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动态切换数据流的方法、系统、介质及终端与流程

2021-11-06 00:06: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技术特征:
1.一种动态切换数据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监控数据服务状态,所述数据服务包括数据消费服务和数据生产服务;当所述数据消费服务启动时,若数据完全被消费,则进行实时处理,否则进行异步处理;当所述数据生产服务启动时,通过调用数据消费服务数据接入接口确认,使所述数据消费服务正常运行,并根据中间件中状态写入主题的偏移量的变化,改变数据生产方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态切换数据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数据服务异常重启时,同时重启所述数据消费服务和数据生产服务,若重启后所述数据消费服务异常,则将数据发送至中间件;所述监控数据服务状态包括:获取容器的资源情况、接口的队列阈值、中间件中数据写入主题的偏移量,以及中间件中状态写入主题的偏移量;如所述中间件中数据写入主题的偏移量为最新,则判定数据完全被消费。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动态切换数据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如存在未消费完成的数据,则通过将主题中用于标志是否实时处理的标志参数赋值为假,并将已赋假值的标志参数按预设状态写入主题写入中间件,并进行数据的异步处理;如不存在未消费完成的数据,若资源占用率大于预设的阈值,则将所述标志参数赋值为假;若资源占用率小于等于所述阈值,则将所述标志参数赋值为真;在更新所述标志参数时,通过将标志参数已赋值的状态写入主题,写入中间件,通知数据生产服务。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动态切换数据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调用数据消费服务数据接入接口确认,使所述数据消费服务正常运行之后包括:若所述中间件中状态写入主题的偏移量为最新,则调用再平衡接口,消费最后一条数据作为数据处理依据;否则,则调用数据消费服务接入查询接口确认后,再以实际消费的最新数据进行处理。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动态切换数据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判断所述中间件中状态写入主题的偏移量为最新之前,包括:如果调用接入接口不满足正常处理请求,则直接进行数据的异步生产,将数据写入中间件的数据写入主题中;如果调用接入接口满足正常处理请求,则判断所述中间件中状态写入主题的偏移量是否为最新。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动态切换数据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如果中间件中状态写入主题中无数据,则进行数据的同步生产;如果中间件中状态写入主题中有数据,且所述中间件中状态写入主题的偏移量为最新,则调用所述再平衡接口,重新消费状态写入主题的最后一条数据,作为数据生产的依据;如果中间件中状态写入主题中有数据,且所述中间件中状态写入主题的偏移量不为最新,则消费所有的数据,并以最后一条数据的生产方式作为数据生产方式。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动态切换数据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当发生服务重启时,以服务启动的策略进行数据生产;当数据消费服务数据接入异常时,则数据生产服务切换为异步生产,将数据写入数据库中,如中间件中状态写入主题中的对应的消费者状态数据不变,则周期性进行实时尝试,直至尝试成功。8.一种动态切换数据流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监控模块,用于监控数据服务状态,所述数据服务包括数据消费服务和数据生产服务;切换模块,用于当所述数据消费服务启动时,若数据完全被消费,则进行实时处理,否则进行异步处理;以及用于当所述数据生产服务启动时,通过调用数据消费服务数据接入接口确认,使所述数据消费服务正常运行,并根据中间件中状态写入主题的偏移量的变化,改变数据生产方式。9.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方法。10.一种电子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及存储器;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存储器存储的计算机程序,以使所述终端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方法。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一种动态切换数据流的方法、系统、介质及终端,方法包括:监控数据服务状态,所述数据服务包括数据消费服务和数据生产服务;当所述数据消费服务启动时,若数据完全被消费,则进行实时处理,否则进行异步处理;当所述数据生产服务启动时,通过调用数据消费服务数据接入接口确认,使所述数据消费服务正常运行,并根据中间件中状态写入主题的偏移量的变化,改变数据生产方式;本发明针对数据生产方和数据消费,采用同步异步结合的方式,在不额外增加物理资源消耗的情况下,不仅能保证数据不丢失,保证了健壮性,还能最大限度的保留数据的即时性。据的即时性。据的即时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程琛 贺宁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重庆紫光华山智安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8.12
技术公布日:2021/11/5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