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具有电磁屏蔽功能的聚酰亚胺/银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2021-11-15 18:51: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技术特征:
1.一种具有电磁屏蔽功能的聚酰亚胺/银复合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具有电磁屏蔽功能的聚酰亚胺/银复合膜由表面包覆银(ag)纳米颗粒的聚酰亚胺(pi)纳米纤维膜和纳米纤维膜表面涂覆聚酰胺酸(paa)溶液环化后构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电磁屏蔽功能的聚酰亚胺/银复合膜,其特征在于,聚酰亚胺纳米纤维直径50nm~2μm,厚度在5~100μm,纳米银颗粒直径5~100nm,涂覆环化后的纳米纤维膜总厚度在10~200μm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电磁屏蔽功能的聚酰亚胺/银复合膜,其特征在于,用于表面涂覆的paa溶液固含量为5%~20%,涂覆厚度为5~200μm。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具有电磁屏蔽功能的聚酰亚胺/银复合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将单体二胺溶于有机溶剂中,充分搅拌使其完全溶解形成混合溶液;将相同摩尔比的单体二酐分批加入到混合溶液中,盛放混合溶液的反应器置于冰水浴中,通过搅拌使两者充分反应,合成paa溶液;(2)将步骤(1)中得到的paa溶液作为纺丝液进行静电纺丝得到paa纳米纤维膜;(3)配制一定浓度的银盐溶液,将步骤(2)得到的纳米纤维膜浸入银盐溶液中进行离子交换,清洗后置于还原剂中进行还原,得到paa/ag复合纳米纤维膜;(4)在复合膜表面涂敷一定固含量的paa溶液,再经热亚胺化,使paa转化成pi,制得聚酰亚胺/银复合膜。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一种具有电磁屏蔽功能的聚酰亚胺/银复合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有机溶剂选用n,n

二甲基甲酰胺、n,n

二甲基乙酰胺、n

甲基吡咯烷酮中的一种或者多种。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具有电磁屏蔽功能的聚酰亚胺/银复合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静电纺丝参数为纺丝电压:15~50kv;纺丝温度:20~50℃;纺丝湿度:20~60%;纺丝时间为5~12h。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具有电磁屏蔽功能的聚酰亚胺/银复合膜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银盐选用硝酸银、硫酸银、乙酸银、乙醇银,甲酸银中的一种或者多种,离子交换时间为1~30min,温度为10~40℃。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具有电磁屏蔽功能的聚酰亚胺/银复合膜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还原剂选用葡萄糖,二甲基胺硼烷,抗坏血酸。9.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一种具有电磁屏蔽功能的聚酰亚胺/银复合膜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热亚胺化的条件为:在空气中加热至250~450℃,保温时间为10min~3h。10.按照权利要求1

9中的任一方法所制备的聚酰亚胺/银复合膜及其制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电磁屏蔽功能的聚酰亚胺/银复合膜的制备方法,所述的制备方法如下:以二胺和二酐为单体合成聚酰胺酸(PAA)作为静电纺丝溶液得到PAA纳米纤维膜,将其浸入一定浓度的银盐溶液中进行离子交换;超声清洗后置于一定浓度的还原剂中进行还原,制备PAA/Ag纳米纤维复合膜,在复合膜表面涂敷一定固含量的PAA溶液,再经热处理,使PAA转化成聚酰亚胺(PI),制得PI包覆的PI/Ag纳米纤维复合膜。金属化后纳米纤维复合膜有效地利用金属和聚合物纳米纤维的高连接结构及其相互作用,具有优良的机械柔韧性和超高的电磁干扰屏蔽性能,有望替代传统的高密度和脆性金属屏蔽材料。料。料。


技术研发人员:齐胜利 詹淋中 王芮晗 董南希 田国峰 武德珍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北京化工大学常州先进材料研究院
技术研发日:2021.09.08
技术公布日:2021/11/14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