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与流程

2023-02-25 22:50:03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显示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2.随着显示技术的发展,液晶显示器(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因具有高画质、省电、机身薄及应用范围广等优点,而被广泛的应用于手机、电视、个人数字助理、数字相机、笔记本电脑、台式计算机等各种消费性电子产品,成为显示装置中的主流。
3.请参阅图1,为现有液晶显示面板的截面示意图,现有液晶显示面板100由阵列基板1a、彩膜基板2a以及位于阵列基板1a与彩膜基板2a之间的液晶(图中未画出)组成,为了提高现有液晶显示面板100的开口率,增加显示的亮度,在现有技术中通常会采用coa(color on array)技术将色阻51设置在阵列基板1a上,并且利用透明金属氧化物导体材料可见光透过率较高、导电性较好的特点,将其作为像素存储电容的材料,其中,存储电容(图中未标记)包括透明金属氧化物层41和像素电极层70;然而,由于在现有技术中,色阻51表面存在尺寸较大的颗粒物52,可能会导致透明金属氧化物层41与像素电极层70之间的绝缘膜60a破裂,从而造成透明金属氧化物层41与像素电极层70之间发生短路。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用以缓解相关技术中的不足。
5.为实现上述功能,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6.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包括第一基板、与所述第一基板相对设置的第二基板、以及位于所述第一基板与所述第二基板之间的液晶层,所述第一基板包括:
7.第一基底;
8.薄膜晶体管层,设置于所述第一基底上,所述薄膜晶体管层包括位于所述第一基底上的公共走线;
9.第一绝缘层,设置于所述薄膜晶体管层远离所述第一基底的一侧;
10.公共电极层,设置于所述第一绝缘层远离所述薄膜晶体管层的一侧,所述公共电极层与所述公共走线连接;
11.色阻层,设置于所述公共电极层远离所述第一绝缘层的一侧,所述色阻层包括间隔设置的多个色阻;
12.第二绝缘层,设置于所述色阻层远离所述公共电极层的一侧;
13.像素电极层,设置于所述第二绝缘层远离所述色阻层的一侧。
14.在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面板中,所述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所述像素电极层包括位于所述显示区内的多个第一像素电极,所述公共电极层包括多个与各所述第一像素电极相对应的第一透明电极;
15.其中,所述第一透明电极在所述第一基底上的正投影至少与部分所述第一像素电极在所述第一基底上的正投影重叠。
16.在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面板中,所述薄膜晶体管层包括层叠设置于所述第一基底上的栅极、栅极绝缘层、有源层、源极和漏极,其中,所述栅极和所述公共走线同层间隔设置。
17.在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面板中,所述第一像素电极与所述源极和所述漏极中的一者连接,所述第一透明电极在所述第一基底上的正投影覆盖所述源极和所述漏极中的另一者在所述第一基底上的正投影。
18.在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面板中,所述显示面板包括第一过孔和第二过孔,所述第一过孔穿过所述第二绝缘层,所述第二过孔穿过所述第二绝缘层、所述第一绝缘层和所述栅极绝缘层;
19.所述像素电极层包括电极连接部,所述公共电极层包括第二透明电极,所述电极连接部穿过所述第一过孔与所述第二透明电极连接,且所述电极连接部穿过所述第二过孔所述公共走线连接。
20.在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面板中,所述第二透明电极包括第一透明子电极和第二透明子电极,所述第一透明子电极在所述第一基底上的正投影与所述色阻在所述第一基底上的正投影重叠,所述第二透明子电极与所述公共走线连接;
21.其中,所述第一透明子电极远离所述第一基底的一侧与所述色阻靠近所述第一基底的一侧齐平。
22.在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面板中,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存储电容,所述存储电包括相对设置的所述第一像素电极和所述第一透明电极,其中,所述第二绝缘层包括位于所述第一像素电极和所述第一透明电极之间的有机绝缘膜,所述有机绝缘膜的厚度大于或等于1微米,且小于或等于1.5微米。
23.在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面板中,所述第二基板包括第二基底、及设置于所述第二基底靠近所述第一基底一侧的黑色矩阵,所述黑色矩阵包括多个与各所述色阻一一对应的透光开口;其中,所述色阻在第二基底上的正投影完全覆盖形成所述透光开口侧壁的所述黑色矩阵在第二基底上的正投影。
24.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25.提供第一基底;
26.在所述第一基底上形成薄膜晶体管层,所述薄膜晶体管层包括位于所述第一基底上的公共走线;
27.在所述薄膜晶体管层远离所述第一基底的一侧依次形成第一绝缘层和公共电极层,所述公共电极层与所述公共走线连接;
28.在所述公共电极层远离所述第一绝缘层的一侧形成色阻层,所述色阻层包括间隔设置的多个色阻;
29.在所述色阻层远离所述公共电极层的一侧依次形成第二绝缘层和像素电极层。
30.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包括上述任一所述的显示面板。
31.本技术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所述显示面板包括第一基板、与第一基板相对设置的第二基板、以及位于第一基板与
第二基板之间的液晶层,所述第一基板包括第一基底、及层叠设置于第一基底上的薄膜晶体管层、第一绝缘层、公共电极层、色阻层、第二绝缘层以及像素电极层,本技术通过将所述公共电极层设置于所述第一绝缘层和所述色阻层之间,从而避免当所述公共电极层位于所述色阻层远离所述第一基底一侧时,由于所述色阻层表面颗粒尺寸较大而造成所述公共电极层与所述像素电极层之间的所述第二绝缘层破裂,从而导致所述公共电极层与所述像素电极层之间发生短路。
附图说明
3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33.图1为现有液晶显示面板的截面示意图;
34.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面板的俯视示意图;
35.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面板的截面示意图;
36.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的流程图;
37.图5a至图5f为图4中显示面板制作的结构工艺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38.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此外,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在本技术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和“下”通常是指装置实际使用或工作状态下的上和下,具体为附图中的图面方向;而“内”和“外”则是针对装置的轮廓而言的。
39.目前,在现有液晶显示面板中,为了提升显示装置的开口率,增加显示装置的亮度,通常会采用coa(color on array)技术将色阻设置在阵列基板上,并通过在色阻层与像素电极层之间设置透明电极,使透明电极与像素电极层形成存储电容,从而提升现有液晶显示面板的显示品质;然而,由于色阻层表面存在尺寸较大的颗粒,可能会导致透明电极与像素电极层之间的绝缘膜破裂,从而造成透明电极与像素电极层之间发生短路。
40.本技术实施例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以下分别进行详细说明。需说明的是,以下实施例的描述顺序不作为对实施例优选顺序的限定。
41.请结合图2~图5f,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200,所述显示面板200包括第一基板1、与所述第一基板1相对设置的第二基板2、以及位于所述第一基板1与所述第二基板2之间的液晶层(图中未画出),所述第一基板1包括第一基底10、设置于所述第一基底10上的薄膜晶体管层20、设置于所述薄膜晶体管层20远离所述第一基底10一侧的第一绝缘层30、设置于所述第一绝缘层30远离所述薄膜晶体管层20一侧的公共电极层40、设置于所述公共电
极层40远离所述第一绝缘层30一侧的色阻层50、设置于所述色阻层50远离所述公共电极层40一侧的第二绝缘层60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二绝缘层60远离所述色阻层50一侧的像素电极层70,其中,所述薄膜晶体管层20包括位于所述第一基底10上的公共走线21b,所述公共电极层40与所述公共走线21b连接,所述色阻层50包括间隔设置的多个色阻51。
42.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将所述公共电极层40设置于所述第一绝缘层30和所述色阻层50之间,从而避免当所述公共电极层40位于所述色阻层50远离所述第一基底10一侧时,由于所述色阻层50表面(所述色阻层50远离所述第一基底10的一侧)颗粒尺寸较大而造成所述公共电极层40与所述像素电极层70之间的所述第二绝缘层60破裂,从而导致所述公共电极层40与所述像素电极层70之间发生短路。
43.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以所述显示面板200为液晶显示面板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为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可选地,多个所述色阻51包括红色色阻、绿色色阻、蓝色色阻和白色色阻。
44.在一实施例中,请结合图2和图3;其中,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面板的俯视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面板的截面示意图。
45.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薄膜晶体管层20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基底10上的栅极21a、设置于所述栅极21a远离所述第一基底10一侧的栅极绝缘层22、设置于所述栅极绝缘层22远离所述第一金属层21一侧的有源层23、设置于所述有源层23远离栅极绝缘层22一侧的源极24a和漏极24b;其中,所述栅极21a和所述公共走线21b同层间隔设置。
46.所述有源层23的材料包括但不限于非晶硅、多晶硅、或者氧化物半导体材料,所述有有源层23包括源极接触区(图中未标记)、漏极接触区(图中未标记)以及位于所述源极接触区和所述漏极接触区之间的沟道区(图中未标记),所述源极24a对应所述源极接触区设置,所述漏极24b对应所述漏极接触区设置。
47.进一步地,所述薄膜晶体管层20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基底10上的第一金属层21,所述第一金属层21包括间隔设置的栅极21a和所述公共走线21b,所述栅极21a对应所述沟道区设置,所述公共走线21b电性连接至一个恒定电压供应端;可以理解的是,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金属层21包括间隔设置的栅极21a和所述公共走线21b,即,所述栅极21a和所述公共走线21b同层且间隔设置,因此可以节省或降低所述显示面板200的制作成本。
48.所述栅极绝缘层22的材料包括但不限于单层氮化硅(si3n4)、单层二氧化硅(sio2)、单层氮氧化硅(sionx),或是以上膜层的双层结构,所述栅极绝缘层22覆盖所述第一金属层21,从而对所述第一金属层21起到阻隔水氧以及绝缘的作用;所述第一绝缘层30包括第一钝化层31,所述第一钝化层31的材料包括但不限于单层氮化硅(si3n4)、单层二氧化硅(sio2)、单层氮氧化硅(sionx),或是以上膜层的双层结构,所述第一钝化层31覆盖所述源极24a、所述漏极24b、所述有源层23以及所述栅极绝缘层22,从而对所述源极24a、所述漏极24b以及所述有源层23起到阻隔水氧以及绝缘的作用。
49.进一步地,所述薄膜晶体管层20包括至少一薄膜晶体管20a,所述薄膜晶体管20a包括依次层叠设置于所述第一基底10上的所述栅极21a、所述栅极绝缘层22、所述有源层23、所述源极24a和所述漏极24b,即,本实施例以所述薄膜晶体管20a为底栅型薄膜晶体管为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举例说明。
50.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像素电极层70在所述第一基底10上的正投影至少与部分所述
公共电极层40在所述第一基底10上的正投影重叠;具体地,所述显示面板200包括显示区aa,所述像素电极层70包括位于所述显示区aa内的多个第一像素电极71,所述公共电极层40包括多个与各所述第一像素电极71相对应的第一透明电极41a;其中,所述第一透明电极41a在所述第一基底10上的正投影至少与部分所述第一像素电极71在所述第一基底10上的正投影重叠。
51.需要说明的是,所公共电极层40的材料包括但不限于金属氧化物材料,所述金属氧化物材料优选为具有可见光透过率较高、导电性较好的氧化铟锡(indium tin oxide,ito)材料,从而使位于所述显示区aa内的所述第一透明电极41a不会对所述显示面板200的光线透过率造成影响。
52.进一步地,所述显示面板200包括存储电容10a,所述存储电容10a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其中,所述存储电容10a的第一电极为所述第一透明电极41a,所述存储电容10a的第二电极为所述第一像素电极71。
53.可以理解的是,由于所述公共电极层40与所述公共走线21b连接,所述公共走线21b电性连接至一个恒定电压供应端,因此,所述公共走线21b向所述公共电极层40提供恒定电压信号,即,所述公共电极层40的电压恒定,本实施例通过在所述第一像素电极71与所述第一透明电极41a之间形成存储电容10a,当所述第一像素电极71充电时,所述存储电容10a会存储一部分电量,从而在一定时间内维持所述第一像素电极71的电压状态,进而有利于提升所述显示面板200的显示品质。
54.承上,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绝缘层60位于所述第一像素电极71和所述第一透明电极41a之间,从而保持所述第一像素电极71和所述第一透明电极41a之间的电性绝缘;进一步地,所述第二绝缘层60包括位于所述第一像素电极71和所述第一透明电极41a之间的有机绝缘膜61(polymer film on array,pfa),所述有机绝缘膜61的厚度大于或等于1微米,且小于或等于1.5微米,有机绝缘膜61的厚度优选为1微米、1.3微米或者1.5微米中的一种,本实施例通过设置所述第一透明电极41a和所述第一像素电极71构成所述存储电容10a,并将所述存储电容10a设置于所述显示区aa,能够显著增加所述第一像素电极71的有效显示面积,提高开口率,提高显示亮度,降低功耗。
55.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像素电极71与所述源极24a和所述漏极24b中的一者连接,所述第一透明电极41a在所述第一基底10上的正投影覆盖所述源极24a和所述漏极24b中的另一者在所述第一基底10上的正投影;具体地,所述显示面板200内设置有穿过所述第二绝缘层60和所述第一绝缘层30的第一通孔50a,所述第一像素电极71通过所述第一通孔50a与所述漏极24b连接,所述第一透明电极41a在所述第一基底10上的正投影覆盖所述源极24a在所述第一基底10上的正投影;可以理解的是,通过设置所述第一透明电极41a在所述第一基底10上的正投影覆盖所述源极24a在所述第一基底10上的正投影,从而使所述第一透明电极41a作为屏蔽层,用来屏蔽所述第一像素电极71不受与所述源极24a之间的寄生电容的影响。
56.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显示面板200包括第一过孔80a和第二过孔80b,所述第一过孔80a穿过所述第一绝缘层30,所述第二过孔80b穿过所述第二绝缘层60、所述第一绝缘层30和栅极绝缘层22;所述像素电极层70包括位于所述显示区aa内的电极连接部72,所述公共电极层40包括第二透明电极41b,所述电极连接部穿过所述第一过孔80a与所述第二透明电
极41b连接,且所述电极连接部72穿过所述第二过孔80b所述公共走线21b连接;其中,所述第一过孔80a和所述第二过孔80b位于相邻两所述色阻51之间。
57.具体地,所述像素电极层70包括位于所述显示区aa内的电极连接部72,所述公共电极层40包括位于所述显示区aa内的第二透明电极41b,所述第二透明电极41b通过所述电极连接部72与所述公共走线21b保持电性连接,从而避免所述公共电极层40与所述公共走线21b之间发生短路,维持所述显示面板200的显示效果,并且保持产品的性能优良。
58.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透明电极41b包括第一透明子电极411b和第二透明子电极412b,所述第一透明子电极411b在所述第一基底10上的正投影与所述色阻51在所述第一基底10上的正投影重叠,所述第二透明子电极412b与所述公共走线21b连接;其中,所述第一透明子电极411b远离所述第一基底10的一侧与所述色阻51靠近所述第一基底10的一侧齐平,从而保持显示面板200的平坦状态,及维持显示面板200的显示效果。
59.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基板2包括第二基底90、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二基底90靠近所述第一基底10一侧的黑色矩阵80,所述黑色矩阵80包括多个与各所述色阻51一一对应的透光开口81a,其中,所述色阻51在第二基底90上的正投影完全覆盖形成所述透光开口81a侧壁的所述黑色矩阵80在第二基底90上的正投影。
60.可以理解的是,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透光开口81a为所述显示面板200的出光位置,本实施例中“完全覆盖”包含完全重合的情况,例如“所述色阻51在第二基底90上的正投影完全覆盖形成所述透光开口81a侧壁的所述黑色矩阵80在第二基底90上的正投影”包含情况:(1)所述色阻51在第二基底90上的正投影与形成所述透光开口81a侧壁的所述黑色矩阵80在第二基底90上的正投影重叠;(2)所述色阻51在第二基底90上的正投影覆盖形成所述透光开口81a侧壁的所述黑色矩阵80在第二基底90上的正投影重叠。
61.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请结合图2、图3、图4、图5a至图5f;其中,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的流程图;图5a至图5f为图4中显示面板制作的结构工艺流程图。
62.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63.步骤s10:提供第一基底10,其中,当所述第一基底10为刚性衬底时,材料可以是金属或玻璃,当所述第一基底10为柔性衬底时,材料可以包括丙烯酸树脂、甲基丙烯酸树脂、聚异戊二烯、乙烯基树脂、环氧基树脂、聚氨酯基树脂、纤维素树脂、硅氧烷树脂、聚酰亚胺基树脂、聚酰胺基树脂中的至少一种。
64.步骤s20:在所述第一基底10上形成薄膜晶体管层20,所述薄膜晶体管层20包括位于所述第一基底10上的公共走线21b,如图5a。
65.具体地,所述步骤s20包括在所述第一基底10上依次形成第一金属层21、栅极绝缘层22、有源层23、源极24a和漏极24b,其中,所述第一金属层21包括间隔设置的栅极21a和所述公共走线21b;所述第一金属层21的材料包括但不限于钼(mo)、铝(al)、铂(pt)、钯(pd)、银(ag)、镁(mg)、金(au)、镍(ni)、钕(nd)、铱(ir)、铬(cr)、钙(ca)、钛(ti)、钽(ta)和钨(w)中的至少一种金属。
66.步骤s30:在所述薄膜晶体管层20远离所述第一基底10的一侧依次形成第一绝缘层30和公共电极层40,所述公共电极层40与所述公共走线21b连接。
67.具体地,所述步骤s31包括以下步骤:
68.步骤s32:在所述薄膜晶体管层20远离所述第一基底10的一侧依次形成第一绝缘层30,所述第一绝缘层30包括第一钝化层31,所述第一钝化层31的材料包括但不限于单层氮化硅(si3n4)、单层二氧化硅(sio2)、单层氮氧化硅(sionx),或是以上膜层的双层结构,所述第一钝化层31覆盖所述源极24a、所述漏极24b、所述有源层23以及所述栅极绝缘层22,从而对所述源极24a、所述漏极24b以及所述有源层23起到阻隔水氧以及绝缘的作用,如图5b。
69.步骤s32:在所述第一绝缘层30远离所述薄膜晶体管层20的一侧形成公共电极层40,所述公共电极层40与所述公共走线21b连接,如图5c。
70.步骤s40:在所述公共电极层40远离所述第一绝缘层30的一侧形成色阻层50,所述色阻层50包括间隔设置的多个色阻51,如图5d。
71.步骤s50:在所述色阻层50远离所述公共电极层40的一侧依次形成第二绝缘层60和像素电极层70,从而形成第一基板1。
72.具体地,在所述步骤s50中还包括以下步骤:
73.步骤s51:在所述色阻层50远离所述公共电极层40的一侧形成第二绝缘层60;
74.步骤s52:对所述第二绝缘层60图案化处理,形成第一通孔50a、第一过孔80a以及第二过孔80b,其中,所述第一通孔50a位于所述漏极24b上方,且穿过所述第一绝缘层30和所述第二绝缘层60,所述第一过孔80a位于所述公共电极层40上方,且穿过所述第二绝缘层60,所述第二过孔80b位于所述公共走线21b上方,且穿过所述第二绝缘层60、所述第一绝缘层30和所述栅极绝缘层22,如图5e。
75.步骤s53:在所述第二绝缘层60远离所述色阻层50一侧形成像素电极层70。
76.具体地,所述显示面板200包括显示区aa,在所述步骤s63中,所述像素电极层70包括位于所述显示区aa内的多个第一像素电极71,所述公共电极层40包括多个与各所述第一像素电极71相对应的第一透明电极41a;其中,所述第一像素电极71通过所述第一通孔50a与所述漏极24b连接,所述第一透明电极41a在所述第一基底10上的正投影至少与部分所述第一像素电极71在所述第一基底10上的正投影重叠,且所述第一透明电极41a远离所述第一基底10的一侧与所述第一像素电极71靠近所述第一基底10的侧齐平。
77.所述像素电极层70包括位于所述显示区aa内的电极连接部72,所述公共电极层40包括第二透明电极41b,所述第二透明电极41b与所述公共走线21b连接,所述电极连接部穿过所述第一过孔80a与所述第二透明电极41b连接,且所述电极连接部72穿过所述第二过孔80b所述公共走线21b连接,如图5f。
78.具体地,所述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79.步骤s60:提供第二基板2,在所述第一基板1和所述第二基板2之间封装液晶后,将所述第一基板1和所述第二基板2对应贴合,如图2所示。
80.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通过将所述公共电极层40形成与所述第一绝缘层30和所述色阻层50之间,从而避免当所述公共电极层40位于所述色阻层50远离所述第一基底10一侧时,由于所述色阻层50表面颗粒粗糙而造成所述公共电极层40与所述像素电极层70之间的所述第二绝缘层60破裂,从而导致所述公共电极层40与所述像素电极层70之间发生短路。
81.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中所述的显示面
板。
82.可以理解的是,所述显示面板已经在上述实施例中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在此不在重复说明。
83.在具体应用时,所述显示装置可以为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智能手环、智能手表、智能眼镜、智能头盔、台式机电脑、智能电视或者数码相机等设备的显示屏,甚至可以应用在具有柔性显示屏的电子设备上。
84.综上所述,本技术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所述显示面板包括第一基板、与第一基板相对设置的第二基板、以及位于第一基板与第二基板之间的液晶层,所述第一基板包括第一基底、及层叠设置于第一基底上的薄膜晶体管层、第一绝缘层、公共电极层、色阻层、第二绝缘层以及像素电极层,本技术通过将所述公共电极层设置于所述第一绝缘层和所述色阻层之间,从而避免当所述公共电极层位于所述色阻层远离所述第一基底一侧时,由于所述色阻层表面颗粒尺寸较大而造成所述公共电极层与所述像素电极层之间的所述第二绝缘层破裂,从而导致所述公共电极层与所述像素电极层之间发生短路。
85.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86.以上对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技术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技术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依据本技术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