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船舶用空调系统的制作方法

2021-11-05 22:44: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空调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船舶用空调系统。


背景技术:

2.海域气象条件复杂,为了使船员、旅客有一个舒适的生活、工作环境,通过船舶用空调在舱室内创造一个适宜的人工气候,改善环境。空调具有空调箱,空调箱上设置有回风风道、新风风道和焓轮,室内的回风通过空调箱上的回风口经由回风风道排出,室外新风经由新风风道进入室内,焓轮设置在回风风道和新风风道上,焓轮旋转过程中实现室内回风和室外新风的能量交换,以回收室内回风的能量。
3.现有技术中,回风中的细菌、病毒附着在焓轮上,新风通过焓轮时部分细菌、病毒被带入各房间;增大乘客交叉感染的可能性。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船舶上细菌、病毒在焓轮旋转过程中带入室内,导致乘客交叉感染的缺陷,提供一种船舶用空调系统。
5.本发明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6.一种船舶用空调系统,其包括空调箱、风道、焓轮和消毒杀菌装置,所述风道设于所述空调箱内,所述风道包括回风风道和新风风道,所述回风风道用于排出室内回风,所述回风风道包括回风口和排风口,所述新风风道用于室外新风通过所述新风风道进入室内,所述焓轮用于在旋转过程中对所述回风风道中的回风和所述新风风道中的新风进行能量交换,所述消毒杀菌装置设于所述回风口和所述焓轮之间。
7.较佳地,所述回风风道和所述新风风道之间设有一隔板,所述焓轮局部位于所述回风风道内,所述焓轮局部位于所述新风风道内。
8.在本方案中,采用上述结构形式,隔板防止回风风道内室内回风与新风风道内室外新风混合,同时焓轮与隔板的位置关系使得回风风道中的回风和新风风道中的新风通过焓轮在旋转过程中进行能量交换,大大提升消毒杀菌效果。
9.较佳地,所述空调箱设有一箱体,所述箱体局部位于所述回风风道内,所述箱体局部位于所述新风风道内,所述焓轮设于所述箱体内。
10.在本方案中,采用上述结构形式,保证了焓轮在旋转过程中的安全性,降低了维护成本。
11.较佳地,所述回风口和所述排风口设于所述空调箱两侧,室内回风进入所述回风口,并通过所述排风口排出。
12.较佳地,所述新风风道包括新风口和送风口,所述新风口和所述送风口设于所述空调箱两侧,室外新风进入所述新风口,并通过所述送风口进入室内。
13.较佳地,所述空调箱一侧设有一开孔,所述消毒杀菌装置通过所述开孔嵌入所述回风风道内,且所述消毒杀菌装置四周与所述空调箱密封。
14.在本方案中,采用上述结构形式,大大提高了船舶用空调系统的结构的密封性。
15.较佳地,所述空调箱一侧设有一开孔,所述开孔一侧与所述空调箱连接处设有盖体,所述消毒杀菌装置设于所述开孔内,所述盖体盖合于所述开孔上,并与所述空调箱密封。
16.在本方案中,采用上述结构形式,通过盖体与空调箱的紧密连接,保证了船舶用空调系统结构的密封性。
17.较佳地,所述空调箱内设有过滤器,所述过滤器设于所述回风风道内,且所述过滤器设于所述回风口和所述消毒杀菌装置之间。
18.在本方案中,采用上述结构形式,大大提升新风质量,且减少了消毒杀菌装置的负担,降低物力成本。
19.在符合本领域常识的基础上,上述各优选条件,可任意组合,即得本发明各较佳实例。
20.本发明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空调系统内于回风口与焓轮之间设置消毒杀菌装置,回风风道内室内回风经过消毒杀菌装置后通过焓轮,且消毒杀菌装置的紫外线照射焓轮的叶片,使焓轮上附着的病毒的量降到一定水平,通过新风稀释,进入室内的新风经过焓轮后可基本达到无菌状态,从而促使船舶上空气消毒净化,减少交叉感染的可能性,且本发明的空调系统结构简单,易于更换与使用,降低了维护成本。
附图说明
21.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船舶用空调系统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22.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船舶用空调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23.附图标记说明:
24.空调箱1
25.风道2
26.回风风道21
27.回风口211
28.排风口212
29.新风风道22
30.新风口221
31.送风口222
32.焓轮3
33.箱体31
34.消毒杀菌装置4
35.开孔41
36.隔板5
37.过滤器6
具体实施方式
38.下面通过实施例的方式并结合附图来更清楚完整地说明本发明,但并不因此将本
发明限制在所述的实施例范围之中。
39.如图1和图2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船舶用空调系统包括空调箱1、风道2、焓轮3和消毒杀菌装置4。风道2设于空调箱1内,风道2包括回风风道21和新风风道22,回风风道21用于排出室内回风,回风风道21包括回风口211和排风口212,回风口211位于室内,排风口212朝向室外。室外新风通过新风风道22进入室内。焓轮3用于在旋转过程中对回风风道21中的回风和新风风道22中的新风进行能量交换,焓轮3具有若干叶片,间隔设置在一旋转轴上,旋转轴与空调箱1转动连接以带动叶片旋转,气流可穿过相邻叶片之间的间隙流动,且焓轮3旋转速度较慢;工作状态下焓轮3保持旋转,回风的温度与室内温度接近,回风经过焓轮3时与部分叶片产生热交换,叶片旋转至新风风道22时与新风进行热交换,从而回收了回风中的部分能量。消毒杀菌装置4设于回风口211和焓轮3之间。回风风道21内室内回风经过消毒杀菌装置4后通过焓轮3,且消毒杀菌装置4的紫外线照射焓轮3的叶片,使焓轮3上附着的病毒的量降到一定水平,通过新风稀释,进入室内的新风经过焓轮3后可基本达到无菌状态,从而促使船舶上空气消毒净化,减少交叉感染的可能性,且结构简单,易于更换与使用,降低了维护成本。
40.另外,回风风道21和新风风道22之间设有一隔板5,隔板5的两侧固定在空调箱1上,隔板5上设置有通孔,焓轮3与该孔处贯穿隔板5,焓轮3局部位于回风风道21内,焓轮3局部位于新风风道22内。隔板5防止回风风道21内室内回风与新风风道22内室外新风混合,同时使得回风风道21中的回风和新风风道22中的新风通过焓轮3在旋转过程中对进行能量交换,大大提升消毒杀菌效果。回风风道21和新风风道22并列设置,并通过隔板5进行隔离,使焓轮3贯穿隔板5,从而提高了船舶用空调系统的结构的紧凑性。
41.作为一种较佳地实施方式,空调箱1设有一箱体31,箱体31局部位于回风风道21内,箱体31局部位于新风风道22内,焓轮3设于箱体31内。具体而言,箱体31用于将焓轮3固定在空调箱1上,箱体31的至少一个侧面与空调箱1固定连接;箱体31的中部具有贯通的孔,供气流流通;焓轮3的旋转轴固定在箱体31上,叶片的位置与贯通的孔的位置相对应,以供气体流通。本实施例保证了焓轮3在旋转过程中的安全性,降低了维护成本。
42.作为一种较佳地实施方式,回风口211和排风口212设于空调箱1两侧,回风风道21用于供室内回风进入回风口211,并通过排风口212排出。回风口211和排风口212的具体位置不做特别限定,只要回风风道21内室内回风能顺利地从回风口211流入,并通过排风口212排出室外。
43.在本实施例中,回风风道21采用直通风道,当然,回风风道21的具体形状可以不做特别限定,保证室内回风畅通即可。
44.作为一种较佳地实施方式,新风风道22包括新风口221和送风口222,新风口221和送风口222设于空调箱1两侧,新风风道22用于室外新风进入新风口221,并通过送风口222进入室内。新风口221和送风口222的具体位置不做特别限定,只要室外新风能顺利地从新风口221进入,并通过送风口222吹进室内。
45.送风口222可与上述的回风口211位于空调箱1的同一侧,新风口221可与上述的排风口212位于空调箱1的同一侧。
46.另外,船舶用空调系统可包括引导管,固定在空调箱1上且伸出空调箱1,并与回风口211、排风口212、新风口221和送风口222一一对应设置,以便于对新风或者回风进行引
导。
47.在本实施例中,新风风道22采用直通风道,当然,新风风道22的具体形状可以不做特别限定,保证室外新风畅通即可。
48.作为一种较佳地实施方式,空调箱1一侧设有一开孔41,消毒杀菌装置4通过开孔41嵌入回风风道21内,且消毒杀菌装置4四周与空调箱1密封。本实施方式大大提高了船舶用空调系统的结构的密封性。
49.作为一种较佳地实施方式,开孔41一侧与空调箱1连接处设有盖体,消毒杀菌装置4设于开孔41内,盖体盖合于开孔41上,并与空调箱1密封。通过盖体与空调箱1的紧密连接,保证了船舶用空调系统结构的密封性。
50.作为一种较佳地实施方式,消毒杀菌装置4为不同波长的紫外线消毒杀菌装置4。通过采用抽屉式的结构设计,嵌入不同波长的紫外线消毒杀菌装置,达到不同种类病毒的消除工作,且便于更换。
51.作为一种较佳地实施方式,空调箱1内设有过滤器6,过滤器6设于回风风道21内,且过滤器6设于回风口211和消毒杀菌装置4之间。室内回风进入回风口211后通过过滤器6捕获室内回风中悬浮灰尘及颗粒物,完成过滤工作后的室内回风再通过消毒杀菌装置4进行消毒杀菌。大大提升新风质量,且减少了消毒杀菌装置4的负担,降低物力成本。
52.在具体实施时,室内回风通过回风口211进入回风风道21,经过过滤器6进行过滤,捕获室内回风中悬浮灰尘及颗粒物。完成过滤工作后的室内回风通过回风风道21内的消毒杀菌装置4进行消毒杀菌,使得室内回风通过焓轮3时,将病毒附着在焓轮3上的量降到一定水平,回风与焓轮3进行热交换后通过排风口212排出室外。室外新风通过新风口221进入新风风道22,新风在焓轮3处与之热交换,通过新风稀释,进入室内的新风经过焓轮3后可基本达到无菌状态。
53.虽然以上描述了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这仅是举例说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是由所附权利要求书限定的。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背离本发明的原理和实质的前提下,可以对这些实施方式做出多种变更或修改,但这些变更和修改均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