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水稻育秧盘的制作方法

2021-11-10 02:54: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属于农业种植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水稻育秧盘。


背景技术:

2.水稻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之一,目前常通过育秧盘进行秧苗培育再移栽。现有的育秧盘在叠放时,育秧槽会相互接触,因此,在育秧过程中,育秧盘叠放会压倒育秧槽内的作物,因而,使用中的育秧盘,只能通过架体分隔放置,使得当需要多个育秧盘整体移动时,会占用较大的空间,移动起来十分不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稻育秧盘,可根据需要调整育秧盘的叠放程度,使用范围更广、使用更方便。
4.一种水稻育秧盘,包括育秧盘本体和叠放调整机构;育秧盘本体上阵列有若干个育秧槽;叠放调整机构包括壳体和叠放调整组件;壳体为内部中空的长方体结构、且呈横向设置,壳体的侧壁中部开设有搬运孔;叠放调整组件包括设置于壳体外部的凸槽,设置于壳体内部的滑动组件、横板,以及推杆;壳体的顶面、底面上对应开设有尺寸一致的两个通孔,凸槽为开口向下的空心盒体结构、且其开口处固定于壳体顶面的通孔处;滑动组件包括滑槽和滑动板,滑槽的数量为偶数个并设置于壳体的内壁上、且对称位于通孔的两侧,滑动板的数量与滑槽的数量一致、且其一端与滑槽滑动连接,横板呈水平设置、且其板面与滑动板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滑动组件的数量为两个、且对称设置于横板的上下两侧;推杆的一端穿过搬运孔并位于壳体的内部、另一端位于壳体的外部,横板的一个端面固定于推杆的杆体上;叠放调整组件的数量为两个、且对称设置于搬运孔的两侧;叠放调整机构的数量为两个、且对称固定于育秧盘本体的两侧。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育秧盘本体的两侧设置叠放调整机构,使得可根据需求推动横板,调整另一育秧盘中的凸槽在本育秧盘内可嵌入的深度,进而调整两个育秧盘本体之间的距离,即,当育秧盘使用结束需要统一收集时,将横板向搬运孔的方向推、使其推离至通孔以外,进而使不同育秧盘的凸槽可叠放,当育秧盘育秧过程中,需要相邻育秧盘保持一定距离时,将横板向远离搬运孔的方向推、使其位于壳体底部通孔的上方,即可限制凸槽的嵌入深度。
5.进一步地,该水稻育秧盘中,滑槽的两个末端为封闭结构;进而对滑动板的移动进行限位。
6.进一步地,该水稻育秧盘中,凸槽为梯形台结构;更加利于不同育秧盘的凸槽进行嵌入以及育秧盘的叠放。
7.进一步地,该水稻育秧盘中,叠放调整组件还包括位于壳体内部的插槽,插槽横向设置于壳体的侧壁上、且与横板处于同一水平面,横板的另一个端面可插接于插槽内;通过设置插槽,进一步增强横板起阻挡作用时的固定强度。
8.进一步地,该水稻育秧盘中,凸槽的顶部开设有通气孔;便于嵌入叠放的凸槽之间
进行分离。
9.进一步地,该水稻育秧盘中,滑槽在竖直方向上位于搬运孔的外侧;使得滑动板始终位于搬运孔的外侧,进而避免由于滑动板的阻挡影响搬运孔的使用。
10.本实用新型水稻育秧盘的有益效果为,通过设置叠放调整机构,可根据需求调整不同育秧盘之间的叠放程度,使用范围更加广泛;同时,叠放调整组件的固定强度较高,可有效承受使用中的育秧盘的重量;另外,该叠放调整机构还设置有搬运孔,使得育秧盘的搬运更加方便。
附图说明
11.图1为本实用新型水稻育秧盘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12.图2为本实用新型叠放调整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3.图3为本实用新型叠放调整机构的局部剖视图。
14.附图中的编码为:1、育秧盘本体;1

1、育秧槽;2、叠放调整机构;3、壳体;3

1、搬运孔;4、叠放调整组件;4

1、凸槽;4

2、滑动组件;4

21、滑槽;4

22、滑动板;4

3、横板;4

4、推杆;4

5、插槽。
具体实施方式
15.如图1所示,一种水稻育秧盘,包括育秧盘本体1和叠放调整机构2;其中,育秧盘本体1上阵列有若干个育秧槽1

1;叠放调整机构2的数量为两个、且对称固定于育秧盘本体1的两侧。
16.如图2及图3所示,叠放调整机构2包括壳体3和叠放调整组件4;其中,壳体3为内部中空的长方体结构、且呈横向设置,壳体3的侧壁中部开设有搬运孔3

1;叠放调整组件4的数量为两个、且对称设置于搬运孔3

1的两侧。
17.叠放调整组件4包括设置于壳体3外部的凸槽4

1,设置于壳体3内部的滑动组件4

2、横板4

3、插槽4

5,以及推杆4

4;壳体3的顶面、底面上对应开设有尺寸一致的两个通孔,凸槽4

1为开口向下的空心梯形台结构、且其开口处固定于壳体3顶面的通孔处,凸槽4

1的顶部开设有通气孔;滑动组件4

2包括滑槽4

21和滑动板4

22,滑槽4

21的数量为2个并设置于壳体3的内壁上、且对称位于通孔的两侧,滑槽4

21的两个末端为封闭结构,滑槽4

21在竖直方向上位于搬运孔3

1的外侧;滑动板4

22的数量与滑槽4

21的数量一致、且其一端与滑槽4

21滑动连接,横板4

3呈水平设置、且其板面与滑动板4

22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滑动组件4

2的数量为两个、且对称设置于横板4

3的上下两侧;推杆4

4的一端穿过搬运孔3

1并位于壳体3的内部、另一端位于壳体3的外部,横板4

3的一个端面固定于推杆4

4的杆体上;插槽4

5横向设置于壳体3的侧壁上、且与横板4

3处于同一水平面,横板4

3的另一个端面可插接于插槽4

5内。
18.本实用新型水稻育秧盘的工作过程为,在育秧盘本体1的育秧槽1

1内进行水稻种子的育秧,待秧苗成长至一定高度后,需要多个叠放移动时,可通过在育秧盘本体1两侧设置的叠放调整机构2,调整另一育秧盘中的凸槽4

1在本育秧盘内可嵌入的深度,进而调整两个育秧盘本体1之间的距离;具体的,通过将两个推杆4

4向远离搬运孔3

1的方向推,进而带动横板4

3向远离搬运孔3

1的方向移动,与此同时,滑动板4

22在滑槽4

21内滑动并
在滑槽4

21末端封闭结构的限位作用下停止移动,横板4

3的一端也插接在插槽4

5内,此时,横板4

3位于壳体3的两个通孔之间,进而对壳体3底部的通孔起到阻挡作用;再将需要叠放的其它育秧盘的凸槽4

1通过本育秧盘叠放调整机构2的壳体3底部的通孔穿过,并抵靠在本育秧盘的横板4

3上,进而限制其它育秧盘凸槽4

1嵌入的深度,使两个育秧盘的育秧槽1

1之间保持一定的距离,避免上方的育秧盘压倒下方育秧盘内的秧苗;与此同时,由于滑动组件4

2位于横板4

3的两侧,通过滑动板4

22抵靠在壳体3内壁的方式,可对横板4

3起到强度增加的作用,加之插板插入插槽4

5的方式,进一步保证横板4

3能够承受已育秧苗的育秧盘的重量;在此过程中,可通过搬运孔3

1实现对整个育秧盘的移动,更加方便;当育秧盘使用结束需要统一收集时,通过推杆4

4将横板4

3向搬运孔3

1的方向推、使其推离至壳体3底部的通孔以外,进而使壳体3的两个通孔处于连通状态,使不同育秧盘的凸槽4

1可完全叠放,减少育秧盘叠放后的占地空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