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耐寒冷的锂电池的制作方法

2021-11-10 02:47: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锂电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耐寒冷的锂电池。


背景技术:

2.锂电池即锂离子二次电池,由于重量轻、容量大、循环寿命长、无记忆效应等优良特点,被广泛应用于诸如手机、笔记本电脑、摄像机等数码产品及新能源电动车等其他电子设备和器件中,目前,锂电池正处于性能不断提高、成本不断降低、应用领域快速扩大、市场份额急剧增长的阶段,如果锂电池的安全性及整体性能无法跟上快速增长的趋势,势必会制约到该行业的发展。
3.目前锂电池对环境的适应性还存在着相当大的问题,锂电池在耐低温方面存在着缺陷,低温工作状态下,锂离子活性会大大降低,最终导致锂电池可用电量下降,在低温状态下无法正常工作。
4.为此,我们提供一种耐寒冷的锂电池。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耐寒冷的锂电池,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6.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耐寒冷的锂电池,包括保护壳、保护层、第一保温板和第二保温板,所述保护壳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盖体,所述保护壳的内部设置有锂电池本体,所述锂电池本体的一侧设置有导线,所述导线贯穿保护壳并延伸至其外部;所述锂电池本体的外侧固定连接有保护层,所述保护层包括气凝胶层、粘合剂层和隔膜纸层,所述气凝胶层和隔膜纸层通过粘合剂层粘接;所述锂电池本体的两侧和保护壳的内壁之间卡接有第一保温板,所述锂电池本体的底部设置有的第二保温板。
7.优选的,所述第二保温板的底部和保护壳内腔的底部卡接有第一减震垫,所述锂电池本体的顶部和盖体的底部卡接有第二减震垫。
8.优选的,所述盖体的顶部转动连接有把手,所述把手的外侧套设有防滑套。
9.优选的,所述保护壳的外侧开设有散热孔,所述散热孔的内部固定连接有过滤网。
10.优选的,所述盖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垫块,所述垫块的底部与保护壳的顶部卡接。
11.优选的,所述保护壳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绝缘垫,所述绝缘垫的内圈与导线的外侧固定连接。
12.优选的,所述保护壳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腿,所述支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防滑垫。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4.1.本实用新型中气凝胶层由二氧化硅气凝胶材料制成,这种材料质量轻,既防火防水,又具有保温性能,能够避免低温时的热量散失,从而防止严寒传导到电池内部,解决了低温工作状态下,锂离子活性会大大降低,最终导致锂电池可用电量下降,在低温状态下无法正常工作的问题;
15.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第一减震垫和第二减震垫,可以在锂电池本体受到碰撞时进行缓冲减震,对锂电池本体进行保护,通过设置把手并在其外部设置防滑套,在使用者需要移动本装置时,便于使用者对于本装置的拿持,通过设置散热孔,便于保护壳内部热量的排散,通过设置过滤网可以防止污染物进入保护壳的内部造成污染;
16.3.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垫块,可以使盖体和保护壳之间的连接更加紧密,通过设置绝缘垫,可以将导线与保护壳的连接处进行绝缘处理,防止导线漏电而对使用者受到伤害,通过设置支腿和防滑垫,在本装置在放置时,提高了本装置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所示保护壳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19.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2所示保护层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20.图中标号:1、保护壳;2、盖体;3、锂电池本体;4、导线;5、保护层;51、气凝胶层;52、粘合剂层;53、隔膜纸层;6、第一保温板;7、第二保温板;8、第一减震垫;9、第二减震垫;10、把手;11、散热孔;12、过滤网;13、垫块;14、绝缘垫;15、支腿;16、防滑垫。
具体实施方式
21.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22.请结合参阅图1、图2和图3,其中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所示保护壳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2所示保护层的内部结构示意图。一种耐寒冷的锂电池,包括保护壳1、保护层5、第一保温板6和第二保温板7,保护壳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盖体2,保护壳1的内部设置有锂电池本体3,锂电池本体3的一侧设置有导线4,导线4贯穿保护壳1并延伸至其外部,锂电池本体3的外侧固定连接有保护层5,保护层5包括气凝胶层51、粘合剂层52和隔膜纸层53,气凝胶层51和隔膜纸层53通过粘合剂层52粘接,锂电池本体3的两侧和保护壳1的内壁之间卡接有第一保温板6,锂电池本体3的底部设置有的第二保温板7。
23.进一步地,第二保温板7的底部和保护壳1内腔的底部卡接有第一减震垫8,锂电池本体3的顶部和盖体2的底部卡接有第二减震垫9,通过设置第一减震垫8和第二减震垫9,可以在锂电池本体3受到碰撞时进行缓冲减震,对锂电池本体3进行保护,防止锂电池本体3受到伤害。
24.进一步地,盖体2的顶部转动连接有把手10,把手10的外侧套设有防滑套,通过设置把手10并在其外部设置防滑套,在使用者需要移动本装置时,便于使用者对于本装置的拿持。
25.进一步地,保护壳1的外侧开设有散热孔11,散热孔1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过滤网12,通过设置散热孔11,便于保护壳1内部热量的排散,通过设置过滤网12可以防止污染物进入保护壳1的内部造成污染。
26.进一步地,盖体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垫块13,垫块13的底部与保护壳1的顶部卡接,通过设置垫块13,可以使盖体2和保护壳1之间的连接更加紧密。
27.进一步地,保护壳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绝缘垫14,绝缘垫14的内圈与导线4的外侧
固定连接,通过设置绝缘垫14,可以将导线4与保护壳1的连接处进行绝缘处理,防止导线4漏电而对使用者受到伤害。
28.进一步地,保护壳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腿15,支腿15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防滑垫16,通过设置支腿15和防滑垫16,在本装置在放置时,提高了本装置的稳定性。
29.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耐寒冷的锂电池的工作原理如下:
30.本实用新型中,气凝胶层51由二氧化硅气凝胶材料制成,这种材料质量轻,既防火防水,又具有保温性能,能够避免低温时的热量散失,从而防止严寒传导到电池内部,影响锂电池的正常工作,隔膜纸层53能够承受200摄氏度的高温,这就可以满足锂电池的高温以及安全性的要求,又在抑制自放电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远远超过目前采用有机隔膜的性能,同时保护层5外侧的第一保温板6和第二保温板7,能够吸取电池散发的热量,热量被保温板进行保温,增加了散热的难度,使得电池外部的温度升高,进一步保证装置耐低温的性能。
31.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耐寒冷的锂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保护壳(1),所述保护壳(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盖体(2),所述保护壳(1)的内部设置有锂电池本体(3),所述锂电池本体(3)的一侧设置有导线(4),所述导线(4)贯穿保护壳(1)并延伸至其外部;保护层(5),所述锂电池本体(3)的外侧固定连接有保护层(5),所述保护层(5)包括气凝胶层(51)、粘合剂层(52)和隔膜纸层(53),所述气凝胶层(51)和隔膜纸层(53)通过粘合剂层(52)粘接;第一保温板(6)和第二保温板(7),所述锂电池本体(3)的两侧和保护壳(1)的内壁之间卡接有第一保温板(6),所述锂电池本体(3)的底部设置有第二保温板(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寒冷的锂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保温板(7)的底部和保护壳(1)内腔的底部卡接有第一减震垫(8),所述锂电池本体(3)的顶部和盖体(2)的底部卡接有第二减震垫(9)。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寒冷的锂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2)的顶部转动连接有把手(10),所述把手(10)的外侧套设有防滑套。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寒冷的锂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壳(1)的外侧开设有散热孔(11),所述散热孔(1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过滤网(12)。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寒冷的锂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垫块(13),所述垫块(13)的底部与保护壳(1)的顶部卡接。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寒冷的锂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壳(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绝缘垫(14),所述绝缘垫(14)的内圈与导线(4)的外侧固定连接。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寒冷的锂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壳(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腿(15),所述支腿(15)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防滑垫(16)。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耐寒冷的锂电池,包括保护壳、保护层、第一保温板和第二保温板,所述保护壳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盖体,所述保护壳的内部设置有锂电池本体,所述锂电池本体的一侧设置有导线,所述导线贯穿保护壳并延伸至其外部;所述锂电池本体的外侧固定连接有保护层,所述保护层包括气凝胶层、粘合剂层和隔膜纸层,所述气凝胶层和隔膜纸层通过粘合剂层粘接。本实用新型中气凝胶层由二氧化硅气凝胶材料制成,这种材料质量轻,既防火防水,又具有保温性能,能够避免低温时的热量散失,从而防止严寒传导到电池内部,解决了低温工作状态下,锂离子活性会大大降低,最终导致锂电池可用电量下降,在低温状态下无法正常工作的问题。在低温状态下无法正常工作的问题。在低温状态下无法正常工作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王俊 王丹 王宝婕 罗界飞 王嘉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恒通照明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2.04
技术公布日:2021/11/9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