垃圾桶内投放垃圾的过程中,当人们打开盖体2的时候,垃圾桶内经常会散出处较为严重的气味,导致人们在投放垃圾的时候体验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改善相关技术中的垃圾桶在人们投放垃圾的过程中比较容易向外散发难闻气味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分类垃圾桶。
5.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分类垃圾桶,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6.一种分类垃圾桶,包括桶本体和盖体,桶本体上设置有垃圾投放口,盖体可拆卸安装于桶本体,盖体用于实现桶本体上垃圾投放口的开闭,桶本体内垃圾投放口的位置处设置有遮挡件,遮挡件为用于对垃圾投放口进行遮挡的板状结构,遮挡件包括多个拼接部,多个拼接部均具有弹性,拼接部固接于桶本体的内壁。
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遮挡件在正常的情况下处于将垃圾投放口封闭的状态,这样当人们在打开盖体的时候,遮挡件可以对桶本体内的气味进行遮挡,尽可能的避免桶本体的气味直接冲击到人的面部,当盖体打开后,人们可以将垃圾穿过遮挡件放入到桶本体内,而后遮挡件在自身的作用下恢复至原位置处。
8.可选的,所述垃圾投放口设置于桶本体的顶部位置处。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这样当人们将垃圾通过垃圾投放口投入到桶本体内后,垃圾在自身重力作用下会穿过遮挡件进入到桶本体内,从而使得人们在向桶本体内投放垃圾的时候更加的方便。
10.可选的,所述桶本体内设置有收集桶,收集桶的顶部开设有进口。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垃圾在经过遮挡件进入到桶本体内后会掉落至收集桶内,当工作人员需要对桶本体内的垃圾进行清理的时候,工作人员只需要将收集桶取出进行清理即可,这样使得人们在清理收集桶的时候更加的便捷。
12.可选的,所述收集桶的进口大于桶本体顶部的垃圾投放口。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通过垃圾投放口进入到桶本体内的垃圾可以尽可能的进入到收集桶内。
14.可选的,所述收集桶上设置有用于对收集桶内的垃圾袋进行固定的固定组件。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固定组件可以对收集桶内的垃圾袋进行固定,从而使得收集桶内的垃圾袋更加的稳定。
16.可选的,所述固定组件包括安装座和压紧件,安装座安装至收集桶的外侧壁,压紧件为杆状结构,且压紧件铰接与安装座,压紧件与安装座的铰接轴之间设置有扭簧,在扭簧的作用力下,压紧件远离安装座的一端与收集桶抵接。
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压紧件在扭簧的作用力下会压紧垃圾袋,从而使得垃圾袋可以更加稳定的放置在收集桶内。
18.可选的,所述桶本体的侧壁上开设有取放口,取放口处的桶本体上安装有用于实现取放口开闭的门板。
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工作人员通过取放口可以更加便捷的将收集桶从桶本体内取出。
20.可选的,还包括用于安装标识牌的安装组件。
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工作人员可以通过安装组件将标识牌安装至垃圾桶上,这样可以便于人们对垃圾桶的种类进行区分。
22.可选的,所述安装组件包括安装板和壳体,安装板固接于桶本体,且安装板的顶部高于桶本体顶部的高度,壳体固接于安装板,壳体包括一体设置的第一部和两个第二部,两个第二部均设置于第一部和安装板之间,且两个第二部分别位于第一部的上下两侧。
2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工作人员可以从壳体的左右两侧将标识牌放置于壳体与安装板之间,这样工作人员可以根据需要对壳体内的标识牌进行更换。
24.可选的,所述桶本体上还设置有便于对盖体进行控制的开盖组件,开盖组件包括支架、导向件和拉绳,支架安装于桶本体,导向件为滚轮,导向件转动连接于支架,且导向件位于盖体的上方,拉绳的一端与盖体固接,拉绳的另一端向上绕过导向件,盖体铰接于桶本体。
2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工作人员通过拉绳可以将盖体打开,这样一方面使得人们在打开盖体的时候更加方便,另一方面还可以使工作人员在通过拉绳打开盖体的时候尽可能的避免触碰盖体,这样会使得人们在倾倒垃圾的时候更加的卫生。
26.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7.1.通过在垃圾投放口处的桶本体内设置遮挡件,尽可能的避免了人们在打开盖体向桶本体内倾倒垃圾的时候被刺激性气味冲击面部;
28.2.通过在桶本体内设置收集桶,桶本体的侧壁上设置取放口,这样人们在收集桶本体内的垃圾时会更加的便捷;
29.3.通过在桶本体上设置控制组件,使得工作人员在打开盖体的时候更加便捷的同时,还可以更加的卫生。
附图说明
30.图1是相关技术中分类垃圾桶的外形结构示意图。
31.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中分类垃圾桶的外形结构示意图。
32.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中分类垃圾桶的截面图。
33.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中收集桶的外形结构示意图。
34.图5是图4中a部分局部放大示意图。
35.附图标记说明:1、桶本体;11、垃圾投放口;12、取放口;121、门板;13、门锁;2、盖体;3、遮挡件;31、拼接板;311、拼接部;4、收集桶;41、进口;5、固定组件;51、安装座;52、压紧件;521、第一杆;522、第二杆;53、扭簧;54、压紧板;6、垃圾袋;7、安装组件;71、安装板;72、壳体;721、第一部;722、第二部;73、安装间隙;8、开盖组件;81、支架;811、水平部;812、竖直部;82、导向件;83、拉绳;831、拉环。
具体实施方式
36.以下结合附图2

5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7.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分类垃圾桶。参照图1,垃圾桶包括桶本体1和盖体2,桶本体1的截面为矩形,桶本体1的顶部设置有垃圾投放口11,盖体2安装于垃圾投放口11的位置处,盖体2用于实现垃圾投放口11的开闭。
38.参照图2,桶本体1的垃圾投放口11处设置有用于减少桶本体1内气味向外散发的遮挡件3,遮挡件3安装于垃圾投放口11下方的桶本体1内部。
39.具体来说,遮挡件3为水平设置于桶本体1顶部区域的板状结构,遮挡件3采用富有弹性的橡胶材质制作而成,遮挡件3包括两块拼接板31,两块拼接板31相互背离的一侧均固接在桶本体1内部的侧壁上,拼接板31包括若干块拼接部311。
40.人们在将垃圾投放至桶本体1的过程中,当人们打开盖体2后,由于遮挡件3的存在,遮挡件3可以对桶本体1内的气味进行遮挡,尽可能的减少桶本体1内的气味通过垃圾投放口11向外散发,这样可以使得人们在向垃圾桶内投放垃圾的过程体验更好;当人们将垃圾投放至桶本体1内以后,垃圾在自身重力作用下,或者是人们的按压作用下,遮挡件3会发生变形,这样可以使得垃圾能够顺利的通过遮挡件3后掉落至桶本体1内部,且在垃圾穿过遮挡件3后,遮挡件3内的拼接部311会自动的恢复至原位置。
41.当桶本体1内的垃圾装满后,为了便于工作人员对桶本体1内的垃圾进行清理,桶本体1内竖直放置有收集桶4,收集桶4的截面为矩形,收集桶4的顶部设置有进口41。这样投放至桶本体1内的垃圾会进入到收集桶4内,当收集桶4内收集了较多的垃圾后,清理人员可以直接将收集桶4从桶本体1内取出清理即可。
42.参照图1和图2,进一步的,桶本体1竖直方向的侧壁上开设有取放口12,取放口12的高度大于收集桶4的高度,且取放口12竖直方向的一侧边沿位置处铰接有门板121,门板121与桶本体1之间设置有门锁13。当收集桶4内收集了较多的垃圾需要清理的时候,清理人员可以打开桶本体1,而后将收集桶4通过取放口12从桶本体1内取出,这样可以使工作人员在将收集桶4从桶本体1内取出的过程中或者是将收集桶4放置于桶本体1的过程中更加的便捷。
43.为了使垃圾通过垃圾投放口11进入到收集桶4的过程中,垃圾可以准确的通过垃圾投放口11进入到收集桶4内,桶本体1顶部的垃圾投放口11小于收集桶4顶部的进口41。
44.参照图4,收集桶4在使用的过程中,一般是配合垃圾袋6共同使用的,为了使垃圾袋6放置在收集桶4内的过程中更加的稳定,收集桶4竖直方向的四个外侧壁上均安装有用于对垃圾袋6进行固定的固定组件5。
45.参照图5,固定组件5包括安装座51和压紧件52,安装座51固接至收集桶4外侧壁,
压紧件52为杆状结构,且压紧件52包括一体设置的第一杆521和第二杆522,第一杆521和第二杆522之间存在夹角,且第一杆521和第二杆522之间的夹角朝向收集桶4的外侧壁,第一杆521背离第二杆522的一端铰接于安装座51背离收集桶4的一面,且第一杆521与安装座51之间的铰接轴上设置有扭簧53,在扭簧53的作用力下,第二杆522背离第一杆521的一端与收集桶4的内壁抵接。
46.当工作人员将垃圾袋6放置于收集桶4内后,工作人员将垃圾袋6的顶部向外翻折后放置于压紧件52和收集桶4的侧壁之间,此时压紧件52在扭簧53的作用力下压紧垃圾袋6,这样垃圾袋6的顶部便被固定,从而使垃圾袋6放置在收集桶4内的时候更加的稳定。
47.进一步的,为了使压紧件52对于垃圾袋6的固定效果更好,压紧件52上第二杆522背离第一杆521的一端固接有与收集桶4外侧壁平行的压紧板54,压紧板54用于增加压紧件52与收集桶4之间的接触面积。
48.参照图1和图2,桶本体1上设置有用于安装标识牌的安装组件7,安装组件7包括安装板71和壳体72,安装板71竖直固接于桶本体1,安装板71与取放口12在桶本体1上处于相对的两侧位置处,安装板71的顶部高于桶本体1顶部高度;壳体72固接于安装板71朝向桶本体1一面的顶部位置处。
49.壳体72包括第一部721和两个第二部722,两个第二部722分别位于第一部721的两侧位置处,且第一部721和两个第二部722共同构成截面为“u”形的壳体72,壳体72的第一部721与安装板71平行,壳体72的两个第二部722均位于第一部721与安装板71之间,且两个第二部722分别位于第一部721的上下两侧位置处,壳体72的第一部721与安装板71之间形成安装间隙73。
50.管理人员根据实际的需求可以将不同的标识牌放置于安装间隙73内,这样当人们在向桶本体1内投放垃圾的时候,人们可以根据标识牌的提示将垃圾投放至指定的垃圾桶内,且管理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求对安装间隙73内的标识牌进行更换。
51.参照图1和图2,桶本体1上方还设置有便于人们打开盖体2的开盖组件8,具体来说,开盖组件8包括支架81、导向件82和拉绳83,支架81固接于安装板71,支架81包括一体设置的竖直部812和水平部811,竖直部812和水平部811相互垂直,竖直部812的底端固接于安装板71的上表面,水平部811位于桶本体1的正上方;导向件82选用滚轮,且导向件82转动连接于水平部811远离竖直部812的一端;拉绳83的一端固接于盖体2上表面的中心位置处,拉绳83的另一端向上绕过导向件82,且为了便于人们拉绳83,拉绳83远离盖体2的一端固接有拉环831。
52.当人们需要向桶本体1内投放垃圾的时候,工作人员可以通过拉环831拉动拉绳83,拉绳83带动盖体2旋转后使垃圾投放口11打开,此时人们可以将垃圾投放至桶本体1内,这样一方面使得人们在打开盖体2的过程中更加的便捷,另一方面使得人们在打开盖体2的过程中不再需要接触盖体2,这样可以使人们在打开盖体2的时候更加的卫生。
53.本技术实施例一种分类垃圾桶的实施原理为:管理人员根据实际的需要在安装间隙73内安装不同的标识,人们根据安装间隙73内的标识将垃圾投放至指定的垃圾桶内。
54.工作人员在将垃圾投放至桶本体1内的过程中,首先拉动拉环831是盖体2打开,而后将垃圾通过垃圾投放口11投放至桶本体1内,之后使盖体2将垃圾投放口11关闭即可。
55.当桶本体1内收集了较多的垃圾的时候,工作人员打开门板121,而后将桶本体1内
的收集桶4拉出进行清理,在收集桶4清理的过程中,工作人员通过旋转压紧件52来解除压紧件52对于收集桶4内垃圾袋6的限制,而后将收集桶4内的垃圾袋6进行更换,待收集桶4内的垃圾袋6更换完毕后,工作人员再将收集桶4放置于桶本体1内后用门板121将取放口12封闭即可。
56.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