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电芯厚度测量设备的制作方法

2021-11-22 17:47: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芯测厚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芯厚度测量设备。


背景技术:

2.随着科技的发展,电池越来越广泛地应用在了各种电子设备上,在电池制造完成后,需要对电池的厚度进行检测,以确保电池的厚度尺寸在规定的数值范围内,在测量厚度时,一般将电芯放置在厚度测试机中的载台上,并由载台上方的测试机构对电池进行检测,然而,载台和测试机构之间的空间有限,不方便操作人员将电池放置在载台上,从而影响测试效率,而且,放置电池的过程,电池或者操作人员容易与测试机构发生碰撞,不仅不安全,同时也会对设备造成损坏,影响测量的精度和设备的使用寿命,因此,有必要制作出一种电芯厚度测量设备,以解决上述提及的问题点。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芯厚度测量设备以解决背景技术中所提及的问题。
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5.一种电芯厚度测量设备,包括x轴驱动机构、安装支架、z轴驱动机构、压紧机构、载板和测量机构,安装支架架设在x轴驱动机构的一端上方,载板固定在x轴驱动机构的动力输出端且对应在x轴驱动机构的另一端,x轴驱动机构驱动载板沿左右运行,z轴驱动机构固定在安装支架上方,压紧机构固定在z轴驱动机构的动力输出端且对应在载板的上方,z轴驱动机构驱动压紧机构沿上下运行,压紧机构上设有通孔,测量机构固定在安装支架上且下端穿设在通孔内。
6.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描述:z轴驱动机构包括支撑板、驱动电机、行星减速机、轴承、滚珠丝杆和滑块,支撑板架设在安装支架上方轴承固定在支撑板中部,驱动电机架设在支撑板上,行星减速机固定在驱动电机的动力输出端,滚珠丝杆上端与行星减速机的动力输出端连接,下端穿设过轴承且与轴承转动连接,滑块与滚珠丝杆驱动连接,压紧机构固定在滑块的下端。
7.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描述:压紧机构包括连接板、边框、压板、导套、导柱和弹簧,连接板固定在z轴驱动机构的动力输出端,边框固定在连接板的下方且对应在连接板的边缘,压板设置在连接板的下方且对应在边框内,导套固定在安装支架上,导柱穿设过导套,导柱下端与压板固定连接,弹簧套设在导柱上且对应在安装支架与连接板之间,导套、导柱和弹簧设置四组并对应在连接板的四角。
8.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描述:边框、压板和载板采用大理石材质。
9.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描述:测量机构设置两组,分别对应在安装支架的左右两侧。
10.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描述:测量机构包括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和传感器,第
一连接件固定在安装支架上,第二连接件安装在第一连接件上,第二连接件相对于第一连接件上下位置可调,传感器固定在第二连接件上,传感器的下端穿设在通孔内。
11.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描述:还包括防护机构,防护机构包括防护外壳和安全光栅,防护外壳呈“u”型且对应在载板的外周,安全光栅固定在防护外壳上,安全光栅设置两组且对应在载板上方的前后两侧。
12.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描述:还包括扫码枪,扫码枪悬挂在防护外壳一侧。
13.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描述:还包括校正机构,校正机构包括底座、感应器和校正板,底座设置在安装支架一侧,底座上设有向上开口的放置槽,感应器设置两组并对应在底座的两侧,感应器的感应端穿设过底座,校正板下端放置在放置槽内,上端设有手柄。
14.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设计通过设置x轴驱动机构驱动载板沿左右方向运行,使载板能够在测量机构和操作人员之间往返运行,方便操作人员将电池放置在载板上以及从载板上取走电池,加快生产的效率,而且,在取放电池的过程中,操作人员以及电池均不会与测量机构发生碰撞,不仅提高了设备的安全性和使用寿命,而且使测量机构运行更加稳定、测量精度更高。
附图说明
15.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图;
16.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右视图;
17.图3是图1中a位置的局部放大图;
18.图4是本实用新型校正机构的结构图;
19.附图标记说明:
20.1、x轴驱动机构;2、安装支架;3、z轴驱动机构;31、支撑板;32、驱动电机;33、行星减速机;34、轴承;35、滚珠丝杆;36、滑块;4、压紧机构;41、连接板;42、边框;43、压板;44、导套;45、导柱;46、弹簧;5、载板;6、测量机构;61、第一连接件;62、第二连接件;63、传感器;7、防护机构;71、防护外壳;72、安全光栅;8、扫码枪;9、校正机构;91、底座;92、感应器;93、校正板;931、手柄。
具体实施方式
21.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说明:
22.如图1所示,一种电芯厚度测量设备,包括x轴驱动机构1、安装支架2、z轴驱动机构3、压紧机构4、载板5、测量机构6、防护机构7、扫码枪8和校正机构9。
23.所述安装支架2架设在x轴驱动机构1的一端上方,载板5固定在x轴驱动机构1的动力输出端且对应在x轴驱动机构1的另一端,x轴驱动机构1驱动载板5沿左右运行,z轴驱动机构3固定在安装支架2上方,压紧机构4固定在z轴驱动机构3的动力输出端且对应在载板5的上方,z轴驱动机构3驱动压紧机构4沿上下运行,压紧机构4上设有通孔,测量机构6固定在安装支架2上且下端穿设在通孔内,在需要对电池进行厚度检测时,操作人员将电池放置在载板5上,并通过x轴驱动机构1将电池运输到测量机构6的下方,由测量机构6对电池进行厚度测量,测量完成后,x轴驱动机构1驱动载板5返回操作人员处进行下料,方便操作人员对电池进行取放,提高生产效率。
24.所述防护机构7包括防护外壳71和安全光栅72,防护外壳71呈“u”型且对应在载板5的外周,安全光栅72固定在防护外壳71上,安全光栅72设置两组且对应在载板5上方的前后两侧,防护外壳71能够防止操作人员直接接触x轴驱动机构1,避免发生意外,提高安全性,安全光栅72能够检测操作人员的手是否还停留在载板5上方,只有安全光栅72检测不到异物存在时,设备才会运行,进一步提高安全性。
25.所述扫码枪8悬挂在防护外壳71一侧,用于对检测前的电池进行扫码。
26.如图2所示,所述z轴驱动机构3包括支撑板31、驱动电机32、行星减速机33、轴承34、滚珠丝杆35和滑块36,支撑板31架设在安装支架2上方轴承34固定在支撑板31中部,驱动电机32架设在支撑板31上,行星减速机33固定在驱动电机32的动力输出端,滚珠丝杆35上端与行星减速机33的动力输出端连接,下端穿设过轴承34且与轴承34转动连接,滑块36与滚珠丝杆35驱动连接,压紧机构4固定在滑块36的下端,驱动电机32旋转并通过行星减速机33减速后驱动滚珠丝杆35进行旋转,从而驱动滑块36和压紧机构4上下运行。
27.如图3所示,所述压紧机构4包括连接板41、边框42、压板43、导套44、导柱45和弹簧46,连接板41固定在z轴驱动机构3的动力输出端,边框42固定在连接板41的下方且对应在连接板41的边缘,压板43设置在连接板41的下方且对应在边框42内,导套44固定在安装支架2上,导柱45穿设过导套44,导柱45下端与压板43固定连接,弹簧46套设在导柱45上且对应在安装支架2与连接板41之间,导套44、导柱45和弹簧46设置四组并对应在连接板41的四角。在本设计中,边框42、压板43和载板5采用大理石材质,大理石材质不容易变形,有利于提高测量的精度。
28.所述测量机构6设置两组,分别对应在安装支架2的左右两侧,能够分别对电池的两侧进行厚度测试,再将两侧的厚度数值求平均值,提高测量的准确度。
29.所述测量机构6包括第一连接件61、第二连接件62和传感器63,第一连接件61固定在安装支架2上,第二连接件62安装在第一连接件61上,第二连接件62相对于第一连接件61上下位置可调,传感器63固定在第二连接件62上,传感器63的下端穿设在通孔内,在压紧机构4压紧电池后,传感器63下端伸长并与电池顶部接触,通过伸长的距离从而检测电池的厚度,通过第二连接件62,可以调整传感器63的位置,以便对传感器63的位置进行校正。
30.如图4所示,所述校正机构9包括底座91、感应器92和校正板93,底座91设置在安装支架2一侧,底座91上设有向上开口的放置槽,感应器92设置两组并对应在底座91的两侧,感应器92的感应端穿设过底座91,校正板93下端放置在放置槽内,上端设有手柄931,在对电池检测前,可以先利用校正板93测试设备的工作状况,通过手柄931,将校正板93提起并放置在载板5上,运行设备对校正板93进行厚度测试,从而判断设备是否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校正完成后,将校正板93放置在底座91中,在正式对电池进行厚度检测时,只有感应器92感应到校正板93在放置槽内,设备才能正常运行,防止校正板93遗漏在载板5上,导致测试结果有误。
31.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
32.在对电池的厚度进行检测前,可先利用校正机构9对设备的运行状态进行测试,测试完成后,将电池扫码后放置在载板5上,通过x轴驱动机构1将电池运输到压板43下方,z轴驱动机构3驱动压板43接触电池后,弹簧46开始被压缩,此时设备在施加一定的压力,向下压紧电池,接着,传感器63下端伸长并接触电池上表面,通过传感器63伸长的距离从而计算
出电池的厚度,厚度测试完成后,测量机构6、压紧机构4和z轴驱动机构3复位,x轴驱动机构1驱动载板5向操作人员一侧运输,操作人员即可将测试完成后的电池取出并放置下一组电池,如此循环操作。
33.以上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围作任何限制,凡依据本实用新型技术实质对以上的实施例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