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炒菜机的制作方法

2023-04-12 09:47:25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技术涉及自动烹饪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炒菜机。


背景技术:

2.目前饭店或者家庭的日常炒菜多由人工来完成,不仅费工费时,而且对技术的要求较高,另外厨房通常温度较高,油烟较多,不利于身体健康。为提高炒菜效率,减少人工参与,炒菜机应运而生。中餐菜品繁多,中餐工艺可包括煎炸、爆炒或者及其复合,但是目前的炒菜机实现简单地爆炒或者煎炸,无法实现比较复杂的需要多种烹饪工艺复合的菜品的制作。


技术实现要素:

3.本技术提供一种能够同时实现多种烹饪工艺的炒菜机。
4.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炒菜机,用于烹饪食材,包括:
5.机架,所述机架上设有回收机构;
6.中转机构,所述中转机构包括活动臂及与所述活动臂连接的滤液容器,所述活动臂转动连接于所述机架上,所述滤液容器能够自第一位置移动至第二位置;以及
7.炒菜机构,所述炒菜机构连接于所述机架上,所述炒菜机构包括烹饪容器且所述烹饪容器可相对所述机架转动;
8.其中,当所述滤液容器在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滤液容器与所述回收机构连通;当所述滤液容器在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滤液容器的至少部分投影位于所述烹饪容器中。
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炒菜机,通过设置中转机构,使得中转机构中的滤液容器能够自第一位置移动至第二位置,进而使得烹饪容器既能够煎炸又能够爆炒,同时还能够兼具煎炸与爆炒实现食材的回锅;并且滤液容器能够分离食材中的油料的和水,能够确保回锅的效果。
附图说明
1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1.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炒菜机第一状态的立体示意图;
12.图2是图1所述的区域a的局部放大图;
13.图3是图1所示的炒菜机第二状态的立体示意图;
14.图4是图3所示的区域b的局部放大图;
15.图5是图1所示的炒菜机中回收机构中第一回收组件的立体图;
16.图6是图1所示的炒菜机中投菜机构的立体示意图;
17.图7是图6所示的投菜机构的爆炸示意图;
18.图8是图1所示的炒菜机中搅拌机构的立体示意图;
19.图9是图8所示的搅拌机构中搅拌辅助组件的立体示意图;
20.图10是图1所示的炒菜机中调料供应机构的立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1.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特别指出的是,以下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对本技术的范围进行限定。同样的,以下实施例仅为本技术的部分实施例而非全部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22.在本文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技术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它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它实施例相结合。
23.请参照图1至图4,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炒菜机第一状态的立体示意图,图2是图1所述的区域a的局部放大图,图3是图1所示的炒菜机第二状态的立体示意图,图4是图3所示的区域b的局部放大图。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炒菜机100,炒菜机100可包括机架10、回收机构20、炒菜机构30、中转机构40、餐盘机构50、刮锅机构60、投菜机构70、定位机构80、搅拌机构90和调料供应机构200。
24.其中,回收机构20设置于机架10上,回收机构20可用于收集油料、刷锅废液等。炒锅机构可转动连接于机架10上,炒菜机构30包括烹饪容器31且烹饪容器31可相对机架10转动,用于实现自动倒菜出锅、自动倾倒废液等操作。中转机构40转动连接于机架10上,中转机构40包括活动臂41及与活动臂41连接的滤液容器42,活动臂41转动连接于机架10上,滤液容器42能够自第一位置移动至第二位置。如此设计,可使炒菜机100具有爆炒、煎炸或者爆炒与煎炸的复合,使得炒菜机100能够实现多种烹饪工艺。其中,滤液容器42可被配置为位于第一位置时与回收机构20连通,以使烹饪容器31将食材倾倒至滤液容器42时,食材中的油料经滤液容器42后收集至回收机构20中;滤液容器42还被配置为位于第二位置时滤液容器42至少部分投影于烹饪容器31,以使滤液容器42能够将过滤后的食材再次投放至烹饪容器31中。
25.具体地,炒菜机构30中的烹饪容器31可将需要过油、过水或者油炸后的食材加工后,存放至中转机构40中的滤液容器42中转,并且在食材存放至滤液容器42的过程中,滤液容器42可将食材中的油料分离回收至回收机构20中,过滤完成的食材在中转机构40的作用下再次投放至烹饪容器31中,一方面可实现食材的回锅,丰富食材的加工工艺,另一方面滤液容器42还能够分离食材中的油料或水。
26.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第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27.调料供应机构可收容于机架10中,用于向烹饪容器31中添加液体调料。投菜机构
70用于向烹饪容器31内投放食材。定位机构80固定于机架10上,用于固定搅拌机构90,并能够带动搅拌机构90靠近或者远离烹饪容器31。当搅拌机构90靠近烹饪容器31时,搅拌机构90可用于搅拌烹饪容器31中的食材;当搅拌机构90远离烹饪容器31时,搅拌机构90可避免对烹饪容器31转动的影响。餐盘机构50转动连接于机架10上,用于收集烹饪容器31完成的食材。
28.具体地,机架10可包括一体成型的工作台11及固定于工作台11边缘的支撑座12,炒菜机构30可转动连接于支撑座12上,以使烹饪容器31与工作台11具有间隙,方便烹饪容器31发生翻转。中转机构40以及投菜机构70可转动连接于支撑座12上,一方面使得中转机构40以及投菜机构70与烹饪容器31的高度保持一致方便作业,另一方面可减少对工作台11台面的占用,并使炒菜机100的结构紧凑。
29.工作台11可包括间隔相对设置的第一支撑板111和第二支撑板112以及连接第一支撑板111和第二支撑板112的连接板113,第一支撑板111、第二支撑板112与连接板113围成沿垂直于第一支撑板111方向的容置腔(图未示)。其中支撑座12、定位机构80固定于第一支撑板111背离第二支撑板112的表面。本实施例中,连接板113可部分透明,也可全部透明,用以方便用户能够随时了解容置腔的信息,譬如收容于容置腔中的回收槽和液体调料盒等结构的状态。
30.工作台11还可包括设置于第二支撑板112背离第一支撑板111表面的万向轮114。万向轮114可使工作台11能够在各个方向上自由运动。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工作台11还可包括设置于第二支撑板112背离第一支撑板111表面的台柱(图未示),台柱可通过旋转的方式调节自身高度,以使工作台11能够适应各种工作环境并能够保持水平状态,进而确保炒菜机100能够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
31.机架10上可设有:电源按钮101、旋转按钮102和加水按钮103等。启动按钮可与电源电性连接,用于控制炒菜机100整体的用电,具体地,当炒菜机100处于断电状态时,按压电源按钮101,炒菜机100可按照预设程序正常工作;再次按压电源按钮101,炒菜机100停止工作。旋转按钮102可控制炒菜机构30转动,以方便烹饪容器31自动出菜或自动倾倒废液。加水按钮103可用于控制管路向炒菜机构30加水。
32.支撑座12可包括第一支撑座121、第二支撑座122和第三支撑座123,第一支撑座121与第三支撑座123间隔相对设置分别位于第一支撑板111的相对两侧边缘,第二支撑座122位于第一支撑座121与第二支撑座122之间,第一支撑座121、第二支撑座122与第三支撑座123围成一侧开口的容置空间120。其中,回收机构20设置于第一支撑板111上远离第二支撑座122的一侧,也即,回收机构20位于容置空间120的开口位置。
33.其中炒菜机构30转动连接于第一支撑座121上且烹饪容器31收容于容置空间120中。中转机构40、刮锅机构60与定位机构80分别设置于第一支撑座121上并与烹饪容器31相邻设置,过滤结构的滤液容器42用于承接烹饪容器31中的食材,刮锅机构60用于清理烹饪容器31中的食材,定位机构80用于带动搅拌机构90靠近或者远离烹饪容器31。投菜机构70设置于第二支撑座122背离第一支撑板111的表面,用于将投菜机构70中的食材投放至烹饪容器31中。餐盘机构50转动连接于第三支撑座123上,用于收集烹饪容器31完成的食材。炒菜机构30、中转机构40、刮锅机构60、定位机构80、投菜机构70以及餐盘机构50分别设置于第一支撑座121、第二支撑座122和第三支撑座123上,一方面可充分利用机架10,提高机架
10的空间利用率,又可避免因机架10上的结构过于紧凑产生的各机构之间发生剐碰,提高炒菜机100的容错率。
34.炒菜机构30还可包括第一驱动结构(图未示)以及第一连接件32,第一连接件32连接第一驱动结构和烹饪容器31。第一驱动结构固定于第一支撑座121(也即机架10)上并可通过第一连接件32带动烹饪容器31转动,实现烹饪容器31中食材的自动出锅、废液自动倾倒或者食材自动转移至滤液容器42等过程。以食材自动转移至滤液容器42为例,当滤液容器42位于第一位置时,第一驱动结构可带动烹饪容器31转动并使烹饪容器31的开口平面与滤液容器42所在的平面相交,进而使得烹饪容器31中的食材能够自动倾倒至滤液容器42中。本实施例中,第一驱动结构可为旋转气缸,旋转气缸可带动烹饪容器31在一定角度范围内转动。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驱动结构还可以是旋转电机7314等动力结构,在此不一一列举。
35.炒菜机构30还包括加热结构33,加热结构33固定于机架10上并位于烹饪容器31与机架10之间。具体地,加热结构33收容于容置空间120中并固定于第一支撑板111上,烹饪容器31抵靠于加热结构33上并可相对加热结构33转动。可选地,加热结构33可以是燃气灶,还可以是电磁加热灶或者微晶加热板,在此不做具体限制。
36.在其他实施例中,加热结构33可与烹饪容器31固定连接,且加热结构33固定于烹饪容器31的外表面,使得加热结构33能够随烹饪容器31同步转动。
37.中转机构40还可包括第二驱动结构(图未示),第二驱动结构固定于机架10(具体位于第一支撑座121)上并可通过活动臂41带动滤液容器42运动,使得滤液容器42可以自第一位置移动至第二位置。当滤液容器42在第一位置时,滤液容器42与回收机构20连通,以使滤液容器42分离的油料或者水进入回收机构20中;当滤液容器42在第二位置时,滤液容器42的至少部分投影至烹饪容器31中,使得滤液容器42中的食材再次进入烹饪容器31中,实现食材的回锅。
38.当然,滤液容器42还可以在第二驱动结构的带动下自第一位置移动至第三位置,当滤液容器42位于第三位置时,滤液容器42同时远离烹饪容器31和回收机构20。换言之,第三位置位于第一位置远离第二位置的一侧,也即第一位置位于第二位置与第三位置之间。其中,滤液容器42位于第三位置,既可防止滤液容器42位于第一位置时烹饪容器31烹饪完成后将食材自动出锅至滤液容器42中,或者烹饪容器31将锅体清理的废液倾倒至滤液容器42中,又能够避免滤液容器42位于第二位置时影响烹饪容器31转动,进而使得中转机构40即使不工作也不影响其他机构的正常使用。
39.回收机构20可包括同时存在且相互独立的第一回收组件21和第二回收组件22,其中第一回收组件21可用于回收滤液容器42分离的油料,第二回收组件22可用于回收烹饪容器31中的废液或者滤液容器42过滤的水分。第一回收组件21包括枢转安装在第一支撑座121的收集盘211,第二回收组件22包括设置在第一支撑板的回收槽221。滤液容器42在第一位置时,滤液容器42的至少部分投影位于回收槽221内。其中,收集盘211能枢转至投影位于回收槽内221内,以使滤液容器42分离的油料或者其他液体能够经收集盘211流入第一回收组件21中。或者收集盘211能枢转至与回收槽错开,以使滤液容器42分离的油料或者其他液体能够直接经回收槽221流入第二回收组件22中。
40.请一并参照图5,图5是图1所示的炒菜机中回收机构中第一回收组件的立体图。具
体地,第一回收组件21还可包括第一导管212和第一回收箱213,其中收集盘211可枢接于第一支撑座121上,具体地,收集盘211可枢转至平行于第一支撑板111(也即平行于第一支撑板111),当滤液容器42位于第一位置时,滤液容器42可与收集盘211连通,并使滤液容器42分离的油料经收集盘211汇入第一回收箱213中;或者收集盘211还可枢转至垂直于第一支撑板111,以使收集盘211能够与第一支撑座121朝向第三支撑座123的表面贴合,实现收集盘211的折叠,以在不回收油料时能够避让其他机构,使得炒菜机100上各个机构之间结构紧凑。可以理解地,由于收集盘211需对回收槽221进行避让,第一回收组件21使用频率并不高,因此第一回收组件21可用于回收油料。
41.可选地,第一回收组件21还可包括第二导管24,第二导管24的一端与第一回收箱213连通并用于抽取第一回收箱213的油料,另一端用于与烹饪容器31连通,用于向烹饪容器31中注入油料,进而实现对油料的再利用。如此设计,一方面可使炒菜机100增加中转机构40,方便食材的二次回锅,另一方面可实现油料的多次利用,避免浪费油料。可以理解地,油料为煎炸食材所用油料,通常情况下,油料可循环利用二到三次,以避免危害人体健康。
42.请继续参照图1至图4,第二回收组件22还可包括与回收槽221连通的第二回收箱(图未示)。回收槽221设置于机架10(工作台11的第一支撑板111)上,第二回收箱收容于容置腔中。当滤液容器42位于第一位置且收集盘211垂直于第一支撑板111时,滤液容器42与回收槽221连通,进而使得滤液容器42分离的水或者烹饪容器31中的废液可直接经回收槽221进入第二回收箱中。
43.本实施例中,第二回收组件22还可包括过滤结构(图未示),过滤结构可拆卸的固定于回收槽221中,以避免烹饪容器31中的废液残渣阻塞回收槽221,影响回收槽221的正常回收功能。
44.可选地,第一支撑座121朝向第三支撑座123的表面可开设有收容槽1211,收集盘211可枢转并收容于收容槽1211中,以使收集盘211垂直于第一支撑板111并收容于第一支撑座121中,一方面使得滤液容器42与收集盘211不连通,另一方面使得收集盘211与第一支撑座121结构紧凑并节约工作台11上方空间。收集盘211还可枢转并收容于回收槽221中,以使收集盘211平行于第一支撑板111,一方面使得第一回收机构20与第二回收机构20仅能择其一,另一方面可节约工作台11的表面空间并使工作台11的结构紧凑。
45.可以理解地,当收集盘211平行于第一支撑板111时,收集盘211至少部分与回收槽221重合并能够遮盖回收槽221,当滤液容器42位于第一位置时,滤液容器42分离的油料仅落入收集盘211中,以实现油料的回收。当收集盘211垂直于第一支撑板111时,收集盘211远离回收槽221,当滤液容器42位于第一位置时,滤液容器42分离的水可直接落入回收槽221中,以实现水的收集。同时,当滤液容器42位于第三位置时,烹饪容器31产生的废液可直接经回收槽221回收至第二回收箱中。如此设计,可实现油料和水分离并互不影响。
46.在其他实施例中,回收机构20可仅包括第一回收组件21,第一回收组件包括收集盘211、第一回收箱212以及连通收集盘211与第一回收箱212的第一导管213,其中第一回收箱212收容于机架10的容置腔中,收集盘211枢接连接与机架10。
47.可选地,收集盘211可枢转至平行于第一支撑板111或者枢转至垂直于第一支撑板111,当滤液容器42在第一位置且收集盘211平行于第一支撑板111时,滤液容器42与收集盘211连通。
48.再有一个实施例中,回收机构20可仅包括第二回收组件22,第二回收组件22可包括设置于机架10上的回收槽221以及与回收槽221连通的第二回收箱222,第二回收箱222收容于机架10的容置腔中。可选地,当滤液容器42在第一位置时,滤液容器42与回收槽221连通。
49.请参照图3,进一步地,工作台11可包括相接设置的第一工作区域1001和第二工作区域1002,容置空间120位于第一工作区域1001,也即炒菜机构30的烹饪容器31位于第一工作区域1001,回收槽221和收集盘211设置在第二工作区域1002。如此设置,既可充分利用工作台11的空间,使得工作台11上的各机构结构紧凑,又使得各机构之间既能够相互独立又能够相互配合,进而使得炒菜机100的各机构有序工作。
50.炒菜机100还包括枢接于第三支撑座123的餐盘机构50,餐盘机构50可位于第二工作区域1002或者远离第二工作区域1002,当餐盘机构50枢转至第二工作区域1002时,餐盘机构50能够接收烹饪容器31倾倒的食材。可以理解地,当餐盘52机枢转至第二工作区域1002时,收集盘211垂直于第一支撑板111以避让餐盘机构50;餐盘机构50位于回收槽221的正上方位置,用于接收烹饪容器31倾倒的食材,同时回收槽221可收集烹饪容器31洒落至餐盘机构50外的食材,避免食材散落至工作台11上。
51.可选地,餐盘机构50包括餐盘驱动结构(图未示)、餐盘连接件51和餐盘52,餐盘驱动结构固定于机架10上。餐盘连接件51与餐盘驱动结构固定连接并在餐盘驱动结构的带动下运动;餐盘52卡持固定于餐盘连接件51远离餐盘驱动结构的一端,一方面确保餐盘52与餐盘连接件51之间连接稳定,另一方面便于餐盘52与餐盘连接件51拆卸。
52.请参照图2,刮锅机构60转动连接于机架10上,用于清理烹饪容器31,防止烹饪容器31的内表面上存在残留。刮锅机构60包括第三驱动结构61、刮锅件62以及连接第三驱动结构61与刮锅件62的第三连接件63。其中第三驱动结构61固定于机架10上,刮锅件62的一端转动连接于第三连接件63并抵靠于烹饪容器31的内表面,刮锅件62在第三连接件63带动下靠近或者远离烹饪容器31。具体地,第三驱动结构61固定于第一支撑座121朝向第三支撑座123的表面,刮锅件62呈圆弧形并对应于烹饪容器31的截面形状,以使刮锅件62能够与烹饪容器31的内表面贴合,并清除干净烹饪容器31的被表面。刮锅件62与第三连接件63转动连接,用于使刮锅件62与烹饪容器31的表面相适应,防止刮锅件62剐蹭烹饪容器31的内表面。
53.请参照6和图7,图6是图1所示的炒菜机中投菜机构的立体示意图,图7是图6所示的投菜机构的爆炸示意图。投菜机构70可包括旋转组件71、投菜组件72、驱动组件73和振动组件74。其中旋转组件71固定于支撑座12背离工作台11的表面,投菜组件72固定于旋转组件71上并对应于支撑座12背离工作台11的表面设置。投菜组件72能够在旋转组件71的带动下靠近或者远离炒菜机构30。驱动组件73固定于投菜组件72上并用于推动投菜组件72,以将投菜组件72中收容的食材推送至烹饪容器31中。振动组件74固定于投菜组件72上,用于带动投菜组件72振动,以使投菜组件72中收容的食材彻底落入烹饪容器31中。
54.旋转组件71可包括支撑架711和第四驱动结构712,支撑架711枢转于第二支撑座122。第四驱动结构712与支撑架711固定连接并能够带动支撑架711靠近或者远离烹饪容器31,进而使得固定于旋转组件71上的投菜组件72能够将投菜组件72中的食材准确地投放至烹饪容器31中。本实施方式中,第四驱动结构712可为旋转气缸,用于带动支撑架711在一定
角度内转动。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第四驱动结构712还可为电机7314等,在此不做具体限制。
55.在本实施例中,旋转组件71还可包括间隔相对设置的固定座713,其中两个固定座713固定于第二支撑座122背离工作台11的表面。支撑架711包括转动轴7111及与转动轴7111固定连接的配合板7112,转动轴7111的两端穿设于两个固定座713上,使得支撑架711能够以转动轴7111为中心相对固定座713、工作台11转动,也即支撑架711与支撑座12转动连接。第四驱动结构712与转动轴7111的一端固定连接,并能够带动转动轴7111转动,进而带动配合板7112转动,以使配合板7112与支撑座12背离工作台11的表面平行或者配合板7112与支撑座12背离工作台11的表面呈夹角设置,也即配合板7112与支撑座12背离工作台11的表面平行时,投菜组件72处于初始位置;配合板7112与支撑座12背离工作台11的表面呈夹角设置时,也即投菜组件72朝向炒菜机构30时,投菜装置处于投菜位置。
56.在又一个实施例中,旋转组件71中第四驱动结构712与第二支撑座122固定连接,支撑架711与第四驱动结构712的转轴固定连接。第二支撑架711可以第四驱动结构712的转轴为中心转动。具体地,支撑架711位于支撑座12的范围内,投菜组件72位于初始位置;支撑架711至少部分投影于炒菜机构30的范围内,投菜组件72位于投菜位置。
57.投菜组件72可包括盒托721和盒体722,盒托721与盒体722围成用于收容食材的收容空间(图未示),其中盒托721位于固定于支撑架711的配合板7112上。盒托721上具有滑槽7210,盒体722收容于滑槽7210中并能够沿滑槽7210滑动。盒托721具有位于滑槽7210底部的第一开口7213,盒体722具有朝向滑槽7210底部的一侧第二开口(图未示),当第一开口7213与第二开口重合时,壳体中的食材可依次穿过第二开口和第一开口7213并投放至烹饪容器31中。
58.具体地,盒托721可包括底板7211及自底板7211边缘延伸形成的侧沿7212,底板7211与侧沿7212可围成长方形状滑槽7210,第一开口7213设置于底板7211上。盒体722包括间隔相对设置的顶板7221和卡位板7222以及连接顶板7221与卡位板7222的侧板7223,其中顶板7221的面积小于卡位板7222的面积并位于卡位板7222的范围内,顶板7221与连接板113围成用于收容食材的收容腔(图未示)。第二开口设置于挡板上且第二开口的形状可对应于第一开口7213,以使第二开口能够与第一开口7213完全重合,进而使得收容腔中的食材能够完全投放至烹饪容器31中。
59.可选地,底板7211呈长方形,卡位板7222呈长方形,其中底板7211的长度远大于卡位板7222的长度且底板7211的宽度等于卡位板7222的宽度,以使卡位板7222能够自侧沿7212的导向下在滑槽7210中滑动且不至于自第一开口7213中滑落。
60.可选地,投菜组件72中盒体722的数量至少为一个,具体地,盒体722的数量可以为两个或者三个。以三个盒体722为例,三个盒体722可并排排列并可通过卡位板7222连接固定。三个盒体的收容腔的大小可相同、也可不同,在此不做具体限制。三个盒体中的食材的投放顺序由三个盒体的排列顺序决定,譬如三个盒体可分别为第一盒体、第二盒体和第三盒体依次并排排列,且第一盒体中的食材最先投放,则三个盒体的食材投放顺序则为第一盒体、第二盒体和第三盒体。如此设置,可通过位置传感器或者控制壳体的运动距离,可使炒菜机100能够在不同的时段添加不同或者相同的食材,进而确保每种食材的口感与味道。
61.驱动组件73包括第五驱动结构731以及固定于第五驱动结构731的推杆732。推杆732抵靠于盒体722的一端,并在第五驱动结构731的带动下使盒体722能够沿滑槽7210滑
动,使得多个盒体722的第二开口能够依次与滑槽7210的第一开口7213重合,进而使得食材能够依次投放于烹饪容器31中。也即,驱动组件73用于使盒体722与盒托721发生相对滑动进而打开盒体722,使得盒体722中的食材能够投放至烹饪容器31中。
62.本实施例中,第五驱动结构731可包括主动轮7311、从动轮7312、传动带7313、电机7314、导轨7315和滑块7316,其中主动轮7311、从动轮7312分别固定于支撑架711上并与支撑架711转动连接。传动带7313套设于主动轮7311与从动轮7312上,使得传动带7313能够在主动轮7311、从动轮7312上传动,其中传动带7313的传动方向平行于滑槽7210的长度方向。电机7314固定于支撑架711上并与主动轮7311的转轴固定连接,用于带动主动轮7311转动。导轨7315固定于支撑架711上并与传送带平行间隔设置,滑块7316的一端与传送带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导轨7315滑动连接,其中传动带7313用于带动滑块7316在导轨7315上往复运动,导轨7315用于约束滑块7316的滑动方向并使得滑块7316滑动平稳。其中,推杆732固定于滑块7316上,并在滑块7316的带动下带动盒体722在滑槽7210中滑动。
63.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五驱动结构731还可以是伸缩气缸,第五驱动结构可直接固定于盒托721上。拖杆可直接与第五驱动结构731的活塞杆固定连接并在活塞杆的带动下往复移动。
64.振动组件74固定于盒托721背离盒体722的的表面,用于带动盒托721及盒体722振动,进而使得盒体722中的食材能够完全脱离盒体722。具体地,振动组件74可包括振动电机741,振动电机741位于底板7211背离盒体722表面的中间位置,也即盒托721的重心位置,使得盒托721在振动电机7314的带动下均匀振动。
65.进一步地,振动组件74还包括至少一个缓冲件742,缓冲件742的两端分别连接盒托721与支撑架711,缓冲件742可使盒托721在合理的振动范围内,防止盒托721的振幅过大使得盒体722自滑槽7210中脱离。本实施方式中,缓冲件742的数量为两个并分别位于振动电机741的两侧,以使盒托721始终处于平衡状态,提高盒托721的振动稳定性。
66.振动组件74还可包括封装箱743,封装箱743固定于支撑架711上。封装箱743用于收容并保护振动电机741,防止灰尘、油渍进入振动电机741,以提高振动电机741寿命。
67.请参照图1及图2,定位机构80包括支撑臂81及与支撑臂81转动连接的连接臂82,支撑臂81设置于第二支撑座122上,一方面可充分利用工作台11的空间,另一方面使得固定于连接臂82上的搅拌机构90对应于烹饪容器31,方便搅拌机构90与烹饪容器31配合。连接臂82远离支撑臂81的一端能够靠近或者远离烹饪容器31,进而带动搅拌机构90靠近或者远离烹饪容器31,避免搅拌机构90影响炒菜机构30中食材的自动出锅。可以理解地,第二导管24远离第一回收箱213的一端。送料管远离调料盒的一端内设有设置于连接臂82上,并在连接臂82的带动下朝向或者远离烹饪容器31,以便于向烹饪容器31中注入油料、液体调料和水。
68.请参照图8,图8是图1所示的炒菜机中搅拌机构的立体示意图。具体地,搅拌机构90包括第六驱动结构(图未示)、固定盘91、固定轴92、刮边组件93和搅拌组件94,其中第六驱动结构连接于连接臂82远离支撑臂81的一端,第六驱动结构通过固定轴92与固定盘91固定连接,进而带动固定盘91转动。固定轴92的一端与固定盘91同轴设置并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第六驱动结构连接,使得固定盘91能够在第六驱动组件73的带动下随固定轴92同步转动。刮边组件93固定连接于固定盘91背离固定轴92的表面,并绕固定轴92同步转动。搅拌组
件94位于固定盘91背离固定轴92的表面且一端与固定盘91转动连接,使得搅拌组件94与刮边组件93互不影响,一方面绕固定轴92同步转动,另一方面搅拌组件94可自转,使得搅拌组件94可搅拌食材。
69.可选地,刮边组件93包括第一伸缩杆931和刮边件932,第一伸缩杆931的一端与固定盘91固定连接,第一伸缩杆931远离固定盘91的一端与刮边件932转动连接。其中,第一伸缩杆931与刮边件932连接,由于第一伸缩杆931能够弹性伸缩,使得刮边件932始终能够抵接于烹饪容器31;另外刮边件932与第一伸缩杆931转动连接,使得刮边件932与烹饪容器31表面充分切合,进而提高刮边件932的效率。
70.搅拌组件94包括第二伸缩杆941和搅拌件942,第二伸缩杆941的一端穿设于固定盘91中并与固定盘91转动连接,第二伸缩杆941远离固定盘91的一端与搅拌件942转动连接。其中,第二伸缩杆941与搅拌件942连接,由于第二伸缩杆941能够弹性伸缩,使得搅拌件942始终能够抵接于烹饪容器31;另外搅拌件942与第二伸缩杆941转动连接,使得搅拌件942与烹饪容器31表面充分切合,进而提高搅拌件942的效率。
71.本实施方式中,搅拌件942可包括搅拌板9421以及分别转动连接于搅拌板9421两端的第一搅拌件9422和第二搅拌件9423。搅拌板9421大致呈“u”形,使得第一搅拌件9422与第二搅拌件9423大致位于搅拌板9421的同一侧,一方面使得第一搅拌件9422和第二搅拌件9423能够同时与烹饪容器31接触,用于提高搅拌件942的搅拌效率,另一方面可使第一搅拌件9422与第二搅拌件9423抵靠于烹饪容器31的内表面,使得第一搅拌件9422和第二搅拌件9423充分与烹饪容器31中的食材接触。搅拌板9421远离第一搅拌件9422、第二搅拌件9423的一侧与第二伸缩杆941转动连接,可使搅拌件942能够适应烹饪容器31不同位置的搅拌,减少搅拌件942对烹饪容器31的剐蹭。
72.可以理解地,第二伸缩杆941穿设于固定盘91中,使得第二伸缩杆941相对第一伸缩杆931的位置保持不变。第二伸缩杆941与固定盘91转动连接,也即第二伸缩杆941可相对固定盘91转动,换言之,第一伸缩杆931与第二伸缩杆941可绕固定轴92公转,第二伸缩杆941可绕第二伸缩杆941中心轴自转,进而使得第二伸缩杆941与第一伸缩杆931具有不同的转速。如此设置,既可确保搅拌组件94的搅拌效率,又可防止烹饪容器31中的食材堆积于刮边件932一侧。
73.搅拌机构90还可包括搅拌辅助组件95,搅拌辅助组件95位于刮边件932与搅拌件942之间,用于填补刮边件932与搅拌件942之间的间隙,使得蔬菜在搅拌件942与搅拌辅助组件95之间充分搅拌,进而加速食材的搅拌效率,防止食材堆积于刮边件932与搅拌件942之间,避免出现部分食材未熟透的现象。
74.请参照图9,图9是图8所示的搅拌机构中搅拌辅助组件的立体示意图。可选地,搅拌辅助组件95包括连接结构951和辅助结构952,其中连接结构951的一端可滑动地连接于第一伸缩杆931和/或第二伸缩杆941上,另一端与辅助结构952固定连接,进而使得辅助结构952位于刮边件932与搅拌件942之间。由于连接结构951固定于第一伸缩杆931和/或第二伸缩杆941上,使得辅助结构952与烹饪容器31的底部充分接触,进而充分隔离搅拌件942与刮边件932,又可防止辅助结构952剐蹭烹饪容器31,降低烹饪容器31寿命。
75.进一步地,连接结构951在第一伸缩杆931和/或第二伸缩杆941的位置可调。具体地,连接结构951可包括固定部9511、连接部9512和定位部9513,固定部9511与定位部9513
分别位于连接部9512的两端。其中,固定部9511与第一伸缩杆931和/或第二伸缩杆941固定连接,定位部9513与辅助结构952固定连接。
76.其中,固定部9511上可设有固定孔9514,固定孔9514套设于第一伸缩杆931和/或第二伸缩杆941上,使得固定部9511与第一伸缩杆931和/或第二伸缩杆941固定连接且固定部9511始终沿第一伸缩杆931和/或第二伸缩杆941的轴线方向移动,进而防止固定于固定部9511上的辅助结构952的角度发生偏转。
77.连接部9512上设有多个减重孔9515,用于减轻连接结构951的重量。并且,连接部9512的形状可根据第一伸缩杆931、第二伸缩杆941的位置和形状进行对应性调节,以避免连接部9512影响搅拌组件94与辅助组件的正常工作。
78.定位部9513上可设有一组第一定位孔9516,辅助结构952上设有多组第二定位孔9520,辅助结构952上的任一组第二定位孔9520与第一定位孔9516对应并通过固定件譬如螺钉,即可实现辅助结构952与固定部9511的位置可调节的连接固定。
79.可选地,辅助结构952可包括安装板9521及固定于安装板9521上的辅助板9522。多组第二固定孔9514开设于安装板9521上,辅助结构952通过安装板9521与连接结构951固定连接。具体地,安装板9521可包括垂直相交的第一安装板9521a与第二安装板9521b。第一安装板9521a与定位部9513的表面贴合,第二固定孔9514固定于第一安装板9521a上,第一安装板9521a通过固定件穿过对应的第一定位孔9516和第二定位孔9520,实现第一安装板9521a与固定部9511的可靠连接。第二安装板9521b与辅助板9522贴合,第二安装板9521b上设有第一安装孔(图未示),辅助板9522上设有对应于第一安装孔的第二安装孔9523,固定件譬如螺钉穿过对应的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9523实现辅助板9522与第二安装板9521b的可靠性连接。
80.进一步地,辅助板9522的材质可为耐高温硅胶。辅助板9522既可阻挡食材,限制食材的活动范围,提高食材的打碎效率,又能够缓冲搅拌件942的作用力,防止食材飞出烹饪容器31。本实施例中,辅助板9522呈梳状结构,以使辅助板9522具有更好的柔韧性。在其他实施方式中,辅助板9522还可以呈平板装,在此不做具体限制。
81.搅拌机构90还可包括第一斜齿轮96和第二斜齿轮97。第一斜齿轮96套设于固定轴92上并可相对固定轴92转动,且第一斜齿轮96与连接臂82固定连接。第二斜齿轮97位于固定板设置固定轴92的一侧且固定于第二伸缩杆941上,第二斜齿轮97与第一斜齿轮96啮合并能够在固定盘91的带动下绕第一斜齿轮96转动。
82.具体地,第六驱动结构可驱动固定轴92转动,进而带动固定盘91及固定于固定盘91上的第一伸缩杆931、第二伸缩杆941公转。由于第一斜齿轮96与连接臂82固定连接,且第一斜齿轮96可相对固定轴92转动,当固定轴92转动时,固定于第二伸缩杆941上的第二斜齿轮97与固定于连接臂82上的第一斜齿轮96发生相对运动,进而使得第二伸缩杆941能够绕自身转动。如此设置,可在不添加驱动装置的情况下,实现第二伸缩杆941的转动,极大地简化了搅拌机构90的结构。可以理解地,第二伸缩杆941的转速的调节可以通过调节第一斜齿轮96与第二斜齿轮97之间的传动比实现。
83.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第二伸缩杆941可直接与驱动装置固定连接,并在所驱动装置的作用下实现绕自身转动。
84.请一并参照图3及图10,图10是图1所示的炒菜机中调料供应机构的立体示意图。
炒菜机100还包括调料供应机构200,调料供应机构包括调料盒201以及与调料盒201连通的送料管202。调料盒收容于机架10中并用于收容液体调料、油料和水等液体,在此不做具体限制,送料管202用于将液体调料输送至烹饪容器31中。具体地,连接臂82上设有出液口821,送料管202远离调料盒的一端与出液口821连通,用于使调料盒201中的液体能够输送至烹饪容器31中。可以理解地,送料管202穿设于机架10、支撑臂81和连接臂82中并与出液口821连通,以使炒菜机100美观。
85.工作时,调料供应机构200、投菜机构70可依次向烹饪容器31中投放油料,搅拌组件94搅拌锅体中的食材实现食材的首次加工。中转机构40的滤液容器42自第三位置移动至第一位置且收集盘211枢转至平行于第一支撑板111,烹饪容器31在第一驱动结构的带动下翻转并将烹饪容器31中的食材转移至滤液容器42中,滤液容器42将食材中的油料分离至收集盘211中并汇集至收集盘211中。然后,中转机构40的滤液容器42自第一位置移动至第二位置,并将过滤后的食材投放至烹饪容器31中,实现食材的回锅,可以理解地,食材投放完成后滤液容器42自第二位置移动至第三位置且收集盘211枢转至垂直于第一支撑板111。待食材加工完毕后,餐盘机构50移动至第二工作区域1002并接收烹饪容器31中的食材,接收完成后餐盘52远离第二工作区域1002以方便用户取用。然后向烹饪容器31中注水,完成对烹饪容器31的清洗。清洗烹饪容器31的废液经回收槽221直接收集至第二回收箱中。
86.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炒菜机100,通过设置中转机构40,使得中转机构40中的滤液容器42能够自第一位置移动至第二位置,进而使得烹饪容器31既能够煎炸又能够爆炒,同时还能够兼具煎炸与爆炒实现食材的回锅;并且滤液容器42能够分离食材中的油料的和水,能够确保回锅的效果。此外,回收机构20能够实现油料和水的分离收集,使得油料能够回收利用。
87.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部分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凡是利用本技术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装置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技术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