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分区控制式均质炉的制作方法

2021-11-22 18:12: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属于均匀化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分区控制式均质炉。


背景技术:

2.均质炉是进一步提高锭坯的冶金质量及挤压性能的炉体,通过均质炉对锭坯进行均匀化处理,使锭坯的合金内部的结晶组织得到改善,铸造应力得以消除,偏析减少。均匀化处理首先要进行加热,再进行保温,最后冷却,再出炉。
3.而均匀化处理的加热温度控制精度较高,而且要均匀化的保温时间比较长,均匀化后的冷却速度要比较快,现有的均质炉炉体内,各工艺步骤及所在分区相互之间会相互影响,影响各步骤的处理效率。
4.此为现有技术的不足,因此,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分区控制式均质炉,是非常有必要的。


技术实现要素:

5.针对的现有技术的均质炉炉体内,各工艺步骤及所在分区相互之间会相互影响,影响各步骤的处理效率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分区控制式均质炉,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技术问题。
6.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给出以下技术方案:
7.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分区控制式均质炉,包括均质炉炉体和控制模块,均质炉炉体内沿着进料方向依次设置有预热区、均匀化区以及冷却区;
8.均质炉炉体前端设置有进料门,均质炉炉体后端设置有出料门,预热区设置在进料门处,冷却区设置在出料门处,均匀化区设置在预热区与冷却区之间;
9.预热区与均匀化区之间设置有第一隔离推拉门,均匀化区与冷却区之间设置有第二隔离推拉门;第一隔离推拉门连接有第一推拉驱动机构,第二隔离推拉门连接有第二推拉驱动机构;
10.预热区内设置有第一温度传感器,预热区外侧设置有第一加热装置,第一加热装置与预热区连通;
11.均匀化区内设置有第二温度传感器,均匀化区外侧设置有第二加热装置及循环风机,第二加热装置及循环风机均与均匀化区连通;
12.冷却区内设置有第三温度传感器和冷却喷头,冷却区外部设置有冷水箱,冷水箱通过管路与冷却区内冷却喷头连接;
13.控制模块与第一温度传感器、第一加热装置、第二温度传感器、第二加热装置、循环风机、第三温度传感器、冷却喷头、第一推拉驱动机构及第二推拉驱动机构连接。预热区实现进料门为与均匀化区的隔离,更利于精确控制均匀化区的温度,通过预热保证均匀化效果。
14.进一步地,均质炉炉体内设置有工作台,工作台上沿进料方向套有履带,工作台及
履带贯穿预热区、均匀化区以及冷却区;
15.履带连接有流水线驱动机构,流水线驱动机构与控制模块连接。履带绕在工作台上实现预热、均匀化、冷却工艺步骤按顺序执行。
16.进一步地,第一隔离推拉门采用双开门,包括第一门体和第二门体,第一门体及第二门体相对设置在均质炉炉体的两侧面,第一门体及第二门体与均质炉炉体的侧面垂直;
17.第一门体包括第一固定门组件和第一活动门组件;第一固定门组件与均质炉炉体侧面、顶面及底面固定连接,第一活动门组件与均质炉炉体顶面、底面以及第一固定门组件滑动连接;
18.第一活动门组件朝向工作台一侧设置有第一缺口,第一缺口高度与履带高度相匹配,第一缺口的宽度与工作台宽度的一半相匹配;
19.第二门体包括第二固定门组件和第二活动门组件;第二固定门组件与均质炉炉体侧面、顶面及底面固定连接,第二活动门组件与均质炉炉体顶面、底面以及第二固定门组件滑动连接;
20.第二活动门组件朝向工作台一侧设置有第二缺口,第二缺口高度与履带高度相匹配,第二缺口的宽度与工作台宽度的一半相匹配;
21.第二隔离推拉门与第一隔离推拉门结构相同。隔离推拉门在均质炉炉体内锭坯需要进行下一工艺步骤时,开启,履带启动,带动锭坯移动到下一工位,隔离推拉门关闭,保证反应进行时,各分区互不影响。
22.进一步地,第一温度传感器设置在预热区对应工作台的位置,第二温度传感器设置在均匀化区对应工作台的位置,第三温度传感器设置在冷却区对应工作台的位置。温度传感器设置在工作台相比设置在均质炉炉体侧面离锭坯更近,测量温度更准确。
23.进一步地,均匀化区上部设置有水平隔离板,水平隔离板将均匀化区分为加热腔和均质腔,第二加热装置与加热腔连通,循环风机与均质腔连通;
24.第二加热装置与循环风机设置在均质炉炉体相同侧外部,水平隔离板上设置有出风口和回风口,出风口设置在循环风机同侧的水平隔离板位置处,回风口设置在循环风机相对侧的水平隔离板位置处。循环风机将加热腔内加热的气体吹向均质腔的锭坯,对锭坯进行加热均匀化,使用后气体从回风口返回加热腔进行循环加热,循环风机为热气的循环提供动力。
25.进一步地,均质炉炉体外侧进料门处设置有轨道,轨道上设置有料车。
26.进一步地,进料门包括炉门架和门体;
27.炉门架上设置有传动链提升机构,传动链提升机构与门体及控制模块均连接;
28.出料门与进料门结构相同。
29.进一步地,第二加热装置及循环风机的数量均为两个。
30.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3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分区控制式均质炉,通过隔离推拉门实现均质炉炉体内预热区、均匀化区以及冷却区的隔离,避免各工艺步骤间相互影响,对各种分区内温度分布检测,分别控制,便于精确控制各分区的温度。
32.此外,本实用新型设计原理可靠,结构简单,具有非常广泛的应用前景。
33.由此可见,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实质性特点和进步,其实施的有益效
果也是显而易见的。
附图说明
3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35.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分区控制式均质炉的结构示意图;
36.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分区控制式均质炉的分区结构示意图;
37.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分区控制式均质炉的工作台及履带结构示意图;
38.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分区控制式均质炉的隔离推拉门结构示意图;
39.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分区控制式均质炉的均匀化区风道结构示意图;
40.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分区控制式均质炉的控制结构示意图;
41.图中,1

均质炉炉体;2

控制模块;3

预热区;4

均匀化区;4.1

加热腔; 4.2

均质腔;5

冷却区;6

进料门;6.1

;6.2

;7

第一隔离推拉门;7.1

第一固定门组件;7.2

第一活动门组件;7.3

第一缺口;7.4

第二固定门组件; 7.5

第二活动门组件;7.6

第二缺口;8

第二隔离推拉门;9

第一推拉驱动机构;10

第二推拉驱动机构;11

第一温度传感器;12

第一加热装置;13

第二温度传感器;14

第二加热装置;15

循环风机;16

第三温度传感器;17

冷却喷头;18

水平隔离板;18.1

出风口;18.2

回风口;19

工作台;20

履带;21
‑ꢀ
流水线驱动机构;22

轨道;23

料车;24

传动链提升机构;25

冷水箱。
具体实施方式
42.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43.实施例1:
44.如图1、图2及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分区控制式均质炉,包括均质炉炉体1和控制模块2,均质炉炉体1内沿着进料方向依次设置有预热区3、均匀化区4以及冷却区5;
45.均质炉炉体1前端设置有进料门6,均质炉炉体1后端设置有出料门,预热区3设置在进料门6处,冷却区5设置在出料门处,均匀化区4设置在预热区3与冷却区5之间;
46.预热区3与均匀化区4之间设置有第一隔离推拉门7,均匀化区4与冷却区5之间设置有第二隔离推拉门8;第一隔离推拉门7连接有第一推拉驱动机构9,第二隔离推拉门8连接有第二推拉驱动机构10;
47.预热区3内设置有第一温度传感器11,预热区3外侧设置有第一加热装置 12,第一加热装置12与预热区3连通;
48.均匀化区4内设置有第二温度传感器13,均匀化区4外侧设置有第二加热装置14及循环风机15,第二加热装置14及循环风机15均与均匀化区4连通;
49.冷却区5内设置有第三温度传感器16和冷却喷头17,冷却区5外部设置有冷水箱
25,冷水箱25通过管路与冷却区5内冷却喷头17连接;
50.控制模块2与第一温度传感器11、第一加热装置12、第二温度传感器13、第二加热装置14、循环风机15、第三温度传感器16、冷却喷头17、第一推拉驱动机构9及第二推拉驱动机构10连接。
51.实施例2:
52.如图1、图2及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分区控制式均质炉,包括均质炉炉体1和控制模块2,均质炉炉体1内沿着进料方向依次设置有预热区3、均匀化区4以及冷却区5;
53.均质炉炉体1前端设置有进料门6,均质炉炉体1后端设置有出料门,预热区3设置在进料门6处,冷却区5设置在出料门处,均匀化区4设置在预热区3与冷却区5之间;
54.预热区3与均匀化区4之间设置有第一隔离推拉门7,均匀化区4与冷却区5之间设置有第二隔离推拉门8;第一隔离推拉门7连接有第一推拉驱动机构9,第二隔离推拉门8连接有第二推拉驱动机构10;
55.预热区3内设置有第一温度传感器11,预热区3外侧设置有第一加热装置12,第一加热装置12与预热区3连通;
56.均匀化区4内设置有第二温度传感器13,均匀化区4外侧设置有第二加热装置14及循环风机15,第二加热装置14及循环风机15均与均匀化区4连通;
57.冷却区5内设置有第三温度传感器16和冷却喷头17,冷却区5外部设置有冷水箱25,冷水箱25通过管路与冷却区5内冷却喷头17连接;
58.控制模块2与第一温度传感器11、第一加热装置12、第二温度传感器13、第二加热装置14、循环风机15、第三温度传感器16、冷却喷头17、第一推拉驱动机构9及第二推拉驱动机构10连接;
59.如图3所示,均质炉炉体1内设置有工作台19,工作台19上沿进料方向套有履带20,工作台19及履带20贯穿预热区3、均匀化区4以及冷却区5;
60.履带20连接有流水线驱动机构21,流水线驱动机构21与控制模块2连接;
61.如图4所示,第一隔离推拉门7采用双开门,包括第一门体和第二门体,第一门体及第二门体相对设置在均质炉炉体1的两侧面,第一门体及第二门体与均质炉炉体1的侧面垂直;
62.第一门体包括第一固定门组件7.1和第一活动门组件7.2;第一固定门组件7.1与均质炉炉体1侧面、顶面及底面固定连接,第一活动门组件7.2与均质炉炉体1顶面、底面以及第一固定门组件7.1滑动连接;
63.第一活动门组件7.2朝向工作台19一侧设置有第一缺口7.3,第一缺口7.3 高度与履带20高度相匹配,第一缺口7.3的宽度与工作台19宽度的一半相匹配;
64.第二门体包括第二固定门组件7.4和第二活动门组件7.5;第二固定门组件7.4与均质炉炉体1侧面、顶面及底面固定连接,第二活动门组件7.5与均质炉炉体1顶面、底面以及第二固定门组件7.4滑动连接;
65.第二活动门组件7.5朝向工作台19一侧设置有第二缺口7.6,第二缺口7.6 高度与履带20高度相匹配,第二缺口7.6的宽度与工作台19宽度的一半相匹配;
66.第二隔离推拉门8与第一隔离推拉门7结构相同;
67.第一温度传感器11设置在预热区3对应工作台19的位置,第二温度传感器13设置
在均匀化区4对应工作台19的位置,第三温度传感器16设置在冷却区5对应工作台19的位置。
68.实施例3:
69.如图1、图2及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分区控制式均质炉,包括均质炉炉体1和控制模块2,均质炉炉体1内沿着进料方向依次设置有预热区3、均匀化区4以及冷却区5;
70.均质炉炉体1前端设置有进料门6,均质炉炉体1后端设置有出料门,预热区3设置在进料门6处,冷却区5设置在出料门处,均匀化区4设置在预热区3与冷却区5之间;
71.预热区3与均匀化区4之间设置有第一隔离推拉门7,均匀化区4与冷却区5之间设置有第二隔离推拉门8;第一隔离推拉门7连接有第一推拉驱动机构9,第二隔离推拉门8连接有第二推拉驱动机构10;
72.预热区3内设置有第一温度传感器11,预热区3外侧设置有第一加热装置 12,第一加热装置12与预热区3连通;
73.均匀化区4内设置有第二温度传感器13,均匀化区4外侧设置有第二加热装置14及循环风机15,第二加热装置14及循环风机15均与均匀化区4连通;
74.冷却区5内设置有第三温度传感器16和冷却喷头17,冷却区5外部设置有冷水箱25,冷水箱25通过管路与冷却区5内冷却喷头17连接;
75.控制模块2与第一温度传感器11、第一加热装置12、第二温度传感器13、第二加热装置14、循环风机15、第三温度传感器16、冷却喷头17、第一推拉驱动机构9及第二推拉驱动机构10连接;
76.如图5所示,均匀化区4上部设置有水平隔离板18,水平隔离板18将均匀化区4分为加热腔4.1和均质腔4.2,第二加热装置14与加热腔4.1连通,循环风机15与均质腔4.2连通;
77.第二加热装置14与循环风机15设置在均质炉炉体1相同侧外部,水平隔离板18上设置有出风口18.1和回风口18.2,出风口18.1设置在循环风机15 同侧的水平隔离板18位置处,回风口18.2设置在循环风机15相对侧的水平隔离板18位置处;
78.均质炉炉体1外侧进料门6处设置有轨道22,轨道22上设置有料车23;
79.进料门6包括炉门架6.1和门体6.2;
80.炉门架6.1上设置有传动链提升机构24,传动链提升机构24与门体6.2 及控制模块2均连接;
81.出料门与进料门6结构相同;
82.第二加热装置14及循环风机15的数量均为两个。
83.尽管通过参考附图并结合优选实施例的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此。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实质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各种等效的修改或替换,而这些修改或替换都应在本实用新型的涵盖范围内/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所述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