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双热源联合循环动力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3-04-10 16:25:59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属于联合循环热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2.冷需求、热需求和动力需求,为人类生活与生产当中所常见;其中,将高温热能通过热动装置转换为机械能,是人类获得动力或电力的重要手段。
3.燃料是提供高温热能的重要选项,比如天然气通过燃烧为燃气轮机装置提供高温驱动热能;在钢铁生产和焦化生产等装置中,高温余热是伴生的高温热资源,这些高温热资源同样能够通过蒸汽动力装置或其它热动装置部分地转化为机械能。不过,在燃料通过燃烧独立用作热动装置的驱动热能,以及高温余热独立用作热动装置的驱动热能这样的技术中,其热能转换为机械能的系统中常常存在着较大的温差不可逆损失,尤以燃料燃烧过程中存在的温差不可逆损失为重。
4.人们需要简单、主动、安全、高效地利用能源来获得动力。为此,本发明给出了将热源介质(高温余热)与燃料合理搭配使用,实现取长补短和优势互补,大幅度提升高温余热的热变功效率,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并能够显著降低燃料成本的直燃型双热源联合循环动力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发明主要目的是要提供双热源联合循环动力装置,具体

技术实现要素:
分项阐述如下:
6.1.双热源联合循环动力装置,主要由压缩机、燃气轮机、汽轮机、升压泵、热源热交换器、燃烧室、冷凝器和蒸发器所组成;冷凝器有冷凝液管路经升压泵与蒸发器连通之后蒸发器再有蒸汽通道经热源热交换器与汽轮机连通,汽轮机还有低压蒸汽通道经蒸发器与冷凝器连通,外部有空气通道经压缩机和热源热交换器与燃烧室连通,外部还有燃料通道与燃烧室连通,燃烧室还有燃气通道与燃气轮机连通,燃气轮机还有燃气通道经蒸发器与外部连通,热源热交换器还有热源介质通道与外部连通,冷凝器还有冷却介质通道与外部连通,燃气轮机连接压缩机并传输动力,形成双热源联合循环动力装置。
7.2.双热源联合循环动力装置,主要由压缩机、燃气轮机、汽轮机、升压泵、热源热交换器、燃烧室、冷凝器、蒸发器和高温回热器所组成;冷凝器有冷凝液管路经升压泵与蒸发器连通之后蒸发器再有蒸汽通道经热源热交换器与汽轮机连通,汽轮机还有低压蒸汽通道经蒸发器与冷凝器连通,外部有空气通道经压缩机、高温回热器和热源热交换器与燃烧室连通,外部还有燃料通道与燃烧室连通,燃烧室还有燃气通道与燃气轮机连通,燃气轮机还有燃气通道经高温回热器和蒸发器与外部连通,热源热交换器还有热源介质通道与外部连通,冷凝器还有冷却介质通道与外部连通,燃气轮机连接压缩机并传输动力,形成双热源联合循环动力装置。
8.3.双热源联合循环动力装置,主要由压缩机、燃气轮机、汽轮机、升压泵、热源热交
换器、燃烧室、冷凝器、蒸发器和高温回热器所组成;冷凝器有冷凝液管路经升压泵与蒸发器连通之后蒸发器再有蒸汽通道经热源热交换器与汽轮机连通,汽轮机还有低压蒸汽通道经蒸发器与冷凝器连通,外部有空气通道经压缩机、高温回热器和热源热交换器与燃烧室连通,外部还有燃料通道与燃烧室连通,燃烧室还有燃气通道与燃气轮机连通之后燃气轮机再有燃气通道经高温回热器与自身连通,燃气轮机还有燃气通道经蒸发器与外部连通,热源热交换器还有热源介质通道与外部连通,冷凝器还有冷却介质通道与外部连通,燃气轮机连接压缩机并传输动力,形成双热源联合循环动力装置。
9.4.双热源联合循环动力装置,主要由压缩机、燃气轮机、汽轮机、升压泵、热源热交换器、燃烧室、冷凝器、蒸发器和高温回热器所组成;冷凝器有冷凝液管路经升压泵与蒸发器连通之后蒸发器再有蒸汽通道经热源热交换器与汽轮机连通,汽轮机还有低压蒸汽通道经蒸发器与冷凝器连通,外部有空气通道经压缩机、热源热交换器和高温回热器与燃烧室连通,外部还有燃料通道与燃烧室连通,燃烧室还有燃气通道与燃气轮机连通之后燃气轮机再有燃气通道经高温回热器与自身连通,燃气轮机还有燃气通道经蒸发器与外部连通,热源热交换器还有热源介质通道与外部连通,冷凝器还有冷却介质通道与外部连通,燃气轮机连接压缩机并传输动力,形成双热源联合循环动力装置。
10.5.双热源联合循环动力装置,主要由压缩机、燃气轮机、汽轮机、升压泵、热源热交换器、燃烧室、冷凝器、蒸发器和高温回热器所组成;冷凝器有冷凝液管路经升压泵与蒸发器连通之后蒸发器再有蒸汽通道经热源热交换器与汽轮机连通,汽轮机还有低压蒸汽通道经蒸发器与冷凝器连通,外部有空气通道与压缩机连通之后压缩机再有空气通道经高温回热器与自身连通,压缩机还有空气通道经热源热交换器与燃烧室连通,外部还有燃料通道与燃烧室连通,燃烧室还有燃气通道与燃气轮机连通,燃气轮机还有燃气通道经高温回热器和蒸发器与外部连通,热源热交换器还有热源介质通道与外部连通,冷凝器还有冷却介质通道与外部连通,燃气轮机连接压缩机并传输动力,形成双热源联合循环动力装置。
11.6.双热源联合循环动力装置,主要由压缩机、燃气轮机、汽轮机、升压泵、热源热交换器、燃烧室、冷凝器、蒸发器和高温回热器所组成;冷凝器有冷凝液管路经升压泵与蒸发器连通之后蒸发器再有蒸汽通道经热源热交换器与汽轮机连通,汽轮机还有低压蒸汽通道经蒸发器与冷凝器连通,外部有空气通道与压缩机连通之后压缩机再有空气通道经高温回热器与自身连通,压缩机还有空气通道经热源热交换器与燃烧室连通,外部还有燃料通道与燃烧室连通,燃烧室还有燃气通道与燃气轮机连通之后燃气轮机再有燃气通道经高温回热器与自身连通,燃气轮机还有燃气通道经蒸发器与外部连通,热源热交换器还有热源介质通道与外部连通,冷凝器还有冷却介质通道与外部连通,燃气轮机连接压缩机并传输动力,形成双热源联合循环动力装置。
12.7.双热源联合循环动力装置,是在第1-6项所述的任一一款双热源联合循环动力装置中,将蒸发器有蒸汽通道经热源热交换器与汽轮机连通调整为蒸发器有蒸汽通道经燃烧室与汽轮机连通,形成双热源联合循环动力装置。
13.8.双热源联合循环动力装置,是在第1-7项所述的任一一款双热源联合循环动力装置中,蒸发器增设热源介质通道与外部连通,形成双热源联合循环动力装置。
14.9.双热源联合循环动力装置,是在第1-8项所述的任一一款双热源联合循环动力装置中,增加第二升压泵和低温回热器,将冷凝器有冷凝液管路经升压泵与蒸发器连通调
整为冷凝器有冷凝液管路经第二升压泵与低温回热器连通,汽轮机增设中间抽汽通道与低温回热器连通,低温回热器再有冷凝液管路经升压泵与蒸发器连通,形成双热源联合循环动力装置。
15.10.双热源联合循环动力装置,是在第1-9项所述的任一一款双热源联合循环动力装置中,增加膨胀增速机并取代汽轮机,增加扩压管并取代升压泵,形成双热源联合循环动力装置。
附图说明:
16.图1是依据本发明所提供的双热源联合循环动力装置第1种原则性热力系统图。
17.图2是依据本发明所提供的双热源联合循环动力装置第2种原则性热力系统图。
18.图3是依据本发明所提供的双热源联合循环动力装置第3种原则性热力系统图。
19.图4是依据本发明所提供的双热源联合循环动力装置第4种原则性热力系统图。
20.图5是依据本发明所提供的双热源联合循环动力装置第5种原则性热力系统图。
21.图6是依据本发明所提供的双热源联合循环动力装置第6种原则性热力系统图。
22.图7是依据本发明所提供的双热源联合循环动力装置第7种原则性热力系统图。
23.图8是依据本发明所提供的双热源联合循环动力装置第8种原则性热力系统图。
24.图9是依据本发明所提供的双热源联合循环动力装置第9种原则性热力系统图。
25.图10是依据本发明所提供的双热源联合循环动力装置第10种原则性热力系统图。
26.图中,1-压缩机,2-燃气轮机,3-汽轮机,4-升压泵,5-热源热交换器,6-燃烧室,7-冷凝器,8-蒸发器(余热锅炉),9-高温回热器,10-第二升压泵,11-低温回热器,12-膨胀增速机,13-扩压管。
具体实施方式:
27.首先要说明的是,在结构和流程的表述上,非必要情况下不重复进行;对显而易见的流程不作表述。下面结合附图和实例来详细描述本发明。
28.图1所示的双热源联合循环动力装置是这样实现的:
29.(1)结构上,它主要由压缩机、燃气轮机、汽轮机、升压泵、热源热交换器、燃烧室、冷凝器和蒸发器所组成;冷凝器7有冷凝液管路经升压泵4与蒸发器8连通之后蒸发器8再有蒸汽通道经热源热交换器5与汽轮机3连通,汽轮机3还有低压蒸汽通道经蒸发器8与冷凝器7连通,外部有空气通道经压缩机1和热源热交换器5与燃烧室6连通,外部还有燃料通道与燃烧室6连通,燃烧室6还有燃气通道与燃气轮机2连通,燃气轮机2还有燃气通道经蒸发器8与外部连通,热源热交换器5还有热源介质通道与外部连通,冷凝器7还有冷却介质通道与外部连通,燃气轮机2连接压缩机1并传输动力。
30.(2)流程上,外部空气流经压缩机1升压升温,流经热源热交换器5吸热升温,之后进入燃烧室6参与燃烧;外部燃料进入燃烧室6,燃料和压缩空气在燃烧室6内混合并燃烧生成高压高温燃气;燃烧室6排放的燃气进入燃气轮机2降压作功,燃气轮机2排放的燃气流经蒸发器8放热降温之后对外排放;冷凝器7的冷凝液经升压泵4升压之后进入蒸发器8吸热升温和汽化,流经热源热交换器5继续吸热,流经汽轮机3降压作功,流经蒸发器8放热降温,再之后进入冷凝器7放热冷凝;燃料通过燃烧室6提供驱动热负荷,热源介质通过热源热交换
器5提供驱动热负荷,冷却介质通过冷凝器7带走低温热负荷,空气与燃气通过进出流程带走低温热负荷;燃气轮机2和汽轮机3向压缩机1和外部提供动力,或燃气轮机2和汽轮机3向压缩机1、升压泵4和外部提供动力,形成双热源联合循环动力装置。
31.图2所示的双热源联合循环动力装置是这样实现的:
32.(1)结构上,它主要由压缩机、燃气轮机、汽轮机、升压泵、热源热交换器、燃烧室、冷凝器、蒸发器和高温回热器所组成;冷凝器7有冷凝液管路经升压泵4与蒸发器8连通之后蒸发器8再有蒸汽通道经热源热交换器5与汽轮机3连通,汽轮机3还有低压蒸汽通道经蒸发器8与冷凝器7连通,外部有空气通道经压缩机1、高温回热器9和热源热交换器5与燃烧室6连通,外部还有燃料通道与燃烧室6连通,燃烧室6还有燃气通道与燃气轮机2连通,燃气轮机2还有燃气通道经高温回热器9和蒸发器8与外部连通,热源热交换器5还有热源介质通道与外部连通,冷凝器7还有冷却介质通道与外部连通,燃气轮机2连接压缩机1并传输动力。
33.(2)流程上,与图1所示的双热源联合循环动力装置相比较,不同之处在于:外部空气流经压缩机1升压升温,流经高温回热器9和热源热交换器5逐步吸热升温,之后进入燃烧室6参与燃烧;外部燃料进入燃烧室6,燃料和压缩空气在燃烧室6内混合并燃烧生成高压高温燃气,燃烧室6排放的燃气进入燃气轮机2降压作功,燃气轮机2排放的燃气流经高温回热器9和蒸发器8逐步放热降温之后对外排放,形成双热源联合循环动力装置。
34.图3所示的双热源联合循环动力装置是这样实现的:
35.(1)结构上,它主要由压缩机、燃气轮机、汽轮机、升压泵、热源热交换器、燃烧室、冷凝器、蒸发器和高温回热器所组成;冷凝器7有冷凝液管路经升压泵4与蒸发器8连通之后蒸发器8再有蒸汽通道经热源热交换器5与汽轮机3连通,汽轮机3还有低压蒸汽通道经蒸发器8与冷凝器7连通,外部有空气通道经压缩机1、高温回热器9和热源热交换器5与燃烧室6连通,外部还有燃料通道与燃烧室6连通,燃烧室6还有燃气通道与燃气轮机2连通之后燃气轮机2再有燃气通道经高温回热器9与自身连通,燃气轮机2还有燃气通道经蒸发器8与外部连通,热源热交换器5还有热源介质通道与外部连通,冷凝器7还有冷却介质通道与外部连通,燃气轮机2连接压缩机1并传输动力。
36.(2)流程上,与图1所示的双热源联合循环动力装置相比较,不同之处在于:外部空气流经压缩机1升压升温,流经高温回热器9和热源热交换器5逐步吸热升温,之后进入燃烧室6参与燃烧;外部燃料进入燃烧室6,燃料和压缩空气在燃烧室6内混合并燃烧生成高压高温燃气,燃烧室6的高压高温燃气提供给燃气轮机2;燃气进入燃气轮机2降压作功至一定程度之后流经高温回热器9放热降温,进入燃气轮机2继续降压作功;燃气轮机2排放的燃气流经蒸发器8放热降温之后对外排放,形成双热源联合循环动力装置。
37.图4所示的双热源联合循环动力装置是这样实现的:
38.(1)结构上,它主要由压缩机、燃气轮机、汽轮机、升压泵、热源热交换器、燃烧室、冷凝器、蒸发器和高温回热器所组成;冷凝器7有冷凝液管路经升压泵4与蒸发器8连通之后蒸发器8再有蒸汽通道经热源热交换器5与汽轮机3连通,汽轮机3还有低压蒸汽通道经蒸发器8与冷凝器7连通,外部有空气通道经压缩机1、热源热交换器5和高温回热器9与燃烧室6连通,外部还有燃料通道与燃烧室6连通,燃烧室6还有燃气通道与燃气轮机2连通之后燃气轮机2再有燃气通道经高温回热器9与自身连通,燃气轮机2还有燃气通道经蒸发器8与外部连通,热源热交换器5还有热源介质通道与外部连通,冷凝器7还有冷却介质通道与外部连
通,燃气轮机2连接压缩机1并传输动力。
39.(2)流程上,与图1所示的双热源联合循环动力装置相比较,不同之处在于:外部空气流经压缩机1升压升温,流经热源热交换器5和高温回热器9逐步吸热升温,之后进入燃烧室6参与燃烧;外部燃料进入燃烧室6,燃料和压缩空气在燃烧室6内混合并燃烧生成高压高温燃气,燃烧室6的高压高温燃气提供给燃气轮机2;燃气进入燃气轮机2降压作功至一定程度之后流经高温回热器9放热降温,进入燃气轮机2继续降压作功;燃气轮机2排放的燃气流经蒸发器8放热降温之后对外排放,形成双热源联合循环动力装置。
40.图5所示的双热源联合循环动力装置是这样实现的:
41.(1)结构上,它主要由压缩机、燃气轮机、汽轮机、升压泵、热源热交换器、燃烧室、冷凝器、蒸发器和高温回热器所组成;冷凝器7有冷凝液管路经升压泵4与蒸发器8连通之后蒸发器8再有蒸汽通道经热源热交换器5与汽轮机3连通,汽轮机3还有低压蒸汽通道经蒸发器8与冷凝器7连通,外部有空气通道与压缩机1连通之后压缩机1再有空气通道经高温回热器9与自身连通,压缩机1还有空气通道经热源热交换器5与燃烧室6连通,外部还有燃料通道与燃烧室6连通,燃烧室6还有燃气通道与燃气轮机2连通,燃气轮机2还有燃气通道经高温回热器9和蒸发器8与外部连通,热源热交换器5还有热源介质通道与外部连通,冷凝器7还有冷却介质通道与外部连通,燃气轮机2连接压缩机1并传输动力。
42.(2)流程上,与图1所示的双热源联合循环动力装置相比较,不同之处在于:外部空气进入压缩机1升压升温至一定程度之后流经高温回热器9吸热升温,进入压缩机1继续升压升温;压缩机1排放的压缩空气流经热源热交换器5吸热升温,之后进入燃烧室6参与燃烧;外部燃料进入燃烧室6,燃料和压缩空气在燃烧室6内混合并燃烧生成高压高温燃气,燃烧室6排放的燃气进入燃气轮机2降压作功;燃气轮机2排放的燃气流经高温回热器9和蒸发器8逐步放热降温,之后对外排放,形成双热源联合循环动力装置。
43.图6所示的双热源联合循环动力装置是这样实现的:
44.(1)结构上,它主要由压缩机、燃气轮机、汽轮机、升压泵、热源热交换器、燃烧室、冷凝器、蒸发器和高温回热器所组成;冷凝器7有冷凝液管路经升压泵4与蒸发器8连通之后蒸发器8再有蒸汽通道经热源热交换器5与汽轮机3连通,汽轮机3还有低压蒸汽通道经蒸发器8与冷凝器7连通,外部有空气通道与压缩机1连通之后压缩机1再有空气通道经高温回热器9与自身连通,压缩机1还有空气通道经热源热交换器5与燃烧室6连通,外部还有燃料通道与燃烧室6连通,燃烧室6还有燃气通道与燃气轮机2连通之后燃气轮机2再有燃气通道经高温回热器9与自身连通,燃气轮机2还有燃气通道经蒸发器8与外部连通,热源热交换器5还有热源介质通道与外部连通,冷凝器7还有冷却介质通道与外部连通,燃气轮机2连接压缩机1并传输动力。
45.(2)流程上,与图1所示的双热源联合循环动力装置相比较,不同之处在于:外部空气进入压缩机1升压升温至一定程度之后流经高温回热器9吸热升温,进入压缩机1继续升压升温;压缩机1排放的压缩空气流经热源热交换器5吸热升温,之后进入燃烧室6参与燃烧;外部燃料进入燃烧室6,燃料和压缩空气在燃烧室6内混合并燃烧生成高压高温燃气,燃烧室6排放的燃气提供给燃气轮机2;燃气进入燃气轮机2降压作功至一定程度之后流经高温回热器9放热降温,进入燃气轮机2继续降压作功;燃气轮机2排放的燃气流经蒸发器8放热降温,之后对外排放,形成双热源联合循环动力装置。
46.图7所示的双热源联合循环动力装置是这样实现的:
47.(1)结构上,在图1所示的双热源联合循环动力装置中,将蒸发器8有蒸汽通道经热源热交换器5与汽轮机3连通调整为蒸发器8有蒸汽通道经燃烧室6与汽轮机3连通。
48.(2)流程上,外部空气流经压缩机1升压升温,流经热源热交换器5吸热升温,之后进入燃烧室6参与燃烧;外部燃料进入燃烧室6,燃料和压缩空气在燃烧室6内混合并燃烧生成高压高温燃气;燃烧室6排放的燃气放热于流经其内的蒸汽之后进入燃气轮机2降压作功,燃气轮机2排放的燃气流经蒸发器8放热降温之后对外排放;冷凝器7的冷凝液经升压泵4升压之后进入蒸发器8吸热升温和汽化,流经燃烧室6继续吸热,流经汽轮机3降压作功,流经蒸发器8放热降温,再之后进入冷凝器7放热冷凝;燃料通过燃烧室6提供驱动热负荷,热源介质通过热源热交换器5提供驱动热负荷,冷却介质通过冷凝器7带走低温热负荷,空气与燃气通过进出流程带走低温热负荷;燃气轮机2和汽轮机3向压缩机1和外部提供动力,或燃气轮机2和汽轮机3向压缩机1、升压泵4和外部提供动力,形成双热源联合循环动力装置。
49.图8所示的双热源联合循环动力装置是这样实现的:
50.在图1所示的双热源联合循环动力装置中,蒸发器8增设热源介质通道与外部连通;冷凝器7的冷凝液流经升压泵4升压之后进入蒸发器8,吸收来自低压蒸汽、燃气和热源介质分别提供的热能之后升温和汽化,形成双热源联合循环动力装置。
51.图9所示的双热源联合循环动力装置是这样实现的:
52.(1)结构上,在图2所示的双热源联合循环动力装置中,增加第二升压泵和低温回热器,将冷凝器7有冷凝液管路经升压泵4与蒸发器8连通调整为冷凝器7有冷凝液管路经第二升压泵10与低温回热器11连通,汽轮机3增设中间抽汽通道与低温回热器11连通,低温回热器11再有冷凝液管路经升压泵4与蒸发器8连通。
53.(2)流程上,与图2所示的双热源联合循环动力装置相比较,不同之处在于:冷凝器7的冷凝液经第二升压泵10升压进入低温回热器11,与来自汽轮机3的抽汽混合吸热并升温,抽汽与冷凝液混合之后放热并冷凝;低温回热器11的冷凝液流经升压泵4升压,流经蒸发器8吸热升温和汽化,流经热源热交换器5继续吸热,之后提供给汽轮机3;进入汽轮机3的蒸汽降压作功至一定程度之后分成两路——第一路进入低温回热器11,第二路继续降压作功、流经蒸发器8放热降温和进入冷凝器7放热冷凝;燃气轮机2和汽轮机3向压缩机1和外部提供动力,或燃气轮机2和汽轮机3向压缩机1、升压泵4、第二升压泵10和外部提供动力,形成双热源联合循环动力装置。
54.图10所示的双热源联合循环动力装置是这样实现的:
55.(1)结构上,在图1所示的双热源联合循环动力装置中,增加膨胀增速机12并取代汽轮机3,增加扩压管13并取代升压泵4。
56.(2)流程上,与图1所示的双热源联合循环动力装置相比较,不同之处在于:冷凝器7的冷凝液经扩压管13降速升压,流经蒸发器8吸热升温和汽化,流经热源热交换器5继续吸热,流经膨胀增速机12降压作功并增速,流经蒸发器8放热降温,之后进入冷凝器7放热冷凝;燃气轮机2和膨胀增速机12向压缩机1和外部提供动力,形成双热源联合循环动力装置。
57.本发明技术可以实现的效果——本发明所提出的双热源联合循环动力装置,具有如下效果和优势:
58.(1)热源介质与燃料合理搭配,合建驱动热源,提高热力学完善度。
59.(2)热源介质发挥出燃料效果,大幅度提升热源介质转换为机械能的利用价值。
60.(3)高温驱动热负荷实现分级利用,显著降低温差不可逆损失,有效提升热变功效率。
61.(4)热源介质用于压缩空气参数提升,有效降低燃料燃烧过程中的温差不可逆损失。
62.(5)热源介质实现深度利用,有效提高能源/余热利用效率。
63.(6)热源介质可用于/有助于降低顶部燃气轮机循环系统压缩比,提升循环工质流量,增大动力装置负荷。
64.(7)有效扩展联合循环动力装置使用驱动能源的范围,降低装置能耗成本。
65.(8)提升燃料利用价值,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减少污染物排放,节能减排效益突出。
66.(9)结构简单,流程合理,方案丰富,有利于降低装置的制造成本和扩展技术应用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