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电梯载荷试验装置车的制作方法

2021-11-18 13:21: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梯安全检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电梯载荷试验装置车。


背景技术:

2.自2017年10月1日起,有关部门需要对安装监督检验合格使用5年及以上的曳引与强制式乘客电梯、消防员电梯,按照新版检规中“制动试验”项目的要求进行定期检验。测量过程中轿厢分别加载额定载重量的30%、40%、45%、50%、60%进行上、下全程运行。确定电梯平衡系数在0.40~0.50之间,或者符合制造单位的设计值,并加载至125%额定载荷。
3.以金属制的标准砝码进行电梯载荷试验时,若干个砝码使用前放置在带海绵的收纳箱内,虽然有一定的收纳功能,并且一定程度上避免内部的砝码磕碰影响测量精度;但是搬运过程中,检测人员的劳动强度非常大,需要更换检测地点时由于电梯所在现场的工况较为复杂,暂时没有较为通用的砝码运载工具和专用于放置所有电梯检测设备的车辆,因此容易造成相关检测设备的磨损,降低检测设备的使用寿命,进而影响电梯检测结果,造成电梯平衡系数较低,对电梯的安全构成威胁,甚至发生电梯蹲底等事故。
4.在用水的重量作为砝码进行电梯载荷试验时,需要配备相应的水路进行供水和排水来调节检测所需的重量,从而更便利且更准确地检验电梯载荷性能。如果采用专门的水路进行供水,因为待检测电梯的数量较多,检测设备需要根据检测电梯的位置进行移动,过于复杂的管路设计一方面增加了整个系统的重量,提高了搬运成本;另一方面,系统内部的零部件较多,经常搬运或变换储存位置会提高维修和检查供水系统本身的概率,增加零部件损坏和丢失的可能性,一定程度上影响电梯检测的进度和成本。因此在这种情况下若移动整套测试设备、对其他地点的电梯性能用水砝码进行测量时,就需要一个可以收纳多种测量部件,功能齐全且移动方便的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梯载荷试验装置车,解决了传统的电梯载荷试验中测量不精确,检测设备运送不方便的问题。
6.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电梯载荷试验装置车,所述电梯载荷试验装置车的底盘上安装有蓄水罐,所述蓄水罐四周的底盘上固定有水路,所述水路内连接有水泵,水路的入口与蓄水罐的出口连接;
7.蓄水罐后方还固定有配电箱和用于收纳水管的装置,水管的一端与水路的出口连接;所述配电箱与水路、用于收纳水管的装置连接;
8.还包括一个侧面带有卷帘门的车厢,用于封闭所述的蓄水罐、水路、配电箱和用于收纳水管的装置;
9.还包括另外安装在车厢后部、数量不少于一个且完全相同的水砝码。
10.该电梯载荷试验装置车的底盘根据上方所放置的各类试验装置预留凹槽、通孔等结构,保证装置稳定安装。通过车辆的底盘将蓄水罐支撑起来,并在蓄水罐周围排布水路与
蓄水罐连接使整套电梯载荷试验装置在车厢内部布置紧凑,大大节省了空间以便放置更大容量的蓄水罐和更多的水砝码,缩短了水路长度,使供水的时间明显缩短,检测的效率明显提升。配电箱与水路、用于收纳水管的装置连接,通过自动化的程序设计来控制水路的通断和水管的收放,提高了电梯载荷试验装置的智能化,更精准地控制进入水砝码内的水量,降低检测人员的劳动强度。封闭的车厢将蓄水罐、水路、配电箱和用于收纳水管的装置覆盖,起到了一定的保护作用,也使得该电梯载荷试验装置车整体更加美观,留有卷帘门的设计也方便了操作人员进行工作。
11.所述用于收纳水管的装置采用设有两个导管器的卷管器,所述导管器分别设置在卷管器的左、右两侧。操作人员将该电梯载荷实验装置车停稳后,根据试验地点的实际情况选择距离电梯更近的导管器输出水管,使测量过程中水管布置更加灵活。
12.还包括用于储存水砝码的支架,所述支架为矩形框架,所述支架固定在车厢后方、该电梯载荷试验装置车的底盘上,所述支架上设有用于固定水砝码的锁紧装置。该支架包括立杆和横梁,锁紧装置与立杆连接,将水砝码固定在该装置车的后部,防止行驶过程中因晃动造成水砝码掉落;横梁上装有挂钩,可以固定保护层,用防水、防晒材料制成的保护层遮盖水砝码,防止水砝码的阀门进水而影响测量精度,同时避免因降水、日晒等因素造成水砝码加速腐蚀,提高了检测装置的使用寿命。
13.优选的,支架上还设置有水砝码的提升装置,所述提升装置包括斜板、提升绳和滑轮组,所述斜板与放置水砝码的底盘连接,所述提升绳和滑轮组安装在支架侧面;在下放或者提升水砝码时,提升绳与水砝码连接,在滑轮组的配合下使水砝码沿着斜板运动,便于水砝码的上下搬运,大大减少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14.优选的,水砝码的提升装置还包括弹簧平衡器,固定连接在水砝码支架前部;水砝码支架侧面配套安装有提升架,提升架下方与斜板活动连接,可以使斜板在竖直方向上运动实现提升水砝码的作用。
15.进一步地,水路还可以采用双泵供水系统,水路还包括第二水泵,所述水泵置于蓄水罐前方,第二水泵置于蓄水罐后方;水泵在向水砝码中注水时工作,第二水泵在向蓄水罐中回水时工作,水路因此分为注水管道和排水管道两条,每条管道中的元器件减少,底盘中部有更大的空间可以放置蓄水罐;并且水路相对更加简单,便于维修保养。
16.优选的,所述水泵和第二水泵的出口处均串联有一个流量计。通过流量计可以精准测量水的流量;两个流量计分别计算注水和回水的流量,减少了单个流量计的工作次数,延长单个流量计的使用时长,提高了电梯检测时水量计算的精确性。
17.优选的,在双泵供水系统的水路中,水泵的出口处并联有卸荷回路,在水泵不工作、管道内没有水的时候保护管路,平衡管道内的压力。
18.蓄水罐上开有人孔,外部装有与之配合的封盖,便于操作人员检查和保养蓄水罐内部,以保证蓄水罐的使用寿命和内部水质。
19.进行电梯载荷试验时,根据检测电梯所需的重量将相应数量的水砝码搬运下该电梯载荷试验装置车,启动卷管器将水管的另一端与水砝码的入水口连接,导出水管的同时检测人员推动水砝码至待检测的电梯中;配电箱控制水路中的阀门打开,启动水泵从蓄水罐中抽水送至水砝码;注水过程中流量计正常工作,到达检测需要的水量后流量计将信号反馈给配电箱,配电箱控制水路中的各个元器件关闭,停止注水。再将水管和水砝码断开,
锁定电梯内部的若干个水砝码,关闭电梯进行检测工作。
20.检测人员仅需定期检测水路中的元件和配电箱是否正常,并在出发去现场前检测蓄水罐中的水量是否充足、水砝码是否完好。
2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实质性特点在于:在厢式货车内部设置有整套用水砝码进行电梯载荷试验检测的装置,蓄水罐置于水路上方,布置紧凑,大大节省了车厢内部的空间;配电箱控制水路的通断和卷管器收放水管,使该装置的自动化程度提高,更精准、快捷地进行电梯载荷试验;收纳功能完善,便于整体移动至不同的检测地点,提高检测效率,降低了检测人员的劳动强度。
附图说明
22.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23.图1为本实用新型电梯载荷试验装置车的俯视图。
24.图2为本实用新型电梯载荷试验装置车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25.图3为本实用新型电梯载荷试验装置车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26.图中标号:1.车厢、2.发电机、3.水泵、4.蓄水罐、5.第二水泵、6.水路、7.配电箱、8.卷管器、9.水砝码、10.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27.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8.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如出现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其所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如出现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29.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30.实施例1
31.一种电梯载荷试验装置车,为厢式货车,侧面带卷帘门的封闭的车厢1内的底盘上安装有蓄水罐4、水路6、发电机2和卷管器8,其中发电机2设置在车厢1内的前部,车厢1中间的底盘上安装有蓄水罐4。
32.蓄水罐4周围的底盘上布置有水路6,水路6内设置有水泵3,水路6的入口与蓄水罐4的出口连接;蓄水罐4后方设有配电箱7和卷管器8,卷管器8上缠绕有水管,水管的一端与
水路6的出口连接;该卷管器8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一个导管器,操作人员将该电梯载荷实验装置车停稳后,根据试验地点的实际情况选择距离电梯更近的导管器输出水管。
33.在车厢1之外,若干个水砝码9设置在固定于底盘的支架10内。储存水砝码9的支架10为矩形框架,支架10包括立杆和横梁,立杆上设有锁链;立杆上的锁链从侧面缠绕着水砝码9,使水砝码9固定在该装置车后部的位置;横梁上装有用于固定保护层的挂钩,运输过程中用防水、防晒材料制成的保护层遮盖住水砝码9,降低水砝码9的精确度和使用寿命受降水、光照等因素的影响。支架10的侧面设有水砝码9的提升装置,提升装置包括斜板、提升绳和滑轮组,斜板与放置水砝码9的底盘活动连接;行驶过程中,斜板收纳进底盘下部,到达搬运水砝码9的地点后,向外翻开斜板使底盘尾部与地面连接,形成斜坡。在下放或者提升水砝码9时,提升绳与水砝码9连接,在滑轮组的配合下使水砝码9沿着斜板运动,实现水砝码9的上下搬运。
34.配电箱7与发电机2、水路6的元器件、卷管器8连接,控制水路6的通断和水管的收放,提高了电梯载荷试验装置的智能化,更精准地控制进入水砝码9内的水量。
35.检测人员需要定期检测水路6中的元件和配电箱7是否正常,并在出发去现场前打开蓄水罐4上人孔的封盖检测蓄水罐4中的水量是否充足、确认各个水砝码9是否完好并稳定置于车厢1后部。
36.使用时,根据检测电梯所需的重量将相应数量的水砝码9搬运下该电梯载荷试验装置车,启动卷管器8将水管的另一端与水砝码9的入水口连接,导出水管的同时检测人员推动水砝码9至待检测电梯的轿厢中;配电箱7控制水路6中的阀门打开,启动水泵3从蓄水罐4中抽水送至水砝码9;注水过程中流量计正常工作,到达检测需要的水量后流量计将信号反馈给配电箱7,配电箱7控制水路6中的各个元器件关闭,停止注水。再将水管和水砝码9断开,锁定电梯内部的若干个水砝码9,关闭待检测电梯的轿厢门进行检测工作。
37.当检测点有不少于一个待检测电梯时,一个电梯进行完电梯载荷试验后,打开轿厢门,直接将带水的水砝码9推进下一个待检测电梯中,继续进行电梯载荷试验。
38.所有的电梯检测完毕后,打开轿厢门,将水管与水砝码9再次连接,配电箱7控制水路6中的元器件打开,启动水泵3,水砝码9内的水被抽回蓄水罐4,流量计检测到抽水完毕后,信号发送给配电箱7,关闭水路6阀门并停止水泵3工作。操作人员将水管与水砝码9断开,启动卷管器8将水管收回;再放下提升装置的斜板,把使用过的水砝码9搬运回该电梯载荷试验装置车上安装牢固,即可开车前往下一检测地点。
39.实施例2
40.如附图所示,一种电梯载荷试验装置车,为厢式货车,侧面带卷帘门的封闭的车厢1内的底盘上安装有蓄水罐4、水路6、发电机2和卷管器8,其中发电机2设置在车厢1内的前部,车厢1中间的底盘上安装有蓄水罐4。
41.蓄水罐4周围的底盘上布置有水路6,水路6内设置有水泵3,水路6的入口与蓄水罐4的出口连接;蓄水罐4后方设有配电箱7和卷管器8,卷管器8上缠绕有水管,水管的一端与水路6的出口连接;水砝码9设置在车厢1后方的底盘上。配电箱7与发电机2、水路6的元器件、卷管器8连接。
42.水路6采用双泵供水系统:水路内部包括水泵3和第二水泵5,水泵3置于蓄水罐4的前方、发电机2右侧,第二水泵5置于蓄水罐4的后方、配电箱7下方。水泵3在向水砝码9中注
水时工作,第二水泵5在向蓄水罐4中回水时工作,因此分为注水管道和排水管道两条水路6。注水管道中,水泵3设置在水路6的入口附近,旁边并联有卸荷回路,水泵3的出口处串联有第一流量计;排水管道中,第二水泵5设置在水泵3的对角处,第二水泵5的出口处串联第二流量计;两个流量计分别计算注水和回水的流量,减少了单个流量计的工作次数,整体装置的使用寿命延长。两个管道内部分别串联设置有液压控制阀和单向阀,每组液压控制阀和单向阀旁边并联有备用闸阀,这一部分用于保证水流的方向,确保测量开始和结束时水在蓄水罐4和水砝码9之间正常、准确地流通。
43.该电梯载荷试验车设置有整套用水砝码9进行电梯载荷试验检测的装置,蓄水罐4和水路6布置紧凑,大大节省了车厢1内部的空间;配电箱7控制水路6的通断和卷管器8收放水管,使该装置的自动化程度提高,更精准、快捷地进行电梯载荷试验;收纳功能完善,便于整体移动至不同的检测地点,提高检测效率,降低了检测人员的劳动强度。
44.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