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车辆控制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与流程

2021-11-22 14:12: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技术涉及智能汽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车辆控制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2.汽车发展到当今阶段,诸如汽车发动机、变速箱等零部件技术已经很成熟。因此,目前各个汽车制造商均将研发重点聚焦在车辆舒适性配置上。随着技术的进步,车辆上的功能越来越多,诸如车载蓝牙智能进入及启动系统(passive entry&push start,peps)的配置,已经在车辆上面逐渐的普及,该类配置为用户带来了较大的便利性,例如自动调节车辆座椅、后视镜等。但是,由于每个司机或乘客的身材和习惯都不同,上一位司机或乘客设置诸如座椅、后视镜等参数不一定适合当前司机或乘客,因此需要再一次设置座椅、后视镜参数,降低了用户体验度,不能按照司机或乘客喜好信息,自动调整目标车辆的功能。换言之,针对各座位,包括非主驾驶座位或全部座位,无法实现各功能的自动调整。


技术实现要素:

3.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车辆控制方法、系统、控制装置、车辆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从而满足乘客的个性化需求,提高乘客体验。
4.第一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车辆控制方法,包括:
5.通过车载目标近距离通信方式定位乘客位置;
6.根据配对关系,识别乘客身份信息,其中,所述乘客身份信息与目标车辆之间存在所述配对关系;
7.通过所述乘客位置和所述乘客身份信息,确定乘客喜好信息;
8.根据所述乘客喜好信息,调整所述目标车辆的功能。
9.在一种实现方式中,在所述根据配对关系,识别乘客身份信息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10.在乘客终端设备与所述目标车辆连接后,获取所述乘客的喜好信息;
11.建立所述乘客身份信息与目标车辆之间存在所述配对关系,其中,所述乘客身份信息中包含所述乘客的喜好信息。
12.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通过车载目标近距离通信方式定位所述乘客位置,包括:
13.通过所述车载目标近距离通信方式发送信标;
14.根据乘客终端设备反馈的信号强弱,测定信号点与接收点的距离;
15.分别测量所述目标车辆内多根天线到目标座位的距离作为信标距离;
16.根据多个所述信标之间的距离与多个所述信标的坐标,确定所述乘客位置。
17.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通过车载目标近距离通信方式定位所述乘客位置,包括:
18.根据接收信号强度、发射端和接收端相隔单位距离时的信号强度和环境衰减因子,确定所述乘客位置与预定位置之间的目标距离;
19.根据所述目标距离,确定所述乘客位置。
20.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通过车载目标近距离通信方式定位所述乘客位置,包括通过以下公式定位所述乘客位置:
21.d=10^((abs(rssi)

a)/(10*n)),
22.其中,d为所述乘客位置与预定位置之间的距离,rssi为接收信号强度,a为发射端和接收端相隔1米时的信号强度,n为环境衰减因子。
23.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车载目标近距离通信方式为近场通信、蓝牙以及红外中的一种或多种;也可以是车辆自带的通信装置。
24.第二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车辆配置系统,包括:
25.定位模块,用于通过车载目标近距离通信方式定位乘客位置;
26.识别模块,根据配对关系,识别所述乘客身份信息,其中,所述乘客身份信息与目标车辆之间存在所述配对关系;
27.确定模块,用于运行车载控制系统,所述车载控制系统根据所述乘客位置和身份信息确定乘客喜好信息;
28.调整模块,用于根据所述乘客喜好信息,调整所述目标车辆的功能。
29.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定位模块还用于在所述根据配对关系,识别乘客身份信息之前,在乘客终端设备与所述目标车辆连接后,获取所述乘客的喜好信息;建立所述乘客身份信息与目标车辆之间存在所述配对关系,其中,所述乘客身份信息中包含所述乘客的喜好信息。
30.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定位模块用于通过所述车载目标近距离通信方式发送信标;根据乘客终端设备反馈的信强弱,测定信号点与接收点的号距离;分别测量所述目标车辆内多根天线到目标座位的距离作为信标距离;根据多个所述信标之间的距离与多个所述信标的坐标,确定所述乘客位置。
31.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定位模块用于根据接收信号强度、发射端和接收端相隔单位距离时的信号强度和环境衰减因子,确定所述乘客位置与预定位置之间的目标距离;根据所述目标距离,确定所述乘客位置。
32.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定位模块用于通过以下公式定位所述乘客位置:
33.d=10^((abs(rssi)

a)/(10*n)),
34.其中,d为所述乘客位置与预定位置之间的距离,rssi为接收信号强度,a为发射端和接收端相隔1米时的信号强度,n为环境衰减因子。
35.第三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车辆控制装置,包括:存储器和与所述存储器电连接的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可在所述处理器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第一方面所述的方法步骤。
36.第四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第一方面所述的方法步骤。
37.通过车载目标近距离通信方式定位乘客位置;根据配对关系,识别乘客身份信息,其中,所述乘客身份信息与目标车辆之间存在所述配对关系;通过所述乘客位置和所述乘客身份信息,确定乘客喜好信息;根据所述乘客喜好信息,调整所述目标车辆的功能,本发明能够精确计算并定位出乘客在车内的位置,从而根据所述乘客喜好信息,调整所述目标
车辆的功能,从而满足乘客的个性化需求,提高乘客体验。
附图说明
38.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39.图1是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一种车辆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之一;
40.图2是本技术的另一实施例一种车辆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之一;
41.图3是本技术的另一实施例一种车辆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之一;
42.图4是本技术车辆配置系统的示意图;
43.图5是本技术车辆控制装置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44.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本技术中附图编号仅用于区分方案中的各个步骤,不用于限定各个步骤的执行顺序,具体执行顺序以说明书中描述为准。
45.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车辆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所述方法可以由终端设备或服务器设备来执行,其中终端设备可以是例如车载终端设备或驾驶员使用的终端设备等。如图1所示,本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46.s110:通过车载目标近距离通信方式定位乘客位置。
47.其中,车载目标近距离通信方式为近场通信(near field communication,nfc)、蓝牙以及红外中的一种或多种;也可以是车辆自带的通信装置。乘客位置为主驾驶位置、副驾驶位置、后排左侧位置和后排右侧位置中的一种或多种。
48.s120:根据配对关系,识别乘客身份信息,其中,所述乘客身份信息与目标车辆之间存在所述配对关系。
49.例如,车载终端设备中可以预存有乘客终端与车辆之间的配对关系,由此,在乘客上车后可以根据该配对关系识别乘客身份信息。其中,乘客身份信息可以是乘客身份识别(id)、联系方式中的一种或多种。
50.s130:通过所述乘客位置和所述乘客身份信息,确定乘客喜好信息。
51.其中,所述乘客位置通过所述车载目标近距离通信方式定位获得;所述乘客身份信息在建立配对关系后被识别,在一种实现方式中,该配对关系中可以包括车辆、乘客身份信息及乘客喜好信息之间的对应关系。所述乘客喜好信息包含不限于,屏幕开启、关闭,显示人机接口(human machine interface,hmi)风格,乘客喜欢的音乐及视频类型,座椅位置调节,座椅按摩调节,座椅通风调节,座椅加热调节,空调风速调节,空调温度调节,空调模式调节(例如制热、制冷或除湿等),灯光调节和车窗调节中的一种或几种。并且,同一乘客在不同位置其喜好信息可能不同。
52.s140:根据所述乘客喜好信息,调整所述目标车辆的功能。
53.其中,在确认所述乘客喜好信息后,将所述目标车辆的功能调整为所述乘客喜好
信息对应的参数或状态。
54.具体地,如果所述乘客所在位置为后排左侧或者后排右侧,则自动点亮后排相对应侧的头枕屏,通过扬声器播放所述乘客喜好的提示音,并将头枕屏的hmi风格调整为所述乘客喜欢的风格类型,并记忆播放上次乘客播放的视频或音乐,另外一侧如果没人,则相应的头枕屏不开启。
55.如果副驾驶侧以及后排左右座椅上都有乘客,则按照上述描述,所有乘客前的显示屏以及左右侧头枕屏全部开启,扬声器播放声音欢迎所有乘客上车,相应屏幕播放的内容为乘客上次播放的视频或者音乐。如果副驾侧没人,后排右侧座位有人,副驾座椅可以自动调节往前移动,以便后排的乘客前方获得最大的乘客空间。
56.如果车上有多人,并且在行驶途中,乘客调换座位,则系统可以根据乘客终端设备的身份信息,获取某一座位上新乘客的身份,从而根据该新乘客的身份设置相应的该座位的功能,如播放该新乘客之前观看的视频。上述的个性化调节,还可以按照用户的喜好,在大屏上单项关闭某项功能,或者全部关闭。
57.由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车辆控制方法,通过车载目标近距离通信方式定位乘客位置;根据配对关系,识别乘客身份信息,其中,所述乘客身份信息与目标车辆之间存在所述配对关系;通过所述乘客位置和所述乘客身份信息,确定乘客喜好信息;根据所述乘客喜好信息,调整所述目标车辆的功能,能够根据按照乘客喜好信息满足乘客的个性化需求,提高乘客体验。
58.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另一种车辆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2所示,本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59.s211:通过所述车载目标近距离通信方式发送信标。
60.其中,车载目标近距离通信方式为nfc、蓝牙以及红外中的一种或多种;也可以是车辆自带的通信装置。所述车载目标近距离通信方式通过自身携带的多个天线发送信标。乘客位置为主驾驶位置、副驾驶位置、后排左侧位置和后排右侧位置中的一种或多种。
61.s212:根据乘客终端设备反馈的信号强弱,测定信号点与接收点的距离。
62.其中,所述乘客终端设备接收多根天线发送的信标,所述乘客终端设备根据接收到的信号强弱测定信号点与接收点的距离。所述乘客终端设备包括但不限于,手机、智能手环、智能手表及电脑以中的一种或几种。
63.s213:分别测量所述目标车辆内多根天线到目标座位的距离作为信标距离。
64.其中,天线数量为多根,因此需要分别测量各根天线到所述目标作为的距离,并将各根天线到所述目标作为的距离作为信标距离。
65.s214:根据多个所述信标之间的距离与多个所述信标的坐标,确定所述乘客位置。
66.其中,乘客位置为主驾驶位置、副驾驶位置、后排左侧位置和后排右侧位置中的一种或多种。
67.进一步的,所述通过车载目标近距离通信方式定位所述乘客位置,包括:根据接收信号强度、发射端和接收端相隔单位距离(例如1米)时的信号强度和环境衰减因子,确定所述乘客位置与预定位置之间的距离,并根据所述乘客位置与预定位置之间的距离确定所述乘客位置。预定位置可以为驾驶员座位等,例如可以基于与驾驶员座位之间的距离,确定乘客位置。
68.具体通过以下公式定位所述乘客位置:
69.d=10^((abs(rssi)

a)/(10*n)),
70.其中,d为所述乘客位置与预定位置之间的距离,接收信号强度指示(received signal strength indication,rssi)为接收信号强度,a为发射端和接收端相隔1米时的信号强度,n为环境衰减因子。
71.s220:根据配对关系,识别乘客身份信息,其中,所述乘客身份信息与目标车辆之间存在所述配对关系。
72.s230:通过所述乘客位置和所述乘客身份信息,确定乘客喜好信息。
73.s240:根据所述乘客喜好信息,调整所述目标车辆的功能。
74.上述步骤s210

s240可以采用图1实施例步骤s110

s140相同的描述,为避免重复在此不再赘述。
75.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车载目标近距离通信方式具体为车载蓝牙智能进入及启动系统(passive entry&push start,peps),通过配置有蓝牙peps的车辆里面自带的蓝牙天线和控制器,在不增加成本的情况下,通过相应的软件设置,与乘客终端设备进行通信,获取副驾驶侧和后排座位上是否有乘客,以及乘客的身份信息,从而进行通过所述乘客位置和所述乘客身份信息,确定乘客喜好信息;根据所述乘客喜好信息,调整所述目标车辆的功能。相对于以往只按照主驾侧驾驶员喜好信息进行调节,本发明在不增加额外成本的情况下,大大增加了用户体验。
76.在本技术实施例中,蓝牙peps天线在车辆上电且车速小于5km/h的情况下工作(即车辆上电且静止的状态),并采用轮询的方式,依次获取副驾驶侧,后排左右侧的乘客身份信息,如果某个座位无乘客,则默认为缺省值,从而获取每个座位上是否有人,以及乘客身份信息。当车辆行驶后,则蓝牙peps该项功能被禁止,防止行驶途中出现干扰,直至下次进入车辆上电并静止状态蓝牙peps天线再次工作并获取每个座位上是否有乘客以及乘客身份信息。
77.在本技术实施例中,该发明针对不同的乘客人数和位置进行不同的喜好设置,比如在副驾驶侧无乘客的情况下,自动关闭副驾驶侧的屏幕,在后座无人的情况下,关闭后排的头枕屏和后排氛围灯,降低能耗和光污染。
78.在本技术实施例中,乘客在行驶途中,临时的更换座位后,相应的座位根据乘客身份信息做相应的调整,让车辆变得“更聪明”。
79.在本技术实施例中,经常出现的情况是前排副驾驶座无人,但是后排乘客无法将前排座椅前移从而获得最大空间,此方案可自动识别前排副驾有没有人,如果没有人,可以自动调节前排座椅前移,从而使后排乘客获得最大空间。
80.由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车辆控制方法,通过所述车载目标近距离通信方式发送信标;根据乘客终端设备反馈的信号强弱,测定信号点与接收点的距离;分别测量所述目标车辆内多根天线到目标座位的距离作为信标距离;根据多个所述信标之间的距离与多个所述信标的坐标,确定所述乘客位置;根据配对关系,识别乘客身份信息,其中,所述乘客身份信息与目标车辆之间存在所述配对关系;通过所述乘客位置和所述乘客身份信息,确定乘客喜好信息;根据所述乘客喜好信息,调整所述目标车辆的功能;从而能够精确判断出精确的乘客位置,并根据按照乘客信号信息满足乘客的个性化需求,提高乘客体验。
81.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另一种车辆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3所示,本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82.s300:在乘客终端设备与所述目标车辆连接后,获取所述乘客的喜好信息;建立所述乘客身份信息与目标车辆之间存在所述配对关系。
83.其中,乘客身份信息可以是乘客身份编号、喜好信息、身体信息、联系方式中的一种或多种。身体信息包括身高和/或体重。
84.具体地,乘客在第一次用车时,可以将乘客终端设备通过所述车载目标近距离通信方式与目标车辆进行配对连接,例如可以识别并获取各家庭成员的终端设备的信息作为乘客身份信息与目标车辆进行配对连接,然后获取乘客的喜好信息。乘客的喜好信息包含不限于,屏幕开启、关闭,hmi风格,乘客喜欢的音乐及视频类型,座椅位置调节,座椅按摩调节,座椅通风调节,座椅加热调节,空调风速调节,空调温度调节,空调模式调节(例如制热、制冷或除湿等),灯光调节和车窗调节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乘客终端设备包括但不限于,手机、智能手环、智能手表、及电脑中的一种或几种。
85.s310:通过车载目标近距离通信方式定位乘客位置。
86.s320:根据配对关系,识别乘客身份信息,其中,所述乘客身份信息与目标车辆之间存在所述配对关系。
87.s330:通过所述乘客位置和所述乘客身份信息,确定乘客喜好信息。
88.s340:根据所述乘客喜好信息,调整所述目标车辆的功能。
89.上述步骤s310

s340可以采用图1实施例步骤s110

s140相同的描述,为避免重复在此不再赘述。
90.在另一种实现方式中,在上述步骤s310可以采用图2实施例s211

s214相同的描述,为避免重复在此不再赘述。
91.由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车辆控制方法,通过在乘客终端设备与所述目标车辆连接后,获取所述乘客的喜好信息;建立所述乘客身份信息与目标车辆之间存在所述配对关系;通过车载目标近距离通信方式定位乘客位置;根据配对关系,识别乘客身份信息,其中,所述乘客身份信息与目标车辆之间存在所述配对关系;通过所述乘客位置和所述乘客身份信息,确定乘客喜好信息;根据所述乘客喜好信息,调整所述目标车辆的功能;从而能够精确判断出精确的乘客位置,并根据按照乘客信号信息满足乘客的个性化需求,提高乘客体验。具体地包括:如果所述乘客所在位置为副驾驶侧,则自动点亮副驾驶侧前方的显示屏,扬声器播放个性化欢迎提示音,将前方屏幕显示hmi风格调整为乘客喜欢的风格类型,并记忆播放上次所述乘客观看的视频,或者播放的音乐,同时座椅调整到上次所述乘客记忆的状态。
92.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车辆配置系统400的示意图,如图4所示,所述系统包括:定位模块410、识别模块420、确定模块430和调整模块440。
93.定位模块410,用于通过车载目标近距离通信方式定位乘客位置。
94.识别模块420,根据配对关系,识别所述乘客身份信息,其中,所述乘客身份信息与目标车辆之间存在所述配对关系。
95.确定模块430,用于运行车载控制系统,所述车载控制系统根据所述乘客位置和身份信息确定乘客喜好信息。
96.调整模块440,用于根据所述乘客喜好信息,调整所述目标车辆的功能。
97.在一种实现方式中,定位模块410还用于在所述根据配对关系,识别乘客身份信息之前,在乘客终端设备与所述目标车辆连接后,获取所述乘客的喜好信息;建立所述乘客身份信息与目标车辆之间存在所述配对关系,其中,所述乘客身份信息中包含所述乘客的喜好信息。
98.在一种实现方式中,定位模块410用于通过所述车载目标近距离通信方式发送信标;根据乘客终端设备反馈的信强弱,测定信号点与接收点的号距离;分别测量所述目标车辆内多根天线到目标座位的距离作为信标距离;根据多个所述信标之间的距离与多个所述信标的坐标,确定所述乘客位置。
99.在一种实现方式中,定位模块410用于根据接收信号强度、发射端和接收端相隔单位距离(例如1米)时的信号强度和环境衰减因子,确定所述乘客位置与预定位置之间的目标距离;根据所述目标距离,确定所述乘客位置。
100.在一种实现方式中,定位模块410用于通过以下公式定位所述乘客位置:
101.d=10^((abs(rssi)

a)/(10*n)),
102.其中,d为所述乘客位置与预定位置之间的距离,rssi为接收信号强度,a为发射端和接收端相隔1米时的信号强度,n为环境衰减因子。
103.本技术实施例中的车辆配置系统400可以是装置,也可以是终端中的部件、集成电路、或芯片。该装置可以是移动电子设备,也可以为非移动电子设备。示例性的,移动电子设备可以为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掌上电脑、车载电子设备、可穿戴设备、超级移动个人计算机(ultra

mobile personal computer,umpc)、上网本或者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等,非移动电子设备可以为服务器、网络附属存储器(network attached storage,nas)、个人计算机(personal computer,pc)、电视机(television,tv)、柜员机或者自助机等,本技术实施例不作具体限定。
104.本技术实施例中的车辆配置系统400可以为具有操作系统的装置。该操作系统可以为安卓(android)操作系统,可以为ios操作系统,还可以为其他可能的操作系统,本技术实施例不作具体限定。
105.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车辆配置系统400能够实现图1至图3的方法实施例实现的各个过程,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
106.图5为一种车辆控制装置500的示意图,包括存储器502和与所述存储器电连接的处理器501,其中,处理器501用于通过车载目标近距离通信方式定位乘客位置;根据配对关系,识别乘客身份信息,其中,所述乘客身份信息与目标车辆之间存在所述配对关系;通过所述乘客位置和所述乘客身份信息,确定乘客喜好信息;根据所述乘客喜好信息,调整所述目标车辆的功能。
107.在一种实现方式中,处理器501用于在所述根据配对关系,识别乘客身份信息之前,还包括:在乘客终端设备与所述目标车辆连接后,获取所述乘客的喜好信息;建立所述乘客身份信息与目标车辆之间存在所述配对关系,其中,所述乘客身份信息中包含所述乘客的喜好信息。
108.在一种实现方式中,处理器501用于通过车载目标近距离通信方式定位所述乘客位置,包括:通过所述车载目标近距离通信方式发送信标;根据乘客终端设备反馈的信号强
弱,测定信号点与接收点的距离;分别测量所述目标车辆内多根天线到目标座位的距离作为信标距离;根据多个所述信标之间的距离与多个所述信标的坐标,确定所述乘客位置。
109.在一种实现方式中,处理器501用于通过车载目标近距离通信方式定位所述乘客位置,包括:根据接收信号强度、发射端和接收端相隔单位距离(例如1米)时的信号强度和环境衰减因子,确定所述乘客位置与预定位置之间的目标距离;根据所述目标距离,确定所述乘客位置。
110.在一种实现方式中,处理器501用于通过车载目标近距离通信方式定位所述乘客位置,包括通过以下公式定位所述乘客位置:d=10^((abs(rssi)

a)/(10*n)),其中,d为所述乘客位置与预定位置之间的距离,rssi为接收信号强度,a为发射端和接收端相隔1米时的信号强度,n为环境衰减因子。
111.所述存储器存储有可在所述处理器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一种车辆控制方法实施例的各个过程,且能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
112.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一种车辆控制方法实施例的各个过程,且能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其中,所述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如只读存储器(read

only memory,简称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简称ram)、磁碟或者光盘等。
113.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
……”
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该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114.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上述实施例方法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但很多情况下前者是更佳的实施方式。基于这样的理解,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如rom/ram、磁碟、光盘)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终端(可以是手机,计算机,服务器,空调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技术各个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115.上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技术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技术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技术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下,还可做出很多形式,均属于本技术的保护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