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客车电磁离合风扇定位安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2021-11-18 11:52: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客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客车电磁离合风扇定位安装结构。


背景技术:

2.客车按是指乘坐9人以上(包括驾驶员座位在内),一般具有方形车厢,用于载运乘客及其随身行李的商用车,这类车型主要用于公共交通和团体运输。客车采用液力自动变速箱,提高驾驶舒适性;采用电涡流缓速器,提高制动安全性;采用can总线布置技术改善车辆各种线束布置,客车按总体结构可分为单车和列车。单车是基本车型,按客车总重或设置座位数常分为大、中、小型。单体客车的长度一般不超过13.7米,客车使用时,需要散热装置将发动机室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但是现有的散热装置仅与车体进行装配,易出现掉落的问题,降低了散热装置装配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技术实现要素:

3.为了克服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客车电磁离合风扇定位安装结构,设置的安装机构不仅与车体进行装配,还通过固定组件与防护框架相连接,增强了装配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5.一种客车电磁离合风扇定位安装结构,包括防护框架,所述防护框架的前表面靠近四个顶角的位置均设置有安装槽,所述防护框架的内部设置有安装机构,所述安装机构的两侧外表面与防护框架的两侧内壁之间均安装有一组固定机构,一组固定机构由两个呈竖直并排的固定组件组成,所述安装机构上安装有散热组件。
6.进一步的,所述安装机构包含上安装板、下安装板、安装面板和侧安装板,所述上安装板位于下安装板的上方,所述上安装板和下安装板之间固定安装有安装面板,所述安装面板的前表面靠近两侧的位置对称安装有侧安装板,所述安装面板的前表面安装有散热组件,所述散热组件位于两个侧安装板之间的位置。
7.进一步的,所述上安装板和下安装板的前端均对称设置有第一定位槽,所述侧安装板的前端设置有若干个第二定位槽,若干个第二定位槽呈等距离排布。
8.进一步的,所述散热组件包含第一风扇、第二风扇、第三风扇和第四风扇,所述第二风扇位于第一风扇和第三风扇之间,所述第三风扇位于第一风扇的一侧,所述第四风扇位于第二风扇和第三风扇之间,所述第一风扇、第二风扇和第三风扇分别设置有两个。
9.进一步的,两个所述第一风扇关于第四风扇的中心轴线呈对称排布,两个所述第二风扇关于第四风扇的中心轴线呈对称排布,两个所述第三风扇关于第四风扇的中心轴线呈对称排布。
10.进一步的,所述侧安装板的一端与上安装板的下表面焊接固定,所述侧安装板的另一端与下安装板的上表面焊接固定。
11.进一步的,所述固定组件包含第一固定块、第一连接螺栓、第二固定块和第二连接
螺栓,所述第一固定块和第二固定块之间固定安装有连接块,所述第一固定块位于第二固定块的上方,所述第一固定块的一侧对称安装有第一连接螺栓,所述第二固定块的一侧对称安装有第二连接螺栓。
12.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连接螺栓的一端贯穿第一固定块与侧安装板螺纹连接,所述第二连接螺栓的一端贯穿第二固定块与防护框架的内侧壁螺纹连接。
13.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4.设置的第一定位槽和第二定位槽便于使用者将安装机构和客车车体螺栓固定,设置的安装槽使用者将防护框架和客车车体螺栓固定;
15.散热组件用于将发动机室内气体与外界气体进行交换,通过电磁离合作用分别控制每个风扇的转动和停转,风扇启用的数量决定了气体交换的效率,合理控制风扇启用的数量,避免发动机室过热产生安全隐患;
16.设置的固定组件使得防护框架与安装机构的连接更加牢固,避免安装机构出现掉落的问题,增加了本实用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附图说明
17.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18.图1是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主视图;
19.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固定组件的结构主视图;
20.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安装机构和散热组件的结构主视图。
21.图中:1、防护框架;11、安装槽;2、安装机构;3、固定组件;21、上安装板;22、下安装板;23、安装面板;24、侧安装板;41、第一风扇;42、第二风扇;43、第三风扇;44、第四风扇;31、第一固定块;32、第一连接螺栓;33、第二固定块;34、第二连接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22.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3.请参阅图1

3所示,一种客车电磁离合风扇定位安装结构,包括防护框架1,所述防护框架1的前表面靠近四个顶角的位置均设置有安装槽11,所述防护框架1的内部设置有安装机构2,所述安装机构2的两侧外表面与防护框架1的两侧内壁之间均安装有一组固定机构,一组固定机构由两个呈竖直并排的固定组件3组成,所述安装机构2上安装有散热组件。
24.所述安装机构2包含上安装板21、下安装板22、安装面板23和侧安装板24,所述上安装板21位于下安装板22的上方,所述上安装板21和下安装板22之间固定安装有安装面板23,所述安装面板23的前表面靠近两侧的位置对称安装有侧安装板24,所述安装面板23的前表面安装有散热组件,所述散热组件位于两个侧安装板24之间的位置,安装机构2的后端与客车的发动机室相连通。
25.所述上安装板21和下安装板22的前端均对称设置有第一定位槽,所述侧安装板24的前端设置有若干个第二定位槽,若干个第二定位槽呈等距离排布,第一定位槽和第二定
位槽便于使用者将安装机构2和客车车体螺栓固定。
26.所述散热组件包含第一风扇41、第二风扇42、第三风扇43和第四风扇44,所述第二风扇42位于第一风扇41和第三风扇43之间,所述第三风扇43位于第一风扇41的一侧,所述第四风扇44位于第二风扇42和第三风扇43之间,所述第一风扇41、第二风扇42和第三风扇43分别设置有两个,散热组件用于将发动机室内气体与外界气体进行交换,避免发动机室过热产生安全隐患。
27.两个所述第一风扇41关于第四风扇44的中心轴线呈对称排布,两个所述第二风扇42关于第四风扇44的中心轴线呈对称排布,两个所述第三风扇43关于第四风扇44的中心轴线呈对称排布。
28.所述侧安装板24的一端与上安装板21的下表面焊接固定,所述侧安装板24的另一端与下安装板22的上表面焊接固定。
29.所述固定组件3包含第一固定块31、第一连接螺栓32、第二固定块33和第二连接螺栓34,所述第一固定块31和第二固定块33之间固定安装有连接块,所述第一固定块31位于第二固定块33的上方,所述第一固定块31的一侧对称安装有第一连接螺栓32,所述第二固定块33的一侧对称安装有第二连接螺栓34。
30.所述第一连接螺栓32的一端贯穿第一固定块31与侧安装板24螺纹连接,所述第二连接螺栓34的一端贯穿第二固定块33与防护框架1的内侧壁螺纹连接,第一连接螺栓32用于将第一固定块31与侧安装板24连接固定,第二连接螺栓34用于将第二固定块33与防护框架1连接固定,第一固定块31和第二固定块33的横截面均呈l型,且第二固定块33由第一固定块31以连接块的中心点为基点旋转一百八十度得到,设置的固定组件3使得防护框架1与安装机构2的连接更加牢固,避免出现掉落的问题,增加了本实用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31.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
32.安装机构2的后端与客车的发动机室相连通,第一定位槽和第二定位槽便于使用者将安装机构2和客车车体螺栓固定,散热组件用于将发动机室内气体与外界气体进行交换,第一风扇41、第二风扇42、第三风扇43和第四风扇44分别与客车内部蓄电池电性连接,并且通过电磁离合作用分别控制每个风扇的转动和停转,第一风扇41、第二风扇42、第三风扇43和第四风扇44规格完全相同,风扇启用的数量决定了气体交换的效率,避免发动机室过热产生安全隐患;第一连接螺栓32用于将第一固定块31与侧安装板24连接固定,第二连接螺栓34用于将第二固定块33与防护框架1连接固定,第一固定块31和第二固定块33的横截面均呈l型,且第二固定块33由第一固定块31以连接块的中心点为基点旋转一百八十度得到,设置的固定组件3使得防护框架1与安装机构2的连接更加牢固,避免安装机构2出现掉落的问题,增加了本实用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33.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34.以上内容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和说明,所属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实用新
型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