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拍摄装置、检测系统及方法与流程

2021-11-05 22:30: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技术特征:
1.一种应用于检测系统的拍摄装置,所述检测系统用于检测被测对象的缺陷,所述拍摄装置包括:背光模组,用于提供第一光源;同轴光模组,设于所述背光模组的一侧,所述同轴光模组用于提供第二光源;棱镜模组,设于所述第一光源的光路和所述第二光源的光路上,用于转换所述第一光源的光路和所述第二光源的光路;和拍摄模组,设于所述棱镜模组的一侧,所述拍摄模组位于经所述棱镜模组转换后的所述第一光源的光路和所述第二光源的光路上,用于拍摄被测对象位于所述第一光源的光路和所述第二光源的光路上的图像,其中所述图像用于检测所述被测对象的缺陷信息。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拍摄装置,其中所述同轴光模组设于所述背光模组和所述棱镜模组之间;所述棱镜模组具有第一光路转换面,所述第一光路转换面用于对所述第一光源的光路和所述第二光源的光路进行转换,所述第一光源的光路与所述第二光源的光路部分重合;所述拍摄模组的光轴与所述第一光路转换面相对设置。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拍摄装置,其中所述同轴光模组的中轴线与所述背光模组的中轴线重合,所述同轴光模组的中轴线和所述背光模组的中轴线与所述拍摄模组的光轴垂直。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拍摄装置,其中所述棱镜模组设于所述背光模组和所述同轴光模组之间,所述棱镜模组具有相对的第一光路转换面和第二光路转换面;所述第一光路转换面对应所述第一光源设置以对所述第一光源的光路进行转换;所述第二光路转换面对应所述第二光源以对所述第二光源的光路进行转换,所述第一光源的光路与所述第二光源的光路不重合;所述拍摄模组,进一步用于相对所述棱镜模组移动至所述第一光路转换面转换后的所述第一光源的光路上,及用于相对所述棱镜模组移动至所述第二光路转换面转换后的所述第二光源的光路上。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拍摄装置,进一步包括:窄带滤光片,设置于所述拍摄模组和所述棱镜模组之间,用于过滤所述第一光源的光路或所述第二光源的光路入射所述拍摄模组前的杂光。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拍摄装置,进一步包括:遮挡模组,设于所述背光模组和所述同轴光模组之间,用于遮挡所述第一光源及所述第二光源的至少一个;所述第一光源发射的光,依次经过所述被测对象的折射或透射及所述棱镜模组的反射,以转向90度并入射所述拍摄模组;所述第二光源发射的光,依次经过所述被测对象的反射及所述棱镜模组的反射,以转向90度并入射所述拍摄模组。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拍摄装置,进一步包括:承载台,用于承载所述被测对象并设于所述背光模组及所述同轴光模组之间。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拍摄装置,其中所述第一光源发出的光为白色光,所述第二光源发出的光为白色平行同轴光。
9.一种检测系统,包括:第一光源;拍摄模组,设于所述第一光源的光路上,用于拍摄设于所述光路上的被测对象;通信器,耦接所述第一光源及所述拍摄模组;处理器,耦接所述通信器,用于:通过所述通信器发送第一信号至所述第一光源,所述第一信号用于打开所述第一光源;通过所述通信器发出第一拍摄信号至所述拍摄模组,以控制所述拍摄模组拍摄所述被测对象的第一图像;响应所述第一拍摄信号的发送,通过所述通信器接收所述第一图像;根据所述第一图像,分析所述被测对象表面的异物、破损及压伤的至少一个,形成所述被测对象的检测结果。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检测系统,其中所述处理器,进一步用于:确定所述被测对象的位置正确;基于所述被测对象的位置正确,通过所述通信器发出所述第一拍摄信号至所述拍摄模组。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检测系统,其中所述处理器进一步用于:基于所述第一信号的发送,控制所述拍摄模组拍摄验证图像;所述检测系统还包括运算组件,所述运算组件耦接所述拍摄模组,用于:获取所述验证图像;根据所述验证图像,确定所述被测对象处于所述拍摄模组的视野内的正确位置;基于所述被测对象处于所述拍摄模组的视野内的正确位置,发送确认信号至所述处理器,以使所述处理器通过所述通信器发出所述第一拍摄信号至所述拍摄模组。12.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检测系统,其中所述第一光源为白光光源,所述被测对象为光学镜头的外观面,所述外观面包括透明区及油墨区,所述检测结果包括所述透明区的异物情况及所述油墨区的破损情况;所述处理器,进一步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图像,确定所述第一图像中的第一浅色成像区;基于所述第一浅色成像区,确定所述异物情况;根据所述第一图像,确定所述第一图像中的深色成像区;基于所述深色成像区,确定所述破损情况。13.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检测系统,其中所述第一光源为平行同轴光源,所述被测对象为光学镜头的外观面,所述检测结果包括所述外观面的压伤情况;所述处理器,进一步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图像,确定所述第一图像中的第二浅色成像区;基于所述第二浅色成像区,确定所述压伤情况。14.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检测系统,进一步包括:第二光源;所述拍摄模组,还设于所述第二光源的光路上;所述通信器,进一步耦接所述第二光源;
所述处理器,进一步用于:通过所述通信器发送第二信号至所述第二光源,以设置所述第二光源打开;基于所述第二光源打开,通过所述通信器发出第二拍摄信号至所述拍摄模组以控制所述拍摄模组拍摄所述被测对象并生成第二图像;响应所述第二拍摄信号的发送,通过所述通信器接收第二图像;根据所述第一图像及所述第二图像,分析所述被测对象表面的异物、破损及压伤,形成所述被测对象的检测结果。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检测系统,其中所述处理器进一步用于:通过所述通信器发送第二信号至所述第一光源,以设置所述第一光源关闭;基于所述第一光源关闭及所述第二光源打开,通过所述通信器发出第二拍摄信号至所述拍摄模组。16.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检测系统,进一步包括:遮挡模组,设于所述第一光源及所述第二光源之间;所述通信器,还耦接所述第二光源及所述遮挡模组;所述处理器,进一步用于:通过所述通信器发送第三信号至所述遮挡模组,以设置所述遮挡模组处于第一位置;基于所述遮挡模组处于第一位置,通过所述通信器发送所述第一信号至所述第一光源,以打开所述第一光源;基于所述第一图像的接收及所述第二光源的打开,发送第四信号至所述遮挡模组,所述第四信号用于设置所述遮挡模组处于第二位置;基于所述遮挡模组处于第二位置,通过所述通信器发送所述第二拍摄信号至所述拍摄模组。17.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检测系统,其中所述被测对象为光学镜头的外观面,所述外观面包括透明区及油墨区,所述第一光源为白光光源,所述检测结果包括所述透明区的异物情况及所述油墨区的破损情况;所述处理器,进一步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图像,确定所述第一图像中的第一浅色成像区;基于所述第一浅色成像区,确定所述异物情况;根据所述第一图像,确定所述第一图像中的深色成像区;基于所述深色成像区,确定所述破损情况。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检测系统,其中所述第二光源为平行同轴光源,所述检测结果包括所述外观面的压伤情况;所述处理器,进一步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图像,确定所述第一图像中的第二浅色成像区;基于所述第二浅色成像区,确定所述压伤情况。19.一种检测方法,包括:通过通信器发送第一信号至第一光源,所述第一信号用于打开所述第一光源;通过所述通信器发出第一拍摄信号至拍摄模组,所述拍摄模组设于所述第一光源的光路上,用于拍摄被测对象的第一图像;响应所述第一拍摄信号的发送,通过所述通信器接收所述第一图像;根据所述第一图像,分析所述被测对象表面的异物、破损及压伤的至少一个,形成所述
被测对象的检测结果。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检测方法,进一步包括:确定所述被测对象的位置正确;基于所述被测对象的位置正确,通过所述通信器发出所述第一拍摄信号至所述拍摄模组。21.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检测方法,进一步包括:基于所述第一信号的发送,控制所述拍摄模组拍摄验证图像;根据所述验证图像,确定所述被测对象处于所述拍摄模组的视野内的正确位置;基于所述被测对象处于所述拍摄模组的视野内的正确位置,以发出所述第一拍摄信号至所述拍摄模组。22.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检测方法,其中所述第一光源为白光光源,所述检测系统用于检测光学镜头的外观面,所述外观面包括透明区及油墨区,所述检测结果包括所述透明区的异物情况及所述油墨区的破损情况,所述形成所述被测对象的检测结果的步骤,包括:根据所述第一图像,确定所述第一图像中的第一浅色成像区;基于所述第一浅色成像区,确定所述异物情况;根据所述第一图像,确定所述第一图像中的深色成像区;基于所述深色成像区,确定所述破损情况。23.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检测方法,其中所述第一光源为平行同轴光源,所述检测系统用于检测光学镜头的外观面,所述检测结果包括所述外观面的压伤情况,所述形成所述被测对象的检测结果的步骤,包括:根据所述第一图像,确定所述第一图像中的第二浅色成像区;基于所述第二浅色成像区,确定所述压伤情况。24.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检测方法,进一步包括:通过所述通信器发送第二信号至所述第一光源及第二光源,以设置所述第二光源打开;基于所述第二光源打开,通过所述通信器发出第二拍摄信号至所述拍摄模组,以控制所述拍摄模组拍摄所述被测对象并生成第二图像;响应所述第二拍摄信号的发送,通过所述通信器接收第二图像;根据所述第一图像及所述第二图像,分析所述被测对象表面的异物、破损及压伤,形成所述被测对象的检测结果。25.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检测方法,进一步包括:通过所述通信器发送第二信号至所述第一光源,以设置所述第一光源关闭;基于所述第一光源关闭及所述第二光源打开,通过所述通信器发出第二拍摄信号至所述拍摄模组。26.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检测方法,进一步包括:通过所述通信器发送第三信号至遮挡模组,以设置所述遮挡模组处于第一位置;基于所述遮挡模组处于第一位置,通过所述通信器发送所述第一信号至所述第一光源,以打开所述第一光源;基于所述第一图像的接收及所述第二光源的打开,发送第四信号至所述遮挡模组,所
述第四信号用于设置所述遮挡模组处于第二位置;基于所述遮挡模组处于第二位置,通过所述通信器发送所述第二拍摄信号至所述拍摄模组。27.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检测方法,其中所述被测对象为光学镜头的外观面,所述外观面包括透明区及油墨区,所述第一光源为白光光源,所述检测结果包括所述透明区的异物情况及所述油墨区的破损情况,所述形成检测结果的步骤,包括:根据所述第一图像,确定所述第一图像中的第一浅色成像区;基于所述第一浅色成像区,确定所述异物情况;根据所述第一图像,确定所述第一图像中的深色成像区;基于所述深色成像区,确定所述破损情况。28.如权利要求27所述的检测方法,其中所述第二光源为平行同轴光源,所述检测结果包括所述外观面的压伤情况;所述形成所述检测结果的步骤,进一步包括:根据所述第一图像,确定所述第一图像中的第二浅色成像区;基于所述第二浅色成像区,确定所述压伤情况。

技术总结
本申请提出一种拍摄装置、检测系统及方法。所述拍摄装置包括背光模组、同轴光模组、棱镜模组及拍摄模组,背光模组用于提供第一光源;同轴光模组设于背光模组的一侧,同轴光模组用于提供第二光源;棱镜模组设于第一光源的光路和第二光源的光路上,用于转换第一光源的光路和第二光源的光路;拍摄模组设于棱镜模组的一侧,拍摄模组位于经棱镜模组转换后的第一光源的光路和第二光源的光路上,用于拍摄被测对象位于第一光源的光路和第二光源的光路上被测对象的图像,其中图像用于检测被测对象的缺陷信息。本申请获得的被测对象的检测结果较为精准,且可对镜头表面的弱起伏缺陷清晰成像,检测效率较高,适合批量作业。适合批量作业。适合批量作业。


技术研发人员:林坤良 汤爱军 陈石 高建文 李婷婷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市裕展精密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6.30
技术公布日:2021/11/4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