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分体式角膜接触镜清洗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3-02-19 08:22:45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角膜接触镜清洗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分体式角膜接触镜清洗装置。


背景技术:

2.角膜接触镜如何除蛋白的问题困扰了行业半个多世纪,引发了各国的眼视光行业对接触镜佩戴安全的高度重视。我国也因角膜接触镜上的角膜感染案例频发,从而将接触镜在2012年便列入第三类医疗器械类,作为高风险管理,其原因在于:接触镜材质结构有大量肉眼不见的纤维透痒孔,人眼时刻分泌大量的泪液,泪液里含有大量泪蛋白,泪蛋白极易渗透到纤维透痒孔中,造成镜片dk值降低(透氧率),造成角膜缺氧、水肿等症状,严重的会造成角膜受损,细菌感染,角膜炎症甚至是视力受损等问题。
3.为了清除接触镜表面的细菌,传统的清洗方法是配合护理液对镜片进行物理揉搓,或者使用化学活性剂浸泡以达到除蛋白的目的,但是无论是国内外的实验数据还是用户反馈,都证明这些手段的除蛋白效果甚微,且手指揉搓,尤其是硬性角膜接触镜很容易造成镜片划伤、破损。
4.电泳(electrophoresis,ep)是电泳现象的简称,指的是带电颗粒在电场作用下,向着与其电性相反的电极移动的现象。利用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移动速度不同而达到分离的技术称为电泳技术。而蛋白电泳(spe)作为一种蛋白质的分析技术,蛋白质在缓冲液中带负电荷或正电荷,在电场中向阳极或阴极移动称为电泳,不同的蛋白质分子具有不同的电泳迁移率。电解(electrolysis)是将电流通过电解质溶液或熔融态电解质(又称电解液),在阴极和阳极上引起氧化还原反应的过程,电化学电池在外加直流电压时可发生电解过程。
5.而现有的一些分体式角膜接触镜清洗仪一般是将导电元件设置在清洗仓的底部,虽然在设计时,清洗仓内部进行了防水处理,但为了接电,清洗仓的导电元件必须要露出在外,而在添加清洗液或者对清洗仓清洗完之后或多或少会有一些水或清洗液等喷溅或遗留在清洗仓外部,容易对裸露在外的导电元件造成浸泡,可能会加速导电元件表面的氧化,进而影响导电元件的导电性能,降低整个装置的清洗效果。
6.因此,结合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有必要提出一种新的技术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7.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分体式角膜接触镜清洗装置,通过将弹针等导电元件设计为侧面导入或输出,从而有效避免因清洗仓底部存在积液而加速导电元件氧化问题的发生,增强清洗装置的使用寿命和稳定。
8.为了实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分体式角膜接触镜清洗装置,其包括清洗仓、清洗底座和电路板,所述清洗仓可拆卸的嵌于所述清洗底座一侧,所述清洗仓内设置有若干个容置仓,每一个所述容置仓内分别设置有若干个电极探针,所述电路板设置在所述清洗底座内,在所述清洗仓安装在所述清洗底座上时,所述电极探针从所述清洗仓的一侧与
所述电路板电连接。
9.进一步的,所述清洗仓与所述清洗底座之间磁吸连接,所述清洗底座包括底座外壳和底座底盖,所述底座外壳开口朝下,所述底座底盖卡合在所述底座外壳的开口处,所述电路板位于所述底座外壳和所述底座底盖之间。
10.进一步的,所述底座外壳沿宽度方向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的高度大于所述第二部分的高度,所述第一部分与所述底座底盖之间形成第一容纳腔,所述第二部分与所述底座底盖之间形成第二容纳腔,所述清洗仓设于所述第二部分上。
11.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部分高出所述第二部分的一侧设有若干个第一导电元件,所述第一导电元件与所述电路板电连接。
12.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容纳腔内设置有导光元件,所述导光元件的一端贯穿所述第一部分的上端延伸至所述底座外壳外,所述导光元件的另一端延伸至所述电路板,所述导光元件包括第一导光部和第二导光部,所述电路板上对应所述第一导光部和第二导光部的位置分别设置有若干个发光元件,所述电路板上对应所述第一导光部和/或第二导光部的位置分别设置有开关元件。
13.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导光部和第二导光部分别为柱状,所述第一导光部沿轴线依次包括第一露出部、第一抵触部和第一柱体部,所述第二导光部沿轴线依次包括第二露出部、第二抵触部和第二柱体部,所述第一柱体部和所述第二柱体部分别朝向所述电路板,所述第一柱体部和所述第二柱体部上分别套设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抵触部或第二抵触部连接,所述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电路板连接,所述第一抵触部的一侧设有第一导向部,所述第二抵触部的一侧设有第二导向部,所述第一导向部的长度方向与所述第一柱体部的轴线方向一致,所述第二导向部的长度方向与所述第二柱体部的轴线方向一致,所述第一容纳腔内对应所述第一导向部和所述第二导向部的位置分别设置有滑槽,所述滑槽的长度方向与所述底座外壳的高度方向一致,所述导光元件安装在所述第一容纳腔内时,所述第一导向部和所述第二导向部位于对应的滑槽内,所述第一露出部和所述第二露出部分别从所述第一部分的上端露出。
14.进一步的,所述导光元件还包括第三导光部,所述第三导光部朝向所述电路板的一侧设置有若干个间隔设置的导光主体,所述导光主体的一端延伸至所述电路板,所述电路板上对应所述导光主体的位置分别设置有发光元件,所述第三导光部远离所述电路板的一侧设置有若干个间隔设置的第三露出部,所述导光元件安装在所述第一容纳腔内时,所述第三露出部从所述第一部分的上端露出。
15.进一步的,所述清洗仓包括清洗外壳和清洗底盖,所述清洗外壳开口朝下,所述清洗底盖卡合在所述清洗外壳的开口处,所述清洗底盖和所述清洗外壳之间形成容置腔,所述容置仓设置在所述清洗外壳上端面,所述清洗外壳朝向所述第一部分的一侧设有若干个第二导电元件,所述电极探针与对应的第二导电元件电连接,在所述清洗仓安装在所述清洗底座上时,所述电极探针通过所述第二导电元件与对应的第一导电元件电连接。
16.进一步的,所述第二部分上端设置有若干个凸起结构,所述清洗外壳底端对应所述凸起结构的位置分别设置有凹槽结构,所述清洗仓还包括清洗上盖,所述清洗上盖卡合在所述清洗外壳设有所述容置仓的一侧,所述电极探针靠近所述容置仓的侧壁设置,所述容置仓的仓底在所述电极探针远离所述容置仓侧壁的一侧设置有若干个隔离筋。
17.进一步的,所述清洗上盖的一端与所述清洗外壳可转动连接,所述清洗上盖的另一端与所述清洗外壳之间通过按键锁紧,所述清洗上盖朝向所述清洗仓的一侧,在对应所述清洗仓的位置分别设置有密封结构,所述清洗上盖朝向所述清洗外壳的一侧设置有镜片,所述清洗外壳的上端面设置有工具容纳槽,所述底座底盖远离所述底座外壳的一侧设有脚垫,所述底座底盖远离所述底座外壳的一侧设有防滑结构。
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分体式角膜接触镜清洗装置至少具有如下一个或多个有益效果:
19.(1)本技术的分体式角膜接触镜清洗装置,其采用电极探针通电的方式,采用蛋白电泳原理技术,可以有效的使得硬性角膜接触镜上泪蛋白等秽物从硬性角膜接触镜上脱离,同时还可以配合含有cl-的电解质溶液,与电解技术相结合的方式,还可以在容置仓内产生次氯酸,可以将角膜接触镜上顽固的沉积性蛋白分解为小分子蛋白和氨基酸使得电泳吸附更加容易的同时,还可以杀死细菌和病原微生物,起到除蛋白和灭菌消毒的双重功效;
20.(2)本技术的分体式角膜接触镜清洗装置,其所使用的电解质溶液可以是任何不含重金属的含cl-的溶液,比如生理盐水和普通护理液等,有很强的适用性;
21.(3)本技术的分体式角膜接触镜清洗装置,其清洗仓和清洗底座之间采用分体式设计,两者之间通过磁吸附方式实现组合,安装方便的同时,还可以实现准确定位;
22.(4)本技术的分体式角膜接触镜清洗装置,其清洗仓通过按键的方式实现开合,并在清洗上盖上设置密封结构,可以有效防止在使用和携带过程中液体漏出;
23.(5)本技术的分体式角膜接触镜清洗装置,其将弹针等导电元件设计为侧面导入或输出,从而有效避免因清洗仓底部存在积液而加速导电元件氧化问题的发生,增强清洗装置的使用寿命和稳定;
24.(6)本技术的分体式角膜接触镜清洗装置,其清洗底座上设置有触摸按键和指示灯,具有多种工作模式,功能丰富;
25.(7)本技术的分体式角膜接触镜清洗装置,其清洗仓的清洗底盖和清洗外壳之间可采用超声波焊接方式,防水性能优良;
26.(8)本技术的分体式角膜接触镜清洗装置,其底座底盖与底座外壳之间可采用uv胶等密封胶实现固定连接,可以有效增加清洗底座的密封性,保证设备的防水性能,同时还可以将底座底盖通过螺钉等紧固件与电路板串打,固定于清洗底座上,进一步增强装置的密封性和安装牢靠性,通过底部贴附脚垫可以进行防水保护;
27.(9)本技术的分体式角膜接触镜清洗装置,其容置仓内在电极探针与角膜接触镜之间设置隔离筋,可以避免因角膜接触镜与电极探针直接接触,而导致次氯酸浓度过高而脱水。
附图说明
28.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分体式角膜接触镜清洗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9.图2为图1所示分体式角膜接触镜清洗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30.图3为图1所示分体式角膜接触镜清洗装置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31.图4为图1所示分体式角膜接触镜清洗装置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32.图5为图1所示分体式角膜接触镜清洗装置的右视结构示意图;
33.图6为图1所示分体式角膜接触镜清洗装置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34.图7为图1所示分体式角膜接触镜清洗装置的后视结构示意图;
35.图8为图1所示分体式角膜接触镜清洗装置的清洗仓和清洗底座分离示意图;
36.图9为图8所示分体式角膜接触镜清洗装置的清洗仓打开清洗上盖示意图;
37.图10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清洗底座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38.图1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清洗仓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39.图12为图2在a处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40.图13为图2在b处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41.图1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清洗仓开盖清洗上盖时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42.图15为图14在i处的放大示意图。
43.其中,1-清洗仓,11-清洗外壳,111-容置仓,1111-隔离筋,112-凹槽结构,113-工具容纳槽,114-缺口,1141-凹槽,1142-侧壁,1143-限位筋,115-槽口,116-限位结构,1161-卡口,12-清洗底盖,121-容置口,13-电极探针,14-第二导电元件,15-清洗上盖,151-密封结构,152-镜片,153-卡爪,16-按键,161-凸起结构,162-导向凸起,163-卡凸凹槽,164-卡凸,165-止位结构,17-弹片,18-弹簧结构,19-销轴,2-清洗底座,21-底座外壳,211-第一部分,212-第二部分,2122-凸起结构,213-第一导电元件,22-底座底盖,23-导光元件,231-第一导光部,2311-第一露出部,2312-第一抵触部,2313-第一柱体部,2314-第一导向部,232-第二导光部,2321-第二露出部,2322-第二抵触部,2323-第二柱体部,2324-第二导向部,233-第三导光部,2331-导光主体,2332-第三露出部,24-弹簧,3-电路板,4-脚垫,5-磁吸结构,6-遮光泡棉。
具体实施方式
44.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发明为达成预定发明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下。
45.请参阅图1至图15,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分体式角膜接触镜清洗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分体式角膜接触镜清洗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所示分体式角膜接触镜清洗装置的仰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所示分体式角膜接触镜清洗装置的左视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1所示分体式角膜接触镜清洗装置的右视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1所示分体式角膜接触镜清洗装置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7为图1所示分体式角膜接触镜清洗装置的后视结构示意图;图8为图1所示分体式角膜接触镜清洗装置的清洗仓和清洗底座分离示意图;图9为图8所示分体式角膜接触镜清洗装置的清洗仓打开清洗上盖示意图;图10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清洗底座的爆炸结构示意图;图1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清洗仓的爆炸结构示意图;图12为图2在a处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13为图2在b处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1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清洗仓开盖清洗上盖时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15为图14在i处的放大示意图。
46.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分体式角膜接触镜清洗装置,其包括清洗仓1和清洗底座2,所述清洗仓1可拆卸的嵌于所述清洗底座2一侧,如图1至图9所示。所述清洗底座2内设置有电路板3。
47.如图10所示,所述清洗底座2包括底座外壳21和底座底盖22。所述底座外壳21开口
朝下,所述底座底盖22卡合在所述底座外壳21的开口处。所述电路板3位于所述底座外壳21和所述底座底盖22之间。所述底座外壳21沿宽度方向包括第一部分211和第二部212,所述第一部分211的高度大于所述第二部212的高度。所述第一部分211与所述底座底盖22之间形成第一容纳腔,所述第二部212与所述底座底盖22之间形成第二容纳腔。所述第一容纳腔和所述第二容纳腔连通,即所述底座外壳21的内腔由所述第一容纳腔和所述第二容纳腔构成,一部分所述电路板3位于所述第一容纳腔内,另一部分所述电路板3位于所述第二容纳腔内。所述第一部分211和所述第二部212之间的高度差使所述底座外壳21在宽度方向一侧形成一用于嵌入所述清洗仓1的缺口,所述缺口的形状与所述清洗仓1的形状相匹配,当所述清洗仓1嵌与所述缺口内时,所述清洗仓1位于所述第二部212上。
48.所述第一部分211高出所述第二部212的一侧设有若干个第一导电元件213,所述第一导电元件213与所述电路板3电连接。如图所示,图中示意性展示的,在所述第一部分211的一侧共设有两组第一导电元件213,每一组各两个,其中一个用于接正极,另一个用于接负极。优选的,所述第一导电元件213为弹针。对应的分别在所述电路板3上对应每一个所述导电元件的位置设置一个导电弹片,用于将所述导电元件与所述电路板3之间实现连通。优选的,所述导电弹片的端部设计为凸起状,在组装时可以保证所述导电弹片与所对应所述导电元件之间的连接紧密性,保证装置的稳定性。
49.所述第一容纳腔内设置有导光元件23。所述导光元件23的一端贯穿所述第一部分211的上端延伸至所述底座外壳21外,所述导光元件23的另一端延伸至所述电路板3。本实施例中,所述导光元件23包括第一导光部231和第二导光部232。所述电路板3上对应所述第一导光部231和第二导光部232的位置分别设置有若干个发光元件。所述第一导光部231和所述第二导光部232可以将对应所述发光元件发出的光从所述第一部分211的上端导出,用于给使用者提供光源信息。在所述电路板3上对应所述第一导光部231和/或第二导光部232的位置还分别设置有开关元件。通过按动所述第一导光部231或所述第二导光部232可以触发对应的开关元件,从而控制装置工作。如图10所示,优选的,所述第一导光部231和第二导光部232分别为柱状。所述第一导光部231沿轴线依次包括第一露出部2311、第一抵触部2312和第一柱体部2313。所述第二导光部232沿轴线依次包括第二露出部2321、第二抵触部2322和第二柱体部2323。所述第一柱体部2313和所述第二柱体部2323分别朝向所述电路板3。所述第一柱体部2313和所述第二柱体部2323上分别套设有弹簧24,所述弹簧24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抵触部2312或第二抵触部2322连接,所述弹簧24的另一端与所述电路板3连接。所述第一抵触部2312的一侧设有第一导向部2314,所述第二抵触部2322的一侧设有第二导向部2324。所述第一导向部2314的长度方向与所述第一柱体部2313的轴线方向一致,所述第二导向部2324的长度方向与所述第二柱体部2323的轴线方向一致,所述第一容纳腔内对应所述第一导向部2314和所述第二导向部2324的位置分别设置有滑槽,所述滑槽的长度方向与所述底座外壳21的高度方向一致,所述导光元件23安装在所述第一容纳腔内时,所述第一导向部2314和所述第二导向部2324位于对应的滑槽内。通过设置所述滑槽和导向部可以用户在按压所述第一导光部231或第二导光部232时,所述第一导光部231或第二导光部232能够稳定的沿所述底座外壳21的高度方向移动。所述第一露出部2311和所述第二露出部2321分别从所述第一部分211的上端露出。优选的,所述第一露出部2311由若干个凸起结构组合而成的呈太阳形状的图形结构。所述第二露出部2321呈月牙状的图形结构。
50.进一步的,所述导光元件23还包括第三导光部233。所述第三导光部233朝向所述电路板3的一侧设置有若干个间隔设置的导光主体2331,所述导光主体2331的一端延伸至所述电路板3,所述电路板3上对应所述导光主体2331的位置分别设置有发光元件,所述第三导光部233远离所述电路板3的一侧设置有若干个间隔设置的第三露出部2332,所述导光元件23安装在所述第一容纳腔内时,所述第三露出部2332从所述第一部分211的上端露出。图10中适应展示的,若干个所述导光主体2331和若干个所述第三露出部2332呈直线间隔排布,且中间部分的所述导光主体2331与所述第三露出部2332一一对应,两端的所述导光柱为两个导光主体2331对应一个所述第三露出部2332。所述导光主体2331对应的发光元件可以作为进程灯,用作显示装置的工作进程,所述第三导光柱能够将所述导光主体2331对应的各发光元件从所述第一部分211的上端导出,便于用于直接观察。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三导光部233与所述第一导光部231和第二导光部232之间为一体连接,且所述第三导光部233位于所述第一导光部231和第二导光部232之间,这样在便于组装导光元件23的同时,还能够保证所述第三导光部233各导光主体2331的安装稳定性。当然,在具体实施时,所述导光元件23的各导光部之间也可以设计为分体式,同样可以起到相同的技术效果,在此不再赘述。为了保证导光元件23的工作效能以及安装稳定性,优选在所述导光主体2331的一侧设置所述遮光泡棉6,即在所述第一容置腔内的第一导光部231和第二导光部232之间。
51.所述底座外壳21和底座底盖22之间卡扣连接。如图10所示,优选在所述底座底盖22朝向所述底座外壳21的一侧沿所述底座底盖22的圆周方向设置若干个卡耳,并在所述底座外壳21内壁开口处对应所述卡耳的地方设置卡凸,通过所述卡耳与对应卡凸卡接来实现所述底座外壳21与所述底座底盖22之间的固定安装。进一步的,所述底座外壳21和所述底座底盖22之间通过螺钉等紧固件固定连接。可以将底座底盖22与所述电路板3之间串打,之后固定在所述底座外壳21上,进一步保证清洗底座2的组装牢靠性。当然,还可以在所述底座外壳21与所述底座底盖22之间通过uv胶等密封胶进行密封连接,可以有效增加清洗底座2的防水性能。通过在所述底座底盖22远离所述底座外壳21的一侧设置脚垫4,还可以用于防水保护。另外,在所述底座底盖22远离所述底座外壳21的一侧可以防滑结构,能够增加装置底部的摩檫力。本实施例优选的所述防滑结构由若干条间隔设置的条形凸起或凹槽构成。
52.如图11至图13所示,所述清洗仓1包括清洗底盖12、清洗外壳11和清洗上盖15。所述清洗外壳11具有容置腔。所述清洗外壳11在高度方向一侧设有开口,所述清洗底盖12卡合在所述开口处。优选的,所述清洗底盖12与所述清洗外壳11之间采用超声波焊接的方式实现固定连接,具有良好的防水效能。所述清洗外壳11在高度方向的另一侧设有若干个容置仓111,即所述容置仓111设置在所述清洗外壳11上端面。所述容置仓111优选为朝开口方向的圆形内凹槽。每一个所述容置仓111内分别设置有若干个电极探针13,若干个所述电极探针13分别通过所述清洗外壳11在宽度方向的一侧与外部连通,所述清洗上盖15卡合在所述清洗外壳11设有所述容置仓111的一侧。
53.所述电极探针13的一端贯穿所述容置仓111的仓底延伸至所述容置腔内,所述电极探针13的另一端延伸至所述容置仓111内。每一个所述容置腔内包括至少一个第一电极探针和一个第二电极探针,所述第一电极探针与所述第二电极探针间隔设置。所述第一电极探针和所述第二电极探针一个连正极一个连负极。图中适应性展示的每一个容置仓111
内均设置一个第一电极探针和一个第二电极探针,且两个电极探针13之间间隔设置。待清洗角膜接触镜位于两个电极探针13之间。当然所述第一电极探针或第二电极探针的数量不局限在一个,也可以为其他多个。
54.在所述清洗仓1安装在所述清洗底座2上时,所述电极探针13从所述清洗仓1的一侧与所述电路板3电连接。即所述清洗外壳11朝向所述第一部分211的一侧设有若干个第二导电元件14,所述电极探针13与对应的第二导电元件14电连接。优选的,所述第二导电元件14为弹针。在所述清洗仓1安装在所述清洗底座2上时,所述电极探针13通过所述第二导电元件14与对应的第一导电元件213电连接进而与所述电路板3的正极接口或负极接口实现连接。进一步的,所述容置腔内设置有若干个弹片17,所述电极探针13通过所述弹片17与所述第二导电元件14连接。定义所述容置腔内设置有若干个第一弹片和若干个第二弹片,所述清洗外壳11在宽度方向的一侧设置有若干个第一弹针和若干个第二弹针。所述第一电极探针通过所述第一弹片与所述第一弹针连接,所述第二电极探针通过所述第二弹片与所述第二弹针连接。图中适应展示的,一个电极探针13对应一个弹片,在具体实施时也可以是一个弹片17对应多个第一电极探针或多个第二电极探针。优选的,所述弹片17与所述电极探针13的连接端设置为凸起状,在组装时可以保证所述弹片17与所对应所述电极探针13之间的连接紧密性,保证装置的连接稳定性。所述弹片17与所述第二导电元件14的一端弯折,可以与弹针的针部抵触连接,连接稳定。
55.如图11所示,所述清洗外壳11在宽度方向的另一侧设置有缺口114,在所述缺口114内安装有按键16。所述清洗上盖15的一端与所述清洗外壳11可转动连接,所述清洗上盖15的另一端能够与所述按键16卡接。如图11所示,所述清洗上盖15优选通过销轴19与所述清洗外壳11之间实现可转动连接。所述缺口114沿所述清洗外壳11的高度方向贯穿所述清洗外壳11设有开口的一侧。所述缺口114在所述清洗外壳11长度方向上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凹槽1141,所述按键16在长度方向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凸起结构161,所述按键16安装在所述缺口114内时,所述按键16长度方向两侧的凸起结构161分别位于所述缺口114两侧的凹槽1141内。所述缺口114朝向所述第一弹针或所述第二弹针的一侧具有侧壁1142,所述按键16与所述侧壁1142之间设置有若干个弹簧结构18。所述清洗外壳11在设有开口的一侧在对应所述缺口114的位置设置有槽口115,所述槽口115的长度方向与所述清洗外壳11的宽度方向一致,所述槽口115贯穿所述侧壁1142与所述缺口114连通,所述按键16朝向所述侧壁1142的一侧设有导向凸起162,在所述按键16安装在所述缺口114内时,所述导向凸起162位于所述槽口115内。在组装时,所述按键16可以从所述清洗外壳11的开口处安装进所述缺口114内,同时所述按键16上的所述导向凸起162位于所述槽口115内。当所述清洗底盖12卡合在所述清洗外壳11上时,所述清洗底盖12将所述槽口115封闭呈滑槽,可以起到导向所述按键16的作用,可以保证所述按键16能够稳定的沿所述清洗外壳11的宽度方向移动。
56.进一步的,所述侧壁1142上设置有若干组限位筋1143,若干组所述限位筋1143分别位于所述槽口115在所述清洗外壳11长度方向的两侧,每一组所述限位筋1143包括两个平行间隔设置的限位筋1143,所述限位筋1143的长度方向与所述清洗外壳11的高度方向一致,每一组的两个限位筋1143之间形成限位槽,若干组所述限位筋1143的限位槽与所述弹簧结构18一一对应。通过在所述侧壁1142上设置限位筋1143可以保证所述弹簧结构18的一端在于所述侧壁1142抵触时不会发生偏斜,进一步保证按键16的安装稳定性。
57.进一步的,所述按键16在远离所述侧壁1142的一侧设置有若干个卡凸凹槽163。若干个所述卡凸凹槽163沿所述按键16的长度方向分布,所述卡凸凹槽163贯穿所述按键16在宽度方向的一侧。每一个所述卡凸凹槽163内分别设置有至少一个卡凸164,所述清洗外壳11远离所述开口的一侧在对应所述缺口114的位置沿所述清洗外壳11的宽度方向延伸有限位结构116,所述按键16安装在所述缺口114内时,所述按键16上的卡凸凹槽163朝向所述限位结构116。所述限位结构116在对应所述卡凸凹槽163的位置设置有卡口1161,所述清洗上盖15在对应所述卡口1161的位置设置有卡爪153,所述清洗上盖15卡合在所述清洗外壳11设有所述清洗仓1的一侧时,所述卡爪153穿过所述卡口1161与所述卡凸凹槽163内卡凸164卡接。通过按压所述按键16,可以使得所述卡凸164于所述卡爪153脱离,实现解锁,用户可以方便的打开所述清洗上盖15。
58.进一步的,在所述按键16远离所述限位结构116的一侧沿所述按键16的高度方向向外延伸有止位结构165,所述清洗底盖12对应所述止位结构165的位置设置有容置口121。当所述按键16安装在所述缺口114内,且卡合所述清洗底盖12后,所述止位结构165位于所述容置口121内。设置所述容置口121可以使得所述按键16的一侧与所述清洗外壳11的一侧做齐,整体更加美观,同时所述止位结构165与所述容置口121之间还能够形成限位,保证按键16不会被过度按压。
59.进一步的,所述电极探针13靠近所述容置仓111的侧壁设置。所述容置仓111的仓底在所述电极探针13远离所述容置仓111侧壁的一侧设置有若干个隔离筋1111。图14和图15中示意性展示了两各隔离筋1111,且所述隔离筋1111的长度方向优选以所述电极探针13为圆心呈放射状。在具体实施例,所述隔离筋1111的数量不做要求,可以为任意个。在所述电极探针13与待清洗角膜接触镜之间设置隔离筋1111,可以用于隔离所述电极探针13和待清洗角膜接触镜,避免了角膜接触镜直接接触所述电极探针13而导致的次氯酸等浓度过高而脱水。
60.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清洗仓1与所述清洗底座2之间采用的是磁吸连接。所述清洗仓1中在所述清洗外壳11与所述清洗底盖12之间安装有若干个磁铁等磁吸结构5。如图11所示,图中示意性展示的共设置有三个磁铁,其中两个位于所述清洗底座2内在长度方向的两端。另一个内嵌在所述清洗底盖12对应所述槽口115的位置。同时为了保证所述清洗仓1与所述清洗底座2之间能够顺利的到位,在所述底座外壳21的第二部212上端设置有若干个凸起结构2122,所述清洗外壳11底端对应所述凸起结构2122的位置分别设置有凹槽结构112。图10中适应性展示的为两个凸起结构2122,对应的,在所述清洗外壳11的底端对应位置也设置两个凹槽结构112,如图11所示。而设置在所述清洗底座2内在长度方向的两端的两个磁铁可以设置在与所述凹槽结构112侧壁抵触的位置。对应的,在所述底座外壳21与所述底座底盖22之间对应位置也设置若干个磁铁等磁吸结构5。即两个在所述底座外壳21内长度方向的两端,一个在所述底座外壳21内中间位置。且设置在所述底座外壳21内长度方向的两端两个磁铁可以分别内嵌在两个凸起结构2122内,这样便可以有效的实现所述清洗仓1与所述清洗底座2间的磁吸配合。
61.进一步的,所述清洗上盖15与所述清洗外壳11之间设置有密封结构151,所述密封结构151与所述容置仓111一一对应。优选的,在所述清洗上盖15对应所述容置仓111的位置通过设置密封圈,当所述清洗上盖15卡合时刚好能够使得所述密封圈压封在所述容置仓
111的开口处,实现密封。
62.同时,在所述清洗上盖15朝向所述清洗外壳11的一侧可以设置平面镜片152,以及在所述清洗外壳11远离开口的一侧设置有可以容纳工具的工具容纳槽113,用于辅助使用者佩戴角膜接触镜。
63.本实施例的分体式角膜接触镜清洗装置的工作原理是基于蛋白电泳技术,即带电颗粒在电场的作用下向着与其电性相反的电极移动,称为电泳。而蛋白质是由一条或几条多肽链按各自特殊的组合方式形成具有完整生物活性的分子,且蛋白质是两性电解质,当其处于等电点时,蛋白质分子本身静电荷为零,通常在偏酸性的溶液中带正电,在偏碱性的溶液中带负电。当在所述容置仓111内加入电解质溶液,可使得所述电路板3在给所述第一电极探针和第二电极探针通电时,所述第一电极探针和第二电极探针之间通过电解质溶液形成通路,且所述第一电极探针和第二电极探针之间具有一定电势差,粘附在角膜接触镜上的秽物,比如泪蛋白等,在电解质溶液中具有一定电荷,且在电势差的作用下与角膜接触镜脱离,并在电解质溶液中向第一电极探针或第二电极探针移动,最终吸附在第一电极探针或第二电极探针表面,实现对角膜接触镜的清洁。而采用含有cl-的电解质溶液,当装置通电后,电解质溶液中的cl-朝向正极电极探针13移动,且失去电子被氧化为氯气,氯气溶于所述电解质溶液生成次氯酸,次氯酸与泪蛋白可以在容置仓111内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泪蛋白被降解。次氯酸是一种强氧化剂,其可以在电解质溶液中发生自身氧化还原反应,分解出氢离子、氯离子和氧气。微生物包括细菌和病毒,所述次氯酸在分解过程中吸收所述细菌的细胞壁上的功能蛋白的电子,所述细菌失活;所述次氯酸在分解过程中吸收所述病毒的外壳上的功能蛋白的电子,所述病毒失活。所述次氯酸具有强氧化性,其还可以渗透所述微生物细胞内,与所述微生物细胞内的菌体蛋白、核酸和酶发生氧化反应,以使得所述微生物被灭杀。
64.本实施例所使用的电极探针13为纳米级镀层材料,该电极探针13的材质耐腐蚀,因此,容置仓111内电解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不会引起电极探针13腐蚀,或者说,电解质溶液不与电极探针13发生反应,所述电解质溶液在所述两个带不同电性的电极探针13附近发生反应(从浓度的角度来说,根据离子的定向移动的理论,相比于容置仓111内的其他位置而言,靠近电极探针13附近的离子浓度就较高一些,但因为容置仓111内的空间原本就较小,而电解质浓度一定,也可以说是在容置仓111内发生反应),形成破坏所述泪蛋白分子结构的离子,所述泪蛋白被所述离子电解解离。
65.在一个实施例中,优选采用0.9%浓度的nacl溶液作为角膜接触镜的电解质溶液。含nacl的溶液在电流的作用下被电解,溶液中的钠离子和氢离子向负极电极探针13移动,氯离子向正极电极探针13移动。电解过程中nacl溶液中的氢离子在所述负极电极探针13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形成氢气,氯离子在正极电极探针13失去电子被还原为氯气,一定浓度的nacl溶液,产生的氯气一部分通过由气泡排出,一部分溶于水并发生如下化学反应:cl2 h2o=hcl hclo
66.该反应生成的次氯酸hclo具有降解蛋白质的作用。次氯酸可将角膜接触镜上沉积性蛋白分解为小分子蛋白和氨基酸,小分子蛋白相比沉积性蛋白更易于吸附,从而更利于角膜接触镜上泪蛋白的移除。这个降解反应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直接降解蛋白质的骨架肽链,通过次氯酸与形成蛋白骨架的肽链反应,得到氯醛甲酰胺,以氯醛甲酰胺形成的肽
链在溶液中水解,所述肽链中的肽键断裂,分解为小分子蛋白和氨基酸,蛋白降解;另一种则是通过次氯酸与形成蛋白骨架的肽链的侧链反应,所述侧链包括赖氨酸侧链,所述次氯酸与所述赖氨酸侧链发生反应,在蛋白的赖氨酸侧链以及蛋白的氨基上形成氯胺,所述氯胺分解形成羰基形式的有机分子片段【1,2】,所述赖氨酸侧链上的肽键断裂,分解为小分子蛋白和氨基酸,蛋白降解。
67.同时,次氯酸也有杀菌消毒的作用:次氯酸会慢慢发生自身氧化还原反应而分解,在分解时每个次氯酸分子会吸收电子(次氯酸作为强氧化剂其可以吸收微生物细胞壁的表面蛋白的电子,从而氧化微生物表面功能蛋白,微生物最终因无法摄取营养、不能正常代谢、并停止分裂而失活,最终达到杀菌消毒的效果),达到杀菌目的,并解离出氢离子,氯离子与氧气,化学式为:
68.2hclo

2h

2cl- o2↑

69.次氯酸在杀菌、杀病毒过程中,不仅可作用于细胞壁、病毒外壳,而且因次氯酸分子小、不带电荷,还可渗透入菌(病毒)体内,与菌(病毒)体蛋白、核酸、和酶等有机高分子发生氧化反应,从而杀死病原微生物。
70.同时,所述电解质溶液中带正电荷的氢离子向负极电极探针13移动,并在所述负极电极探针13附近发生还原反应生成氢气,所述电解质溶液中的钠离子与氢氧根离子生成氢氧化钠,角膜接触镜表面的油脂与所述氢氧化钠发生皂化反应,角膜接触镜表面的油脂被清除。本技术的分体式角膜接触镜清洗装置在除蛋白灭菌作用时也促进了溶液酸碱度的变化,当角膜接触镜上附着有脂质时,电泳解离会促进皂化反应的进行,因此,当角膜接触镜有脂质时,申请的分体式角膜接触镜清洗装置也可以顺带去脂质,可谓一举多得,清洗高效,可速效还原。
71.以上理论证明了本技术在实现电泳解离除蛋白灭菌时使用的电解质溶液可以是任何不含重金属的含氯离子的溶液,甚至于生理盐水、普通护理液(基本上市面流通的护理液均含有氯离子)都可以作为本技术所述的电解质溶液,比较常规的比如nacl溶液、kcl溶液、mgcl2溶液,以及含cl-的眼镜护理液,或者这些溶液中多种的组合(前提是不会发生反应从而破坏电解使得在容置仓内不能产生次氯酸),或者整体来说,即含有氯酸盐的且可用作镜片护理液的离子溶液均可作为本技术所述的电解质溶液。因此,在本技术中使用的任何可用的含氯离子的溶液均可以起到除蛋白和灭菌的双重效果。
72.本实施例的电泳解离除蛋白灭菌方法,相比现有技术中配合护理液搓洗、浸泡镜片的方法,延长了角膜接触镜的使用寿命,不仅能有效去蛋白还能杀菌消毒,这种具有双重保护的高清洁度的清洗方法可以减小人眼遭受细菌感染的风险。
73.对于新的或者使用周期较短的角膜接触镜来说,其上附着的泪蛋白较少或几乎没有,因此,本技术的分体式角膜接触镜清洗装置可以用来给新角膜接触镜杀菌消毒;对于使用时间较长的角膜接触镜,其上必然沉积有较多的泪蛋白(因为人眼本身就是一个较复杂的环境,角膜接触镜使用时间长了就必然会吸附有较多的泪蛋白),本技术的分体式角膜接触镜清洗装置针对这种角膜接触镜进行清洗时就是有着除蛋白和灭菌的双重效果。
74.在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角膜接触镜清洗装置的控制方法,具体包括如下阶段:用户触发控制开关阶段,用户根据需要触发控制开关。所述控制开关为所述清洗装置的启动键和/或暂停键,用户触发所述控制开关的方式为按压所述控制开关,所述控制开关的触发
方式包括第一触发方式和第二触发方式,所述第一触发方式为长按触发,所述第二触发方式为短按触发,所述控制开关被按压小于设定时间t为短按触发,所述控制开关被按压大于等于设定时间t为长按触发。
75.清洗装置系统判定执行阶段,系统检测所述清洗仓是否安装到位。具体的检测方法为在所述清洗底座与所述清洗仓之间设置磁感应开关,当所述清洗仓在所述清洗底座上安装到位时,所述磁感应开关启动,系统通过检测所述磁感应开关是否启动判断所述清洗仓是否安装到位。若系统检测到所述清洗仓安装到位,则系统允许所述清洗装置工作,系统根据所述控制开关的被触发方式判定所述清洗装置的工作方式并控制所述清洗装置的工作状态,其中,在系统控制所述清洗装置工作时,系统控制在不同工作方式下对应发光元件的发光方式。
76.所述清洗装置的工作状态包括清洗阶段和养护阶段,在系统检测所述清洗仓安装到位后,若系统检测所述控制开关以所述第一触发方式被触发时,所述清洗装置进入清洗阶段,所述系统控制所述清洗装置工作,所述清洗装置对放置在所述清洗仓内的角膜接触镜进行清洗,在清洗设定时间后,所述清洗装置停止清洗,所述清洗装置进入保养阶段,所述清洗装置对所述清洗仓内的角膜接触镜进行保养。
77.其中,在所述清洗底座内设置有第一发光元件,所述第一发光元件具有闪烁发光和常亮发光两种发光方式,在所述清洗装置对所述角膜接触镜清洗的过程中,系统控制所述第一发光元件以其中一种发光方式发光。在所述清洗装置对所述角膜接触镜清洗的过程中,若系统检测所述控制开关以所述第一触发方式或第二触发方式被触发时,系统控制所述清洗装置暂停对所述角膜接触镜清洗,系统控制所述第一发光元件以另一种发光方式发光,在所述清洗装置暂停清洗的过程中,若系统检测所述控制开关以所述第一触发方式或第二触发方式被触发时,系统控制所述清洗装置继续对所述角膜接触镜清洗。
78.在所述清洗底座内设置第二发光元件,所述第二发光元件具有闪烁发光和常亮发光两种发光方式,在所述清洗装置对所述角膜接触镜保养的过程中,系统控制第二发光元件以其中一种发光方式发光,待所述清洗装置对所述角膜接触镜保养设定时间后,系统控制所述第二发光元件以另一种发光方式发光,且在发光设定时间后,所述第一发光元件和第二发光元件分别停止发光。
79.在所述清洗底座内设置用于显示所述清洗装置工作进程的第三发光元件,所述第三发光元件具有闪烁发光和常亮发光两种发光方式,在所述清洗装置处于工作状态时,所述第三发光元件以其中一种发光方式发光,在所述清洗装置完成工作后,所述第三发光元件以另一种发光方式发光。
80.进一步的,在所述清洗装置比如所述清洗底座或清洗仓内设置蜂鸣器,在所述清洗装置对所述角膜接触镜保养设定时间后,系统控制所述第二发光元件以另一种发光方式发光的同时控制所述蜂鸣器发声。
81.接下来结合上述分体式角膜接触镜清洗装置作进一步解释说明。
82.在所述清洗仓1复位,即用户使用时将所述清洗仓1在所述清洗底座2上安装到位后,磁感应开关启动,第一发光元件发光。所述第一发光元件即所述第一导光部231所对应的发光元件。所述控制开关设置在所述电路板3上对应所述第一导光部231的位置。通过按压所述第一导光部231便可以实现触发所述控制开关。在所述磁感应开关启动后,所述第一
发光元件发光。此时所述第一发光元件发出的光可以是闪烁的白光,提示清洗装置正常可以工作。当然,此过程,所述第一发光元件也可以是发出闪烁的其他颜色的光或常亮的某一种颜色的光。需要知道的是,所述第一发光元件可以发出不同颜色的光,以正常工作发白光为例,可以在装置电量不足时发红光,在清洗仓与清洗底座之间接触不良时发蓝光等等。
83.在清洗装置可以正常工作后,用户通过以其中一种触发方式按压所述第一导光部231,比如长按触发2秒以上。则在系统识别后控制所述清洗装置工作,即给所述电极探针13通电,所述清洗装置对放置在容置仓111内的角膜接触镜进行清洗。当然,系统判定为长按触发的时间t不限制在2秒,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定。且系统也可以是通过识别短按触发来作为控制清洗装置的工作信号。在所述清洗装置对所述角膜接触镜进行清洗的过程中,用户如果再次触发所述控制开关,比如长按触发或短按触发,则系统识别后控制所述清洗装置暂停对角膜接触镜的清洗,即暂停给所述电极探针13通电。之后如果再次触发所述控制开关,比如长按触发或短按触发,则系统继续控制所述清洗装置工作。以其中一种方式为例作进一步说明,比如长按所述控制开关控制所述清洗装置工作,再次长按所述控制开关控制所述清洗装置暂停,再次短按所述控制开关控制所述清洗装置再次工作。
84.在所述清洗装置清洗角膜接触镜设定时间后,比如5分钟或其他时间等,则系统自动进入养护状态。此时第二发光元件发光。所述第二发光元件即所述第二导光部232所对应的发光元件。在清洗装置养护角膜接触镜的过程中,所述第二发光元件可以发常亮光,也可以发闪烁光。而当养护设定的时间后,比如3分钟或其他时间后,所述第二发光元件以另一种方式发光。比如若在养护过程中发常亮光,则养护完成后发闪烁光。在养护完成后,所述第二发光元件在发光设定时间后,比如3秒或其他时间等,所述第一发光元件和第二发光元件熄灭。
85.其中,可以在所述清洗仓1或清洗底座2内增设蜂鸣器,在养护完成后,所述第二发光元件发光的同时,所述蜂鸣器发出叮~叮等声音,可以提示用户整个工作过程完成,可以取下清洗仓1。
86.同时,在整个工作过程中,包括清洗阶段和保养阶段,第三发光元件发光。所述第三发光元件即所述第三导光部233对应的各发光元件,用作提示用户装置工作进程的进程灯。系统可以根据工作进程来控制对应的发光元件发光。在装置正常工作时,所述第三发光元件可以发常亮光,也可以发闪烁光。当整个工作结束后,即保养结束后,所述第三发光元件以另一种方式发光。比如若在工作过程中发闪烁光,则工作完成后发常亮光。
87.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除了包含所列的那些要素,而且还可包含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
88.在本文中,所涉及的前、后、上、下等方位词是以附图中零部件位于图中以及零部件相互之间的位置来定义的,只是为了表达技术方案的清楚及方便。应当理解,所述方位词的使用不应限制本技术请求保护的范围。
89.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文中上述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结合。
90.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