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传感器固定装置及行驶设备的制作方法

2021-11-17 15:06: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智能驾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传感器固定装置及行驶设备。


背景技术:

2.高级驾驶辅助系统(advanced driving assistant system),简称adas,是利用安装在行驶设备上的传感器,收集行驶设备周围的环境信息,并进行静、动态物体的辨识、侦测与追踪等分析处理,从而预先让驾驶者察觉到可能发生的危险,有效增加行驶设备驾驶的安全性。
3.为了实现自动驾驶或者高级辅助驾驶的功能,需要在行驶设备、如车辆上安装多个传感器,例如,目前的传感器一般直接安装于行驶设备内预设的待安装面上。示例性的,在需要拍摄驾驶员前方的路面信息的情况下,可以将多个传感器、例如相机利用粘胶等粘接介质直接贴附在车顶内侧壁上,并使相机的镜头朝向驾驶员前方的路面。
4.然而,传感器采用上述的方式安装后,其安装状态并不稳定,在行驶设备行驶的过程中,容易发生晃动从而影响相机的标定的准确性,导致相机标定存在偏差。


技术实现要素:

5.鉴于上述问题,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传感器固定装置及行驶设备,传感器安装较为稳定,标定准确性较高。
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第一方面提供一种传感器固定装置,用于将至少一个传感器固定在行驶设备的待安装部位上,传感器固定装置包括:至少一个安装座,每个安装座上均设有容置槽,容置槽用于围设在一个传感器的至少部分结构外侧,以固定传感器;以及安装支架,至少一个安装座固定在安装支架上,安装支架固定在行驶设备上。
7.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容置槽中固定的传感器为图像采集设备,容置槽的槽底壁上设置有避让孔,图像采集设备的镜头朝向避让孔设置,并通过避让孔露出至容置槽外部。这样避免容置槽对传感器的镜头的视场的干涉。
8.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传感器卡设在容置槽中。
9.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容置槽的槽壁内轮廓与传感器的外侧轮廓形状相匹配。这样可以使传感器能够稳固地固定在容置槽内。
10.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安装支架包括:支承板,安装座固定在支承板上;以及安装臂,支承板安装在安装臂上,且安装支架通过安装臂安装在行驶设备上。
11.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安装座的数量为多个,且多个安装座彼此间隔地安装在支承板上。
12.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安装臂的数量为两个,支承板与两个安装臂均连接。
13.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安装臂包括相互连接的主体部以及连接部,主体部包括朝向行驶设备的待安装表面的安装面,连接部位于主体部的背离安装面的一侧,支承板连接
在连接部的背离安装面的端部。
14.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支承板的长度方向两端部设有翻边部,翻边部和连接部通过紧固件连接,以使支承板的板面与安装面之间有预设间距。
15.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安装臂上具有长条状的安装孔,安装臂通过安装孔安装至行驶设备上。这样便于调整安装臂与行驶设备的安装位置,以适应各种不同的安装要求。
16.本技术实施例中,传感器固定装置用于将至少一个传感器固定在行驶设备的待安装部位上,传感器固定装置包括:至少一个安装座,每个安装座上均设有容置槽,容置槽用于围设在一个传感器的至少部分结构外侧,以固定传感器;以及安装支架,至少一个安装座固定在安装支架上,安装支架固定在行驶设备上。本实用新型使传感器的安装较为稳定,标定准确性较高。通过为传感器设置安装座,即将传感器通过围设在传感器周围的容置槽安装在安装座中,此外,多个安装座通过安装支架固定在行驶设备上,容置槽对传感器的限位是在周向上的限位,与现有技术中各传感器的某个面直接通过粘胶固定的情况相比,传感器安装的稳定性较好,可靠性较高,从而标定的准确性较高。
附图说明
1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8.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传感器固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19.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传感器固定装置中安装座的侧剖视图;
20.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传感器固定装置中安装座的主视图。
21.附图标记:
22.100

传感器固定装置;
[0023]1‑
传感器;
[0024]
11

镜头;
[0025]2‑
安装座;
[0026]
21

容置槽;
[0027]
22

避让孔;
[0028]
23

安装孔;
[0029]3‑
安装支架;
[0030]
31

支承板;
[0031]
311

翻边部;
[0032]
32

安装臂;
[0033]
321

主体部;
[0034]
322

连接部;
[0035]
200

行驶设备;
[0036]
201

前挡风玻璃;
[0037]
202

车顶内侧壁。
具体实施方式
[0038]
为了使本技术实施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均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9]
目前,现有的用于高级驾驶辅助系统(advanced driving assistant system,adas)的传感器通过粘胶等贴附在行驶设备内部,常常容易因为行驶设备晃动等而发生倾斜或存在抖动,使传感器的roll角度不为零,而直接影响到标定的准确性,导致adas系统中算法不准确。
[0040]
本技术就是为了解决该问题而提出,其将传感器安装在安装座上,并将安装座通过安装支架固定在行驶设备上,因此传感器安装的稳定性较好,可靠性较高,从而标定的准确性较高。
[0041]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本技术的传感器固定装置。可以理解的是,下面以行驶设备为车辆为例,并且传感器安装在车辆内部的前挡风玻璃处为例,对传感器固定装置进行说明,但本技术实施例不限于此,也可以根据需要将传感器固定在其它的位置,行驶设备也可以是除了车辆之外的其它类型的设备。
[0042]
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传感器固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43]
参照图1,本技术提供的传感器固定装置100用于将至少一个传感器1固定在行驶设备200的待安装部位上,传感器固定装置100包括:至少一个安装座2,每个安装座2上均设有容置槽21,容置槽21用于围设在一个传感器1的至少部分结构外侧,以固定传感器1;以及安装支架3,至少一个安装座2固定在安装支架3上,安装支架3固定在行驶设备上。
[0044]
在上述方案中,为传感器1设置安装座2,即将传感器1通过围设在传感器1周围的容置槽21而安装在安装座2中,使传感器1稳定地固定在安装座2中。此外,多个安装座2通过安装支架3固定在行驶设备200上,容置槽21对传感器1的限位是在周向上的限位,与现有技术中各传感器1的某个面直接通过粘胶固定的情况相比,传感器1安装的稳定性较好,可靠性较高,从而标定的准确性较高。
[0045]
其中,传感器1可以为图像采集设备,此时,传感器1在行驶设备上的应用中,多个传感器1可以设于行驶设备200内的不同位置上,换言之,由多个传感器1同时对检测区域进行图像采集。并且在固定时,一个传感器1对应一个安装座2,可以保证对每个传感器1都进行很好地固定。
[0046]
本实施例中,以传感器1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传感器1位于前挡风玻璃201附近为例进行说明,但传感器1的数量以及安装位置不限于此,可以根据实际需要灵活设定。
[0047]
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传感器固定装置中安装座的侧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传感器固定装置中安装座的主视图。
[0048]
参照图2、图3,安装座2可以整体形成为长方体状的结构,也可以为正方体等其它形状,只要便于与安装支架3安装、并且尽量减少对驾驶员视野的影响即可。
[0049]
在安装座2的表面上开设有容置槽21,传感器1的部分结构可以收容在容置槽21中,或者,也可以使传感器1的整体都收容在容置槽21中。具体的,容置槽21的槽壁可以围设
在传感器1的部分结构外侧,以固定传感器1。此处的围设,可以指代容置槽21的槽壁在周向360度的范围内均围着传感器1。
[0050]
示例性的,传感器1可以部分结构卡设在容置槽21中。或者,也可以通过螺钉等紧固件将传感器1固定在容置槽21中。
[0051]
还可以使容置槽21的槽壁内轮廓与传感器1的外侧轮廓形状相匹配。这样容置槽21对传感器1的限位效果更佳。
[0052]
可以理解的是,为了使传感器1的镜头暴露至容置槽21外部,可以使传感器1的镜头朝向容置槽21的槽口方向。在其它一些示例中,传感器1的镜头凸出于容置槽21的槽口设置。
[0053]
或者,在传感器1的镜头朝向容置槽21槽底壁的情况下,可以在容置槽21的槽底壁设置贯穿安装座2的避让孔22,并使传感器1的镜头11通过避让孔22露出至容置槽21外部。这里避让孔22的内孔壁与镜头11的外轮廓相匹配,即,既能使镜头11露出,又不会在避让孔22和镜头11之间产生过大的缝隙。
[0054]
为了防止容置槽21影响到传感器1的镜头11的视场,可以使容置槽21槽底壁的厚度小于传感器1的镜头11的突出高度。这样,传感器1的镜头11可自避让孔22完全伸出至容置槽21外部。
[0055]
参照图1,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安装座2的数量为多个时,多个安装座2彼此间隔地安装在安装支架3上。间隔的距离等参数可以根据实际需要确定。在图中,可以是各个安装座2排列成一条直线,例如各个安装座沿行驶设备200的宽度方向排成一条直线。
[0056]
本技术实施例中,多个安装座2可以固定在安装支架3上,此外,安装支架3还用于和行驶设备200连接。这样使安装座2通过安装支架3而安装在行驶设备200上。
[0057]
参照图1,安装支架3可以包括支承板31和安装臂32,其中,安装座2可以连接在支承板31上,支承板31可以安装在安装臂32上,由此,安装支架3通过安装臂32与行驶设备连接。
[0058]
支承板31可以形成为长条的板状件,以便于和安装座2能够稳定接触,尤其是安装座2和支承板31相对的表面均形成为平面。进一步的,安装座2可以通过螺钉等紧固件而固定在支承板31上,相比于现有技术的粘接而言,安装的牢固性更佳。
[0059]
为了与安装臂32连接,在支承板31的长度方向端部还设有翻边部311,翻边部311的延伸方向相对于支承板31的板面方向具有夹角,例如可以是翻边部311的延伸方向与支承板31的板面方向垂直。翻边部311例如可以是由支承板31的端部向背离支承板31的方向弯折而成。或者,翻边部311和支承板31先分体形成,并通过焊接或螺钉等紧固件与支承板31的端部固定在一起。
[0060]
本技术实施例中,安装臂32的数量可以为两个,这样支承板31的两个端部可以与两个安装臂32均连接。
[0061]
继续参照图1,安装臂32可以包括相互连接的主体部321以及连接部322,主体部321包括朝向行驶设备的待安装表面的安装面,这里行驶设备的待安装表面例如可以是车顶的内侧面,连接部322位于主体部321的背离安装面的一侧,而支承板31连接在连接部322的背离安装面的端部。这样可以使支承板31距离行驶设备的待安装面具有一定的间距,以避免安装座2和行驶设备内的结构,例如前挡风玻璃201的干涉。
[0062]
此处,为了和翻边部311相匹配,连接部322也可以设置为扁平的板状件。在具体安装时,可以使连接部322与翻边部311的彼此相对的表面相互贴合,并通过螺钉等紧固件连接在一起。
[0063]
在一些示例中,安装臂32上具有长条状的安装孔23,并且各安装孔23在安装臂32的长度方向上沿直线排列,安装臂32可以利用该安装孔23而安装至行驶设备上。
[0064]
下面参照图1,介绍多个传感器1的安装方法。
[0065]
对于装配好的安装支架3,首先将安装臂32通过螺钉固定在车顶内侧壁202上,使支承板31尽量位于前挡风玻璃201的顶部附近,以对驾驶员视野的影响降到最小。
[0066]
并将各传感器1分别固定至对应的安装座2中,调整传感器1的roll角度,直至为零;
[0067]
把多个安装座2安装至支承板31上的预设位置。
[0068]
对于本技术的传感器固定装置100,可以安装的传感器1数量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变化,扩展性和通用性较强,对于不同型号的传感器,只要更新与之对应的安装座2即可。
[0069]
本技术实施例中,传感器固定装置用于将至少一个传感器固定在行驶设备的待安装部位上,传感器固定装置包括:至少一个安装座,每个安装座上均设有容置槽,容置槽用于围设在一个传感器的至少部分结构外侧,以固定传感器;以及安装支架,至少一个安装座固定在安装支架上,安装支架固定在行驶设备上。本实用新型使相机安装较为稳定,标定准确性较高。通过为传感器设置安装座,即将传感器通过围设在传感器周围的容置槽安装在安装座中,此外,多个安装座通过安装支架固定在行驶设备上,容置槽对传感器的限位是在周向上的限位,与现有技术中各传感器的某个面直接通过粘胶固定的情况相比,传感器安装的稳定性较好,可靠性较高,从而标定的准确性较高。
[0070]
本技术另一方面还提供一种行驶设备,包括行驶设备主体以及安装在行驶设备主体上的如上述的传感器固定装置。由于传感器固定装置的功能、结构、工作原理等在前面已经进行过详细说明,此处不再赘述。
[0071]
本说明书中各实施例或实施方式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相互参见即可。
[0072]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方式”、“一些实施方式”、“示意性实施方式”、“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实施方式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方式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0073]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技术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