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电池隔膜及其制备方法、二次电池与流程

2021-11-09 21:48: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技术特征:
1.一种电池隔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隔膜包括基膜和至少结合在所述基膜一个表面的涂层,所述涂层中包括无机纳米材料、颗粒状粘结剂和枝状粘结剂,所述颗粒状粘结剂的粒径大于所述基膜的孔径。2.如权利要求1所述电池隔膜,其特征在于,所述颗粒状粘结剂的粒径为3~5μm;和/或,所述颗粒状粘结剂的吸液率为5~50%;和/或,所述颗粒状粘结剂包括聚丙烯酸酯类颗粒、改性聚偏氟乙烯类聚合物颗粒中的至少一种。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电池隔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枝状粘结剂的吸液率为60~300%;和/或,所述枝状粘结剂包括聚丙烯酸酯类乳液、丁苯橡胶类聚合物乳液中的至少一种。4.如权利要求3所述电池隔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基膜的平均孔径为30~100nm,所述基膜的孔隙率为35~45%;和/或,所述基膜选自聚乙烯、聚丙烯、聚酰亚胺、无纺布中的至少一种;和/或,所述涂层的厚度为1~4μm;和/或,所述无机纳米材料包括氧化铝、勃姆石、二氧化硅、氧化镁中的至少一种;和/或,所述涂层中还包括流变助剂。5.如权利要求4所述电池隔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流变助剂选自羟甲基纤维素、聚丙烯酸盐类聚合物中的至少一种;和/或,所述颗粒状粘结剂、所述枝状粘结剂、所述无机纳米材料和所述流变助剂的质量比为(1~10):(1~10):100:(1~5);和/或,所述颗粒状粘结剂的粒径与所述基膜的平均孔径的大小之比为(50~100):1。6.一种电池隔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将颗粒状粘结剂、乳液型粘结剂和无机纳米材料进行混合处理,得到混合浆料;获取基膜,将所述混合浆料至少在所述基膜的一个表面进行成膜处理后,干燥形成涂层,得到电池隔膜;其中,所述颗粒状粘结剂的粒径大于所述基膜的孔径。7.如权利要求6所述电池隔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干燥的温度条件为40~60℃;和/或,所述混合浆料中还包括流变助剂。8.如权利要求7所述电池隔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流变助剂选自羟甲基纤维素、聚丙烯酸盐类聚合物中的至少一种;和/或,所述颗粒状粘结剂的粒径、所述乳液型粘结剂的粒径和所述基膜的平均孔径的大小之比为(50~100):(3~33):1;和/或,所述颗粒状粘结剂、所述乳液型粘结剂、所述无机纳米材料和所述流变助剂的质量比为(1~10):(1~10):100:(1~5)。9.如权利要求6~8任一项所述电池隔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颗粒状粘结剂的粒径为3~5μm;和/或,所述颗粒状粘结剂的吸液率为5~50%;和/或,所述颗粒状粘结剂包括聚丙烯酸酯类颗粒、改性聚偏氟乙烯类聚合物颗粒中的
至少一种;和/或,所述乳液型粘结剂的吸液率为60~300%;和/或,所述乳液型粘结剂的粒径为100~300nm;和/或,所述乳液型粘结剂包括聚丙烯酸酯类乳液、丁苯橡胶类聚合物乳液中的至少一种;和/或,所述基膜的平均孔径为30~100nm,所述基膜的孔隙率为35~45%;和/或,所述基膜选自聚乙烯、聚丙烯、聚酰亚胺、无纺布中的至少一种;和/或,所述涂层的厚度为1~4μm;和/或,所述无机纳米材料包括氧化铝、勃姆石、二氧化硅、氧化镁中的至少一种。10.一种二次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次电池包含有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电池隔膜,或者如权利要求6~9任一项所述方法制备的电池隔膜。

技术总结
本发明属于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池隔膜及其制备方法,以及一种二次电池。其中,电池隔膜包括基膜和至少结合在所述基膜一个表面的涂层,所述涂层中包括无机纳米材料、颗粒状粘结剂和枝状粘结剂,所述颗粒状粘结剂的粒径大于所述基膜的孔径。本发明提供的电池隔膜,通过颗粒状粘结剂和枝状粘结剂的协同配合作用,不但提高了隔膜中涂层与基膜的结合稳定性,而且大粒径的颗粒状粘结剂有效避免了涂层中粘结剂等组分对基膜微孔堵塞,提高了电池隔膜的透气性,从而降低电芯阻抗,提升电池的循环性能。环性能。环性能。


技术研发人员:胡家玲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恒大新能源技术(深圳)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7.23
技术公布日:2021/11/8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