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静脉注入用过滤器的滤板叠层结构的制作方法

2021-11-19 23:44: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一种静脉注入用过滤器的滤板叠层结构,更加详细地涉及一种静脉注入用过滤器的滤板叠层结构,其用过滤器形态的支撑体支撑具有过滤功能的过滤体,即使在高压下也能防止过滤体损坏。


背景技术:

2.通常,在医院以治疗为目的向体内注射药物时,会向静脉或皮下脂肪注入药物,但向皮下脂肪注入时主要使用注射器,向静脉以一定速度注入药物时主要使用输液线。
3.此时,为了去除可能混入药物的异物而使用过滤器,且主要使用膜滤器。
4.但是,为了拍摄ct或mri而使用照亮血管的血管造影剂,以最高3~5ml/sec的速度注入静脉,对此,在单独地只使用膜滤器的情况下,压力在过滤器中累积或超过过滤器的损坏临界点时,过滤器会损坏,丧失过滤器的原来功能。
5.另外,由于血管造影剂黏度高,压力比一般生理盐水及蒸馏水更加急剧上升。
6.为了将这种血管造影剂注入静脉内而利用造影剂注射器(media injector),因此问题在于,由于造影剂注射器的高压,膜滤器容易损坏,当产生大约5微米以上的过滤器粉末时,损坏的过滤器粉末会封闭血管,从而医疗事故的风险高。
7.以往为了防止膜滤器损坏,在用于注入药物的过滤器外壳的入口侧设置有网状过滤器,在排出口侧设置有膜滤器。
8.这种现有的过滤器结构由于没有支撑膜滤器的支架,因此与单一结构的过滤器一样,存在膜滤器损坏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9.因此,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静脉注入用过滤器的滤板叠层结构,在用于注入药物的过滤器外壳的入口侧包括具有过滤功能的膜滤器,在过滤器外壳的用于排出药物的排出口侧即膜滤器的下部包括支撑体,支撑体由具有支撑膜滤器的作用的网状或烧结过滤器形成,由此可使得过滤效率最大化,并可防止因高压导致的膜滤器损坏,可使得产品的效率性及坚固性最大化。
10.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静脉注入用过滤器的滤板叠层结构,其可包括:上侧过滤器外壳,其形成有用于注入药物的药物注入口;下侧过滤器外壳,其连接到上侧过滤器外壳的下部,形成有用于排出药物的药物排出口;过滤体,其设置在上流侧,执行过滤功能,通过上侧过滤器外壳和下侧过滤器外壳内部的药物注入口注入的药物在上流侧流动;以及支撑体,其设置于过滤体下部的用于排出药物的下流侧,从而可支撑过滤体。
11.过滤体以用于注入药物的上侧过滤器外壳为基准紧贴在支撑体的上部,可由过滤功能强的膜滤器形成。
12.支撑体由通过网状方式织造的网状过滤器或经高温高压压缩而成且通过烧结方
式制作的烧结过滤器形成,可起到支撑过滤体的支架的作用,以便防止过滤体因以高速高压注入的药物而损坏。
13.支撑体以用于注入药物的上侧过滤器外壳为基准紧贴在过滤体的下部,可支撑过滤体。
14.下侧过滤器外壳的下部可与设置有止回阀的止回阀外壳相连接。
15.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的静脉注入用过滤器的滤板叠层结构,在上流侧设置有过滤体,过滤体由具有过滤功能的膜滤器形成,向上侧过滤器外壳和下侧过滤器外壳内部通过药物注入口注入的药物在上流侧流动,在用于排出药物的下流侧即过滤体下部紧贴着支撑体,支撑体形成为网状过滤器或烧结过滤器的过滤器形态,借助于过滤体和支撑体,使得过滤效率最大化,并且支撑体在下面托着并支撑膜滤器的过滤体,即使在注入药物的高速高压下,也能防止过滤体的损坏,从而可使得产品性及用户的信赖感最大化。
附图说明
16.图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静脉注入用过滤器的滤板叠层结构的分解立体图。
17.图2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静脉注入用过滤器的滤板叠层结构的立体图。
18.图3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静脉注入用过滤器的滤板叠层结构的内部构成的结合前的截面图。
19.图4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静脉注入用过滤器的滤板叠层结构的内部构成的结合状态的截面图。
20.标号说明
21.100:上侧过滤器外壳
ꢀꢀꢀꢀꢀꢀꢀꢀꢀꢀꢀꢀꢀ
110:药物注入口
22.120:结合槽
ꢀꢀꢀꢀꢀꢀꢀꢀꢀꢀꢀꢀꢀꢀꢀꢀꢀꢀꢀꢀꢀ
200:下侧过滤器外壳
23.210:药物排出口
ꢀꢀꢀꢀꢀꢀꢀꢀꢀꢀꢀꢀꢀꢀꢀꢀꢀ
220:插片
24.300:过滤体
ꢀꢀꢀꢀꢀꢀꢀꢀꢀꢀꢀꢀꢀꢀꢀꢀꢀꢀꢀꢀꢀ
400:支撑体
25.500:止回阀外壳
ꢀꢀꢀꢀꢀꢀꢀꢀꢀꢀꢀꢀꢀꢀꢀꢀꢀ
510:止回阀
具体实施方式
26.本发明可进行多种变更,并具有多种实施例,因此要在附图中对特定实施例进行示例并在说明书中详细说明。但是,这并不是要将本发明限定于特定的实施形态,而是应当理解为包含在本发明思想及技术范围内的所有变更、均等物乃至替代物。
27.关于附图,本发明的实施例并不限于图示的特定形态,而是为了明确性而夸张的。本说明书中使用了特定术语,但这只是为了说明本发明而使用的,并不是为了限定意义或限制在专利权利要求书中记载的本发明的权利范围而使用的。
28.在本说明书中,“及/或”的表达用作在前后罗列的构成要素中至少包含一个的含义。另外,“连接/结合”的表达是指与其他构成要素直接连接或通过其他构成要素间接连接的意思。在本说明书中单数型也包括复数型,除非在句子中特别提到。另外,说明书中使用的以“包括”或“包括
……
的”形式提到的构成要素、步骤、动作及元件,是指一个以上的其他构成要素、步骤、动作及元件的存在或添加。
29.在实施例的说明中,各层(膜)、区域、图案或结构物在基板、各侧(膜)、区域、垫片
或图案的“上/上面(on)”或“下/下面(under)”形成的记载,包括直接(d i rect ly)形成或以介入有其他层的形式形成的情况。以附图为基准对各层的上/上面或下/下面的基准进行说明。
30.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进行详细的说明如下。
31.图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静脉注入用过滤器的滤板叠层结构的分解立体图,图2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静脉注入用过滤器的滤板叠层结构的立体图,图3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静脉注入用过滤器的滤板叠层结构的内部构成的结合前的截面图,图4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静脉注入用过滤器的滤板叠层结构的内部构成的结合状态的截面图。
32.如图1至图4所示,根据本发明的静脉注入用过滤器的滤板叠层结构包括上侧过滤器外壳100、下侧过滤器外壳200、过滤体300、支撑体400和止回阀外壳500。
33.上侧过滤器外壳100以贯通上下的形式形成有用于注入药物的药物注入口110。
34.另外,在上侧过滤器外壳100的下部内侧可以以能够与下侧过滤器外壳200相连接的形式形成有结合槽120。
35.下侧过滤器外壳200连接到上侧过滤器外壳100的下部,并形成有药物排出口210,以便可使得向药物注入口110注入的药物经过上侧过滤器外壳100后排出。
36.另外,在下侧过滤器外壳200的上部可设置有插片220,以便能够通过将插片220插入结合槽120而使得上侧过滤器外壳100和下侧过滤器外壳200相连接。
37.还有,当插片220插入结合槽120时,熔接在结合槽120内,从而能够使上侧过滤器外壳100和下侧过滤器外壳200牢牢固定。
38.过滤体300设置在上侧过滤器外壳100和下侧过滤器外壳200的内部,且设置在上流侧,执行过滤功能,通过药物注入口110注入的药物在上流侧流动。
39.另外,过滤体300可以以药物向药物注入口110注入的上侧过滤器外壳100为基准紧贴设置在下面说明的支撑体400的上部。
40.另外,过滤体300可以由膜滤器形成,以便可提高药物的过滤效率。
41.换句话说,通过将过滤体300设置为膜滤器,可最大程度地去除混入药物中的异物。
42.如图4所示,过滤体300可以以嵌入到上侧过滤器外壳100的下部内侧的形式连接。
43.支撑体400设置在上侧过滤器外壳100和下侧过滤器外壳200之间,设置在过滤体300下部的用于排出药物的药物排出口210的下流侧,可起到支撑过滤体300的支架的作用。
44.支撑体400可以由通过网状方式织造的网状过滤器或在高温高压下压缩制成的通过烧结方式制作的烧结过滤器形成。
45.网状过滤器通过织造制成,并混合金属丝来形成网状(mesh)。
46.烧结过滤器可通过在贴上珠子的情况下用高压压制而制成。
47.另外,支撑体400支撑过滤体300,以便通过支撑过滤体300来防止过滤体300因向药物注入口110以高速高压的形式注入的药物而损坏。
48.换句话说,支撑体400以药物向药物注入口110注入的上侧过滤器外壳100为基准紧贴在过滤体300的下部,支撑过滤体300,从而起到以防止膜滤器即过滤体300损坏的形式进行支撑的支架作用,因此膜滤器的损坏临界点上升至网状过滤器或烧结过滤器的损坏临界点,从而可防止过滤体300损坏。
49.止回阀外壳500结合在下侧过滤器外壳200的下部,且在内部包括防止药物逆流的止回阀510。
50.另外,止回阀外壳500可与下侧过滤器外壳200的下部相结合的同时被熔接。
51.当止回阀外壳500与下侧过滤器外壳200相连接时,止回阀510设置在止回阀外壳500和下侧过滤器外壳200之间,可防止经过上侧过滤器外壳100并通过过滤体300和支撑体400而流至下侧过滤器外壳200的药物的逆流。
52.对根据由上述结构形成的本发明的静脉注入用过滤器的滤板叠层结构的作用状态进行观察如下。
53.形成有药物注入口110的上侧过滤器外壳100的下部与形成有药物排出口210的下侧过滤器外壳200相结合,在上侧过滤器外壳100和下侧过滤器外壳200的内部,以药物向药物注入口110注入的上侧过滤器外壳100为基准包括膜滤器,即过滤体300,在过滤体300的下部以紧贴的形式设置有网状过滤器或烧结过滤器的支撑体400。
54.如上所述,以上侧过滤器外壳100为基准,在药物流动的上流方向设置具有过滤功能作用的过滤体300,过滤体300即膜滤器可去除混入药物中的异物。
55.还有,以上侧过滤器外壳100为基准,在用于排出药物的下流方向的过滤体300下部设置有支撑体400,支撑体400即网状过滤器或烧结过滤器在下面托着并支撑膜滤器,即过滤体300,从而防止过滤体300损坏。
56.另外,在上侧过滤器外壳100和下侧过滤器外壳200内部,用于过滤的过滤器由过滤体300和支撑体400组成并以两层的形式叠加,从而可使得过滤效率最大化。
57.与此同时,通过在下侧过滤器外壳200的下部设置安装有止回阀510的止回阀外壳500,无需在输液线上另外安装止回阀,从而可节省费用。
58.如上所述,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特定的优选实施例,在没有脱离权利要求书中请求的本发明的要旨的情况下,在本发明所属的技术领域任何具有一般知识的人都可以进行各种变形实施,而且这种变更在权利要求书记载的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