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液压抓斗的制作方法

2021-11-20 03:06: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属于冶金铁渣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液压抓斗。


背景技术:

2.渣铁是冶金工艺生产的衍生物,由残余铁水冷却后形成,该铁水渣含有丰富的铁元素,极具加工价值,因此在钢渣处理过程中,采用渣罐接渣的方式将铁渣收集在渣灌中,铁水渣在渣罐内冷却后形成体积较大的圆台形渣铁,这些圆台形渣铁经过破碎、除渣等一系列后续加工处理步骤形成高纯铁成品,圆台形渣铁在破碎作业前,首先要从渣罐转移至破碎区,传统的处理方式为用工程机械铲斗将大渣铁推至破碎区,在现场实际作业过程中存在以下一些问题:需要员工反复进行安全确认,步骤繁琐,作业效率低下;需要工程机械全程参与,由于每天要破碎的大渣铁较多,工程机械油耗也比较大,造成了较大的生产成本投入;需用工程机械铲斗将大渣铁推至破碎区,由于大渣铁较重,在反复的推移过程中常常造成铲斗的损坏,无形中增加了工程机械的维修成本,同时,会产生较大扬尘,影响环境。
3.因此,需要一种新的处理方式去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液压抓斗,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机械铲斗处理大渣铁时,步骤繁琐、效率低下和扬尘过大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液压抓斗,包括:承重本体;液压系统,所述液压系统固定设置在所述承重本体上,所述液压系统包括液压缸;抓取组件,所述抓取组件包括两个钳臂和平衡杆,所述平衡杆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钳臂转动相连,两个所述钳臂分别转动设置在所述承重本体的两侧且相互对称,所述液压缸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钳臂固定相连。
6.优选地,所述钳臂上设置有第一连接孔、第二连接孔和第三连接孔,所述第一连接孔与所述液压缸的端部固定相连,第二连接孔与所述承重本体转动相连,所述第三连接孔与所述平衡杆的端部转动相连。
7.优选地,两个所述钳臂上的所述第三连接孔相对所述承重本体非对称设置。
8.优选地,所述钳臂上设置有两个钳齿,两个所述钳齿上固定设置有夹持件。
9.优选地,在同一个所述钳臂中,两个所述夹持件围成一定曲率的弧状夹持部,所述曲率根据待夹取件的外周曲率确定。
10.优选地,所述夹持件包括连接块和嵌设在所述连接块上的耐磨块,所述连接块焊接在所述钳齿的端部。
11.优选地,所述耐磨块的夹持面呈锯齿状。
12.优选地,两个所述钳齿间设置有中间钳齿,所述中间钳齿通过连接轴与两个所述钳齿焊接相连。
13.如上所述,本发明的一种液压抓斗,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4.利用液压抓斗抓取渣罐中的圆柱形大渣铁,将圆柱形大渣铁移动至破碎区,用液压抓斗将大渣铁直接夹取后放置在破碎区,整个过程步骤简单,作业效率高,无需员工反复进行安全确认,节省人力资源,且作业过程中不会产生扬尘,影响环境。
附图说明
15.图1显示为本实施例一种液压抓斗的结构示意图。
16.图2显示为本实施例一种液压抓斗上的承重梁的结构示意图。
17.图3显示为本实施例一种液压抓斗上的左钳臂的结构示意图。
18.图4显示为本实施例一种液压抓斗上的右钳臂的结构示意图。
[0019]1ꢀꢀꢀꢀꢀꢀꢀꢀꢀꢀꢀꢀꢀꢀꢀꢀꢀꢀꢀꢀꢀꢀ
承重梁
[0020]
101
ꢀꢀꢀꢀꢀꢀꢀꢀꢀꢀꢀꢀꢀꢀꢀꢀꢀꢀꢀꢀ
左钳臂安装孔
[0021]
102
ꢀꢀꢀꢀꢀꢀꢀꢀꢀꢀꢀꢀꢀꢀꢀꢀꢀꢀꢀꢀ
右钳臂安装孔
[0022]2ꢀꢀꢀꢀꢀꢀꢀꢀꢀꢀꢀꢀꢀꢀꢀꢀꢀꢀꢀꢀꢀꢀ
液压系统
[0023]
201
ꢀꢀꢀꢀꢀꢀꢀꢀꢀꢀꢀꢀꢀꢀꢀꢀꢀꢀꢀꢀ
驱动装置
[0024]
202
ꢀꢀꢀꢀꢀꢀꢀꢀꢀꢀꢀꢀꢀꢀꢀꢀꢀꢀꢀꢀ
液压缸
[0025]3ꢀꢀꢀꢀꢀꢀꢀꢀꢀꢀꢀꢀꢀꢀꢀꢀꢀꢀꢀꢀꢀꢀ
左钳臂
[0026]
301
ꢀꢀꢀꢀꢀꢀꢀꢀꢀꢀꢀꢀꢀꢀꢀꢀꢀꢀꢀꢀ
左第一连接孔
[0027]
302
ꢀꢀꢀꢀꢀꢀꢀꢀꢀꢀꢀꢀꢀꢀꢀꢀꢀꢀꢀꢀ
左第二连接孔
[0028]
303
ꢀꢀꢀꢀꢀꢀꢀꢀꢀꢀꢀꢀꢀꢀꢀꢀꢀꢀꢀꢀ
左第三连接孔
[0029]
304
ꢀꢀꢀꢀꢀꢀꢀꢀꢀꢀꢀꢀꢀꢀꢀꢀꢀꢀꢀꢀ
左第一钳齿
[0030]
305
ꢀꢀꢀꢀꢀꢀꢀꢀꢀꢀꢀꢀꢀꢀꢀꢀꢀꢀꢀꢀ
左第二钳齿
[0031]
306
ꢀꢀꢀꢀꢀꢀꢀꢀꢀꢀꢀꢀꢀꢀꢀꢀꢀꢀꢀꢀ
左第三钳齿
[0032]
307
ꢀꢀꢀꢀꢀꢀꢀꢀꢀꢀꢀꢀꢀꢀꢀꢀꢀꢀꢀꢀ
左连接块
[0033]
308
ꢀꢀꢀꢀꢀꢀꢀꢀꢀꢀꢀꢀꢀꢀꢀꢀꢀꢀꢀꢀ
左耐磨块
[0034]4ꢀꢀꢀꢀꢀꢀꢀꢀꢀꢀꢀꢀꢀꢀꢀꢀꢀꢀꢀꢀꢀꢀ
右钳臂
[0035]
401
ꢀꢀꢀꢀꢀꢀꢀꢀꢀꢀꢀꢀꢀꢀꢀꢀꢀꢀꢀꢀ
右第一连接孔
[0036]
402
ꢀꢀꢀꢀꢀꢀꢀꢀꢀꢀꢀꢀꢀꢀꢀꢀꢀꢀꢀꢀ
右第二连接孔
[0037]
403
ꢀꢀꢀꢀꢀꢀꢀꢀꢀꢀꢀꢀꢀꢀꢀꢀꢀꢀꢀꢀ
右第三连接孔
[0038]
404
ꢀꢀꢀꢀꢀꢀꢀꢀꢀꢀꢀꢀꢀꢀꢀꢀꢀꢀꢀꢀ
右第一钳齿
[0039]
405
ꢀꢀꢀꢀꢀꢀꢀꢀꢀꢀꢀꢀꢀꢀꢀꢀꢀꢀꢀꢀ
右第二钳齿
[0040]
406
ꢀꢀꢀꢀꢀꢀꢀꢀꢀꢀꢀꢀꢀꢀꢀꢀꢀꢀꢀꢀ
右第三钳齿
[0041]
407
ꢀꢀꢀꢀꢀꢀꢀꢀꢀꢀꢀꢀꢀꢀꢀꢀꢀꢀꢀꢀ
右连接块
[0042]
408
ꢀꢀꢀꢀꢀꢀꢀꢀꢀꢀꢀꢀꢀꢀꢀꢀꢀꢀꢀꢀ
右耐磨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43]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发明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0044]
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液压抓斗,包括:承重本体;液压系统2,液压系统2固定设置在承重本体上,液压系统2包括液压缸202;抓取组件,抓取组件包括两个钳臂和平衡
杆,平衡杆的两端分别与两个钳臂转动相连,两个钳臂分别转动设置在承重本体的两侧且相互对称,液压缸202的两端分别与两个钳臂固定相连。
[0045]
利用液压抓斗抓取渣罐中的圆柱形大渣铁,将圆柱形大渣铁移动至破碎区,液压缸202动作驱使两个钳臂转动张开,调节两个钳臂间的距离进而将大渣铁直接夹取,再整体移动液压抓斗,即可将大渣铁放置在破碎区,整个过程步骤简单,作业效率高,无需员工反复进行安全确认,节省人力资源,且作业过程中不会产生扬尘,影响环境。
[0046]
具体的,如图2所示,本实例中的承重本体为承重梁1,承重梁1上端设置有吊环,吊环上设置吊链,承重梁1通过吊链实现提升和降落;承重梁1的中部设置有法兰,法兰上固定安装液压系统2,液压系统2包括液压控制组件201和液压缸202,本实施例中,液压缸202为双向液压缸,液压控制组件201驱动液压缸202伸缩;承重梁1两侧对称设置有左钳臂安装孔101和右钳臂安装孔102,分别用于安装上述两个钳臂,即图2中的左钳臂3和右钳臂4,本实施例中,左钳臂3和右钳臂4分别通过销轴转动安装在左钳臂安装孔101和右钳臂安装孔102上。
[0047]
如图3所示,左钳臂3上设置有左第一钳齿304、左第二钳齿305和左第三钳齿306,右第三钳齿306通过连接轴与左第一钳齿304、左第二钳齿305焊接相连,左第一钳齿304、左第二钳齿305和左第三钳齿306围成一定曲率的弧状夹持部,曲率根据待夹取件的外周曲率确定,方便钳臂夹持夹取件;左第一钳齿304和左第二钳齿305上均设置有左第一连接孔301、左第二连接孔302和左第三连接孔303,且左钳臂3上的左第一钳齿304、左第二钳齿305和左第三钳齿306上均设置有左连接块307,左连接块307上设置有左耐磨块308,左耐磨块308夹持面均呈锯齿状,能够增大夹持面的摩擦力,防止夹取件在夹取过程中产生滑动。
[0048]
如图4所示,右钳臂4上设置有右第一钳齿404、右第二钳齿405和右第三钳齿406,右第三钳齿406通过连接轴与右第一钳齿404、右第二钳齿405焊接相连,右第一钳齿404、右第二钳齿405和右第三钳齿406围成一定曲率的弧状夹持部,曲率根据待夹取件的外周曲率确定,方便钳臂夹持夹取件;右第一钳齿404和右第二钳齿405上均设置有右第一连接孔401、右第二连接孔402和右第三连接孔403,且右钳臂4上的右第一钳齿404、右第二钳齿405和右第三钳齿406上均设置有右连接块407,右连接块407上设置有右耐磨块408,右耐磨块408夹持面均呈锯齿状,能够增大夹持面的摩擦力,防止夹取件在夹取过程中产生滑动。
[0049]
左第一连接孔301和右第一连接孔401分别固定连接在液压缸202两端,左第二连接孔302与右第二连接孔402分别与承重梁1上的左钳臂安装孔101和右钳臂安装孔101转动连接,本实施例中,转动连接方式为销轴连接,左第三连接孔303和右第三连接孔403分别通过销轴连接在平衡杆两端,平衡杆能够让左钳臂3和右钳臂4在张开和闭合的过程中更平稳,同时也能限制左钳臂3和右钳臂4张开的最大角度;左第三连接孔303和右第三连接孔403相对承重梁1非对称设置,本实施例中,左第三连接孔303设置在左第二连接孔302的斜上方,右第三连接孔403设置在右第二连接孔402的斜下方,实际情况不限于此种位置设置方式,只要左第三连接孔303和右第三连接孔403非对称设置,且不影响左钳臂3和右钳臂4的开启和闭合的情况下,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以内。
[0050]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一种液压抓斗,液压抓斗利用液压抓斗抓取渣罐中的圆柱形大渣铁,将圆柱形大渣铁移动至破碎区,用液压抓斗将大渣铁直接夹取后放置在破碎区,整个过程步骤简单,作业效率高,无需员工反复进行安全确认,节省人力资源,且作业过程中
不会产生扬尘,影响环境。
[0051]
所以,本发明有效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种种缺点而具高度产业利用价值。
[0052]
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发明。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发明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发明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发明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