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大加速度高温环境下的振动试验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1-11-10 10:20: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属于振动试验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大加速度高温环境下的振动试验装置。


背景技术:

2.目前:在航空、航天研发等领域,对于一些处于大加速度工作环境的部件或设备,在设计研发时需要对它们进行模拟实际工作环境下的加速度振动测试,这就需要在实验室给试验件提供一种与实际工作环境接近的试验环境以检测产品的性能。
3.目前国内可能缺少专门用于测试大加速度高温环境下的振动试验设备,在大加速度高温环境下进行测试时,可能由于加速度过大,振动台量程不满足,无法满足试验条件;在施加高温环境下,夹具高温传递至振动台,而振动台不耐高温,容易损坏。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大加速度高温环境下的振动试验装置。
4.通过上述分析,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及缺陷为:
5.现有的振动试验设备在大加速度高温环境下进行测试时,可能由于加速度过大,振动台量程不满足,无法满足试验条件;在施加高温环境下,夹具高温传递至振动台,而振动台不耐高温,容易损坏。
6.解决以上问题及缺陷的难度为:飞机发动机附近位置因振动量级太大,常见的振动试验机受自身测试量程问题无法同比例模拟试验条件;在高温试验条件下,控制加速度传感器需要能够承受高温,且控制加速度传感器量程也应满足试验条件量程,此类型加速度传感器造价高昂且极易损坏,故一般实验室无此类加速度传感器。
7.解决以上问题及缺陷的意义为:能够在常见量程规格的振动试验机上完成超出使用量程的试验条件,降低了试验设备的要求;将控制加速度传感器从试验夹具与试验件连接处的高温控制加速度传感器更换为常温加速度传感器进行控制,减小试验设备的投入和损坏成本;增加了降温冷却设置,通过循环水将高温炉的热量进行传递,防止振动试验机因高温损坏。


技术实现要素:

8.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大加速度高温环境下的振动试验装置。
9.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大加速度高温环境下的振动试验装置设置有:
10.振动台;
11.所述振动台上端中间通过螺栓固定有底板,所述底板上侧两端分别通过螺栓固定有第一底座和第二底座,所述第一底座和第二底座上端位于高温炉内,所述第一底座两端中间分别开设有第一底座注水口和第一底座出水口,所述第二底座两端中间分别开设有第二底座注水口和第二底座出水口,各个注水口和出水口通过水管与循环管路连通,并通过第一自吸水泵将循环水循环于第一底座和第二底座中;
12.所述第一底座和第二底座上端通过螺栓固定有测试件,所述测试件中间通过螺栓固定有监测杆,所述监测杆下部开设有监测杆注水口和监测杆出水口,监测杆最下端通过502胶水将型号为sn lw50562的监测传感器粘贴监测杆上的绝缘胶带上。
13.进一步,所述循环管路设置有水桶和第一自吸水泵,所述水桶和第一自吸水泵通过第一水管连接,所述第一自吸水泵通过第二水管与第一底座注水口连接,第三水管将第一底座出水口与第二底座注水口连接,所述第二底座出水口与第四水管连接,第四水管另一侧回到水桶中,形成循环回路。
14.进一步,所述监测杆下端两侧分别开设有监测杆注水口和监测杆出水口,所述监测杆注水口通过第六水管与第二自吸水泵连接,所述监测杆出水口通过第七水管与水桶连接,所述第二自吸水泵通过第五水管与水桶连接。
15.进一步,所述底板上端中间通过502胶水将型号为sn lw50563的控制传感器粘贴固定在底板的绝缘胶带上。
16.进一步,所述监测杆上端通过固定螺栓与测试件固定连接,所述固定螺栓与测试件上端之间夹设有固定弹垫。防止试验过程中监测杆出现松动,监测传感器测量数据出现偏差。
17.进一步,所述监测传感器与监测杆之间粘贴有绝缘和防止电磁干扰的绝缘胶带。
18.进一步,所述底板与振动台之间通过螺栓连接,底板上的连接孔为沉头孔。
19.结合上述的所有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所具备的优点及积极效果为:
20.1、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设计新颖,通过在第一底座和第二底座中部安装第一底座注水口、第一底座出水口、第二底座注水口、第二底座出水口通过自吸水泵将循环水依次循环通过,对试验夹具进行降温,防止热量传递至振动台,保护振动台设备发生损坏;
21.2、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设计新颖,通过在底板上粘贴的控制传感器对测试件进行振动控制,同时测量监测传感器的振动量级,以监测传感器的振动量级与目标量级进行比较借此调整控制传感器的量级,直至监测传感器量级与目标量级一致,以此实现通过底板上的控制传感器来等效控制监测杆上的监测传感器,实现大加速度振动试验的目标。
22.3、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设计新颖,通过在监测杆底部开设监测杆注水口和监测杆出水口,通过第二自吸水泵将循环水通过监测杆注水口和监测杆出水口,对监测杆进行降温,防止从高温炉通过监测杆传递的热量过高,损坏粘贴在监测杆底部的监测传感器。
附图说明
23.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技术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做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所描述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4.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大加速度高温环境下的振动试验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25.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监测杆结构示意图。
26.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一自吸水泵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27.图中:1、振动台;2、底板;3、第一底座;4、第二底座;5、测试件;6、监测杆;7、监测传
感器;8、控制传感器;9、监测杆注水口;10、监测杆出水口;11、固定弹垫;12、固定螺栓;13、水桶;14、第五水管;15、第二自吸水泵;16、第六水管;17、第七水管;18、第一水管;19、第一自吸水泵;20、第二水管;21、第三水管;22、第四水管;23、第一底座注水口;24、第二底座出水口;25、第二底座注水口;26、第一底座出水口;27、高温炉。
具体实施方式
28.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29.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大加速度高温环境下的振动试验装置,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的描述。
30.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大加速度高温环境下的振动试验装置中的振动台1上部固定安装有底板2,振动台1与底板2通过螺栓连接,螺栓拧紧扭矩参照螺栓扭矩对照表进行拧紧,所述底板2上部粘贴控制传感器8 并固定安装有第一底座3和第二底座4,且通过螺纹和螺栓进行连接,连接螺栓扭矩参照螺栓扭矩对照表使用扭矩扳手进行拧紧,第一底座3和第二底座4上部安装有测试件5,测试件5与第一底座3和第二底座4通过螺栓固定连接,螺栓拧紧力矩通过螺栓扭矩对照表进行拧紧,所述测试件5测试位置通过螺栓与监测杆6固定连接,螺栓拧紧力矩通过螺栓扭矩对照表进行拧紧,在监测杆6 的底部粘贴检测传感器。
31.所述第一底座3和第二底座4中部安装有第一底座注水口23、第一底座出水口26、第二底座注水口25、第二底座出水口24,第一水管18伸入水桶13内,第一水管18的另一端与第一自吸水泵19的进水口连接,第一自吸水泵19的出水口与第二水管20连接,第二水管20的另一端与第一底座注水口23连接,第一底座出水口23与第三水管21连接,第三水管21的另一端与第二底座注水口 25连接,第二底座出水口24与第四水管22连接,第四水管22另一端伸回水桶 13内。
32.所述监测杆6底部安装有监测杆注水口9和监测杆出水口10,第五水管14 伸入水桶13内,第五水管14的另一端与第二自吸水泵15的进水口连接,第二自吸水泵15的出水口与第六水管16连接,第六水管16的另一端与监测杆注水口9连接,监测杆出水口10与第七水管17连接,第七水管17的另一端伸回水桶13内。
33.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所述第一底座和第二底座下部安装有第一底座注水口、第一底座出水口、第二底座注水口、第二底座出水口,循环水依次通过可对第一底座和第二底座进行降温,避免振动台因高温而损坏。
34.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所述监测杆下部安装有监测杆注水口和监测杆出水口,循环水依次通过可对监测杆下部进行降温,避免监测传感器因高温而损坏。
35.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所述地板上粘贴控制传感器和监测杆上粘贴监测传感器,通过监测传感器的反馈值来调整控制传感器,实现大加速度试验条件的目的。
36.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振动台1带动底板2进行振动;第一底座3和第二底座4通过螺栓与底板2连接,传递振动;测试件5与第一底座3和第二底座4 通过螺栓进行连接紧固,
传递振动;测试件5中部与监测杆6通过螺栓进行连接紧固,传递振动;监测传感器7与监测杆6通过502胶水粘贴在绝缘胶带上接受振动信号,通过监测传感器7对测试件的振动数据进行监测采集。高温炉 27将测试件5完全笼罩,并通过上下两个区域进行同时加热,制造高温环境要求,使用第一自吸水泵19将水箱13中的循环水流通于底座中,达到试验夹具降温,振动台隔热的目的。使用第二自吸水泵15将水箱13中的循环水流通于监测杆6中,达到监测杆6降温,保护监测传感器7的目的。
37.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上”、“下”、“左”、“右”、“内”、“外”、“前端”、“后端”、“头部”、“尾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38.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