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管道引线牵引机构的制作方法

2021-11-16 01:16: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技术涉及电力施工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管道引线牵引机构。


背景技术:

2.在电力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需将电缆从管道中穿过而长期敷设在管道内,由于电缆施工的管道属于隐蔽性工程,即电缆施工的管道常埋设于地底下或布置在墙体内,这无疑增加了施工人员的施工难度。
3.目前,电力施工过程中广泛采用吹入式引线的方式,将电缆从管道中穿过。吹入式引线技术即是将连接引线的球状的牵引头预先放置在管道内一端,然后采用高压气流吹送的方式将牵引头吹送至管道的另一端,牵引头移动的过程中带动引线从管道中穿过,接着操作者将待敷设的电缆固定在引线上,并从牵引头的一端拉动引线,引线牵引着电缆穿过管道,便可实现电缆在管道内的敷设工作。最后将电缆从引线上卸下,并将牵引头也从引线上卸下,将引线回拉出管道即可。
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存在有该牵引头与管道内壁之间气密性差的缺陷,鼓入管道内的高压气流容易越过牵引头,从而难以保证吹线工作的顺利进行。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改善牵引头与管道内壁之间气密性差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管道引线牵引机构。
6.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管道引线牵引机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7.一种管道引线牵引机构,包括牵引头,所述牵引头上设置有气密组件,所述气密组件的周侧与用于施工的管道的内壁相贴合,所述牵引头上还设置有固线组件。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牵引头上的固线组件用于连接引线,气密组件随着牵引头一起放置在管道内,由于气密组件的周侧与管道的内壁相贴合,因此可改善牵引头与管道内壁之间的气密性,减少高压气流鼓入管道内后越过牵引头的情况,从而保证了吹线工作的顺利进行。
9.可选的,所述气密组件包括裙套,所述裙套的一端套接在所述牵引头上,所述裙套的另一端朝周侧撑开与用于施工的管道的内壁相贴合。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裙套的一端套接在牵引头上进行固定,裙套随着牵引头一起放置在管道内后,裙套的另一端朝周侧撑开贴合在管道的内壁上,从而可有效改善牵引头与管道内壁之间的气密性。
11.可选的,所述裙套与所述牵引头之间通过紧固螺钉相固定。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裙套的一端套接在牵引头上后,再通过紧固螺钉对裙套与牵引头进行固定,可将裙套稳定地固定在牵引头上,减少牵引头带动裙套在管道内移动的过程中,裙套从牵引头上脱落的可能性。
13.可选的,所述牵引头端面周侧与所述裙套内缘之间设置有胶粘层。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牵引头端面周侧与裙套内缘之间涂有胶粘层,用于对牵引头与裙套粘接进行固定,以进一步提高裙套在牵引头上固定的稳定性,减少裙套从牵引头上脱落的情况。
15.可选的,所述裙套远离所述牵引头的一端沿周侧开设有若干分隔缝,若干所述分隔缝将所述裙套分隔成若干裙片。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裙套远离牵引头的一端通过若干分隔缝分隔成若干裙片,使得该部分的裙套更易适应管道直径的变化发生形变,从而更好地贴合在管道的内壁上,以改善牵引头与管道内壁之间的气密性。
17.可选的,所述固线组件包括固线环,所述固线环设置在所述牵引头的端面上。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固线环固定在牵引头的端面上,用于连接引线使用,操作时,操作者将引线系在固线环上进行固定即可。
19.可选的,所述固线环朝向所述牵引头端面的一侧开设有固定孔,所述固定孔内穿设有固环螺钉。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固环螺钉穿过固线环上的固定孔,可采用固环螺钉与牵引头螺接的方式,将固线环固定在牵引头的端面上,并且这种结构方便了固线环的安装与拆卸。
21.可选的,还包括连接组件,所述连接组件包括连接螺钉,所述连接螺钉贯穿螺接在所述牵引头上,所述连接螺钉的端部开设有螺纹孔,所述固环螺钉螺纹连接在所述螺纹孔内。
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连接螺钉贯穿螺接在牵引头上,当固定固线环时,将固环螺钉对准连接螺钉端部的螺纹孔,并将固环螺钉螺接在螺纹孔内,以对固线环进行固定,这种结构使得固环螺钉螺接在连接螺钉上,整个安装与拆卸固线环的过程中,操作者只需旋动固环螺钉,而连接螺钉始终贯穿固定在牵引头上保持不变,从而可保护牵引头,减少固环螺钉直接螺接在牵引头上,因固环螺钉频繁旋动造成螺纹滑丝的现象。
23.可选的,所述牵引头远离所述固线组件的一端沿周侧面设为锥面,所述锥面的外径朝远离所述固线组件的方向逐渐减小。
2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牵引头远离固线组件的一端沿周侧面设为锥面,可减少牵引头在管道内移动的阻力,从而便于牵引头在管道内更好的前移。
25.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6.1、裙套随着牵引头一起放置在管道内,裙套朝周侧撑开与管道的内壁相贴合,可改善牵引头与管道内壁之间的气密性,减少高压气流鼓入管道内后越过牵引头的情况,从而保证了吹线工作的顺利进行;
27.2、裙套远离牵引头的一端通过若干分隔缝分隔成若干裙片,使得该部分的裙套更易适应管道直径的变化发生形变,从而更好地贴合在管道的内壁上,以改善牵引头与管道内壁之间的气密性;
28.3、通过将固环螺钉螺接在连接螺钉上的结构,使得固环螺钉不直接与牵引头螺接,从而可保护牵引头,减少固环螺钉直接螺接在牵引头上,因固环螺钉频繁旋动造成螺纹滑丝的现象。
附图说明
29.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管道引线牵引机构的示意图。
30.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管道引线牵引机构的爆炸图。
31.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中固线组件的示意图。
32.附图标记:1、牵引头;11、锥面;2、气密组件;21、裙套;211、分隔缝;212、裙片;22、紧固螺钉;23、胶粘层;3、固线组件;31、固线环;311、固定孔;32、固环螺钉;4、连接组件;41、连接螺钉;411、螺纹孔。
具体实施方式
33.以下结合附图1

3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4.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管道引线牵引机构。参照图1和图2,管道引线牵引机构包括牵引头1、气密组件2、固线组件3和连接组件4,牵引头1采用轻质的塑料材料制成,且牵引头1整体呈圆柱形结构,牵引头1在管道内迎向高压气流的一端为尾端,牵引头1在管道内背向高压气流的一端为前端,将牵引头1前端沿周侧面设为锥面11,以减小牵引头1在管道内前移的阻力。气密组件2设置在牵引头1尾端,气密组件2随着牵引头1一起放置在管道内后,气密组件2的周侧与管道的内壁相贴合,可改善牵引头1与管道内壁之间的气密性,减少高压气流鼓入管道内后越过牵引头1的情况,保证了吹线工作的顺利进行。固线组件3设置在牵引头1尾端,固线组件3用于连接引线。连接组件4贯穿设置在牵引头1上,连接组件4则用于固定固线组件3。
35.参照图1,气密组件2包括裙套21,裙套21也采用轻质的塑料材料制成,裙套21的一端套接在牵引头1尾端,并通过紧固螺钉22与牵引头1侧壁进行固定,裙套21的另一端沿周侧均匀开设有若干分隔缝211,分隔缝211背向牵引头1的一端贯穿裙套21,分隔缝211朝向牵引头1的一端延伸至牵引头1尾端,从而若干分隔缝211将裙套21延伸出牵引头1的部位均匀分隔成若干裙片212,在自然状态下,若干裙片212同时朝周侧撑开。当裙套21随着牵引头1一起放置在管道内后,若干裙片212同时朝周侧撑开与管道的内壁相贴合,以起到改善牵引头1与管道内壁之间的气密性的效果,减少高压气流吹入管道内后直接越过牵引头1的可能性。
36.参照图1,另外,这种由若干裙片212构成的用于改善牵引头1与管道内壁之间的气密性的结构,因若干裙片212自身的易发生形变的特性,从而能够有效适用于不同管径的管道,提高了该管道引线牵引机构的适用范围。
37.参照图2,为了提高裙套21在牵引头1上的固定稳定性,减少牵引头1带动裙套21在管道内前移的过程中,裙套21从牵引头1上脱落的情况,可在牵引头1尾端的端面周侧与裙套21的内缘之间设置胶粘层23,胶粘层23采用环氧树脂胶,胶粘层23可将裙套21粘接在牵引头1上,以进一步对裙套21进行固定。
38.参照图2和图3,固线组件3包括固线环31,固线环31为金属材质的圆环,固线环31设置在牵引头1尾端的端面中部,固线环31朝向牵引头1尾端的一侧开设有固定孔311,固定孔311内穿设有固环螺钉32。
39.参照图2和图3,连接组件4包括连接螺钉41,连接螺钉41从牵引头1的前端贯穿至牵引头1的尾端,同时连接螺钉41与牵引头1螺接以固定住,连接螺钉41的端部开设有螺纹
孔411,螺纹孔411与固环螺钉32螺纹配合。
40.参照图2和图3,当需固定固线环31时,操作者将固环螺钉32穿过固定孔311,再将固环螺钉32对准螺纹孔411并螺接在螺纹孔411内,便可将固线环31固定在连接螺钉41上,固线环31用于连接引线,操作时,操作者将引线系在固线环31上,引线便可随着牵引头1一起从管道中穿过。
41.参照图2和图3,此外,这种将固环螺钉32直接螺接在连接螺钉41上的结构,使得在整个固线环31安装与拆卸的过程中,操作者只需旋动固环螺钉32,而连接螺钉41始终贯穿固定在牵引头1上保持位置不变,从而可保护牵引头1,减少固环螺钉32直接螺接在牵引头1上,因固环螺钉32频繁旋动造成牵引头1上出现螺纹滑丝的现象。
42.本技术实施例一种管道引线牵引机构的实施原理为:施工时,操作者首先将引线系在固线环31上,然后将牵引头1前端对准管道,将牵引头1连同裙套21一起放入管道内一端,在管道内若干裙片212同时朝周侧撑开与管道的内壁相贴合,可改善牵引头1与管道内壁之间的气密性,接着采用高压气流吹送的方式将牵引头1吹送至管道的另一端,牵引头1前移的过程中带动引线从管道中穿过,之后操作者将待敷设的电缆固定在引线上,并从牵引头1的一端拉动引线,引线牵引着电缆穿过管道,便可实现电缆在管道内的敷设工作,最后将电缆从引线上卸下,并将牵引头1也从引线上卸下,将引线回拉出管道即可。
43.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