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车载充电机控制系统及方法与流程

2021-11-05 20:27: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新能源汽车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车载充电机控制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2.全球新能源汽车发展迅速,新能源汽车不仅可以作为电量用户和电力消费体,同时,在新能源汽车闲置时可以作为绿色移动储能单元可以给电网进行供电。实现新能源汽车的能量在受控状态下与电网之间的双向交换。
3.然而,新能源汽车对外部负载进行供电的类型较为单一,无法使同一辆新能源汽车对多种类型负载进行供电,在新能源汽车越来越多的情况下,单一的供电功能将无法满足用户需求,降低用户体验感。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载充电机控制系统及方法,可以实现对该多种类型负载进行供电,拓展新能源汽车的放电功能,提升用户体验感。
5.为了达到上述申请的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车载充电机控制系统,该系统包括:
6.车端通讯控制器、车载充电机、整车控制器;所述车端通讯控制器包括第一电阻信号检测模块、电阻信号发送模块和第一控制信号发送模块,所述车载充电机包括第二电阻信号检测模块、第二控制信号检测模块和第二控制信号发送模块;
7.所述车端通讯控制器用于利用所述第一电阻信号检测模块监测电阻两端电压信号,根据所述电阻两端电压信号,确定进入放电模式,利用电阻信号发送模块模拟出目标电阻信号,发送至所述车载充电机,利用第一控制信号发送模块模拟出目标放电控制信号发送至所述车载充电机。
8.所述车载充电机用于获取整车控制器发送的放电类型信号,利用所述第二电阻信号检测模块获取所述目标电阻信号,利用所述第二控制信号检测模块获取所述目标放电控制信号,根据所述目标电阻信号、所述目标放电控制信号和所述放电类型信号,确定放电模式的目标类型,根据所述放电模式的目标类型,控制第二控制信号发送模块向负载进行所述放电模式的目标类型所对应的信号交互,以对所述负载进行充电。
9.另一方面,本技术还提供一种车载充电机控制方法,该方法包括:
10.车端通讯控制器利用第一电阻信号检测模块监测电阻两端电压信号;
11.所述车端通讯控制器根据所述电阻两端电压信号,确定进入放电模式;
12.所述车端通讯控制器利用电阻信号发送模块模拟出目标电阻信号,发送至所述车载充电机,并利用第一控制信号发送模块模拟出目标放电控制信号发送至所述车载充电机;
13.所述车载充电机获取整车控制器发送的放电类型信号;
14.所述车载充电机利用第二电阻信号检测模块获取目标电阻信号,利用第二控制信号检测模块获取目标放电控制信号;
15.所述车载充电机根据所述目标电阻信号、所述目标放电控制信号和所述放电类型信号,确定放电模式的目标类型;
16.所述车载充电机根据所述放电模式的目标类型,控制第二控制信号发送模块向负载进行所述放电模式的目标类型所对应的信号交互方式,以控制对所述负载进行充电。
17.实施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8.本技术通过车端通讯控制器利用第一电阻信号检测模块监测电阻两端电压信号;所述车端通讯控制器根据所述电阻两端电压信号,确定进入放电模式;所述车端通讯控制器利用电阻信号发送模块模拟出目标电阻信号,发送至所述车载充电机,并利用第一控制信号发送模块模拟出目标放电控制信号发送至所述车载充电机;所述车载充电机获取整车控制器发送的放电类型信号;所述车载充电机利用第二电阻信号检测模块获取目标电阻信号,利用第二控制信号检测模块获取目标放电控制信号;所述车载充电机根据所述目标电阻信号、所述目标放电控制信号和所述放电类型信号,确定放电模式的目标类型;所述车载充电机根据所述放电模式的目标类型,控制第二控制信号发送模块向负载进行所述放电模式的目标类型所对应的信号交互方式,以控制对所述负载进行充电,可以实现对该多种类型负载进行供电,拓展新能源汽车的放电功能,提升用户体验感。
附图说明
1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附图。
20.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车载充电机控制系统的示意图;
21.图2为本技术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车载充电机控制系统的示意图;
22.图3为本技术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车载充电机控制系统的示意图;
23.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车载充电机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24.图5为本技术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车载充电机控制系统的示意图;
25.图6为本技术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车载充电机控制系统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6.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27.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发明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服务器不必限
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28.为了实现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让更多的工程技术工作者容易了解和应用本技术,将结合具体的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技术的工作原理。
29.本技术可应用于新能源汽车领域,以下先介绍本技术一种车载充电机控制系统的实施例,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车载充电机控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具体的,如图1所示,该系统可以包括:车端通讯控制器11、车载充电机12、整车控制器13。该系统还可以包括动力电池14,车端通讯控制器11包括第一电阻信号检测模块110、电阻信号发送模块111和第一控制信号发送模块 112,所述车载充电机12包括第二电阻信号检测模块120、第二控制信号检测模块121和第二控制信号发送模块122。
30.车端通讯控制器11用于利用第一电阻信号检测模块110,监测电阻两端电压信号,根据电阻两端电压信号,确认进入放电模式,利用电阻信号发送模块 111模拟出目标电阻信号,发送至车载充电机12,利用第一控制信号发送模块 112模拟出目标放电控制信号发送至车载充电机12。
31.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设置车载充电机12处于休眠状态,以节省车载充电机12对电量的消耗。当车端通讯控制器11确认进入放电模式时,车端通讯控制器11向车载充电机12发送唤醒信息,以唤醒车载充电机12。
32.车载充电机12用于获取整车控制器13发送的放电类型信号,利用第二电阻信号检测模块120获取目标电阻信号,利用第二控制信号检测模块121获取目标放电控制信号,根据目标电阻信号、目标放电控制信号和放电类型信号,确定放电模式的目标类型,根据放电模式的目标类型,控制第二控制信号发送模块122向负载进行放电模式的目标类型所对应的信号交互,以对负载放电。
33.具体的,如图2所示,车端通讯控制器11还可以包括第一控制开关1132、第一控制模块113、和第一控制信号检测模块114,所述第一控制模块113包括第一开关1131。车载充电机12还可以包括第二控制模块123和第二控制开关 1221,第二控制模块123可以包括第二开关1231。
34.车端通讯控制器11还用于根据电阻两端电压信号,确定进入充电模式,控制第一控制开关1132闭合,控制第二控制开关1221断开,利用第一控制信号检测模块114监测通过插座传输的充电控制信号,确定充电控制信号的类型,在充电控制信号为第一类型充电控制信号时,利用电阻信号发送模块111将电阻两端电压信号发送至车载充电机12,利用第一控制信号发送模块112模拟出目标第一类型充电控制信号,并将目标第一类型充电控制信号发送至车载充电机12,以及在监测到第二开关1231闭合时,控制第一控制模块113中的第一开关1131闭合,以进行交流充电。车端通讯控制器11可以通过第一开关1131闭合前后的电压变化确定第二开关1231是否闭合。
35.车载充电机12还用于利用第二控制信号检测模块121检测目标第一类型充电控制信号,根据目标第一类型充电控制信号控制第二控制模块123中的第二开关1231闭合。
36.具体的,如图3所示,该系统还可以包括电池管理系统15。车端通讯控制器11还用于根据电阻两端电压信号,确定进入充电模式;确定充电控制信号的类型;在充电控制信号为第二类型充电控制信号时,控制第一控制模块113中的第一开关1131闭合;
37.电池管理系统14用于在第一开关1131闭合后,受控进行直流充电。
38.具体的,整车控制器13还用于在车端通讯控制器11监测电阻两端电压信号和充放电控制信号之后,获取目标can信号;根据目标can信号确定是否满足预设充放电条件;若不满足,结束当前充放电行为。
39.本技术另一方面还提供一种车载充电机控制方法的实施例,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车载充电机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本说明书提供了如实施例或流程图所述的方法操作步骤,但基于常规或者无创造性的劳动可以包括更多或者更少的操作步骤。实施例中列举的步骤顺序仅仅为众多步骤执行顺序中的一种方式,不代表唯一的执行顺序。如图4所示,该方法可以包括:
40.s101:车端通讯控制器利用第一电阻信号检测模块监测电阻两端电压信号。
41.具体的,车端通讯控制器接收充电枪通过插座发送的电阻信号,电阻信号是由充电枪通过插座pp端子输入的信号,电阻信号表征充电枪和充电桩的连接状态以及充电枪的过载能力。由于充电枪中的电阻在与不同充电桩连接时,阻值不同,传输的电阻信号作用于电阻上,使电阻两端电压发生变化。车端通讯控制器可以通过插座的pp端子监测电阻两端电压信号,车端通讯控制器还可以通过插座的cp端子监测充放电控制信号。
42.本技术中插座的端子可以包括pp、cp、l1、l2、l3、n、dc 、dc

、pe。其中,pp为电阻信号,电阻信号表征充电枪和充电桩的连接状态以及充电枪的过载能力,充电枪和充电桩连接良好和连接状态差时电阻信号不同,充电枪的功率不超出额定功率和超出额定功率时电阻信号也不同,cp端子接收的信号(充放电控制信号)为脉宽调制信号,l1、l2、l3、n端子提供交流电,dc 、dc
‑ꢀ
端子提供高压直流电,pe端子提供车辆端接地,用于进行安全防护。
43.s103:车端通讯控制器根据电阻两端电压信号,确定进入放电模式。
44.具体的,可以预先设定电阻两端电压值作为是否进行充放电的判断依据,例如,当车端通讯控制器监测到电阻信号中的电阻两端电压值为a、c、e时,确定进入放电模式。可以设置车载充电机处于休眠状态,当车端通讯控制器确认进入放电模式时,车端通讯控制器向车载充电机发送唤醒信息,以唤醒车载充电机。车载充电机默认处于休眠状态,有助于车载充电机节省一直处于工作状态时对电量的消耗。
45.s105:车端通讯控制器利用电阻信号发送模块模拟出目标电阻信号,并将目标电阻信号发送至车载充电机,并利用第一控制信号发送模块模拟出目标放电控制信号,并将目标放电控制信号发送至车载充电机。
46.具体的,由于电阻两端电压信号和放电控制信号可能是不同区域标准的信号,车载充电机可能无法直接对电阻两端电压信号和放电控制信号进行处理。例如,电阻两端电压信号和放电控制信号可能是符合第一区域第一标准的信号,也可能是符合第一区域第二标准的信号,也可能是符合第二区域标准的信号。车载充电机可能只对符合第一区域第二标准、第二区域标准的信号进行识别处理,无法对符合第一区域第一标准的信号进行识别处理,而车端通讯控制器可以利用电阻信号发送模块模拟出车载充电机可以识别处理的目标电阻信号,并将目标电阻信号发送至车载充电机;可以利用第一控制信号发送模块模拟出目标放电控制信号,并将目标放电控制信号发送至车载充电机,从而提高车载充电机对信号的兼容性。
47.s107:车载充电机获取整车控制器发送的放电类型信号。
48.具体的,放电类型信号是由整车控制器向车载充电机发送的信号。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在车载终端上预设放电类型信号的选择方式,以供用户进行选择。也可以是车辆与用户终端进行数据交互,整车控制器接收用户终端发送的放电类型信号。也可以是在车辆上设置放电类型信号确认旋钮、按键、档位等,以使用户进行放电类型信号的选择。
49.s109:车载充电机利用第二电阻信号检测模块获取目标电阻信号,利用第二控制信号检测模块获取目标放电控制信号。
50.s111:车载充电机根据目标电阻信号、目标放电控制信号和放电类型信号,确定放电模式的目标类型。
51.具体的,车载充电机根据目标电阻信号和目标放电控制信号进行回检,根据目标电阻信号和目标放电控制信号确认对外进行放电。再根据放电类型信号确认放电模式的目标类型。
52.s113:车载充电机根据放电模式的目标类型,控制第二控制信号发送模块向负载进行放电模式的目标类型所对应的信号交互方式,以控制对负载进行充电。
53.在车载充电机对负载进行放电前,可以与负载先进行数据交互,以确认对负载进行充电。不同负载进行充电前,与车载充电机的信息交互方式不同。车载充电机可以根据放电模式的目标类型,控制第二控制信号发送模块向负载进行放电模式的目标类型所对应的信号交互方式,以控制对负载进行充电。
54.该实施例通过车端通讯控制器监测电阻两端电压信号;所述车端通讯控制器根据所述电阻两端电压信号,确定进入放电模式,向车载充电机发送唤醒信息;车端通讯控制器利用电阻信号发送模块模拟出目标电阻信号,发送至车载充电机,并利用第一控制信号发送模块模拟出目标放电控制信号发送至车载充电机;所述车载充电机获取整车控制器发送的放电类型信号;所述车载充电机根据所述目标电阻信号、所述目标放电控制信号和所述放电类型信号,确定放电模式的目标类型;所述车载充电机根据所述放电模式的目标类型,控制第二控制信号发送模块通过插座向负载进行所述放电模式的目标类型所对应的信号交互方式,以控制对所述负载进行充电,可以实现对该多种类型负载进行供电,拓展新能源汽车的放电功能,提升用户体验感。
55.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s113步骤:车载充电机根据放电模式的目标类型,控制第二控制信号发送模块向负载进行放电模式的目标类型所对应的信号交互方式,以控制对负载进行充电可以包括:
56.s1111:车载充电机在放电模式的目标类型为对家用电器放电时,对家用电器进行放电。
57.具体的,家用电器可以是例如手机、车载冰箱、风扇等等的家用电器。当放电模式的目标类型为家用电器时,车载充电机对家用电器进行放电。
58.s1113:车载充电机在放电模式的目标类型为对目标车辆放电时,利用第二控制信号发送模块向目标车辆发送第一目标放电信号,以和目标车辆进行放电确认,对目标车辆进行放电。
59.具体的,第一目标放电信号可以是第一预设占空比的cp pwm(pulse widthmodulation,脉宽调制)信号,目标车辆在进行充电时,可以根据第一预设占空比的cp信号进行充电前的信号确认。在放电模式的目标类型为对目标车辆放电时,向目标车辆发送第
一目标放电信号,以和目标车辆进行放电确认,对目标车辆进行放电。
60.s1115:车载充电机在放电模式的目标类型为对家庭或电网放电类型时,利用第二控制信号发送模块向家庭或电网发送第二目标放电信号,以和家庭或电网进行放电确认,对家庭或电网进行放电。
61.具体的,第二目标放电信号可以是第二预设占空比的cp pwm信号或plc (power line carrier,电力线载波)信号。车载充电机在放电模式的目标类型为对家庭或电网放电类型时,向家庭或电网发送第二目标放电信号,以和家庭或电网进行放电确认,对家庭或电网进行放电。
62.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该方法还可以包括:
63.s201:车端通讯控制器根据电阻两端电压信号,确定进入充电模式。
64.具体的,车端通讯控制器接收充电枪通过插座发送的电阻信号,可以预先设定电阻两端电压值作为是否进行充放电的判断依据,例如,当车端通讯控制器监测到电阻信号中的电阻两端电压值为b、d、f时,确定进入充电模式。
65.s203:车端通讯控制器控制第一控制开关闭合,控制第二控制开关断开,利用第一控制信号检测模块监测充电控制信号,并确定充放电控制信号的类型。
66.具体的,在确定进入充电模式时,充电控制信号的类型可以包括第一类型充电控制信号和第二类型充电控制信号。本技术中的充电控制信号可以根据占空比分为两类,一类为电力线载波充电控制信号(也即第一类型充电控制信号),一类为脉宽调制充电控制信号(第二类型充电控制信号)。第一类型充电控制信号表征第一区域标准对应的第一部分信号,第二类型充电控制信号表征第一区域标准对应的第二部分信号和第二区域标准对应的信号。例如,第一类型充电控制信号可以为占空比为3%~7%之间任一数值的电力线载波通讯信号,第二类型充电控制信号可以为8%以上占空比的有效占空比值的方波信号。
67.s205:车端通讯控制器在充电控制信号为第一类型充电控制信号时,利用电阻信号发送模块模拟出目标电阻信号发送至车载充电机,利用第一控制信号发送模块模拟出目标第一类型充电控制信号发送至车载充电机。
68.s207:车载充电机根据目标电阻信号和目标第一类型充电控制信号控制第二控制模块中的第二开关闭合。
69.s209:车端通讯控制器在监测到第二开关闭合时,控制第一控制模块中的第一开关闭合,控制车载充电机进行交流充电。
70.具体的,车端通讯控制器可以根据电压变化确定第二开关是否闭合,例如,第二开关断开时电压为9v,第二开关闭合后电压为6v,车端通讯控制器通过监测到的电压变化可以确定第二开关是否闭合。
71.该实施例中,车端通讯控制器根据电阻两端电压信号,确定进入放电模式还是充电模式,当确定进入充电模式时,确定充电控制信号的类型,在充电控制信号为第一类型充电控制信号时,利用电阻信号发送模块模拟出目标电阻信号发送至车载充电机,利用第一控制信号发送模块模拟出目标第一类型充电控制信号发送至车载充电机,车载充电机根据目标电阻信号和目标第一类型充电控制信号控制第二控制模块中的第二开关闭合,车端通讯控制器监测到第二开关闭合时,,控制第一控制模块中的第一开关闭合,控制车载充电机进行交流充电,可以实现充放电兼容,和不同区域标准对应的信号兼容。
72.在一些实施例中,车端通讯控制器根据电阻两端电压信号,确定进入充电模式之后,该方法还可以包括:
73.车端通讯控制器与充电桩进行信号通讯,并与充电桩进行信号握手。通过车端通讯控制器与充电桩之间进行信号握手,可以保证充电的安全性。
74.在一些实施例中,车端通讯控制器利用第一充电控制信号检测模块接收充电控制信号,并确定充电控制信号的类型之后,该方法还可以包括:
75.车端通讯控制器在充电控制信号为第二类型充电控制信号时,控制第一控制模块中的第一开关闭合,并控制电池管理系统进行直流充电。
76.具体的,车端通讯控制器在充电控制信号为第二类型充电控制信号时,控制第一控制模块中的第一开关闭合,在直流充电时,第一开关闭合后,车端通讯控制器可以通过电池管理系统进行直流充电的控制。
77.该实施例通过车端通讯控制器根据电阻两端电压信号,确定进入充电模式,进而确定充电控制信号的类型,当充电控制信号为第二类型充电控制信号时,控制第一控制模块中的第一开关闭合,控制电池管理系统进行直流充电,可以实现交直流充放电兼容,和不同区域标准对应的信号兼容。
78.上述实施例,通过车端通讯控制器监测电阻两端电压信号;所述车端通讯控制器根据所述电阻两端电压信号,确定进入放电模式,向车载充电机发送唤醒信息;车端通讯控制器利用电阻信号发送模块模拟出目标电阻信号,发送至车载充电机,并利用第一控制信号发送模块模拟出目标放电控制信号发送至车载充电机;所述车载充电机获取整车控制器发送的放电类型信号;所述车载充电机根据所述目标电阻信号、所述目标放电控制信号和所述放电类型信号,确定放电模式的目标类型;所述车载充电机根据所述放电模式的目标类型,控制第二控制信号发送模块向负载进行所述放电模式的目标类型所对应的信号交互方式,以控制对所述负载进行充电;车端通讯控制器根据电阻两端电压信号,确定进入放电模式还是充电模式,当确定进入充电模式时,跟充电控制信号确定充电控制信号的类型,在充电控制信号为第一类型充电控制信号时,利用电阻信号发送模块模拟出目标电阻信号发送至车载充电机,利用第一控制信号发送模块模拟出目标第一类型充电控制信号发送至车载充电机,车载充电机根据目标电阻信号和目标第一类型充电控制信号控制第二控制模块中的第二开关闭合,车端通讯控制器在接收到第二开关闭合时,控制第一控制模块中的第一开关闭合,控制车载充电机进行交流充电;通过车端通讯控制器根据电阻两端电压信号,确定进入充电模式,进而确定充放电控制信号的类型,当充放电控制信号为第二类型充电控制信号时,控制第一控制模块中的第一开关闭合,控制电池管理系统进行直流充电,可以实现对多种类型负载进行供电,拓展新能源汽车的放电功能,提高新能源汽车交直流充电的兼容性,提高对符合不同区域标准的充电桩的兼容性。
79.在此处所提供的说明书中,说明了大量具体细节。然而,能够理解,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情况下实践。在一些实例中,并未详细示出公知的方法、结构和技术,以便不模糊对本说明书的理解。
80.类似地,应当理解,为了精简本公开并帮助理解各个发明方面中的一个或多个,在上面对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中,本发明的各个特征有时被一起分组到单个实施例、图、或者对其的描述中。然而,并不应将该公开的方法解释成反映如下意图:即所要求保
护的本发明要求比在每个权利要求中所明确记载的特征更多的特征。更确切地说,如本发明的权利要求书所反映的那样,发明方面在于少于前面公开的单个实施例的所有特征。因此,遵循具体实施方式的权利要求书由此明确地并入该具体实施方式,其中每个权利要求本身都作为本发明的单独实施例。
81.本领域那些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可以对实施例中的设备中的模块进行自适应性地改变并且把它们设置在与该实施例不同的一个或多个设备中。可以把实施例中的模块或单元或组件组合成一个模块或单元或组件,以及此外可以把它们分成多个子模块或子单元或子组件。除了这样的特征和/或过程或者单元中的至少一些是相互排斥之外,可以采用任何组合对本说明书(包括伴随的权利要求、摘要和附图)中公开的所有特征以及如此公开的任何方法或者设备的所有过程或单元进行组合。除非另外明确陈述,本说明书(包括伴随的权利要求、摘要和附图)中公开的每个特征可以由提供相同、等同或相似目的的替代特征来代替。
82.此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理解,尽管在此所述的实施例包括其它实施例中所包括的某些特征而不是其它特征,但是不同实施例的特征的组合意味着处于本发明的范围之内并且形成不同的实施例。例如,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书中,所要求保护的实施例的任意之一都可以以任意的组合方式来使用。
83.本发明还可以实现为用于执行这里所描述的方法的一部分或者全部的设备或者系统程序(如计算机程序和计算机程序产品)。这样的实现本发明的程序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上,或者可以具有一个或者多个信号的形式。这样的信号可以从因特网网站上下载得到,也可以在载体信号上提供,或者以任何其他形式提供。
84.应该注意的是,上述实施例是对本发明进行说明而不是对本发明进行限制,并且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的情况下可设计出替换实施例。在权利要求中,不应将位于括号之间的任何参考符号构造成对权利要求的限制。单词“包含”不排除存在未列在权利要求中的元件或者步骤等。位于元件之前的单词“一”或“一个”不排除存在多个这样的元件。本发明可以借助于包括有若干不同元件的硬件以及借助于适当编程的计算机来实现。在列举了若干系统的单元权利要求中,这些系统中的若干个可以是通过同一个硬件项来具体体现。单词第一、第二以及第三等的使用不表示任何顺序,可将这些单词解释为名称。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