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市政道路工程路面施工工艺的制作方法

2021-11-09 22:11: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市政道路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市政道路工程路面施工工艺。


背景技术:

2.市政工程是指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在我国,市政基础设施是指在城市区、镇规划建设范围内设置、基于政府责任和义务为居民提供有偿或无偿公共产品和服务的各种建筑物、构筑物、设备等,城市生活配套的各种公共基础设施建设都属于市政工程范畴。
3.中国专利号cn112211198a提供一种市政道路工程路面施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开设基坑、铺设混凝土层、排水管设置、铺设底层沥青层、沥青选料、铺设顶层沥青层、路面处理,其中开设基坑:使用挖掘机进行路面基坑的挖掘,并把不平整的路段修补平整,然后在基坑内均匀撒布土壤固化剂,铺设混凝土层:将混凝土铺设在基坑上的土壤固化剂上,形成混凝土层,混凝土层中部的高度大于混凝土层两侧的高度。
4.但是一种市政道路工程路面施工工艺在开设基坑、撒布土壤固化剂后便直接对混凝土层进行铺设,这样会使得混凝土层的地基较为松软,不够坚实,待道路施工完毕投入使用后,容易形成路面破损、塌陷等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市政道路工程路面施工工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地基较为松软,不够坚实,待道路施工完毕投入使用后,容易形成路面破损、塌陷等问题。
6.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市政道路工程路面施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7.s1:下承层施工:首先使用挖掘机将路面预定位置挖掘出基坑,使得坑底形成下承层,然后使用压路机对基坑的底部进行压实操作,压实完成后逐一断面检查下承层的标高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对于下承层,凡不符合要求的路段,必须根据具体情况,分别采用补充碾压、换填材料、挖开晾晒等措施,使之达到标准,最后将土壤固化剂均匀地洒在下承层上;
8.s2:砂砾层施工:在下承层上设立中线桩,直线段15

20m设一桩,平曲线段每10

15m设一桩,标出砂砾层边缘的松铺厚度和设计高程,然后对砂砾集料进行撒水闷料,直至砂砾集料中的含水量为0.7

1.5%,接着将砂砾集料加入搅拌机内进行搅拌,直至砂砾集料含水量均匀,且没有粗细颗粒离析现象为止,再通过运输车运送至下承层上,使得料堆均匀分布,最后人工对砂砾集料进行摊铺,使得砂砾集料尽量均匀地摊铺在下承层上,整形后的砂砾层,当砂砾集料的含水量为0.7

1.5%时,立即进行碾压,使得砂砾层整体坚实平整;
9.s3:将水泥稳定砂砾层施工:将水泥稳定砂砾层料拌合形成集料,拌和比例为水泥:砂砾基层料=5:78

100,含水量为4

10%,采用摊铺机将集料均匀地摊铺在预定的宽度上,使得表面平整,并有规定的路拱,在摊料过程中需要将土块、超尺寸颗粒及其他杂物拣除,在水泥稳定砂砾层摊铺后,混合料的含水量4

12%时,立即用振动压路机在全宽内进行碾压;
10.s4:沥青层施工:首先在将水泥稳定砂砾层上喷洒透层油,待透层油完全渗透入水泥稳定砂砾层后方可进行沥青层铺筑,采用沥青铺筑机对沥青层进行摊铺,摊铺速度应保持2—6m/mim,温度120

140℃,摊铺速度必须缓慢、均匀且连续不断,待铺设一定长度后,其他人员采用轻型钢筒压路机对已铺设路段进行碾压,碾压控制温度为110℃,压路机从路边向路中碾压,相邻碾压带重叠1/2—1/3轮宽,碾压2遍,接着,施工人员再采用振动压路机碾压4—6遍,最后双钢轮压路机碾压2遍,压路机碾压段长度应与摊铺段相适应,待完全铺设和碾压完成后即可。
11.进一步地,所述s1中碾压中局部有“软弹”、“翻浆”现象,应立即停止碾压,待翻松晾干,或换填含水量合适的材料后再进行碾压。
12.进一步地,所述s2中碾压时需要由两侧向路中心碾压,压路机后轮应重叠1/2轮宽,后轮必须超过两段的接缝处,后轮压完路面全宽时,即为一遍,碾压需碾压6

8遍,一直进行到砂砾层达到要求的密实度为止,压路机的碾压速度,头两遍以采用1.5

1.7km/h,以后用2.0

2.5km/h。
13.进一步地,所述s2中碾压的同时发现砂窝或梅花现象应立即将多余的砂或砾石挖出,分别掺入适量的砾石或砂,彻底翻拌均匀,并补充碾压,不能采用砂或砾石覆盖处理。
14.进一步地,所述s3中碾压时振动压路机后轮应重叠1/2轮宽,后轮必须超过两段的接缝处,后轮压完路面全宽时,即为一遍,压路机的碾压速度,头两遍以采用1.5

1.7km/h,以后用2.0

2.5km/h,重复4

5,直至水泥稳定砂砾层表面平整。
15.进一步地,所述s3中在碾压过程中,水泥稳定砂砾层的表面需要始终保持湿润,如水分蒸发过快,使得含水量低于4%,需要及时补洒少量的水。
16.进一步地,所述s3中经过拌和、整形的水泥稳定砂砾层,需要在水泥初凝前和试验确定的延迟时间内完成碾压,并达到要求的密实度,同时表,表面无明显的轮迹。
17.进一步地,所述s4中当气温低于10℃、大风天气和即将降雨时不得喷洒透层油,并且透层油需要在水泥稳定砂砾层碾压成型后表面稍变干燥,但尚未硬化的情况下喷洒。
18.进一步地,所述s4中喷洒透层油前应清扫路面,遮挡防护嵌边石及人工构造物避免污染,且透层油应选用渗透性好的乳化沥青。
19.进一步地,所述s4中采用振动压路机碾压时,振动频率控制在35—50hz,振幅0.3—0.8m,相邻碾压带重叠10—20cm。
20.本发明通过改进在此提供一种市政道路工程路面施工工艺,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改进及优点:
21.(1)通过铺设的砂砾层,砂砾层能够在水泥稳定砂砾层的底部进行承托,能够使得沥青道路的地基更加坚实和稳固,并且由于沙砾层本身由众多沙砾组合而成,具有良好的压力吸收和分散的能力,能够使得成型后的沥青道路承受更大的压力,同时也能够防止沥青道路破损和塌陷。
22.(2)通过多次对沥青层进行碾压,以及在沥青层施工的过程中对天气的严格把控,能够使得成型后的沥青层含有更少的杂质,且更加稳固,能够有效的延长沥青道路的使用寿命。
23.(3)通过在水泥稳定砂砾层含水量的严格把控,能够使得水泥稳定砂砾层在沥青层铺设的过程中达到最好的粘稠度与稳固度,从而在沥青层铺设完成之后能够使得水泥稳
定砂砾层与沥青层相互结合,形成更加稳固的过渡层。
具体实施方式
24.下面将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25.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26.本发明通过改进在此提供一种市政道路工程路面施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27.s1:下承层施工:首先使用挖掘机将路面预定位置挖掘出基坑,使得坑底形成下承层,然后使用压路机对基坑的底部进行压实操作,压实完成后逐一断面检查下承层的标高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对于下承层,凡不符合要求的路段,必须根据具体情况,分别采用补充碾压、换填材料、挖开晾晒等措施,使之达到标准,最后将土壤固化剂均匀地洒在下承层上;
28.s2:砂砾层施工:在下承层上设立中线桩,直线段15m设一桩,平曲线段每10m设一桩,标出砂砾层边缘的松铺厚度和设计高程,然后对砂砾集料进行撒水闷料,直至砂砾集料中的含水量为0.7%,接着将砂砾集料加入搅拌机内进行搅拌,直至砂砾集料含水量均匀,且没有粗细颗粒离析现象为止,再通过运输车运送至下承层上,使得料堆均匀分布,最后人工对砂砾集料进行摊铺,使得砂砾集料尽量均匀地摊铺在下承层上,整形后的砂砾层,当砂砾集料的含水量为0.7%时,立即进行碾压,使得砂砾层整体坚实平整;
29.s3:将水泥稳定砂砾层施工:将水泥稳定砂砾层料拌合形成集料,拌和比例为水泥:砂砾基层料=5:100,含水量为4%,采用摊铺机将集料均匀地摊铺在预定的宽度上,使得表面平整,并有规定的路拱,在摊料过程中需要将土块、超尺寸颗粒及其他杂物拣除,在水泥稳定砂砾层摊铺后,混合料的含水量4%时,立即用振动压路机在全宽内进行碾压;
30.s4:沥青层施工:首先在将水泥稳定砂砾层上喷洒透层油,待透层油完全渗透入水泥稳定砂砾层后方可进行沥青层铺筑,采用沥青铺筑机对沥青层进行摊铺,摊铺速度应保持2m/mim,温度120℃,摊铺速度必须缓慢、均匀且连续不断,待铺设一定长度后,其他人员采用轻型钢筒压路机对已铺设路段进行碾压,碾压控制温度为110℃,压路机从路边向路中碾压,相邻碾压带重叠1/2轮宽,碾压2遍,接着,施工人员再采用振动压路机碾压4—6遍,最后双钢轮压路机碾压2遍,压路机碾压段长度应与摊铺段相适应,待完全铺设和碾压完成后即可。
31.进一步地,s1中碾压中局部有“软弹”、“翻浆”现象,应立即停止碾压,待翻松晾干,或换填含水量合适的材料后再进行碾压。
32.进一步地,s2中碾压时需要由两侧向路中心碾压,压路机后轮应重叠1/2轮宽,后轮必须超过两段的接缝处,后轮压完路面全宽时,即为一遍,碾压需碾压6遍,一直进行到砂砾层达到要求的密实度为止,压路机的碾压速度,头两遍以采用1.5km/h,以后用2.0km/h。
33.进一步地,s2中碾压的同时发现砂窝或梅花现象应立即将多余的砂或砾石挖出,
分别掺入适量的砾石或砂,彻底翻拌均匀,并补充碾压,不能采用砂或砾石覆盖处理。
34.进一步地,s3中碾压时振动压路机后轮应重叠1/2轮宽,后轮必须超过两段的接缝处,后轮压完路面全宽时,即为一遍,压路机的碾压速度,头两遍以采用1.5km/h,以后用2.0km/h,重复5,直至水泥稳定砂砾层表面平整。
35.进一步地,s3中在碾压过程中,水泥稳定砂砾层的表面需要始终保持湿润,如水分蒸发过快,使得含水量低于4%,需要及时补洒少量的水。
36.进一步地,s3中经过拌和、整形的水泥稳定砂砾层,需要在水泥初凝前和试验确定的延迟时间内完成碾压,并达到要求的密实度,同时表,表面无明显的轮迹。
37.进一步地,s4中当气温低于10℃、大风天气和即将降雨时不得喷洒透层油,并且透层油需要在水泥稳定砂砾层碾压成型后表面稍变干燥,但尚未硬化的情况下喷洒。
38.进一步地,s4中喷洒透层油前应清扫路面,遮挡防护嵌边石及人工构造物避免污染,且透层油应选用渗透性好的乳化沥青。
39.进一步地,s4中采用振动压路机碾压时,振动频率控制在35hz,振幅0.3m,相邻碾压带重叠10cm。
40.本发明的工作原理为:首先对下承层施工:首先使用挖掘机将路面预定位置挖掘出基坑,使得坑底形成下承层,然后使用压路机对基坑的底部进行压实操作,压实完成后逐一断面检查下承层的标高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对于下承层,凡不符合要求的路段,必须根据具体情况,分别采用补充碾压、换填材料、挖开晾晒等措施,使之达到标准,最后将土壤固化剂均匀地洒在下承层上;接着对砂砾层施工:在下承层上设立中线桩,直线段15m设一桩,平曲线段每10m设一桩,标出砂砾层边缘的松铺厚度和设计高程,然后对砂砾集料进行撒水闷料,直至砂砾集料中的含水量为0.7%,接着将砂砾集料加入搅拌机内进行搅拌,直至砂砾集料含水量均匀,且没有粗细颗粒离析现象为止,再通过运输车运送至下承层上,使得料堆均匀分布,最后人工对砂砾集料进行摊铺,使得砂砾集料尽量均匀地摊铺在下承层上,整形后的砂砾层,当砂砾集料的含水量为0.7%时,立即进行碾压,使得砂砾层整体坚实平整;然后对:将水泥稳定砂砾层施工:将水泥稳定砂砾层料拌合形成集料,拌和比例为水泥:砂砾基层料=5:100,含水量为4%,采用摊铺机将集料均匀地摊铺在预定的宽度上,使得表面平整,并有规定的路拱,在摊料过程中需要将土块、超尺寸颗粒及其他杂物拣除,在水泥稳定砂砾层摊铺后,混合料的含水量4%时,立即用振动压路机在全宽内进行碾压;最后对沥青层施工:首先在将水泥稳定砂砾层上喷洒透层油,待透层油完全渗透入水泥稳定砂砾层后方可进行沥青层铺筑,采用沥青铺筑机对沥青层进行摊铺,摊铺速度应保持2m/mim,温度120℃,摊铺速度必须缓慢、均匀且连续不断,待铺设一定长度后,其他人员采用轻型钢筒压路机对已铺设路段进行碾压,碾压控制温度为110℃,压路机从路边向路中碾压,相邻碾压带重叠1/2轮宽,碾压2遍,接着,施工人员再采用振动压路机碾压4—6遍,最后双钢轮压路机碾压2遍,压路机碾压段长度应与摊铺段相适应,待完全铺设和碾压完成后即可。
41.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发明。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