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材料混合设备的制作方法

2023-03-25 22:10:44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混合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材料混合设备。


背景技术:

2.目前,在材料使用过程中,需要对多种材料进行混合配比使用,进而需要使用到材料混合设备,但是现有使用的材料混合设备大多存在不便使用的弊端,其混合功能单一,仅仅采用单一的搅拌叶片进行搅拌混合,无法带动物料进行晃动混合,进而不利于保障混合效率和效果,同时不具备传送功能,极易导致下料出现堵塞的情况,给使用带来极大的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3.(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4.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材料混合设备,其具有搅拌混合效率高和功能多样的特点。
5.(2)技术方案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材料混合设备,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轴承,所述第二轴承内转动连接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的顶端固定连接有驱动组件,所述第二转轴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电动推杆,所述电动推杆的底端固定连接有螺旋搅拌杆,所述螺旋搅拌杆的轴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搅拌叶,所述第一搅拌叶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搅拌叶,所述第二转轴的表面固定连接有主动锥齿轮,所述箱体内壁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一轴承,所述第一轴承内转动连接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从动锥齿轮,所述主动锥齿轮与从动锥齿轮相啮合,所述第一转轴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转轮,所述转轮的表面通过销轴活动连接有活动杆,所述箱体底部的侧面固定连接有弹簧,所述弹簧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滤框,所述滤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架,所述活动杆的底部与支撑架通过销轴活动连接,所述箱体内壁的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三轴承,所述第三轴承内转动连接有螺旋送料杆,所述箱体的侧面通过壳体固定安装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轴与螺旋送料杆的轴端固定连接。
7.使用本技术方案的一种材料混合设备时,通过驱动组件中的第一电机工作,能够带动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啮合转动,进而能够第二转轴带动电动推杆、第一搅拌叶、第二搅拌叶和螺旋搅拌杆转动,实现对物料进行左右搅拌和上下螺旋搅拌的目的。
8.进一步地,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固定连接在箱体的顶部,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上固定连接有主动齿轮,所述主动齿轮的表面啮合有从动齿轮,所述从动齿轮固定连接在第二转轴的顶端。
9.进一步地,所述箱体的侧面固定连接有下料阀,所述箱体的表面固定安装有操控面板。
10.进一步地,所述箱体的底部靠近四角的位置均固定连接有支撑腿,所述支撑腿的
底部固定连接有防滑垫。
11.进一步地,所述箱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进料斗,所述进料斗的顶部通过合页活动连接有盖板。
12.进一步地,所述箱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防护罩,所述驱动组件位于防护罩内。
13.(3)有益效果
14.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5.1、通过第二转轴转动,能够带动主动锥齿轮与从动锥齿轮啮合转动,进而通过第一转轴带动转轮转动,借助销轴和活动杆之间的活动作用和弹簧的弹性,能够带动滤框晃动,实现对材料进行晃动筛选混合的目的,提高混合精细度,保障混合效率,通过第二电机工作,能够带动螺旋送料杆转动,进而能够实现对混合后的材料进行螺旋输送的目的,避免出现堵塞的情况,保障下料顺畅性;
16.2、通过电动推杆工作,能够带动螺旋搅拌杆、第一搅拌叶和第二搅拌叶上下移动,实现多位置搅拌的目的,提高混合效果和效率,通过设置下料阀,方便对混合后的物料进行下料,借助支撑腿和防滑垫,能够提高支撑力,保障箱体使用稳定性;
17.3、通过驱动组件中的第一电机工作,能够带动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啮合转动,进而能够第二转轴带动电动推杆、第一搅拌叶、第二搅拌叶和螺旋搅拌杆转动,实现对物料进行左右搅拌和上下螺旋搅拌的目的,通过设置进料斗,方便将材料导入箱体内进行混合,借助防护罩,能够视对驱动组件进行防护的目的。
附图说明
18.为了更清楚的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9.图1为本实用新型正视剖面的结构示意图;
20.图2为本实用新型正视的结构示意图。
21.附图中的标记为:
22.1、箱体;2、支撑腿;3、防滑垫;4、螺旋送料杆;5、下料阀;6、弹簧;7、滤框;8、第二搅拌叶;9、支撑架;10、活动杆;11、转轮;12、第一转轴;13、支撑板;14、进料斗;15、驱动组件;151、主动齿轮;152、第一电机;153、从动齿轮;16、第二轴承;17、第二转轴;18、主动锥齿轮;19、从动锥齿轮;20、第一轴承;21、电动推杆;22、第一搅拌叶;23、螺旋搅拌杆;24、第三轴承;25、第二电机;26、操控面板。
具体实施方式
23.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对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以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显然,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样式。
24.实施例:
25.以下结合附图1-2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26.请参阅图1-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材料混合设备,包括箱体1,箱体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轴承16,第二轴承16内转动连接有第二转轴17,第二转轴17的顶端固定连接有驱动组件15,驱动组件15包括第一电机152,第一电机152固定连接在箱体1的顶部,第一电机152的输出轴上固定连接有主动齿轮151,主动齿轮151的表面啮合有从动齿轮153,从动齿轮153固定连接在第二转轴17的顶端,通过驱动组件15中的第一电机152工作,能够带动主动齿轮151与从动齿轮153啮合转动,进而能够第二转轴17带动电动推杆21、第一搅拌叶22、第二搅拌叶8和螺旋搅拌杆23转动,实现对物料进行左右搅拌和上下螺旋搅拌的目的。
27.第二转轴17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电动推杆21,通过电动推杆21工作,能够带动螺旋搅拌杆23、第一搅拌叶22和第二搅拌叶8上下移动,实现多位置搅拌的目的,提高混合效果和效率,电动推杆21的底端固定连接有螺旋搅拌杆23,螺旋搅拌杆23的轴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搅拌叶22,第一搅拌叶2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搅拌叶8,第二转轴17的表面固定连接有主动锥齿轮18,箱体1内壁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板13,支撑板13的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一轴承20,第一轴承20内转动连接有第一转轴12,第一转轴1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从动锥齿轮19,主动锥齿轮18与从动锥齿轮19相啮合,通过第二转轴17转动,能够带动主动锥齿轮18与从动锥齿轮19啮合转动,进而通过第一转轴12带动转轮11转动,借助销轴和活动杆10之间的活动作用和弹簧6的弹性,能够带动滤框7晃动,实现对材料进行晃动筛选混合的目的,提高混合精细度,保障混合效率。
28.第一转轴12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转轮11,转轮11的表面通过销轴活动连接有活动杆10,箱体1底部的侧面固定连接有弹簧6,弹簧6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滤框7,滤框7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架9,活动杆10的底部与支撑架9通过销轴活动连接,箱体1内壁的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三轴承24,第三轴承24内转动连接有螺旋送料杆4,箱体1的侧面通过壳体固定安装有第二电机25,通过第二电机25工作,能够带动螺旋送料杆4转动,进而能够实现对混合后的材料进行螺旋输送的目的,避免出现堵塞的情况,保障下料顺畅性,第二电机25的输出轴与螺旋送料杆4的轴端固定连接。
29.具体的,箱体1的侧面固定连接有下料阀5,箱体1的表面固定安装有操控面板26,箱体1的底部靠近四角的位置均固定连接有支撑腿2,支撑腿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防滑垫3。
3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下料阀5,方便对混合后的物料进行下料,借助支撑腿2和防滑垫3,能够提高支撑力,保障箱体1使用稳定性。
31.具体的,箱体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进料斗14,进料斗14的顶部通过合页活动连接有盖板,箱体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防护罩,驱动组件15位于防护罩内。
3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进料斗14,方便将材料导入箱体1内进行混合,借助防护罩,能够视对驱动组件15进行防护的目的。
33.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使用本装置对材料进行混合时,首先,开启盖板,通过进料斗14将材料导入箱体1内,然后通过操控面板26控制第一电机152工作,带动主动齿轮151与从动齿轮153啮合转动,进而带动第二转轴17转动,使电动推杆21带动螺旋搅拌杆23、第一搅拌叶22和第二搅拌叶8进行转动搅拌,同时通过操控面板26控制电动推杆21工作,带动螺旋搅拌杆23、第一搅拌叶22和第二搅拌叶8进行上下移动转动搅拌,进行多位置搅拌,
同时第二转轴17转动,带动主动锥齿轮18与从动锥齿轮19啮合转动,进而通过第一转轴12带动转轮11转动,借助销轴与活动杆10的活动作用,在弹簧6的配合下,使滤框7晃动,对材料进行再次晃动过滤,提高混合效率,最后混合后的物料掉落至箱体1底部,通过操控面板26控制第二电机25工作,带动螺旋送料杆4转动,并开启下料阀5,将混合后的材料导出进行使用即可。
34.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