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随液位自动升降的沉淀池除浮泥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1-11-18 12:21: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随液位自动升降的沉淀池除浮泥装置。


背景技术:

2.污水一体化处理设备是集成生物反应、沉淀、消毒等工艺处理过程于一体的新型污水处理设备,其抗冲击负荷能力强,处理效果好,设备构造简单,能耗低,设备灵活,具有分散和集中多样化的应用形式,运维简单无人值守,非常适用于村镇小规模的污水处理。但与此同时,污水处理设备的空间较小,使得一体化设备沉淀池内污泥不能及时清理排除,因此其沉淀效果不佳;水质波动、厌氧产气、缺氧反硝化等极易导致沉淀区污泥上浮。
3.受一体化设备上方空间限制,沉淀区无法安装传统的机械刮渣设备,因而无控制污泥上浮和出水ss(悬浮颗粒物)超标的技术措施;现有设备往往采用人工撇渣的应急管控措施进行处理,但人工方式无法及时响应,难以确保浮泥被及时有效的去除,且人工处理成本较高;对村镇污水处理的适应性差,运行维护复杂。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以上问题,提供一种随液位自动升降的沉淀池除浮泥装置。
5.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6.一种随液位自动升降的沉淀池除浮泥装置,包括浮渣收集器、u型的浮渣输送管、气提供气管、升降架、底座,所述浮渣收集器固接在浮渣输送管的入口端,所述浮渣收集器顶部设有与浮渣输送管连通的浮渣收集口,所述气提供气管安装在浮渣输送管的出口端下方,且所述气提供气管的出气口朝向浮渣输送管的出口端,所述浮渣输送管安装在升降架的上部,所述升降架的下部滑动安装在底座中。
7.进一步的,所述浮渣输送管从其入口端向出口端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直管、扩径管、第二直管、弯管、第三直管,所述扩径管小口端的内径与第一直管的内径相同,所述扩径管大口端的内径与第二支管的内径、弯管的内径、第三直管的内径均相同,所述第三直管与第一直管、第二直管相平行,所述气提供气管固定安装在第三支管的底部。
8.进一步的,所述升降架包括u型滑板、两对夹板,每对所述夹板的两头分别设有一个圆形卡槽,所述浮渣输送管安装在升降架的上部时,所述第二直管和第三直管分别卡在两个圆形卡槽中,每对所述夹板用紧固件安装在u型滑板的开口中。
9.进一步的,所述底座包括两块对称的第一导向板,两块所述第一导向板的顶部之间固接有限位块,每块所述第一导向板的底部固接有垂直于第一导向板的安装板,每块所述第一导向板的两侧分别固接一块垂直于第一导向板的第二导向板,所述限位块与第二导向板之间形成导向孔,所述u型滑板自下向上穿过导向孔。
10.进一步的,所述u型滑板的外侧面上固接有竖直的导向条,位于所述底座同一侧的
两块第二导向板之间形成竖直的导向槽,所述导向条与导向槽滑动配合。
11.进一步的,所述第三直管上安装有浮筒。
12.进一步的,所述浮渣收集器的顶部侧壁上开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进水孔。
13.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能因水位变化浮力而随之上下浮动,并通过浮渣口周边的进水孔来平衡水面浮力,使装置既能随液位自动变化,将高压气体从气提供气管输入浮渣输送管中,使浮渣输送管内局部压强降低,从而使浮渣收集口对沉淀区表面的浮渣产生向下的吸引力,从而在气提的作用下将浮渣排出沉淀池,与现有技术相比,实现自动化运行,除浮泥不需要人工参与,可实现不间断工作,运行成本低,结构简单,管理方便,具有高效、环保、节能的优点。
附图说明
14.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15.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16.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浮渣收集器、浮渣输送管、气提供气管组合后的剖视图;
17.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升降架的结构示意图;
18.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9.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20.如图1至图4所示的实施例一,一种随液位自动升降的沉淀池除浮泥装置,包括浮渣收集器1、u型的浮渣输送管2、气提供气管3、升降架4、底座5,浮渣收集器1固接在浮渣输送管2的入口端,浮渣收集器1的顶部侧壁上开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进水孔24,通过进水孔来平衡水面浮力。浮渣收集器1顶部设有与浮渣输送管2连通的浮渣收集口7,该浮渣收集口7呈碗状结构,气提供气管3安装在浮渣输送管2的出口端下方,且气提供气管3的出气口朝向浮渣输送管2的出口端,浮渣输送管2安装在升降架4的上部,升降架4的下部滑动安装在底座5中。
21.当进水/处理水量波动时,除浮渣装置能因水位变化浮力而随之上下浮动,能依靠自身的浮力实现装置的自动升降,能自动、及时调整应对不同的水量处理除浮泥工况,可使用曝气系统气源,无需外加设备成本;在具体运用中,可使浮泥回流至缺氧区,延长反应停留时间,强化脱氮效率。
22.浮渣输送管2从其入口端向出口端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直管8、扩径管9、第二直管10、弯管11、第三直管12,扩径管9小口端的内径与第一直管8的内径相同,扩径管9大口端的内径与第二支管10的内径、弯管11的内径、第三直管12的内径均相同,第三直管12与第一直管8、第二直管10相平行,气提供气管3固定安装在第三支管12的底部。
23.升降架4包括u型滑板13、两对夹板14,每对夹板14的两头分别设有一个圆形卡槽15,浮渣输送管2安装在升降架4的上部时,第二直管10和第三直管12分别卡在两个圆形卡
槽15中,每对夹板14用紧固件安装在u型滑板13的开口中。
24.底座5包括两块对称的第一导向板16,两块第一导向板16的顶部之间固接有限位块17,每块第一导向板16的底部固接有垂直于第一导向板16的安装板18,每块第一导向板16的两侧分别固接一块垂直于第一导向板16的第二导向板19,限位块17与第二导向板19之间形成导向孔20,u型滑板13自下向上穿过导向孔20。u型滑板13的外侧面上固接有竖直的导向条21,位于底座5同一侧的两块第二导向板19之间形成竖直的导向槽22,导向条21与导向槽22滑动配合。导向孔与u型滑板的配合、以及导向槽与导向条的配合能够避免u型滑板与底座之间出现水平方向的晃动。
25.本实施例在安装时,将污水处理设备的气泵通过带阀门的软管与气提供气管的进气口连通,将浮渣输送管的出口端连接一根伸入缺氧池的软管,使浮渣回流至缺氧池,等同于污泥内回流,延长反应停留时间,强化体系脱氮效果。
26.在一体化设备正常运行工况下,污水经生化处理后进入沉淀区,经锯齿形挡板堰溢流后出水。当沉淀区出现浮泥,气提进气管通入气体,浮渣排放管内的水与通入气体混合后,使管内局部压强降低,从而使浮渣口对沉淀区表面浮泥产生向下的吸力,在气体的作用下驱动浮渣管内液体向下顺管道流至缺氧池从而实现浮泥的清除。同时,污泥混合液回流至缺氧区,等同于污泥内回流,一定程度上延长了反应停留时间,强化体系脱氮效果,实现自动化运行,除浮泥不需要人工参与,可实现不间断工作,运行成本低,结构简单,管理方便,具有高效、环保、节能的优点。
27.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