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防尘稳固性温控器的制作方法

2021-11-16 01:39: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温控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防尘稳固性温控器。


背景技术:

2.温控器,是指根据工作环境的温度变化,在开关内部发生物理形变,从而产生某些特殊效应,产生导通或者断开动作的一系列自动控制元件,也叫温控开关、温度保护器、温度控制器,简称温控器。或是通过温度保护器将温度传到温度控制器,温度控制器发出开关命令,从而控制设备的运行以达到理想的温度及节能效果。温控器应用范围非常广泛,根据不同种类的温控器应用在家电、电机、制冷或制热等众多产品中。
3.现有的温控器在使用过程中,容易集落灰尘,影响温控器的使用,倘若将温控器放置于箱体内,又容易影响温控器的散热,降低了温控器的使用寿命,为此,我们提出一种防尘稳固性温控器。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尘稳固性温控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防尘稳固性温控器,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左右端面均匀设有多个散热槽,所述箱体内腔下端面左右分别对称焊接有第一导向块和第二导向块,所述第一导向块和第二导向块内侧面分别活动连接有第一齿条和第二齿条,所述箱体内腔下端面设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输出轴上固定套接有齿轮,所述第一齿条和第二齿条外端部通过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分别连接有第一风轮和第二风轮,所述第一风轮和第二风轮内端部分别设有第一马达和第二马达,所述箱体内腔侧面通过螺栓连接有连接座,所述连接座上端部通过螺栓连接有温控器,所述箱体上端部通过螺栓连接有上盖。
6.优选的,所述箱体内腔左右侧面通过面胶连接有活性炭网,所述活性炭网设于散热槽内侧。
7.优选的,所述齿轮和第一齿条、第二齿条均相互啮合,且第一齿条和第二齿条相互平行。
8.优选的,所述连接座和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均呈“l”字形,且连接座设于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下方。
9.优选的,所述第一导向块和第二导向块相互平行,且第一导向块和第二导向块上分别设有与第一齿条和第二齿条相对应的卡槽。
10.优选的,所述温控器上方设有显示屏,所述上盖上设有透明罩,所述显示屏设于透明罩内。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种防尘稳固性温控器,通过设置第一齿条、第二齿条、第一导向块、第二导向块、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齿轮、第一风轮、第
二风轮和连接座结构,在驱动电机作用下,齿轮旋转,通过齿轮和第一齿条、第二齿条的啮合作用,能够带动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上的第一风轮和第二风轮,在箱体内腔前后运动,从而完成对活性炭网上的灰尘从内向外的清理,起到对温控器的防尘效果,且由于设置的散热槽,不会影响温控器的散热,自动化程度高,适宜推广使用;另外,在箱体内设置呈方形排列的连接座,能够均匀分担温控器的重力,使温控器在箱体内放置更加稳定。
附图说明
12.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的局部爆炸示意图;
13.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箱体俯剖结构示意图。
14.图中:1箱体、2散热槽、3活性炭网、4连接座.5温控器、6显示屏、7上盖、8透明罩、9驱动电机、10齿轮、11第一齿条、12第二齿条、13第一导向块、14第二导向块、15第一连接板、16第二连接板、17第一风轮、18第一马达、19第二风轮、20第二马达。
具体实施方式
15.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16.请参阅图1

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防尘稳固性温控器,包括箱体1,所述箱体1左右端面均匀设有多个散热槽2,所述散热槽2为条形槽,通过设置多个散热槽2,能够利于温控器5的散热,使温控器5的散热小姑更佳,所述箱体1内腔左右侧面通过面胶连接有活性炭网3,所述活性炭网3的设置,能够对从箱体1外侧向内侧进入的灰尘吸附,由于活性炭网3上设置网孔,在不影响温控器散热的同时,能够减少灰尘的进入,起到对温控器防尘的效果,所述活性炭网3设于散热槽2内侧;
17.所述箱体1内腔下端面左右分别对称焊接有第一导向块13和第二导向块14,所述第一导向块13和第二导向块14均设于相邻连接座4之间,所述第一导向块13和第二导向块14的设置,能够起到对第一齿条11和第二齿条12的导向作用,所述第一导向块13和第二导向块14相互平行,且第一导向块13和第二导向块14上分别设有与第一齿条11和第二齿条12相对应的卡槽。所述第一导向块13和第二导向块14内侧面分别活动连接有第一齿条11和第二齿条12,所述箱体1内腔下端面设有驱动电机9,所述驱动电机9通过导线与控制开关连接,所述驱动电机9输出轴上固定套接有齿轮10,所述齿轮10和第一齿条11、第二齿条12均相互啮合,且第一齿条11和第二齿条12相互平行。在驱动电机9作用下,齿轮10旋转,通过齿轮10和第一齿条11、第二齿条12的啮合作用,能够带动第一连接板15和第二连接板16上的第一风轮17和第二风轮19,在箱体1内腔前后运动,从而完成对活性炭网3上的灰尘从内向外的清理,起到对温控器的防尘效果,所述第一风轮17和第二风轮19设于连接座4和箱体1之间,所述第一齿条11和第二齿条12外端部通过第一连接板15和第二连接板16分别连接有第一风轮17和第二风轮19,所述第一风轮17和第二风轮19内端部分别设有第一马达18和第二马达20,所述第一马达18和第二马达20均通过导线与控制开关连接,所述控制开关设于箱体1外侧,所述箱体1内腔侧面通过螺栓连接有连接座4,所述连接座4的设置,能够起到支
撑温控器5的作用,所述连接座4和第一连接板15、第二连接板16均呈“l”字形,且连接座4设于第一连接板15和第二连接板16下方。所述连接座4上端部通过螺栓连接有温控器5,所述温控器5上方设有显示屏6,所述上盖7上设有透明罩8,所述显示屏6设于透明罩8内。所述箱体1上端部通过螺栓连接有上盖7。
18.工作原理:使用时,在驱动电机9作用下,齿轮10旋转,通过齿轮10和第一齿条11、第二齿条12的啮合作用,能够带动第一连接板15和第二连接板16上的第一风轮17和第二风轮19,在箱体1内腔前后运动,从而完成对活性炭网3上的灰尘从内向外的清理,起到对温控器的防尘效果。
19.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技术特征:
1.一种防尘稳固性温控器,包括箱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左右端面均匀设有多个散热槽(2),所述箱体(1)内腔下端面左右分别对称焊接有第一导向块(13)和第二导向块(14),所述第一导向块(13)和第二导向块(14)内侧面分别活动连接有第一齿条(11)和第二齿条(12),所述箱体(1)内腔下端面设有驱动电机(9),所述驱动电机(9)输出轴上固定套接有齿轮(10),所述第一齿条(11)和第二齿条(12)外端部通过第一连接板(15)和第二连接板(16)分别连接有第一风轮(17)和第二风轮(19),所述第一风轮(17)和第二风轮(19)内端部分别设有第一马达(18)和第二马达(20),所述箱体(1)内腔侧面通过螺栓连接有连接座(4),所述连接座(4)上端部通过螺栓连接有温控器(5),所述箱体(1)上端部通过螺栓连接有上盖(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尘稳固性温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内腔左右侧面通过面胶连接有活性炭网(3),所述活性炭网(3)设于散热槽(2)内侧。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尘稳固性温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10)和第一齿条(11)、第二齿条(12)均相互啮合,且第一齿条(11)和第二齿条(12)相互平行。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尘稳固性温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座(4)和第一连接板(15)、第二连接板(16)均呈“l”字形,且连接座(4)设于第一连接板(15)和第二连接板(16)下方。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尘稳固性温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向块(13)和第二导向块(14)相互平行,且第一导向块(13)和第二导向块(14)上分别设有与第一齿条(11)和第二齿条(12)相对应的卡槽。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尘稳固性温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温控器(5)上方设有显示屏(6),所述上盖(7)上设有透明罩(8),所述显示屏(6)设于透明罩(8)内。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尘稳固性温控器,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内腔下端面左右分别对称焊接有第一导向块和第二导向块,所述第一导向块和第二导向块内侧面分别活动连接有第一齿条和第二齿条,所述箱体内腔下端面设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输出轴上固定套接有齿轮,所述第一齿条和第二齿条外端部通过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分别连接有第一风轮和第二风轮,所述第一风轮和第二风轮内端部分别设有第一马达和第二马达,所述箱体内腔侧面通过螺栓连接有连接座,所述连接座上端部通过螺栓连接有温控器,该种防尘稳固性温控器,能够自动完成对活性炭网上的灰尘从内向外的清理,起到对温控器的防尘效果。控器的防尘效果。控器的防尘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汪文瀚 汪兆龙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宝珠电器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5.10
技术公布日:2021/11/15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