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地基处理注浆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1-11-03 10:50: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地基处理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地基处理注浆装置。


背景技术:

2.目前,在软弱土层地基施工中,一般采用换填、重压夯实。然而,现有的软弱土层施工设备在进行钻孔注浆时,操作比较复杂,施工效率低,施工成本高,并且,不能反复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3.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地基处理注浆装置,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软弱土层施工设备易导致施工效率低、成本高且无法重复使用的问题。
4.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地基处理注浆装置,该装置包括:移动装置、驱动装置、定位装置、注浆管和插设件;其中,移动装置用于可移动并可固定于任一位置,移动装置沿纵向开设有贯穿口;插设件与驱动装置均可移动地穿设于贯穿口,并且,驱动装置置于插设件的上方,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插设件插设于地下以钻设注浆孔;插设件的内部中空且侧壁开设有多个通孔,注浆管部分插设于插设件内,注浆管用于向插设件内注浆;定位装置设置于移动装置,用于在插设件移动至脱离注浆孔时,对插设件定位。
5.进一步地,上述地基处理注浆装置中,定位装置包括:支撑机构和四个定位板;其中,支撑机构设置于移动装置,四个定位板沿横向可移动地设置于支撑机构,每个定位板的内侧均为弧形,四个定位板移动至对合后围设成一个夹设空间,插设件夹设于夹设空间内。
6.进一步地,上述地基处理注浆装置中,支撑机构包括:四个支撑架和四个支撑柱;其中,每个支撑架的截面均为l型,四个支撑架均设置于移动装置,并且,四个支撑架间隔且对称设置以形成一个截面为四边形的支撑结构,并且,各支撑架分别位于支撑结构的四个边角处;各定位板一一对应且沿横向可移动地设置于各支撑架;四个支撑柱均置于支撑结构内且与四个定位板一一对应,每个支撑柱的第一端均与移动装置相连接,每个支撑柱的第二端均与对应的定位板相接触。
7.进一步地,上述地基处理注浆装置中,每个支撑架沿横向均开设有开口,每个定位板均可移动地插设于开口且与支撑架可拆卸连接。
8.进一步地,上述地基处理注浆装置中,每个定位板的外侧均垂直地设置有挡板,每个挡板均抵接于对应的支撑架且与支撑架螺栓连接。
9.进一步地,上述地基处理注浆装置中,任意相邻两个支撑架之间均设置有稳固防护组件,每个稳固防护组件均包括:防护网和两个斜撑,两个斜撑交叉设置于相邻两个支撑架之间,相邻两个支撑架、两个斜撑与移动装置之间的空间设置防护网。
10.进一步地,上述地基处理注浆装置还包括:四个截面均为l型的支撑板;其中,四个支撑板与四个支撑架一一对应;移动装置沿纵向开设有四个l型的穿设口,各支撑板一一对应且可滑动地穿设于各穿设口,并且,四个支撑板可贴设于对应的支撑架的外侧,每个支撑板均用于在移动至对应的支撑架处时与支撑架可拆卸连接,并在移动至与地面相接触时与
移动装置可拆卸连接。
11.进一步地,上述地基处理注浆装置中,移动装置的侧壁对应于每个穿设口处均开设有腰形孔,每个支撑板均开设有连接孔,连接孔与腰形孔相对应并通过螺栓连接。
12.进一步地,上述地基处理注浆装置中,插设件包括:护筒、盖体和钻头;其中,护筒的顶部为敞口设置且与盖体可拆卸连接,盖体开设有供注浆管穿设的开孔;钻头设置于护筒的底部。
13.进一步地,上述地基处理注浆装置中,驱动装置包括:压力泵和压力锤;压力泵与定位装置可移动地连接,压力锤与压力泵相连接且与插设件相接触;和/或,移动装置包括:车斗、连接件和多个车轮;车斗开设有贯穿口,定位装置设置于车斗的顶部;各车轮可转动地设置于车斗的底部;连接件设置于车斗的一侧。
14.本实用新型中,驱动装置驱动插设件插设于地下以钻设注浆孔,注浆管向插设件内注浆进而实现对注浆孔的注浆,保证土体稳固,在注浆完成后,插设件和驱动装置可相对于贯穿口向上移动,定位装置对插设件进行定位,由于驱动装置置于插设件上方,所以定位装置还能对驱动装置进行定位,使得插设件与地面相分离,移动装置可带动插设件、驱动装置和定位装置一起移动至任意一个位置,使得整体装置可重复利用,并可移动运输,整个装置结构简单,便于操作,提高了实用效果和施工效率,降低了施工成本,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软弱土层施工设备易导致施工效率低、成本高且无法重复使用的问题,还能适用于各种地基,即使是软弱土层地基也能适用,同时能有效提高软弱土层地基承载力。
附图说明
15.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而且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参考符号表示相同的部件。在附图中: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地基处理注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地基处理注浆装置使用时的结构示意图;
18.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地基处理注浆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9.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公开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公开,并且能够将本公开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20.参见图1至图3,图中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地基处理注浆装置的优选结构。如图所示,地基处理注浆装置包括:移动装置1、驱动装置2、定位装置3、注浆管4和插设件5。其中,移动装置1用于可移动并可固定于任意一个位置,具体地,移动装置1可以为移动车。
21.优选的,移动装置1包括:车斗11、连接件12和多个车轮13。其中,各车轮13均可转
动地设置于车斗11的底部(图1所示的下部),连接件12设置于车斗11的一侧,连接件12用于与牵引装置可拆卸连接,则牵引装置牵引车斗11可移动至任意一个位置,以便于车斗11的移动。具体实施时,连接件12与牵引装置螺栓连接。
22.移动装置1沿纵向开设有贯穿口,其中纵向为图1中a方向,即由上至下的方向。具体地,贯穿口开设于车斗11,优选的开设于车斗11的中心位置处。
23.插设件5与驱动装置2均可移动地穿设于贯穿口,则插设件5与驱动装置2均可在贯穿口内上下(相对于图1而言)移动。并且,驱动装置2置于插设件5的上方(相对于图1而言),驱动装置2与插设件5相接触,驱动装置2用于驱动插设件5向下(相对于图1而言)移动以插设于地下,进而钻设注浆孔。
24.插设件5的内部中空,并且,插设件5的侧壁开设有多个通孔51,注浆管4部分插设于插设件5的内部,即注浆管4的端部置于插设件5内,注浆管4用于向插设件5内注浆,浆液在插设件5内通过各通孔51流入土层中,从而完成注浆。
25.具体地,插设件5可以包括:护筒52、盖体53和钻头54。其中,护筒52的顶部(图2所示的上部)为敞口设置,并且,护筒52的顶部与盖体53可拆卸连接,使得护筒52与盖体53可开合。优选的,盖体53与护筒52的顶部为螺纹连接。盖体53开设有开孔,该开孔用于供注浆管4穿设,使得注浆管4的端部置于护筒52内。钻头54设置于护筒52的底部(图2所示的下部),该钻头54钻设于地下,便于钻设注浆孔。具体实施时,钻头54呈锥形。
26.具体实施时,护筒52为圆柱状,盖体53为圆形,盖体53的外径大于护筒52的外径,这样护筒52插设于地下后,盖体53能够起到阻挡作用,便于护筒52的从注浆孔中拔出。
27.在注浆完成后,外力装置带动驱动装置2向上移动,并且,提升装置带动插设件5向上移动,使得插设件5脱离注浆孔。定位装置3设置于移动装置1,在插设件5完全移动至脱离注浆孔时,定位装置3对插设件5进行定位,则移动装置1带动插设件5一起移动。具体地,定位装置3设置于车斗11的顶部(图1所示的上部)。
28.优选的,驱动装置2包括:压力泵21和压力锤22。压力泵21与定位装置3可移动地连接,压力锤22与压力泵21相连接,并且,压力锤22与插设件5相接触。压力泵21和压力锤22均可在贯穿口内上下移动,压力泵21驱动压力锤22向下移动,由于压力锤22与插设件5中的盖体53相接触,所以压力锤22驱动插设件5向地下移动。当注浆完成后,外力装置带动压力泵21和压力锤22一起向上移动,提升装置带动插设件5向上移动,则定位装置3对插设件5进行定位,由于压力锤22与插设件5中的盖体53相接触,所以定位装置3也对压力泵21和压力锤22进行定位,进而便于整体移动。
29.具体实施时,压力泵21和压力锤22沿纵向均开设有通道,压力泵21的通道和压力锤22的通道相连通,该通道用于供注浆管4穿设。
30.优选的,驱动装置2包括:压力泵21和压力锤22;压力泵21与定位装置3可移动地连接,压力锤22与压力泵21相连接且与插设件5相接触;和/或,移动装置1包括:车斗11、连接件12和多个车轮13;车斗11开设有贯穿口,定位装置3设置于车斗11的顶部;各车轮13可转动地设置于车斗11的底部;连接件12设置于车斗11的一侧。
31.可以看出,本实施例中,驱动装置2驱动插设件5插设于地下以钻设注浆孔,注浆管4向插设件5内注浆进而实现对注浆孔的注浆,保证土体稳固,在注浆完成后,插设件5和驱动装置2可相对于贯穿口向上移动,定位装置3对插设件5进行定位,由于驱动装置2置于插
设件5上方,所以定位装置3还能对驱动装置2进行定位,使得插设件5与地面15相分离,移动装置1可带动插设件5、驱动装置2和定位装置3一起移动至任意一个位置,使得整体装置可重复利用,并可移动运输,整个装置结构简单,便于操作,提高了实用效果和施工效率,降低了施工成本,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软弱土层施工设备易导致施工效率低、成本高且无法重复使用的问题,还能适用于各种地基,即使是软弱土层地基也能适用,同时能有效提高软弱土层地基承载力。
32.参见图1至图3,上述实施例中,定位装置3可以包括:支撑机构和四个定位板31。其中,支撑机构设置于移动装置1,具体地,支撑机构设置于车斗11的顶部。四个定位板31沿横向可移动地设置于支撑机构,横向与纵向相垂直,横向为图2中的b方向,即图2中由左至右的方向。四个定位板31在支撑机构上间隔设置,优选的,各定位板31在支撑机构上均匀分布。
33.每个定位板31的内侧均为弧形,四个定位板31可相对于支撑机构移动,四个定位板31向内移动至相对合后,四个定位板31的内侧围设成一个夹设空间,插设件5夹设于夹设空间内。当四个定位板31向外移动时,四个定位板31相分离,则无法形成夹设空间,也就无法夹设插设件5,这时插设件5可相对于贯穿口上下移动,进而钻设注浆孔。具体地,夹设空间为圆形,并且,夹设空间的圆形直径小于插设件5中盖体53的外径,盖体53置于四个定位板31的上方,则四个定位板31对盖体53进行阻挡,进而实现对四个定位板31的定位。更为具体地,夹设空间的圆形直径与护筒52的外径相匹配。
34.具体实施时,压力泵21与支撑机构可移动地连接。
35.具体实施时,四个定位板31在支撑机构上的设置位置可以根据插设件5脱离注浆孔和地面15后的位置来确定,只要能够保证四个定位板31对插设件5定位后使得插设件5脱离地面15并使插设件5可跟随移动装置1一起移动即可,本实施例对于四个定位板31的位置不做任何限制。
36.可以看出,本实施例中,注浆完成后,提升装置将插设件5从注浆孔内提出,并使得插设件5脱离注浆孔和地面15,这时四个定位板31相对于支撑机构沿横向向内移动至呈对合状态,四个定位板31夹设插设件5的护筒52且对盖体53进行阻挡,从而实现对盖体53的定位,支撑机构对四个定位板31进行支撑。
37.参见图1至图3,上述实施例中,支撑机构可以包括:四个支撑架32和四个支撑柱33。其中,每个支撑架32的截面均为l型,每个支撑架32均具有预设高度,该预设高度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本实施例对此不做任何限制。
38.四个支撑架32均设置于移动装置1,具体地,四个支撑架32的底部(图2所示的下部)均与车斗11的顶部相连接。四个支撑架32间隔并且对称设置,四个支撑架32形成一个截面为四边形的支撑结构。并且,各支撑架32分别位于支撑结构的四个边角处,具体地,支撑结构的截面为四边形,四个支撑架32的位置分别置于截面四边形的四个边角处。任意相邻两个支撑架32之间均具有一定的距离,该距离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本实施例对此不做任何限制。
39.四个定位板31与四个支撑架32一一对应,每个定位板31均沿横向可移动地设置于对应的支撑架32。具体地,每个支撑架32沿横向(图2所示的由左至右的方向)均开设有开口,该开口贯穿支撑架32,每个定位板31均可移动地插设于对应的开口,并且,在各定位板
31向内移动至对合后每个定位板31均与支撑架32可拆卸连接。优选的,该可拆卸连接为螺栓连接。当注浆完成后,解除每个定位板31与对应的支撑架32之间的连接,将各定位板31向外移动即可。
40.具体实施时,每个支撑架32的开口均靠近支撑架32的顶部设置,并且,每个开口的位置均与对应的定位板31的位置相对应。
41.为了保证四个定位板31的位置准确,每个定位板31的外侧均设置有挡板34,挡板34与定位板31相垂直,则定位板31与挡板34形成l型,在各定位板31向内移动至对合后,每个挡板34均抵接于对应的支撑架32,并且,每个挡板34均与对应的支撑架32螺栓连接。这样,通过挡板34限制定位板31的移动位置,使得各定位板31稳定对合,并且便于各定位板31与对应的支撑架32之间的连接。
42.具体实施时,挡板34在定位板31上的设置位置需要保证挡板34抵接于支撑架32时各定位板31能够对合在一起而形成一个截面为圆形的夹设空间。
43.四个支撑柱33均设置于支撑结构的内部,即置于四个支撑架32围设成的空间内部,四个支撑柱33与四个定位板31一一对应。每个支撑柱33的第一端(图2所示的下端)均与移动装置1相连接,每个支撑柱33的第二端(图2所示的上端)均与对应的定位板31相接触,每个支撑柱33均用于对定位板31进行支撑,使得各定位板31稳定。
44.具体实施时,参见图1和图2,支撑机构还可以包括:顶盖35。顶盖35与四个支撑架32的顶部相连接,顶盖35开设有贯穿顶盖厚度的开孔,该开孔的尺寸需要与压力泵21、压力锤22的尺寸相匹配,或者,开孔的尺寸大于压力泵21、压力锤22的尺寸,压力泵21和压力锤22可移动地穿设于该开孔,这样,在注浆完成后,插设件5被四个定位板31定位后,压力泵21和压力锤22可穿设顶盖35,便于压力泵21和压力锤22的放置。
45.具体实施时,压力泵21与顶盖35可移动地连接。
46.可以看出,本实施例中,支撑机构的结构简单,便于实施,并能对各定位板31进行稳定支撑。
47.参见图1至图3,上述各实施例中,任意相邻两个支撑架32之间均设置有稳固防护组件,以保证两个支撑架32之间的稳定性。
48.每个稳固防护组件均可以包括:防护网6和两个斜撑7。其中,两个斜撑7交叉地设置于相邻两个支撑架32之间,则两个斜撑7呈十字交叉状设置。相邻两个支撑架32、两个斜撑7与移动装置1之间设置防护网6,具体地,在相邻两个支撑架32之间、两个斜撑7的下部和移动装置1之间的空间设置防护网6。这样,能够有效提高相邻两个支撑架32之间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49.参见图1至图3,上述各实施例中,地基处理注浆装置还可以包括:四个支撑板8。其中,每个支撑板8的截面均为l型。四个支撑板8与四个支撑架32一一对应。移动装置1沿纵向开设有四个穿设口,每个穿设口的形状均呈l型。四个穿设口均置于贯穿口的外侧,并且,四个穿设口沿贯穿口的周向均匀分布。具体地,各穿设口均开设于车斗11。
50.各支撑板8与各穿设口一一对应,每个支撑板8均可滑动地穿设于对应的穿设口,即各支撑板8可在对应的穿设口内上下移动。四个支撑板8可贴设于对应的支撑架32的外侧,每个支撑板8在移动至对应的支撑架32处时,每个支撑板8均与对应的支撑架32可拆卸连接。并且,每个支撑板8在移动至与地面15相接触时,每个支撑板8均与移动装置1可拆卸
连接。
51.优选的,每个支撑板8均与对应的支撑架32为螺栓连接,具体地,每个支撑板8均开设有螺栓孔10,相应的支撑架32也开设有螺栓孔10,支撑板8与支撑架32上的螺栓孔10相对应且通过螺栓连接。
52.具体实施时,支撑板8上螺栓孔10的数量、支撑架32上螺栓孔10的数量均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本实施例对此不做任何限制。在本实施例中,支撑板8上螺栓孔10的数量、支撑架32上螺栓孔10的数量均为三个,支撑板8上的各螺栓孔10与支撑架32上的各螺栓孔10一一对应且均通过螺栓连接。
53.优选的,移动装置1的侧壁对应于每个穿设口处均开设有腰形孔9,腰形孔9为四个,每个腰形孔9均与对应的穿设口相连通,并且,腰形孔9从车斗11的侧壁向车斗11的内部开设直至与穿设口连通,腰形孔9的竖向轴线方向为图2所示的a方向。每个支撑板8均开设有连接孔81,在每个支撑板8移动至与地面15相接触时,每个支撑板8上的连接孔81与对应的腰形孔9相对应,再通过螺栓进行连接,以使每个支撑板8均与车斗11相连接。这样,当每个支撑板8与车斗11上的腰形孔9相连接时,螺栓可在腰形孔9的竖向轴线方向上调节位置,即螺栓在腰形孔9的范围内可自由调节位置,进而调节每个支撑板8与移动装置1之间的相对位置,则每个支撑板8在对移动装置1进行支撑的同时,能够对移动装置1的高度进行调节。
54.具体实施时,每个支撑板8上的连接孔81可以与支撑板8上的其中一个螺栓孔10相重合。
55.可以看出,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四个支撑板8,各支撑板8能够对移动装置1进行支撑,提高了移动装置1整体的稳定性,并且,移动装置1开设的腰形孔9,使得各支撑板8与移动装置1连接时可调节相对位置,进而调节移动装置1的高度,确保注浆孔的稳定钻设。
56.具体实施时,地面15对应于注浆孔处设置有加强板14,加强板14对插设件5的盖体53进行阻挡。
57.结合图1至图3对地基处理注浆装置的使用方法进行介绍:将车斗11移动至所需位置,定位装置3解除对护筒52的定位,即解除了对压力泵21和压力锤22的定位。四个支撑板8解除与四个支撑架32之间的连接,四个支撑板8在对应的穿设口内滑动直至与地面15相接触,每个支撑板8均与车斗11上的腰形孔9螺栓连接,使得各支撑板8与车斗11相对固定,进而对车斗11进行支撑。由于压力锤22与盖体53相接触,压力泵21驱动压力锤22向下移动,压力锤22对盖体53进行碰撞加压,使得护筒52插设于地下,以钻设注浆孔。注浆管4的一端置于压力泵21的外部,注浆管4穿设于压力泵21、压力锤22和盖体53,注浆管4的另一端置于护筒52内,注浆管4向护筒52内注入浆液,浆液通过护筒52上的各通孔51注入土层中。
58.在注浆完成后,外力装置对压力泵21和压力锤22进行提升,提升装置提升护筒52,使得护筒52完全脱离注浆孔并脱离地面15而呈悬空状态。这时,将四个定位板31向内移动至呈对合状态,四个定位板31的内侧围设的夹设空间对护筒52进行夹设,并且四个定位板31对盖体53进行阻挡,使得护筒52与四个定位板31相对固定,避免护筒52向下掉落,这时,由于压力锤22置于盖体53的上方,所以四个定位板31对压力锤22和压力泵21进行定位。然后,将四个定位板31外侧的挡板34与对应的支撑架32螺栓连接。同时,将四个支撑板8与车斗11之间的螺栓连接解除,并将四个支撑板8向上移动至与四个支撑架32相贴合,四个支撑
板8与四个支撑架32一一对应且螺栓连接,这时牵引车斗11移动,即可使得整体的地基处理注浆装置进行移动。当移动至其余所需位置时,重复上述操作即可。
59.综上所述,本实施例中,驱动装置2驱动插设件5插设于地下以钻设注浆孔,注浆管4向插设件5内注浆来实现对注浆孔的注浆,保证土体稳固,在注浆完成后,插设件5和驱动装置2相对于贯穿口向上移动,定位装置3对插设件5进行定位,使得插设件5与地面15相分离,移动装置1带动插设件5、驱动装置2和定位装置3一起移动至任意一个位置,使得整体装置可重复利用,并可移动运输,整个装置结构简单,便于操作,提高了实用效果和施工效率,降低了施工成本,还能适用于各种地基,即使是软弱土层地基也能适用,同时能有效提高软弱土层地基承载力。
60.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左”、“右”、“内”、“外”等指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的术语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这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述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61.此外,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可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62.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实用新型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