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显示装置和显示屏的制作方法

2021-11-22 13:52: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实施例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显示装置和显示屏。


背景技术:

2.薄膜晶体管(thin film transistor,tft)阵列基板有全透、半反半透、全反三种模式。
3.全透显示装置,包括全透式的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一般仅用于户内环境。半反半透显示装置,包括半反半透式的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户外户内都有使用。全反显示装置,包括全反式的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应用在户外,不易充电的环境,完全靠户外的光线反射,但无法在户外的夜晚使用。
4.现有技术中,对全反显示装置,在全反模式的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增加前光背光,以使全反显示装置适应户外的夜晚环境,但效果欠佳。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和显示屏,以实现一种既具有全反射模式又具有全透射模的显示装置,从而满足用户在不同亮光环境中的使用需求。
6.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包括:
7.背光模组,用于提供背光光源;第一偏光片,位于所述背光模组的一侧,用于将所述背光光源转化为偏振光;电致变色层,位于所述背光模组与所述第一偏光片之间;所述电致变色层用于通过改变自身的工作状态调节所述显示装置处于全反射模式或者全透射模式,其中,所述电致变色层的工作状态包括全反射状态和全透射状态。
8.可选的,所述电致变色层包括第一电极层、第二电极层和凝胶电解质层,所述凝胶电解质层位于所述第一电极层和所述第二电极层之间;
9.当所述第一电极层和所述第二电极层的电位均处于第一电位时,所述凝胶电解质层使得所述第一电极层和所述第二电极层均呈现为镜面反射态,以使所述电致变色层处于全反射状态;
10.当所述第一电极层和所述第二电极层的电位均处于第二电位时,所述凝胶电解质层使得所述第一电极层和所述第二电极层均呈现为透明状态,以使所述电致变色层处于全透射状态。
11.可选的,所述凝胶电解质层的成分包括硝酸银、氯化铜、四丁基溴化铵和二甲基化砜。
12.可选的,所述凝胶电解质层的厚度是30μm~80μm;第一电极层和第二电极层的厚度是0.1

~2


13.可选的,所述第一电位为

0.7v~

1.2v,所述第二电位为

0.3v~0.2v。
14.可选的,还包括:依次位于所述第一偏光片远离所述背光模组一侧的全透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和第二偏光片;
15.所述第二偏光片用于控制从所述显示装置出射的所述偏振光的光强。
16.可选的,所述第一电极层和所述第二电极层的成分均包括氧化铟锡。
17.可选的,所述显示装置为液晶显示装置。
18.可选的,还包括:控制电路;所述控制电路分别与所述第一电极层和所述第二电极层连接;所述控制电路用于向所述第一电极层和所述第二电极层提供电压,以使所述第一电极层和所述第二电极层均处于所述第一电位或者所述第二电位。
19.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显示屏,所述显示屏包括如上述第一方面所述的显示装置。
20.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和显示屏,包括背光模组和第一偏光片;背光模组用于提供背光光源;第一偏光片位于背光模组的一侧,用于将背光光源转换为偏振光。通过设置电致变色层,电致变色层位于背光模组与第一偏光片之间,电致变色层用于通过改变自身的工作状态调节显示装置处于全反射模式或者全透射模式,其中电致变色层的工作状态包括全反射状态和全透射状态,本实施例以此实现了显示装置在全反射模式和全透射模式之间的切换,即实现了一种既具有全反射模式又具有全透射模式的显示装置,从而能够满足用户在不同亮光环境中的使用需求,例如使显示装置切换至全反射模式以适用于光线充足的环境,而使显示装置切换至全透射模式以适用于光线偏暗的环境。
附图说明
21.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22.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23.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24.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屏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5.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非对本发明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发明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26.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参考图1,显示装置包括:背光模组10,用于提供背光光源;第一偏光片30,位于背光模组10的一侧,用于将背光光源转化为偏振光;电致变色层20,位于背光模组10与第一偏光片30之间;电致变色层20用于通过改变自身的工作状态调节显示装置处于全反射模式或者全透射模式,其中,电致变色层20的工作状态包括全反射状态和全透射状态。
27.具体的,显示装置可包括依次设置的背光模组10、第一偏光片30和显示面板,显示面板可包括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例如包括全透式薄膜晶体管阵列或者半反半透式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背光模组10提供背光光源,背光光源入射至第一偏光片30而被第一偏光片30转换为偏振光,例如线偏振光,偏振光经显示面板出射,从而显示装置实现显示。其中,第一偏光片30可理解为显示装置的下偏光片,也即背光光源的起偏器。
28.本实施例中,显示装置还包括电致变色层20,电致变色层20的工作状态包括全反射状态和全透射状态。电致变色层20工作于全反射状态时,呈现为能够对环境光进行反射
的镜面反射状态;电致变色层20工作于全透射状态时,呈现为能够透射环境光线的全透射状态,例如透明状态;可通过对电致变色层20施加电压的方式使电致变色层20的工作状态在全反射状态与全透射状态之间切换。
29.基于此,本实施例中将电致变色层20设置于背光模组10与第一偏光片30之间,从而当电致变色层20工作于全透射状态时,背光光源可通过电致变色层20和第一偏光片30为显示面板提供光源,显示装置基于背光光源实现显示,显示装置处于全透射模式。当电致变色层20工作于全反射状态时,背光光源被电致变色层20阻挡,入射至电致变色层20的环境光经过电致变色层20反射后通过第一偏光片30而作为显示面板的光源,显示装置基于环境光实现显示,显示装置处于全反射模式。
30.综上所述,本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当显示装置处于光线充足的环境中时,环境中的光线足以为显示装置中的显示面板提供光源使显示装置实现显示,而无需背光光源为显示面板提供光源,此时可使电致变色层20工作于全反射状态,从而显示装置以全反射模式实现显示;当显示装置处于光线偏暗的环境中时,环境中的光线不足以为显示装置中的显示面板提供可使得显示装置实现显示的光源,需要背光光源为显示面板提供光源,此时可使电致变色层20工作于全透射状态,从而显示装置以全透射模式实现显示;据此,实现了一种既具有全反射模式又具有全透射模式的显示装置,从而能够满足用户在不同亮光环境中的使用需求。
31.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参考图2,在上述各实施例的基础上,可选的,电致变色层20包括第一电极层21、第二电极层23和凝胶电解质层22,凝胶电解质层22位于第一电极层21和第二电极层23之间。当第一电极层21和第二电极层23的电位均处于第一电位时,凝胶电解质层22使得第一电极层21和第二电极层23均呈现为镜面反射态,以使电致变色层20处于全反射状态。当第一电极层21和第二电极层23的电位均处于第二电位时,凝胶电解质层22使得第一电极层21和第二电极层23均呈现为透明状态,以使电致变色层20处于全透射状态。
32.具体的,第一电极层21和第二电极层23可均为透明电极层。凝胶电解质层22由金属微粒和有机溶液形成。基于此,当向第一电极层21和第二电极层23均提供第一电位或者第二电位时,会使得凝胶电解质层22中的金属微粒发生化学反应,例如使得凝胶电解质层22中的金属微粒发生还原反应,从而沉积至第一电极层21和第二电极层23上使得第一电极层21和第二电极层23均处于镜面反射态,这样,电致变色层20表现为全反射状态;或者使得沉积在第一电极层21和第二电极层23上的金属微粒发生氧化反应,重新溶解至有机溶液中使得第一电极层21和第二电极层23均处于透明状态,此时,电致变色层20表现为全透射状态。
33.在上述各实施例的基础上,可选的,第一电极层21和第二电极层23的成分均包括氧化铟锡(ito)。凝胶电解质层22的成分包括硝酸银、氯化铜、四丁基溴化铵(tbabr)和二甲基化砜(dmso,c2h6os)。
34.具体的,当第一电极层21和第二电极层23均为第一电位时,凝胶电解质层22中的ag

和cu

会发生电化学还原,因而第一电极层21和第二电极层23上将沉积有ag粒子和cu粒子,从而第一电极层21和第二电极层23均处于镜面反射态,据此电致变色层20表现为全反射状态。其中,第一电极层21和第二电极层23均为第一电位时,凝胶电解质层22中的ag


生电化学还原的化学方程式可参考下式:
35.ag

nbr


agbr
n1

n
36.agbr
n1

n
e


ag nbr

37.当第一电极层21和第二电极层23均为第二电位时,凝胶电解质层22中的ag粒子和cu粒子发生氧化反应,溶解至四丁基溴化铵和二甲基化砜中而不再沉积于第一电极层21和第二电极层23上,从而第一电极层21和第二电极层23均从镜面反射态转换至透明状态,电致变色层20表现为全透射状态。可以理解的是,第一电极层21和第二电极层23还可以是其它透明电极层,凝胶电解质层22中的成分也还可以是其它有机溶剂和金属微粒,只要能够充分实现电致变色层20的功能即可,不仅限于上述。
38.在不改变第一电位和第二电位的情况下,凝胶电解质层22的厚度过厚或者浓度过高均容易使得电致变色层20的工作状态的切换速度过慢或者全反射状态和全透射状态的效果不佳,或者凝胶电解质层22的厚度过薄或者浓度过低也容易使得全反射状态和全透射状态的效果不佳。可选的,凝胶电解质层22的厚度是30μm~80μm;第一电极层21和第二电极层23的厚度是0.1

~2

。其中,凝胶电解质层22的金属微粒的浓度是1.5mol/l~5mol/l。这样,在保证电致变色层20的工作状态的切换速度适中的情况下,也保证电致变色层20的全反射状态和全透射状态的较佳效果。另外,可选的,第一电位为

0.7v~

1.2v,第二电位为

0.3v~0.2v,以进一步保证电致变色层20充分实现其功能。
39.在上述各实施例的基础上,可选的,显示装置还包括:控制电路;所述控制电路分别与第一电极层21和第二电极层23连接;控制电路用于向第一电极层21和第二电极层23提供电压,以使第一电极层21和第二电极层23均处于第一电位或者第二电位。其中,控制电路可以设置在显示装置中的柔性电路板上或者独立设置。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设置了电致变色层20之后,仅需对电致变色层20的电位进行简单控制即可实现显示装置在全反射模式和全透射模式之间的切换,简单实用。
40.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参考图3,在上述各实施例的基础上,可选的,显示装置还包括:依次位于第一偏光片30远离背光模组10一侧的全透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40和第二偏光片50;第二偏光片50用于控制从显示装置出射的偏振光的光强。其中,全透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40可位于显示面板中,全透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40能够透射入射的环境光;第二偏光片50用于解析经显示面板出射的偏振光,从而控制从显示装置出射的偏振光的光强,使显示装置实现多彩显示,第二偏光片50可理解为显示装置的上偏光片,也即背光光源的检偏器。
41.即,当显示装置处于光线充足的环境中时,可使电致变色层20工作于全反射状态,背光光源被电致变色层20阻挡,入射至电致变色层20的环境光经过电致变色层20反射后依次通过第一偏光片30、全透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40和第二偏光片50而出射,显示装置基于环境光实现显示,显示装置处于全反射模式;当显示装置处于光线偏暗的环境中时,可使电致变色层20工作于全透射状态,背光光源依次通过电致变色层20、第一偏光片30、全透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40和第二偏光片50而出射,显示装置基于背光光源实现显示,显示装置处于全透射模式。
42.在上述各实施例的基础上,可选的,显示装置为液晶显示装置。其中,液晶显示装置可包括液晶显示面板,液晶显示面板可包括依次设置的全透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40、液
晶层和彩膜基板;其中背光模组10用于通过第一偏光片30向液晶显示面板提供背光光源。
43.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显示屏。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屏的结构示意图,参考图4,显示屏100包括如上述任意技术方案所述的显示装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屏与显示装置两者属于相同的发明构思,能够实现相同的技术效果,重复内容此处不再赘述。
44.注意,上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技术原理。本领域技术人员会理解,本发明不限于这里所述的特定实施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虽然通过以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但是本发明不仅仅限于以上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情况下,还可以包括更多其他等效实施例,而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范围决定。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