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用于轮对调节的智慧化轴承自动对中升降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1-11-03 22:08: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属于地铁车辆检修运输装置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轮对调节的智慧化轴承自动对中升降装置。


背景技术:

2.轴承是轨道车辆走行装置最关键的零部件之一,其功能为承受所有的静态和动态载荷;将轮对的转动转化为车辆的平动。
3.现有轴承压装工艺中,需要将压力机与车轴的对中,但是通过操作人员肉眼来确认对中是否准确,对中即将压力机的轴心与车轴的轴心对齐,使二至的轴线在同一条线上,如果对中出现偏离则手动操作油缸来控制车轴的升降,但依靠肉眼观察来判断存在不准确的情况,并且需频繁操作油缸升降。


技术实现要素:

4.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轮对调节的智慧化轴承自动对中升降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对压力机和车轴对中需要通过人眼观察并反复调节的问题,实现了对压力机和车轴对中的精准调节,并且提高了对中的效率。
5.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轮对调节的智慧化轴承自动对中升降装置,所述升降装置包括:
6.底座,所述底座设置有凹槽;
7.高度测量装置,所述高度测量装置设置有传感器,所述高度测量装置用于测量轮对的车轴的高度;
8.调节装置,所述调节装置用于调节轮对的高度,所述调节装置一端与底座固定连接,另一端与轮对可接触连接;
9.其中,所述高度测量装置和调节装置均设置于底座的凹槽内,且与底座固定连接,在高度测量装置检测轮对的车轴的高度时,调节装置对轮对的车轮的高度进行调整,直至轮对的车轴的高度与规定的高度一致。
10.优选的,所述调节装置包括:
11.第一伸缩装置,所述第一伸缩装置设置于底座的凹槽内,所述第一伸缩装置与底座固定连接,所述第一伸缩装置设置有动力源;及
12.调节垫块。
13.优选的,所述调节垫块设置于第一伸缩装置上,所述调节垫块一端与轮对的车轮可接触连接,另一端与第一伸缩装置固定连接。
14.优选的,所述升降装置还包括:
15.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与传感器和第一伸缩装置的动力源线连接,所述控制系统用于接收传感器的数据,并发射信号给第一伸缩装置。
16.优选的,所述高度测量装置还包括:
17.安装支架,所述安装支架一端与底座固定连接,另一端与传感器固定连接。
18.优选的,所述轮对两端分别设置有两个第二伸缩装置,所述第二伸缩装置用于将轴承安装于所述轮对的车轴上。
19.优选的,所述第二伸缩装置一端连接有基座,所述第二伸缩装置与基座固定连接。
20.优选的,所述基座竖直设置,所述基座与底座固定连接。
21.优选的,所述基座数量为两个,两个基座中间设置有轴承压装机横拉杆,所述轴承压装机横拉杆与两端的基座固定连接。
22.本技术实施例中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
23.本技术实施例中,由于设置了高度测量装置,并且高度测量装置中传感器和调节装置中第一伸缩装置与控制系统线连接,由控制系统实时接收传感器的高度测量数据,并发送数据对第一伸缩装置进行高度调节,当测量的车轴的高度与规定的高度数据一致时,控制第一伸缩装置停止,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人工观察测量不准确和调节精度低的问题。
附图说明
24.本实用新型将通过例子并参照附图的方式说明,其中:
25.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中升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26.图2是图1中视图a的放大图;
27.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中轴承对中原理结构示意图;
28.图4是图3中视图b的放大图。
29.附图标记:1、底座;2、基座;3、第二伸缩装置;4、轴承压装机横拉杆;5、轮对;6、高度测量装置;7、调节装置;8、轴承;9、套筒;501、车轮;502、车轴;601、传感器;602、安装支架;701、调节垫块;702第一伸缩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30.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附图1

4,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技术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技术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技术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31.在本技术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32.实施例一:
33.如图1

4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用于轮对调节的智慧化轴承自动对中升降装置,所述升降装置包括:
34.底座1,所述底座1设置有凹槽;
35.高度测量装置6,所述高度测量装置6设置有传感器601,所述高度测量装置6用于测量轮对5的车轴502的高度;
36.调节装置7,所述调节装置7用于调节轮对5的高度,所述调节装置7一端与底座1固定连接,另一端与轮对5可接触连接;
37.其中,所述高度测量装置6和调节装置7均设置于底座1的凹槽内,且与底座1固定连接,在高度测量装置6检测轮对5的车轴502的高度时,调节装置7对轮对5的车轮501的高度进行调整,直至轮对5的车轴502的高度与规定的高度一致。
38.具体的,由于不同规格的轮对5的车轮501的直径不相同,在对轮对5的车轴502安装轴承8时,通过调节装置7对轮对5的高度进行调整,以使车轴502的轴线与第二伸缩装置3的轴线位于同一条直线上,使安装的轴承8不会由于受力引起的偏差而造成损坏,在对轮对5的高度进行调整过程中,通过高度测量装置6对车轴502的位置进行测量,高度测量装置6设置有传感器601,传感器601为激光位移传感器,由于采取三角测量法的激光位移传感器最高线性度可达1um,分辨率更是可达到0.1um的水平,故通过三角测量法,对车轴502的高度进行测量,当测量的高度数据,与第二伸缩装置3的轴线的高度减去车轴502的半径的长度一致时,停止调节装置7继续上升或下降,开始执行轴承8的安装操作,第二伸缩装置3通过套筒9对轴承8施加压力,将轴承8压在车轴502上,实现了车轴502和第二伸缩装置3的快速精准对中。
39.所述调节装置7包括:
40.第一伸缩装置702,所述第一伸缩装置702设置于底座1的凹槽内,所述第一伸缩装置702与底座1固定连接,所述第一伸缩装置702设置有动力源;及
41.调节垫块701。
42.所述调节垫块701设置于第一伸缩装置702上,所述调节垫块701一端与轮对5的车轮501可接触连接,另一端与第一伸缩装置702固定连接。
43.具体的,所述第一伸缩装置702为液压油缸,液压油缸设置有动力源油泵,在底座1上端面设置有凹槽,液压油缸位于凹槽内,液压油缸的下端与凹槽底面螺栓连接,上端与调节垫块701螺栓连接,调节垫块701上端面支撑住轮对5的车轮501。
44.所述升降装置还包括:
45.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与传感器601和第一伸缩装置702的动力源线连接,所述控制系统用于接收传感器601的数据,并发射信号给第一伸缩装置702。
46.具体的,控制系统与激光位移传感器和第一伸缩装置702的油泵线连接,控制系统接收激光位移传感器的高度数据,并通过高度数据判断车轴502高低,并发射控制信号给第一伸缩装置702的油泵,使第一伸缩装置702进行上下调节,进而带动轮对5上下移动,实现车轴502与第二伸缩装置3的对中。
47.所述高度测量装置6还包括:
48.安装支架602,所述安装支架602一端与底座1固定连接,另一端与传感器601固定连接。
49.具体的,在传感器601的下方,设置有安装支架602,安装支架下端设置于底座1的凹槽内,并与底座1螺栓连接,对安装支架602进行高度调节,使传感器601位于合适的位置,
便于测量车轴502的高度,安装支架602与传感器601焊接。
50.所述轮对5两端分别设置有两个第二伸缩装置3,所述第二伸缩装置3用于将轴承8安装于所述轮对5的车轴502上。
51.所述第二伸缩装置3一端连接有基座2,所述第二伸缩装置3与基座2固定连接。
52.所述基座2竖直设置,所述基座2与底座1固定连接。
53.所述基座2数量为两个,两个基座2中间设置有轴承压装机横拉杆4,所述轴承压装机横拉杆4与两端的基座2固定连接。
54.具体的,所述第二伸缩装置3为液压油缸,在底座1上设置有两个基座2,基座2与底座1焊接,两个基座2上分别设置有一个第二伸缩装置3,两个第二伸缩装置3的轴线位于同一水平面上,在两个基座2的上端设置有轴承压装机横拉杆4,保证了整个装置为一个整体,受力均匀,避免压坏轴承8。
55.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