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氮磷高效小麦品种选育方法与流程

2021-11-22 13:32: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属于农业育种领域,涉及一种可提高小麦氮磷利用效率的小麦品种选育方法,具体涉及一种高效准确系统的氮磷高效小麦品种选育方法。


背景技术:

2.传统的氮磷高效小麦品种选育方法一般是在品种选育高世代(f5代以上)进行氮磷利用特性鉴定,将高代品系分别种植在正常处理、低氮处理、低磷处理条件下,成熟期测定产量,并拔取单位面积单株,测定单位面积地上部氮、磷含量,计算氮、磷素吸收利用效率,从而选取氮磷高效品种。采用这种传统方法选育氮磷高效品种存在效率低、耗时长且精准性不高等缺点。目前缺乏氮磷高效小麦品种系统选育方法,且还没有统一的鉴定标准。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为解决现有选育氮磷高效品种存在效率低、耗时长且精准性不高的问题,提出一种氮磷高效小麦品种选育方法,该方法可以快速准确地选育出氮磷高效小麦品种,并且可以实现养分高效品种培育的精确性,并大大降低了选择成本。
4.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氮磷高效小麦品种选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组配杂交组合,将所得f1代种子种植在高肥和低肥两个处理区,1寸1粒播种,在不同生育时期调查综合农艺性状,成熟期收获种子,人工测量千粒重,选择在高肥和低肥两个处理下,综合农艺性状均优良、千粒重均大于48g材料进入f2代。
5.上述的生育时期包括:苗期、拔节期、孕穗期、抽穗期、开花期、灌浆期、成熟期。
6.综合农艺性状包括:株高、长势、分蘖、有效穗数、穗粒数、千粒重、抗病性、熟相等。
7.高肥处理为:目标产量为每亩600公斤肥力水平。
8.低肥处理为:目标产量为每亩400公斤肥力水平。
9.综合农艺性状优良的评价标准为:长势强壮,株高80cm左右,单株有效穗数12个以上,穗粒数36个以上,千粒重50g以上,白粉病、条锈病等病害达中抗以上,落黄好。
10.(2)f2代在低肥处理下选择,每个杂交组合种植1000株左右,3寸1粒播种,通过田间观察和室内考种,选择综合农艺性状优良、耐低肥能力强的单株进入f3代。
11.上述的耐低肥能力强表现为:低肥处理下长势强壮,单株有效穗数10个以上,穗粒数34个以上,千粒重50g以上,白粉病、条锈病等病害达中抗以上,落黄好。
12.(3)f3代在高肥和低肥处理下同时选择,选择在低肥处理下综合农艺性状优良耐低肥能力强,且高肥处理下丰产性好的材料,进入f4代。每个f2单株种子在高肥和低肥处理下均种植,3寸1粒。
13.丰产性好的评价标准:长势强壮,株高80cm左右,单株有效穗数12个以上,穗粒数36个以上,千粒重50g以上,白粉病、条锈病等病害达中抗以上。
14.(4)f4代种植在正常肥力水平下,2寸1粒,选择高产且综合农艺性状优良的株系进
入f5代。
15.(5)f5代在正常肥力水平下进行小区产量品系比较初级试验,以国家或省区试对照为对照品种,每个小区0.02亩,机械播种。收获后测量整个小区的籽粒产量,选择产量较对照品种提高5%以上的品系进入产量品比正式试验。
16.(6)在正常肥力水平下,对参加产量品比正式试验的品系进行选择,以区试对照为对照品种,每个小区0.02亩,3次重复,机械播种。收获后测量整个小区的籽粒产量,选择产量较对照品种提高5%以上的品系参加品种审定品比试验。同时,将入选品系进行氮、磷利用特性鉴定。
17.(7)氮、磷利用特性鉴定试验设置正常(npk)、减氮(pk)和减磷(nk)三个处理,处理区间设置至少2米宽的隔离带。减氮处理比正常处理减氮50%,减磷处理比正常处理减磷60%。对照品种选用种植区域的区试对照品种和研究区域公认的氮、磷均高效品种。材料按4行/小区种植,行长2米,行距23.3厘米,株距3.3厘米。
18.评价指标:按公式(1)分别计算3次重复氮效率指数(nui)、磷效率指数(pui),取平均值,计算结果保留三位小数:nui(pui)=g
4t
·
g

1c
·
g
c
·
(g
4t
)
‑1………………………
(1)式中:nui(pui):氮(磷)效率指数;g
t
:待测材料减氮(磷)处理籽粒产量;g
c
:待测材料正常处理籽粒产量;g
c
:对照品种正常处理籽粒产量;g
t
:对照品种减氮(磷)处理籽粒产量。
19.评价标准:按照表1的标准,冬小麦氮利用特性鉴定是在正常施肥和氮胁迫两种施肥水平下,根据氮效率指数(nui)来评价检测样品的氮利用特性。
20.按照表1的标准,冬小麦磷利用特性鉴定是在正常施肥和磷胁迫两种施肥水平下,根据磷效率指数(pui)来评价检测样品的磷利用特性。
21.表1氮、磷利用效率鉴定等级划分(8)根据氮效率指数和磷效率指数,筛选出氮高效、磷高效和氮磷协同高效品系。
22.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传统的方法是各世代选择均在正常处理下进行,只在高世代进行氮磷利用特性鉴定,利用这种方法选育出氮磷高效品种的几率很低,且通过鉴定,多数品种都不属于氮磷高
效类型的。本发明提供的氮磷高效小麦品种选育方法,可以快速准确的选育出氮磷高效小麦品种。本发明在f1代进行丰产性等综合农艺性状调查时,还进行耐低肥性筛选(即在高肥和低肥两个条件下选择),f2代完全在低肥条件下选择,f3代又在高肥和低肥两个条件下选择,f4代及其以后世代均在正常处理下选择,并在高世代进行氮磷利用特性鉴定。本发明从f1代开始进行耐低肥性筛选,可以实现养分高效品种培育的精确性,并大大降低了选择成本。
23.本发明另一个关键改进点是氮磷利用特性鉴定标准的改变,本发明利用氮效率指数和磷效率指数评价品种的氮、磷利用特性,可以快速准确对品种进行评价。而传统的评价指标较多,且不统一;鉴定程序较复杂,效率较低。
具体实施方式
24.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更加详细的说明,以便于对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理解,但并不用于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
25.实施例1本实施例的氮磷高效小麦品种选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2013年开始组配杂交组合,以(郑资08h486
‑0‑
5)f5代优株为母本,周麦26为父本组配杂交组合,f1代种植在高肥和低肥两个处理下,1寸1粒播种,选择不同生育期综合农艺性状表现均优异的组合,选取60穗混脱种子种植f2代,所选种子千粒重均大于48g。
26.上述的生育时期包括:苗期、拔节期、孕穗期、抽穗期、开花期、灌浆期、成熟期。
27.综合农艺性状包括:株高、长势、分蘖、有效穗数、穗粒数、千粒重、抗病性、熟相等。
28.高肥处理为:目标产量为每亩600公斤肥力水平。
29.低肥处理为:目标产量为每亩400公斤肥力水平。
30.综合农艺性状优良的评价标准为:长势强壮,株高80cm左右,单株有效穗数12个以上,穗粒数36个以上,千粒重50g以上,白粉病、条锈病等病害达中抗以上,落黄好。
31.(2)f2代在低肥处理下种植,机械播种,17米行长,3寸1粒,共1200株。通过田间抗病性、株型、落黄性等农艺性状调查,结合室内株高、分蘖、穗型、结实率、籽粒饱满度等性状,选择4个综合农艺性状优良、耐低肥能力强的单株进入f3代。
32.上述的耐低肥能力强表现为:低肥处理下长势强壮,单株有效穗数10个以上,穗粒数34个以上,千粒重50g以上,白粉病、条锈病等病害达中抗以上,落黄好。
33.(3)将入选的每个单株的种子分成两份,以满足f3代在高肥和低肥两个处理下种植。每个单株种子在高肥和低肥处理下均种植2行,3寸1粒,4米行长。人工接条锈菌,调查抗病性、株型、分蘖、茎秆强度等主要农艺性状,选择在低肥处理下综合性状优良耐低肥能力强,且高肥处理下丰产性好的材料,两个处理下分别按株系收获2行种子,室内考察籽粒性状、品质性状等,选择优良株系13h152
‑5‑
1种植f4代。该品系品质属于中强筋,蛋白质含量15.0%,湿面筋含量31.1%,吸水率58.2%,形成时间6.2min,稳定时间8.0min。
34.丰产性好的评价标准:长势强壮,株高80cm左右,单株有效穗数12个以上,穗粒数36个以上,千粒重50g以上,白粉病、条锈病等病害达中抗以上。
35.(4)f4代在正常肥力处理下种植,每个系种植1行,2寸1粒,4米行长。继续调查抗病性丰产性等主要农艺性状,选择高产且综合农艺性状优良的13h152
‑5‑1‑
2优良品系参加下
一年产量品比试验。连续两年产比试验结果13h152
‑5‑1‑
2品系均比区试对照周麦18增产5%以上。国家良种联合攻关连续两年产量品比试验该品系较对照周麦18平均增产6.4%。高抗条锈病、中抗白粉病、叶锈病和纹枯病,高感赤霉病。
36.(5)在正常(npk)、减氮(pk)和减磷(nk)三个处理下,分别鉴定13h152
‑5‑1‑
2品系的氮、磷利用特性,对照品种为百农207。连续两年鉴定结果显示,13h152
‑5‑1‑
2品系氮效率指数和磷效率指数分别平均为1.827(>1.300)和1.282(>1.100)。因此,选育出了高产氮磷均高效的小麦新品种郑麦1905。
37.对比实施例(1)2013年开始组配杂交组合,以(郑资08h486
‑0‑
5)f5代优株为母本,周麦26为父本组配杂交组合,f1代选择在高肥处理下综合农艺性状表现优异的组合,选取60穗混脱种子种植f2代。
38.(2)f2代在正常肥力水平下种植,机械播种,17米行长,3寸1粒,共1200株。通过田间抗病性、株型、落黄性等农艺性状调查,结合室内株高、分蘖、穗型、结实率、籽粒饱满度等性状,选择2个综合农艺性状优良的单株进入f3代。
39.(3)f3代继续种植在正常肥力水平下,上一代入选的单株种子种植2行,3寸1粒,4米行长。人工接条锈菌,调查抗病性、株型、分蘖、茎秆强度等主要农艺性状,将综合性状优良的株系收获2行种子,室内考察籽粒性状、品质性状等,选择农艺性状优良的株系13h152
‑2‑
1种植f4代。
40.(4)f4代继续在正常肥力水平下种植,每个系种植1行,2寸1粒,4米行长。继续调查抗病性丰产性等主要农艺性状,选择农艺性状优良品系13h152
‑2‑1‑
3参加下一年产量品比试验。产比试验结果13h152
‑2‑1‑
3品系与区试对照(周麦18)相比平产。
41.(5)f5代在正常(npk)、减氮(pk)和减磷(nk)三个处理下,分别鉴定氮、磷利用特性。氮效率指数和磷效率指数分别为0.872(<0.899)和0.745(<0.899),鉴定13h152
‑2‑1‑
3品系为氮、磷均低效型。
42.以上所述之实施例,只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限制本发明的实施范围,故凡依本发明专利范围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应包括于本发明申请专利范围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