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中医实症施治药物组合物复方的制作方法

2021-11-03 22:12: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药品生产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中医实症施治药物组合物复方。


背景技术:

[0002]“痛则不通,通则不痛”是中医对有疼痛表现的病症进行辨证施治的一条重要理论依据。凡此,均以疏通、逐下为主要治则。许多非疼痛性疾病在中医辨证中也归因于气血淤滞、外邪聚积于经脉或脏腑,需要作疏通、逐下治疗。在中医治疗手段中,虽有针灸、按摩也可疏通经络、运行气血,但药物通下则更常用且更有效。中草药通下法常用于攻逐积滞,荡除邪热。凡湿热之邪聚结于肠胃,或五脏六腑积滞诸症,均可以采用通下法令邪祛而正复。
[0003]
按中医理论对疾病进行诊断分类时,按“四诊八纲”中的“虚实”辨证,可以将一类病症列为“实症”。中医古籍张仲景所著《金匮要略》一书中记载有“三物备急丸”方,是中医治疗“实证”的一个传统处方。其组成为巴豆、大黄、干姜等三味药物,主治“诸心腹卒暴百病”。因方中所含巴豆地毒副作用较大,使人望之生畏而不敢轻易使用。然而“三物备急丸”疗效确切,适应症广,不宜废用,当寻兴利除弊之方。


技术实现要素:

[0004]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中医实症施治药物组合物复方,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0005]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6]
一种中医实症施治药物组合物复方,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特制巴豆霜4

19份、特制重楼粉6

20份、干姜10

15份、黄芪30

40份、茯苓20

30份、白术10

15份、鸡内金10

20份、延胡索20

30份、川芎10

15份、炮山甲5

10份、蜂蜜45

88份、五味子10

30份、丁香、木香、草果、大茴、小茴、大黄、黄柏、黄芩、甘草、砂仁、菖蒲、血竭、三七、西洋参、冰片和薄荷露各8

15份。
[0007]
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0008]
s11:按照上述重量份数称取各原料;
[0009]
s12:分别将黄芪、茯苓、白术、鸡内金、延胡索、川芎、炮山甲、五味子、丁香、木香、草果、大茴、小茴、大黄、黄柏、黄芩晒干或制成干物、并将其粉碎后备用;
[0010]
s13:将蜂蜜炼制,离火后加入特制巴豆霜、特制重楼粉、黄芪、茯苓、白术、鸡内金、延胡索、川芎、炮山甲和五味子药物粉末,搅拌均匀,再加入甘草、砂仁、菖蒲、血竭、三七、西洋参、冰片和薄荷露药物粉末,进一步揉拌均匀,密封保存7

10天;
[0011]
s14:将密封保存的膏状物加工,制成成品药剂;
[0012]
s15:再依次进行杀菌、封装、冷藏运输即可。
[0013]
作为优选,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特制巴豆霜15份、特制重楼粉10份、干姜12份、黄芪30份、茯苓20份、白术13份、鸡内金15份、延胡索25份、川芎12份、炮山甲8份、蜂蜜60份、五味子15份、丁香、木香、草果、大茴、小茴、大黄、黄柏、黄芩、甘草、砂仁、菖蒲、血竭、三七、
西洋参、冰片和薄荷露各10份。
[0014]
作为优选,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特制巴豆霜19份、特制重楼粉20份、干姜15份、黄芪4份、茯苓30份、白术15份、鸡内金20份、延胡索28份、川芎15份、炮山甲10份、蜂蜜80份、五味子30份、丁香、木香、草果、大茴、小茴、大黄、黄柏、黄芩、甘草、砂仁、菖蒲、血竭、三七、西洋参、冰片和薄荷露各15份。
[0015]
作为优选,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特制巴豆霜4份、特制重楼粉6份、干姜10份、黄芪30份、茯苓20份、白术10份、鸡内金10份、延胡索20份、川芎10份、炮山甲5份、蜂蜜45份、五味子10份、丁香、木香、草果、大茴、小茴、大黄、黄柏、黄芩、甘草、砂仁、菖蒲、血竭、三七、西洋参、冰片和薄荷露各8份。
[0016]
作为优选,所述特制巴豆霜的制备工艺包括如下步骤:经米水“浸泡

晒干”2

3次,再用沉香水“浸泡

晒干”2

3次,将其粉碎,过50

80目,制成巴豆霜。
[0017]
作为优选,所述特制重楼粉的制备工艺包括如下步骤:粉碎成细粉,过50

80目,以粮食酿制的50

60度白酒浸透,密封保存1

3月,再经水蒸汽蒸过,晒干,制成重楼粉。
[0018]
作为优选,所述大黄是用粮食酿制的50

60度白酒浸透,维持2

5日后烤干或炒干。
[0019]
作为优选,所述川芎粉碎成细粉,按重量1∶1与猪胆汁混匀,晒干。
[0020]
作为优选,所述炮山甲也可采用毫猪毛。
[0021]
作为优选,所述成品药剂包括膏剂、散剂、水丸、蜜丸、片剂、胶囊剂、口服液。
[0022]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0023]
1、本发明的中医实症施治药物组合物复方,原料配方科学、合理且按合理的比例调配,使不同原料的有效成分充分融合互补,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和推广价值,可应用于呼吸系,消化系,内分泌系等全身性多种疾病,在防治疾病中,适用于发烧、以及牙痛、小儿食厥症、疔疮、痛经等疾病的治疗,取得良好效果,且无严重毒副作用。临床上将本发明制剂应用于以下疾病的治疗取得良好效果:牙痛;慢性支气管炎、哮喘、迁延已久的风寒咳嗽;慢性消化不良性肠炎、急慢性肠胀气;小儿食厥症;因寒食凉饮暴发之心腹急痛;缠绵不愈的疔疮;老年性便秘;肝硬变腹水;寒邪凝滞型痛经等,在3000多例治疗中未出现严重毒副作用。
[0024]
2、本发明的中医实症施治药物组合物复方中巴豆用以攻坚破滞,通利关窍,除五脏六腑之沉寒,为各药之“君”。沉香去恶气、调诸气;川芎行气开郁,祛风燥湿,活血止痛。三药相伍,通诸窍,能攻能破,能行能止,能升能降。重楼清热解毒,荡积通瘀;罗锅底清热解毒,消肿止痛;大黄荡涤肠胃,除下焦之湿热;干姜驱诸经之寒邪,调和营卫;桔梗宣肺祛痰,排脓利咽;延胡索缓诸经之痛,解诸症之毒;甘草调和诸药归经;砂仁行气调中,和胃醒脾;菖蒲芳香开窍,开胃醒神除湿;血竭去瘀止痛,活血疗伤;三七止血行瘀,消肿定痛;西洋参补气养阴,清火生津;冰片开窍醒神,清热止痛;薄荷露清凉解毒,宣透清开;蜂蜜补中缓急,润燥解毒,调和药性。以上诸药合参,使久滞之气得宣,久瘀之血得化,气机宣通,血脉调和,瘀去新生,百病自愈,丁香属一种芳香健胃剂,能促使胃液分泌,增强胃肠蠕动;草果能燥湿散寒。温燥之性胜于草豆蔻。用于脾胃寒虚,脘腹胀痛,呕吐或腹泻。常与草豆蔻同用。
具体实施方式
[0025]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0026]
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0027]
实施例1
[0028]
一种中医实症施治药物组合物复方,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特制巴豆霜15份、特制重楼粉10份、干姜12份、黄芪30份、茯苓20份、白术13份、鸡内金15份、延胡索25份、川芎12份、炮山甲8份、蜂蜜60份、五味子15份、丁香、木香、草果、大茴、小茴、大黄、黄柏、黄芩、甘草、砂仁、菖蒲、血竭、三七、西洋参、冰片和薄荷露各10份。
[0029]
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0030]
s11:按照上述重量份数称取各原料;
[0031]
s12:分别将黄芪、茯苓、白术、鸡内金、延胡索、川芎、炮山甲、五味子、丁香、木香、草果、大茴、小茴、大黄、黄柏、黄芩晒干或制成干物、并将其粉碎后备用;
[0032]
s13:将蜂蜜炼制,离火后加入特制巴豆霜、特制重楼粉、黄芪、茯苓、白术、鸡内金、延胡索、川芎、炮山甲和五味子药物粉末,搅拌均匀,再加入甘草、砂仁、菖蒲、血竭、三七、西洋参、冰片和薄荷露药物粉末,进一步揉拌均匀,密封保存8天;
[0033]
s14:将密封保存的膏状物加工,加水制成口服液,每100毫升成品药液中含有效成分相当于生药15克;
[0034]
s15:再依次进行杀菌、封装、冷藏运输即可。
[0035]
本实施例中,特制巴豆霜的制备工艺包括如下步骤:经米水“浸泡

晒干”3次,再用沉香水“浸泡

晒干”2次,将其粉碎,过50目,制成巴豆霜。
[0036]
本实施例中,特制重楼粉的制备工艺包括如下步骤:粉碎成细粉,过50目,以粮食酿制的55度白酒浸透,密封保存2月,再经水蒸汽蒸过,晒干,制成重楼粉。
[0037]
进一步的,大黄是用粮食酿制的55度白酒浸透,维持3日后烤干或炒干。
[0038]
具体的,川芎粉碎成细粉,按重量1∶1与猪胆汁混匀,晒干。
[0039]
值得说明的是,炮山甲也可采用毫猪毛。
[0040]
实施例2
[0041]
一种中医实症施治药物组合物复方,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特制巴豆霜19份、特制重楼粉20份、干姜15份、黄芪4份、茯苓30份、白术15份、鸡内金20份、延胡索28份、川芎15份、炮山甲10份、蜂蜜80份、五味子30份、丁香、木香、草果、大茴、小茴、大黄、黄柏、黄芩、甘草、砂仁、菖蒲、血竭、三七、西洋参、冰片和薄荷露各15份。
[0042]
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0043]
s11:按照上述重量份数称取各原料;
[0044]
s12:分别将黄芪、茯苓、白术、鸡内金、延胡索、川芎、炮山甲、五味子、丁香、木香、草果、大茴、小茴、大黄、黄柏、黄芩晒干或制成干物、并将其粉碎后备用;
[0045]
s13:将蜂蜜炼制,离火后加入特制巴豆霜、特制重楼粉、黄芪、茯苓、白术、鸡内金、延胡索、川芎、炮山甲和五味子药物粉末,搅拌均匀,再加入甘草、砂仁、菖蒲、血竭、三七、西洋参、冰片和薄荷露药物粉末,进一步揉拌均匀,密封保存7

10天;
[0046]
s14:将密封保存的膏状物加工,揉拌均匀,压片凉干或烘干即为成品片剂,还可包
以糖衣;
[0047]
s15:再依次进行杀菌、封装、冷藏运输即可。
[0048]
本实施例中,特制巴豆霜的制备工艺包括如下步骤:经米水“浸泡

晒干”3次,再用沉香水“浸泡

晒干”2次,将其粉碎,过50目,制成巴豆霜。
[0049]
本实施例中,特制重楼粉的制备工艺包括如下步骤:粉碎成细粉,过50目,以粮食酿制的55度白酒浸透,密封保存2月,再经水蒸汽蒸过,晒干,制成重楼粉。
[0050]
进一步的,大黄是用粮食酿制的55度白酒浸透,维持3日后烤干或炒干。
[0051]
具体的,川芎粉碎成细粉,按重量1∶1与猪胆汁混匀,晒干。
[0052]
值得说明的是,炮山甲也可采用毫猪毛。
[0053]
实施例3
[0054]
一种中医实症施治药物组合物复方,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特制巴豆霜4份、特制重楼粉6份、干姜10份、黄芪30份、茯苓20份、白术10份、鸡内金10份、延胡索20份、川芎10份、炮山甲5份、蜂蜜45份、五味子10份、丁香、木香、草果、大茴、小茴、大黄、黄柏、黄芩、甘草、砂仁、菖蒲、血竭、三七、西洋参、冰片和薄荷露各8份。
[0055]
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0056]
s11:按照上述重量份数称取各原料;
[0057]
s12:分别将黄芪、茯苓、白术、鸡内金、延胡索、川芎、炮山甲、五味子、丁香、木香、草果、大茴、小茴、大黄、黄柏、黄芩晒干或制成干物、并将其粉碎后备用;
[0058]
s13:将蜂蜜炼制,离火后加入特制巴豆霜、特制重楼粉、黄芪、茯苓、白术、鸡内金、延胡索、川芎、炮山甲和五味子药物粉末,搅拌均匀,再加入甘草、砂仁、菖蒲、血竭、三七、西洋参、冰片和薄荷露药物粉末,进一步揉拌均匀,密封保存7

10天;
[0059]
s14:将密封保存的膏状物加工,制成干燥膏粉,分装入0号胶囊,每粒含有效成分约相当于生药0.5克;
[0060]
s15:再依次进行杀菌、封装、冷藏运输即可。
[0061]
本实施例中,特制巴豆霜的制备工艺包括如下步骤:经米水“浸泡

晒干”3次,再用沉香水“浸泡

晒干”2次,将其粉碎,过50目,制成巴豆霜。
[0062]
本实施例中,特制重楼粉的制备工艺包括如下步骤:粉碎成细粉,过50目,以粮食酿制的55度白酒浸透,密封保存2月,再经水蒸汽蒸过,晒干,制成重楼粉。
[0063]
进一步的,大黄是用粮食酿制的55度白酒浸透,维持3日后烤干或炒干。
[0064]
具体的,川芎粉碎成细粉,按重量1∶1与猪胆汁混匀,晒干。
[0065]
值得说明的是,炮山甲也可采用毫猪毛。
[0066]
本发明的中医实症施治药物组合物复方,原料配方科学、合理且按合理的比例调配,使不同原料的有效成分充分融合互补,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和推广价值,可应用于呼吸系,消化系,内分泌系等全身性多种疾病,在防治疾病中,适用于发烧、以及牙痛、小儿食厥症、疔疮、痛经等疾病的治疗,取得良好效果,且无严重毒副作用。临床上将本发明制剂应用于以下疾病的治疗取得良好效果:牙痛;慢性支气管炎、哮喘、迁延已久的风寒咳嗽;慢性消化不良性肠炎、急慢性肠胀气;小儿食厥症;因寒食凉饮暴发之心腹急痛;缠绵不愈的疔疮;老年性便秘;肝硬变腹水;寒邪凝滞型痛经等。在3000多例治疗中未出现严重毒副作用。
[0067]
本发明的中医实症施治药物组合物复方中巴豆用以攻坚破滞,通利关窍,除五脏六腑之沉寒,为各药之“君”。沉香去恶气、调诸气;川芎行气开郁,祛风燥湿,活血止痛。三药相伍,通诸窍,能攻能破,能行能止,能升能降。重楼清热解毒,荡积通瘀;罗锅底清热解毒,消肿止痛;大黄荡涤肠胃,除下焦之湿热;干姜驱诸经之寒邪,调和营卫;桔梗宣肺祛痰,排脓利咽;延胡索缓诸经之痛,解诸症之毒;甘草调和诸药归经;砂仁行气调中,和胃醒脾;菖蒲芳香开窍,开胃醒神除湿;血竭去瘀止痛,活血疗伤;三七止血行瘀,消肿定痛;西洋参补气养阴,清火生津;冰片开窍醒神,清热止痛;薄荷露清凉解毒,宣透清开;蜂蜜补中缓急,润燥解毒,调和药性。以上诸药合参,使久滞之气得宣,久瘀之血得化,气机宣通,血脉调和,瘀去新生,百病自愈,丁香属一种芳香健胃剂,能促使胃液分泌,增强胃肠蠕动;草果能燥湿散寒。温燥之性胜于草豆蔻。用于脾胃寒虚,脘腹胀痛,呕吐或腹泻,常与草豆蔻同用;以上诸药合参,使久滞之气得宣、久瘀之血得化、气机宣通、血脉调和、清热解毒、荡积通瘀、瘀去新生、平衡阴阳而诸积滞症自愈。
[0068]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仅为本发明的优选例,并不用来限制本发明,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