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高难度健美操运动矫正训练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1-11-15 18:39: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体育器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难度健美操运动矫正训练装置。


背景技术:

2.健美操是一项深受广大群众喜爱的、普及性极强,集体操、舞蹈、音乐、健身、娱乐于一体的体育项目。健美操是一种有氧运动,特征是持续一定时间的、中低程度的全身运动,主要锻炼练习者的心肺功能,是有氧耐力素质的基础。跳健美操有诸多好处,不仅能帮助我们有效的强身健体,而且还有减肥的功效,这种运动减肥方法集健美和健身于一体,特别适合女性,受到了广大女性同胞的喜爱。成套健美操的动作是由单个动作所组成的,它来源于徒手体操、艺术体操和舞蹈等的动作,所以对健美操的力量有很高的要求,它是由头颈、上肢、胸部、腰部、下肢等部位的屈、伸、转、绕、举、摆、振等基本动作构成的。只有正确地掌握徒手体操动作,才有可能协调、准确地完成健美操动作。
3.现有技术中对于高难度的体操动作中,如需要将身体水平撑起,对于训练者的技术要求高,初学者在学习时需要他人的帮助,将身体托起以帮助训练,增加了训练的成本,他人托举时间长手臂也会酸痛,单人训练又容易造成损伤。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高难度健美操运动矫正训练装置,以解决传统的高难度体操训练需要他人帮助托起身体训练,增加训练成本,单人训练又容易造成身体损伤的技术问题。
5.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高难度健美操运动矫正训练装置,包括支撑架、升降装置、保护装置和调节装置,所述支撑架包括支撑座、支撑杆、第一把手和第二把手,所述支撑座设置有两个,所述支撑杆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支撑座的顶端连接,所述第一把手和第二把手均套设在支撑杆上,第一把手与支撑杆固定连接,第二把手与支撑杆滑动配合,所述升降装置设置在支撑架的底端,所述保护装置设置在升降装置的上方,所述调节装置设置在支撑杆上。
6.进一步,所述升降装置包括升降组件和控制组件,所述升降组件包括升降底座、升降板、升降杆、连动杆、第一齿轮、第一电机、第二电机和第二齿轮,所述升降底座设置在支撑架的下方,所述升降板设置在升降底座内且与升降底座活动连接,所述升降杆设置有四个,四个所述升降杆的顶端分别与升降板的四个角转动连接,四个所述升降杆的底端与升降底座滑动配合,所述连动杆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连动杆对称设置在升降底座底部的两侧,两个所述连动杆均与升降底座转动连接,两个所述连动杆的两端均设置有第一齿轮,其中两个所述升降杆靠近其中一个连动杆的方向均开设有齿槽且分别与其中一个连动杆两端的第一齿轮啮合,另外两个所述升降杆上靠近另外一个连动杆的方向开设有齿槽且分别与另外一个连动杆两端的第一齿轮啮合,所述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均设置在升降底座上,所述第二齿轮设置有两个且分别与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电机输出
端上的第二齿轮与其中一个所述连动杆上的第一齿轮啮合,所述第二电机输出端上的第二齿轮与另外一个所述连动杆上的第一齿轮啮合。
7.进一步,所述控制组件包括控制杆、空槽、第一圆杆、第一弹簧、第二圆杆、控制柱、控制架、第一接触点、第二接触点、弧形槽和固定柱,所述控制杆的一端开设有齿槽,所述控制杆开设有齿槽的一端与第一把手的侧端转动连接,所述支撑杆的内部开设有空槽,所述第一圆杆设置在空槽内且与空槽滑动配合,所述第一圆杆的顶端设置有齿条,所述控制杆开设有齿槽的一端与第一圆杆的顶端啮合,所述第一弹簧设置在空槽中,所述第一弹簧的一端与第一圆杆的一侧连接,所述第一弹簧的另一端与支撑杆连接,所述第二圆杆的一端与第一圆杆的另一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二圆杆的另一端与控制柱的一端连接,所述控制柱的另一端与控制架顶端连接,所述控制架设置在支撑座内,所述第一接触点和第二接触点均设置在支撑座内且分别靠近控制架的两端,所述第二圆杆上设置有弧形槽,所述空槽内设置有固定柱,所述固定柱与弧形槽滑动配合。
8.进一步,所述控制组件还包括控制按钮、第二弹簧和第三接触点,所述控制按钮设置在第一把手远离控制杆的一侧,所述第二弹簧设置在第一把手内开设的圆槽中,所述第二弹簧的一端与控制按钮连接,所述第二弹簧的另一端与第一把手连接,所述第三接触点设置在第一把手内圆槽中。
9.进一步,所述保护装置包括坐板和保护组件,所述坐板设置在升降板的上方且内部设置有空腔,所述保护组件包括第一滑动架、第二滑动架、联动架、第一连杆、第二连杆、第三连杆、第四连杆和保护板,所述第一滑动架呈l型,所述第一滑动架设置在坐板内且水平的一端与升降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滑动架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第二滑动架的一端与第一滑动架的底端连接,所述联动架上设置有滑轮,所述联动架的一端与坐板内部的侧端固定连接,所述联动架的另一端与两个第二滑动架滑动配合,所述第一滑动架、第二滑动架和联动架设置有两组且对称设置在坐板的两侧,所述第一连杆的两端分别与对称设置的两个第二滑动架连接,第二连杆的两端分别与两个第一滑动架远离升降板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三连杆的两端分别与两个联动架连接,所述第四连杆套设在第一连杆上且与第一连杆转动连接,所述第四连杆的两端分别与第二连杆和第三连杆活动连接,所述保护板设置在坐板的侧端且两个第一连杆远离升降板的一端分别与保护板连接,所述保护组件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保护组件对称设置在坐板的两侧。
10.进一步,所述调节装置包括滑动槽、限制槽、调节杆、限制柱、第三弹簧和拉动杆,所述支撑杆上开设有滑动槽,所述滑动槽内设置有限制槽,所述调节杆呈l型,所述调节杆与第二把手的侧端转动连接,所述限制柱的与第二把手滑动连接,所述限制柱的一端与调节杆的一端活动连接,所述第三弹簧的一端与调节杆连接,所述第三弹簧的另一端与第二把手连接,所述调节杆、限制柱和第三弹簧均设置有两个且对称设置在第二把手的两侧,所述拉动杆的两端分别与两个调节杆相互靠近的一端连接。
11.进一步,所述限制槽开设在支撑杆的底端。
12.进一步,所述第一把手和第二把手上均设置有防滑点。
13.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4.其一,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转动控制杆,在啮合的作用下,控制杆转动带动第一圆杆在空槽内运动,第一圆杆推动第二圆杆移动,固定柱与弧形槽配合滑动,第二圆杆在移动
时同步转动,第二圆杆带动控制柱转动,控制柱带动控制架转动,拉动控制杆或者推动控制杆可以控制控制架正转或者反转,控制架底端的两端与第一接触点或者第二接触点接触,第一接触点和第二接触点分别单独的控制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的运转,从而使升降板产生倾斜,通过控制杆可以方便快捷的控制倾斜的角度,减少了传统支撑设备需要人工多次调试才能达到合适的位置,减少了调试的时间,方便训练员快速的训练。
15.其二,本发明实施例中当训练员躺在或者坐在坐板上时,坐板向下移动,带动联动架在第二滑动架上移动,联动架向下移动带动第四连杆的一端向下移动,第四连杆的另一端带动保护板向上运动,利用两个保护板将身体的两侧挡住,防止训练时身体侧倾造成身体损伤。
16.其三,本发明实施例中使用人的手臂间距不同,使用时拉动拉动杆,拉动杆带动两个调节杆的一端相互靠近,两个调节杆的另一端翘起,带动限制柱向上运动,第二把手即可自由活动,将第二把手与第一把手之间的间距调整到合适的位置后,松开拉动杆,第三弹簧推动调节杆转动,将限制柱重新推入到限制槽中,使第二把手固定住。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发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本发明中升降组件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19.图3为图2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20.图4为本发明中保护装置的局部剖视图;
21.图5为本发明中控制组件的部分剖开结构示意图一;
22.图6为图5中b处的放大示意图;
23.图7为图5中c处的放大示意图;
24.图8为本发明中调节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5.图9为图8中d处的放大示意图;
26.图10为本发明中控制组件的部分剖开结构示意图二;
27.图11为本发明中保护装置的状态示意图一;
28.图12为本发明中保护装置的状态示意图二。
29.附图标记说明:
30.支撑架1,支撑座11,支撑杆12,第一把手13,第二把手14,升降装置2,升降组件21,升降底座211,升降板212,升降杆213,连动杆214,第一齿轮215,第一电机216,第二电机217,第二齿轮218,控制组件22,控制杆221,空槽222,第一圆杆223,第一弹簧224,第二圆杆225,控制柱226,控制架227,第一接触点228,第二接触点229,弧形槽2210,固定柱2211,控制按钮2212,第二弹簧2213,第三接触点2214,保护装置3,坐板31,保护组件32,第一滑动架321,第二滑动架322,联动架323,第一连杆324,第二连杆325,第三连杆326,第四连杆327,保护板328,调节装置4,滑动槽41,限制槽42,调节杆43,限制柱44,第三弹簧45,拉动杆46。
具体实施方式
31.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
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32.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33.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高难度健美操运动矫正训练装置,包括支撑架1、升降装置2、保护装置3和调节装置4,所述支撑架1包括支撑座11、支撑杆12、第一把手13和第二把手14,所述支撑座11设置有两个,所述支撑杆12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支撑座11的顶端连接,所述第一把手13和第二把手14均套设在支撑杆12上,第一把手13与支撑杆12固定连接,第二把手14与支撑杆12滑动配合,所述升降装置2设置在支撑架1的底端,所述保护装置3设置在升降装置2的上方,所述调节装置4设置在支撑杆12上,其作用在于,训练员使用时,双手放在第一把手13和第二把手14上,通过升降装置2可以调节不同的身体高度和角度,使训练员处于合适的位置,也可以帮助训练员可以进行阶段似的训练,保护装置3可以保护训练员的安全,调节装置4可以根据不同人调节第一把手13和第二把手14的间距。
34.优选的,所述升降装置2包括升降组件21和控制组件22,所述升降组件21包括升降底座211、升降板212、升降杆213、连动杆214、第一齿轮215、第一电机216、第二电机217和第二齿轮218,所述升降底座211设置在支撑架1的下方,所述升降板212设置在升降底座211内且与升降底座211活动连接,所述升降杆213设置有四个,四个所述升降杆213的顶端分别与升降板212的四个角转动连接,四个所述升降杆213的底端与升降底座211滑动配合,所述连动杆214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连动杆214对称设置在升降底座211底部的两侧,两个所述连动杆214均与升降底座211转动连接,两个所述连动杆214的两端均设置有第一齿轮215,其中两个所述升降杆213靠近其中一个连动杆214的方向均开设有齿槽且分别与其中一个连动杆214两端的第一齿轮215啮合,另外两个所述升降杆213上靠近另外一个连动杆214的方向开设有齿槽且分别与另外一个连动杆214两端的第一齿轮215啮合,所述第一电机216和第二电机217均设置在升降底座211上,所述第二齿轮218设置有两个且分别与第一电机216和第二电机217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电机216输出端上的第二齿轮218与其中一个所述连动杆214上的第一齿轮215啮合,所述第二电机217输出端上的第二齿轮218与另外一个所述连动杆214上的第一齿轮215啮合,其作用在于,通过控制组件22可以控制第一电机216和第二电机217的运作,第一电机216和第二电机217的输出端转动带动第二齿轮218转动,在啮合的作用下第二齿轮218带动连动杆214转动,在啮合的作用下,通过连动杆214同步带动一侧的两个升降杆213上下运动,从而控制升降板212的上下运动,使训练员能够处于合适的位置训练,减少人力的消耗,也方便训练员能够长时间训练。
35.优选的,所述控制组件22包括控制杆221、空槽222、第一圆杆223、第一弹簧224、第二圆杆225、控制柱226、控制架227、第一接触点228、第二接触点229、弧形槽2210和固定柱2211,所述控制杆221的一端开设有齿槽,所述控制杆221开设有齿槽的一端与第一把手13的侧端转动连接,所述支撑杆12的内部开设有空槽222,所述第一圆杆223设置在空槽222内且与空槽222滑动配合,所述第一圆杆223的顶端设置有齿条,所述控制杆221开设有齿槽的一端与第一圆杆223的顶端啮合,所述第一弹簧224设置在空槽222中,所述第一弹簧224的一端与第一圆杆223的一侧连接,所述第一弹簧224的另一端与支撑杆12连接,所述第二圆
杆225的一端与第一圆杆223的另一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二圆杆225的另一端与控制柱226的一端连接,所述控制柱226的另一端与控制架227顶端连接,所述控制架227设置在支撑座11内,所述第一接触点228和第二接触点229均设置在支撑座11内且分别靠近控制架227的两端,所述第二圆杆225上设置有弧形槽2210,所述空槽222内设置有固定柱2211,所述固定柱2211与弧形槽2210滑动配合,其作用在于,通过转动控制杆221,在啮合的作用下,控制杆221转动带动第一圆杆223在空槽222内运动,第一圆杆223推动第二圆杆225移动,固定柱2211与弧形槽2210配合滑动,第二圆杆225在移动时同步转动,第二圆杆225带动控制柱226转动,控制柱226带动控制架227转动,拉动控制杆221或者推动控制杆221可以控制控制架227正转或者反转,控制架227底端的两端与第一接触点228或者第二接触点229接触,第一接触点228和第二接触点229分别单独的控制第一电机216和第二电机217的运转,从而使升降板212产生倾斜,通过控制杆221可以方便快捷的控制倾斜的角度,减少了传统支撑设备需要人工多次调试才能达到合适的位置,减少了调试的时间,方便训练员快速的训练。
36.优选的,所述控制组件22还包括控制按钮2212、第二弹簧2213和第三接触点2214,所述控制按钮2212设置在第一把手13远离控制杆221的一侧,所述第二弹簧2213设置在第一把手13内开设的圆槽中,所述第二弹簧2213的一端与控制按钮2212连接,所述第二弹簧2213的另一端与第一把手13连接,所述第三接触点2214设置在第一把手13内圆槽中,其作用在于,对于大距离的高度调整,使用时一只手握在第一把手13上,通过大拇指可以轻易的按压控制按钮2212,控制按钮2212与第三接触点2214接触后,可以同时控制第一电机216和第二电机217的运作,从而控制升降板212水平快速的上下运动,使调整高度位于合适的高度,方便训练,减少来回扳动控制杆221的时间,使装置更加简单,方便使用。
37.优选的,所述保护装置3包括坐板31和保护组件32,所述坐板31设置在升降板212的上方且内部设置有空腔,所述保护组件32包括第一滑动架321、第二滑动架322、联动架323、第一连杆324、第二连杆325、第三连杆326、第四连杆327和保护板328,所述第一滑动架321呈l型,所述第一滑动架321设置在坐板31内且水平的一端与升降板212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滑动架322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第二滑动架322的一端与第一滑动架321的底端连接,所述联动架323上设置有滑轮,所述联动架323的一端与坐板31内部的侧端固定连接,所述联动架323的另一端与两个第二滑动架322滑动配合,所述第一滑动架321、第二滑动架322和联动架323设置有两组且对称设置在坐板31的两侧,所述第一连杆324的两端分别与对称设置的两个第二滑动架322连接,第二连杆325的两端分别与两个第一滑动架321远离升降板212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三连杆326的两端分别与两个联动架323连接,所述第四连杆327套设在第一连杆324上且与第一连杆324转动连接,所述第四连杆327的两端分别与第二连杆325和第三连杆326活动连接,所述保护板328设置在坐板31的侧端且两个第一连杆324远离升降板212的一端分别与保护板328连接,所述保护组件32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保护组件32对称设置在坐板31的两侧,其作用在于,当训练员躺在或者坐在坐板31上时,坐板31向下移动,带动联动架323在第二滑动架322上移动,联动架323向下移动带动第四连杆327的一端向下移动,第四连杆327的另一端带动保护板328向上运动,利用两个保护板328将身体的两侧挡住,防止训练时身体侧倾造成身体损伤。
38.优选的,所述调节装置4包括滑动槽41、限制槽42、调节杆43、限制柱44、第三弹簧45和拉动杆46,所述支撑杆12上开设有滑动槽41,所述滑动槽41内设置有限制槽42,所述调
节杆43呈l型,所述调节杆43与第二把手14的侧端转动连接,所述限制柱44的与第二把手14滑动连接,所述限制柱44的一端与调节杆43的一端活动连接,所述第三弹簧45的一端与调节杆43连接,所述第三弹簧45的另一端与第二把手14连接,所述调节杆43、限制柱44和第三弹簧45均设置有两个且对称设置在第二把手14的两侧,所述拉动杆46的两端分别与两个调节杆43相互靠近的一端连接,其作用在于,不同人的手臂间距不同,使用时拉动拉动杆46,拉动杆46带动两个调节杆43的一端相互靠近,两个调节杆43的另一端翘起,带动限制柱44向上运动,第二把手14即可自由活动,将第二把手14与第一把手13之间的间距调整到合适的位置后,松开拉动杆46,第三弹簧45推动调节杆43转动,将限制柱44重新推入到限制槽42中,使第二把手14固定住。
39.优选的,所述限制槽42开设在支撑杆12的底端,其作用在于,可以防止飞尘或者其他杂物落入到限制槽42中,造成限制槽42堵塞,对第二把手14的固定产生影响。
40.优选的,所述第一把手13和第二把手14上均设置有防滑点,其作用在于,使用时可以增加手掌与第一把手13和第二把手14之间的摩擦力,增加训练时的稳定性。
41.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的技术范围作出任何限制,故凡是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细微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