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风机塔架转换段的制作方法

2021-11-18 13:21: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技术特征:
1.一种风机塔架转换段,其特征在于:包含一个第一转换段(1)、一个第二转换段(2)、若干个第三转换段(3)、若干个第四转换段(4)、若干个锚杆连接件(5)及若干个锚索连接件(6),所述第一转换段(1)设置在所述第二转换段(2)上部,所述第二转换段(2)设置在由若干第三转换段(3)拼接而成的转换平台上部;每个第四转换段(4)一端对应与一个所述第三转换段(3)相连,另一端均对应与所述第一转换段(1)相连;每个锚杆连接件(5)及锚索连接件(6)一端均对应穿设固定在一个第三转换段(3)中,另一端均对应穿过一个第四转换段(4)并穿设固定在所述第一转换段(1)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机塔架转换段,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换段(1)包含第一外钢筒(1.1)、第一内钢筒(1.2)、第一上法兰(1.3)、第一下法兰(1.4)、第一上环板(1.5)、第一下环板(1.6)及若干第一斜钢筒(1.7);所述第一上法兰(1.3)设置在所述第一外钢筒(1.1)顶部,用于通过螺栓与风机组塔筒连接;所述第一下法兰(1.4)设置在所述第一外钢筒(1.1)底部,用于通过螺栓与第二转换段(2)相连;所述第一上环板(1.5)、第一内钢筒(1.2)及第一下环板(1.6)均内置在所述第一外钢筒(1.1)中,且第一内钢筒(1.2)夹设在第一上环板(1.5)与第一下环板(1.6)之间;所述的若干第一斜钢筒(1.7)间隔环设在所述第一外钢筒(1.1)的四周,且每个第一斜钢筒(1.7)一端伸入到第一外钢筒(1.1)内部、并与所述第一上环板(1.5)相连,另一端伸出第一外钢筒(1.1)、并对应与一个所述第四转换段(4)相连。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风机塔架转换段,其特征在于:在每个所述第一斜钢筒(1.7)伸出第一外钢筒(1.1)的一端上均还设置有一个第一斜钢筒法兰(1.8),所述第一斜钢筒法兰(1.8)用于与第四转换段(4)相连;在所述第一上环板(1.5)与第一下环板(1.6)之间还夹设有若干个第一加劲肋(1.9),且每个第一加劲肋(1.9)一端均与第一外钢筒(1.1)的内壁相连,另一端均与第一内钢筒(1.2)的外壁相连;在每个所述第一加劲肋(1.9)中部均还设置有一个第一加强环(1.10);在所述第一上环板(1.5)上还开设有若干个人孔(1.11)。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风机塔架转换段,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转换段(2)包含一个第二上钢筒(2.1)、一个第二下钢筒(2.2)、一个第二上法兰(2.3)及一个第二下法兰(2.4),所述第二上法兰(2.3)设置在所述第二上钢筒(2.1)顶部,并通过螺栓对应与第一转换段(1)底部设有的第一下法兰(1.4)相连;所述第二下法兰(2.4)设置在所述第二下钢筒(2.2)的底部,并通过螺栓对应与由若干第三转换段(3)拼接而成的转换平台相连;第二上钢筒(2.1)与第二下钢筒(2.2)之间通过焊缝相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风机塔架转换段,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第三转换段(3)均包含一个支承平台(3.1)、一个支承筒(3.2)、一个第二斜钢筒(3.3)及两个肢腿连接筒(3.4);每个所述支承平台(3.1)一端对应与一个支承筒(3.2)相连,另一端与第二转换段(2)的第二下法兰(2.3)及与之相邻的两个第三转换段(3)的支承平台(3.1)相连;每个所述支承筒(3.2)对应设置在与之相对应的支承平台(3.1)远离第二转换段(2)的
一端上,且每个支承筒(3.2)上部对应与一个第二斜钢筒(3.3)相连,下部对应与两个肢腿连接筒(3.4)相连。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风机塔架转换段,其特征在于:在每个所述第二斜钢筒(3.3)远离与之相对应的支承筒(3.2)的一端均还设置有一个第二斜钢筒法兰(3.5),每个第二斜钢筒法兰(3.5)通过螺栓同与之相对应的一个第四转换段(4)相连;在每个所述肢腿连接筒(3.4)远离与之相对应的支承筒(3.2)的一端均还设置有一个肢腿连接筒法兰(3.6),每个肢腿连接筒法兰(3.6)通过螺栓同与之相对应的一条风机塔架肢腿相连。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风机塔架转换段,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第四转换段(4)均包含一个第三斜钢筒(4.1)、一个第三斜钢筒上法兰(4.2)及一个第三斜钢筒下法兰(4.3);所述第三斜钢筒上法兰(4.2)设置在所述第三斜钢筒(4.1)的上部,并通过螺栓同与之相对应的一个第一斜钢筒(1.7)上设有的第一斜钢筒法兰(1.8)相连;所述第三斜钢筒下法兰(4.3)设置在所述第三斜钢筒(4.1)的下部,并通过螺栓同与之相对应的一个第二斜钢筒(3.3)上设有的第二斜钢筒法兰(3.5)相连。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风机塔架转换段,其特征在于:每个锚杆连接件(5)均包含4~8根锚杆(5.1),且每根锚杆(5.1)一端通过一个锚铁片(5.2)锚固在一个第三转换段(3)的支承筒(3.2)内,另一端通过一个铁楔片(5.3)锚固在第一转换段(1)的第一上环板(1.5)上。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风机塔架转换段,其特征在于:每个锚索连接件(6)均包含2根钢套管(6.1)及两条钢绞线(6.2),每条钢绞线(6.2)均对应穿设在一根钢套管(6.1)内部,每根钢套管(6.1)一端穿设固定在第一转换段(1)的第一斜钢筒(1.7)内部,另一端穿设固定在一个第三转换段(3)的肢腿连接筒(3.4)内部。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风机塔架转换段,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下钢筒(2.2)内还设置有一个安装平台(2.5),在所述安装平台(2.5)上开设有电梯井道口(2.6)及爬梯井道口(2.7),在所述电梯井道口(2.6)及爬梯井道口(2.7)的四周均设有防护栏(2.8)。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风机塔架转换段,包含一个第一转换段、一个第二转换段、若干个第三转换段、若干个第四转换段、若干个锚杆连接件及若干个锚索连接件,所述第一转换段设置在所述第二转换段上部,所述第二转换段设置在由若干第三转换段拼接而成的转换平台上部;每个第四转换段一端对应与一个第三转换段相连,另一端均对应与第一转换段相连;每个锚杆连接件及锚索连接件一端均对应穿设固定在一个第三转换段中,另一端均对应穿过一个第四转换段并穿设固定在所述第一转换段中。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施工方便、快捷,可大大缩短现场施工周期,大大提升施工效率;能有效将上部纯钢筒荷载传递到下部空间结构,有效避免应力集中,大大降低疲劳风险。大降低疲劳风险。大降低疲劳风险。


技术研发人员:欧添雁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武汉釜硕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4.16
技术公布日:2021/11/17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