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光学镜头、摄像模组及电子设备的制作方法

2023-02-19 06:39:49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技术涉及光学镜头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光学镜头、摄像模组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2.随着便携式电子设备的快速普及,电子设备在日常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用户对智能手机、平板等便携式电子设备的依赖日益严重,这也促使电子设备的摄像功能更加丰富齐全。为了适应电子设备的小型化发展趋势,搭载在终端等电子设备的摄像模组也逐步趋于微型化设计。如何在确保摄像模组拍照效果的基础上,还能维持紧凑的摄像模组设计,实现电子设备的小型化是目前亟需解决的问题之一。


技术实现要素:

3.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光学镜头、包括所述光学镜头的摄像模组、以及包括所述摄像模组的电子设备,旨在实现良好成像效果的同时,获得一种具有厚度较小的光学镜头及摄像模组,以及一种厚度较小的电子设备。
4.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光学镜头。光学镜头包括自物侧至像侧依次排列的第一透镜组和第二透镜组,第一透镜组和第二透镜组均包括至少一片透镜,第一透镜组和第二透镜组均能沿光学镜头的光轴移动;当光学镜头处于工作状态时,第一透镜组和第二透镜组形成第一间距;当光学镜头自工作状态切换为非工作状态时,第一透镜组向靠近第二透镜组的方向移动,第一透镜组与第二透镜组之间的间距小于第一间距;当光学镜头处于非工作状态时,光学镜头满足下列关系式:0.00mm≤tv≤10.0mm;其中,tv为第一透镜组和第二透镜组之间的间距。
5.可以理解的是,当光学镜头应用于摄像模组且摄像模组应用于电子设备时,摄像模组工作时,第一透镜组伸出电子设备的外壳,第一透镜组和第二透镜组形成第一间距。当光学镜头不工作时,第一透镜组向靠近第二透镜组的方向移动,第一透镜组和第二透镜组之间的间距小于第一间距,以使摄像模组占用外壳内部空间的足够小。可以理解的是,第一透镜组和第二透镜组之间处于紧凑状态时,第一透镜组和第二透镜组之间的间隔达到足够小,光学镜头不能达到成像标准。
6.当光学镜头工作时,第一透镜组和第二透镜组能够移动展开,第一透镜组依次伸出电子设备的外壳,以使光学镜头达到成像标准,从而光学镜头能够实现物像共轭关系。也就是说,光学镜头展开后第一透镜组伸出外壳外部,电子设备内部不需要预留光学镜头展开后需要的空间,节约电子设备的内部空间,实现包括该摄像模组的电子设备的薄型化。
7.可以理解的是,当光学镜头处于非工作状态时,光学镜头均收容在电子设备内部,通过将光学镜头的第一透镜组和第二透镜组之间的间距(第一透镜组最像侧的透镜表面和第二透镜组最物侧的透镜表面之间的距离)限制在0.00mm至10mm之间(包括0.00mm和10mm),以使光学镜头在处于非工作状态,第一透镜组和第二透镜组之间无间隔或间隔很小,以减小光学镜头占用电子设备空间,更利于实现电子设备小型化。当然,在其他实施例
中,第一透镜组最像侧的透镜表面和第二透镜组最物侧的透镜表面之间的距离还可以不限于上述限制。
8.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当光学镜头处于非工作状态时,光学镜头满足下列关系式:
9.0.00mm≤tv≤0.10mm。
10.通过将光学镜头的第一透镜组和第二透镜组之间的间距(第一透镜组最像侧的透镜表面和第二透镜组最物侧的透镜表面之间的距离)限制在0.00mm至0.1mm之间(包括0.00mm和0.1mm),以使光学镜头在处于非工作状态,第一透镜组和第二透镜组之间无间隔或间隔很小,以减小光学镜头占用电子设备的空间,有利于实现电子设备的小型化。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透镜组最像侧的透镜表面和第二透镜组最物侧的透镜表面之间的距离还可以不限于上述限制。
11.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当光学镜头处于非工作状态时,光学镜头满足下列关系式:
12.0.15mm≤tv≤10.0mm。通过将光学镜头的第一透镜组和第二透镜组之间的间距(第一透镜组最像侧的透镜表面和第二透镜组最物侧的透镜表面之间的距离)限制在0.15mm至10.0mm之间(包括0.15mm和10.0mm),以使光学镜头在处于非工作状态,第一透镜组和第二透镜组之间间隔很小,以减小光学镜头占用电子设备的空间,有利于实现电子设备的小型化。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透镜组最像侧的透镜表面和第二透镜组最物侧的透镜表面之间的距离还可以不限于上述限制。
13.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光学镜头包括第一镜筒,第一透镜组固定于第一镜筒内,第一透镜组部分凸出第一镜筒位于第一透镜组的像侧的一侧。也就是说,第一透镜组位于像侧的一侧并未完全或并未收容于第一镜筒中,以便于第一透镜组在靠近第二透镜组时,固定第一透镜组的第一镜筒不会妨碍第一透镜组靠近且接触第二透镜组,以减小光学镜头占用电子设备的空间,更利于实现电子设备的小型化。
14.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当光学镜头自工作状态切换为非工作状态时,第二透镜组朝向光学镜头的成像面移动,以使第二透镜组和感光元件之间的距离也可以缩小到最小,有效实现电子设备的小型化。
15.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当光学镜头处于工作状态时,物距不同,第一透镜组和第二透镜组之间的距离不变,第一透镜组和第二透镜组相对光学镜头的成像面的距离变化进行对焦。也就是说,在不同物距下,第一透镜组和第二透镜组的相对距离(第一间距)不变,第一透镜组和第二透镜组根据不同物距进行对焦。
16.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光学镜头满足下列关系式:
17.1.0≤ttlmax/ttlmin≤10.0
18.其中,ttl为光学镜头的光学总长,ttlmax为光学总长的最大值,ttlmin为光学总长的最小值。
19.可以理解的是,ttlmax为光学镜头处于工作状态(展开)时的光学总长,ttlmin为光学镜头处于非工作状态(压缩)时的光学总长,ttlmax/ttlmin即为光学镜头处于工作状态时的光学总长与光学镜头处于非工作状态的光学总长的比值,比值越大,说明光学镜头在非工作状态压缩得越紧凑,通过将ttlmax/ttlmin限制在1至10的范围内(包括1和10),以
保证光学镜头占用电子设备的空间足够小,有利于实现电子设备的小型化。当然,在其他实施中,ttlmax/ttlmin的比值还可以不限于上述限制。
20.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光学镜头满足下列关系式:
21.0.60≤ttlmax/(2*imgh)≤10
22.其中,imgh为光学镜头的成像面的有效像素区域的对角线半长度。
23.本实施方式通过限制ttlmax/(2*imgh)在0.60至10的范围内(包括0.60和10),以保证光学镜头占用电子设备的空间足够小,有利于实现电子设备的小型化。当然,在其他实施中,ttlmax/(2*imgh)的比值还可以不限于上述限制。
24.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光学镜头满足下列关系式:
25.0.30≤ttlmin/(2*imgh)≤0.60。
26.本实施方式通过限制ttlmin/(2*imgh)在0.30至0.60的范围内(包括0.30和0.60),以保证光学镜头占用电子设备的空间足够小,有利于实现电子设备的小型化。当然,在其他实施中,ttlmin/(2*imgh)的比值还可以不限于上述限制。
27.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光学镜头满足下列关系式:
28.2.0≤ttlmax2/(imgh*epd)≤20
29.其中,epd为光学镜头的透镜组的入射瞳直径。
30.本实施方式通过限制ttlmax2/(imgh*epd)在2.0至20的范围内(包括2.0和20),可以实现光学镜头在z轴上的厚度尽量薄,光圈最大,提高光学镜头的成像质量。当然,在其他实施中,ttlmax2/(imgh*epd)的比值还可以不限于上述限制。
31.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光学镜头满足下列关系式:
32.1.0≤ttlmin2/(imgh*epd)≤2.0。
33.本实施方式通过限制ttl min2/(imgh*epd)在1.0至2.0的范围内(包括1.0和2.0),可以实现光学镜头在z轴上的厚度尽量薄,光圈最大,提高光学镜头的成像质量。当然,在其他实施中,ttlmin2/(imgh*epd)的比值还可以不限于上述限制。
34.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当光学镜头处于光学总长最大时,光学镜头满足下列关系式:
35.1.0≤efl/epd≤5.0
36.其中,efl为光学镜头的焦距,epd为光学镜头的透镜组的入射瞳直径。
37.上述关系式规定了光学镜头的焦距与透镜组的入射瞳直径的比值范围,本实施方式中,光学镜头的焦距与透镜组的入射瞳直径的比值范围满足上述关系式时,光学镜头能够得到更好的成像效果。当然,在其他实施中,光学镜头的焦距与透镜组的入射瞳直径的比值范围还可以不限于上述限制。
38.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光学镜头满足下列关系式:
39.0.5<|fg2/fg1|<5.0
40.其中,fg1为第一透镜组的焦距,fg2为第二透镜组的焦距。
41.上述关系式规定了光学镜头的第二透镜组与第一透镜组的焦距比值范围,本实施方式中,光学镜头的第二透镜组与第一透镜组的焦距比值范围满足上述关系式时,保证整个光学镜头的焦距,且能保证光学镜头的光学性能,以使光学镜头得到更好的成像效果。当然,在其他实施中,第二透镜组与第一透镜组的焦距比值范围还可以不限于上述限制。一种
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透镜组包括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和第四透镜,第二透镜组包括第五透镜、第六透镜和第七透镜;或者,第一透镜组包括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第五透镜和第六透镜,第二透镜组包括第七透镜。
42.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透镜组的透镜数量还可以是除四个和六个以外的其他数量,第二透镜组的数量可以是除一个或三个以外的其他数量。
43.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光学镜头满足下列关系式:
44.1.65≤nmax<1.85
45.1.40≤nmin<1.58
46.其中,nmax为光学镜头所有透镜中最大折射率,nmin为光学镜头所有透镜中最小折射率。
47.本实施方式通过限制光学镜头的透镜的最大折射率和最小折射率,当光学镜头的透镜的最大折射率和最小折射率满足上述关系式时,保证透镜可以采用的材质足够宽泛,例如透镜可以采用玻璃材质,也可以采用树脂材质或其他材质。通过对透镜进行不同材质的合理配置,有利于实现光学镜头的小型化,实现电子设备的薄型化。当然,在其他实施中,nmax和nmin的范围还可以不限于上述限制。
48.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光学镜头满足下列关系式:
49.vmin》15,vmax《100
50.其中,vmin为光学镜头所有透镜中最小色散系数,vmax为光学镜头所有透镜中最大色散系数。
51.本实施方式通过对光学镜头的所有透镜的色散系数进行限定,当光学镜头的所有透镜的色散系数满足上述关系式时,能够有效提高光学镜头消除色差的能力,提升光学镜头的成像品质。当然,在其他实施中,vmin和vmax的范围还可以不限于上述限制。
52.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光学镜头满足下列关系式:
53.1.0≤|ctmax/ct1|≤4.0
54.1.0≤|ctmax/ct2|≤4.0
55.1.0≤|ctmax/ct3|≤3.0
56.1.0≤|ctmax/ct4|≤3.0
57.1.0≤|ctmax/ct5|≤3.0
58.1.0≤|ctmax/ct6|≤3.0
59.1.0≤|ctmax/ct7|≤3.0
60.其中,ctmax为光学镜头中透镜于光轴上厚度最大值,ct1为第一透镜于光轴上的厚度,ct2为第二透镜于光轴上的厚度,ct3为第三透镜于光轴上的厚度,ct4为第四透镜于光轴上的厚度,ct5为第五透镜于光轴上的厚度,ct6为第六透镜于光轴上的厚度,ct7为第七透镜于光轴上的厚度。
61.本实施方式中,第一透镜于光轴上的厚度为所有透镜中厚度最厚的一个透镜,因此限制第一透镜与其他透镜在光轴上的厚度的比值。可以理解的是,该比值越大,其他透镜的厚度越薄。本实施方式光学镜头中厚度最厚的透镜与其他透镜的厚度的比值满足上述关系式时,有利于减小光学镜头在光轴上的厚度。当然,在其他一些实施方式中,光学镜头中在光轴上厚度最厚的还可以是其他透镜,可以限制该透镜于其他透镜在光轴上的厚度的比
值。当然,在其他实施中,光学镜头中厚度最厚的透镜与其他透镜的厚度的比值范围还可以不限于上述限制。
62.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当光学镜头处于光学总长最大时,光学镜头满足下列关系式:
63.|f1/f2|<1.0
64.|f2/f3|<2.5
65.|f3/f4|<1.6
66.|f4/f5|<3.0
67.|f5/f6|<4.0
68.|f6/f7|<2.0
69.其中,f1为第一透镜的焦距,f2为第二透镜的焦距,f3为第三透镜的焦距,f4为第四透镜的焦距,f5为第五透镜的焦距,f6为第六透镜的焦距,f7为第七透镜的焦距。
70.上述关系式规定了光学镜头处于光学总长最大时,光学镜头的焦距与第四透镜的焦距的比值范围,及相邻透镜之间的焦距的比值范围。本实施方式中,光学镜头处于光学总长最大时,光学镜头的焦距与第四透镜的焦距的比值范围,及相邻透镜之间的焦距的比值范围满足上述关系式时,能够保证光学镜头的成像品质。当然,在其他实施中,光学镜头的焦距与第四透镜的焦距的比值范围,及相邻透镜之间的焦距的比值范围还可以不限于上述限制。
71.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光学镜头满足下列关系式:
72.0.2<|r14/r13|<1.0
73.1.0<|r12/r11|<18.0
74.0.1<|r10/r9|<4.0
75.0.1<|r8/r7|<1.5
76.0.2<|r6/r5|<0.8
77.0.3<|r4/r3|<1.0
78.3.0<|r2/r1|<8.0
79.其中,r1为第一透镜物侧表面的曲率半径,r2为第一透镜像侧表面的曲率半径,r3为第二透镜物侧表面的曲率半径,r4为第二透镜像侧表面的曲率半径,r5为第三透镜物侧表面的曲率半径,r6为第三透镜像侧表面的曲率半径,r7为第四透镜物侧表面的曲率半径,r8为第四透镜像侧表面的曲率半径,r9为第五透镜物侧表面的曲率半径,r10为第五透镜像侧表面的曲率半径,r11为第六透镜物侧表面的曲率半径,r12为第六透镜像侧表面的曲率半径,r13为第七透镜物侧表面的曲率半径,r14为第七透镜像侧表面的曲率半径。
80.上述关系式规定了每个透镜的像侧表面和物侧表面的曲率半径的比值范围,本实施方式中,每个透镜的像侧表面和物侧表面的曲率半径的比值范围满足上述关系式时,光学镜头能够得到更好的成像效果。当然,在其他实施中,每个透镜的像侧表面和物侧表面的曲率半径的比值范围还可以不限于上述限制。
81.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光学镜头还包括光阑,光阑设于任意透镜的物侧或像侧。本实施方式中的光阑用于限制从光学镜头穿过的光束宽度,以减少无关的光线影响,保证光学镜头实现更好的成像效果。当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光阑还可以设于任意透镜的物侧
或像侧。
82.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光阑的光圈值能够在1.0至4.5的范围内调节。本实施方式通过限制光阑的尺寸来调节光圈值的范围,合理配置光学镜头的进光量,以保证光学镜头在不同场景下都有很好的成像效果。
83.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光学镜头的所有透镜中所有表面均为非球面。非球面配置自由度更高,消除像差效果好,进而缩减光学镜头总长度,有利于光学镜头的小型化。
84.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摄像模组。摄像模组包括感光元件、驱动件和上述的光学镜头,感光元件位于光学镜头的像侧并位于光学镜头的成像面,驱动件用于驱动第一透镜组和第二透镜组移动。具有上述光学镜头的摄像模组成像效果好,厚度薄。
85.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电子设备包括图像处理器和上述的摄像模组,图像处理器与摄像模组通信连接,摄像模组用于获取图像数据并将图像数据输入到图像处理器中,图像处理器用于对输出其中的图像数据进行处理。具有上述摄像模组的电子设备成像效果好。
86.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电子设备还包括外壳,摄像模组和图像处理器均收容在外壳内部,外壳上设有通光孔,摄像模组的第一透镜组朝向通光孔,驱动件驱动第一透镜组远离第二透镜组时,第一透镜组能够通过通光孔伸出外壳。具有上述摄像模组的电子设备厚度薄。
附图说明
8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背景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技术实施例或背景技术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进行说明。
88.图1是本技术一种实施方式的电子设备的背面示意图;
89.图2是图1所示结构处于另一种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90.图3是图1所示结构的另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91.图4是图1所示的电子设备的摄像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92.图5是本技术的摄像模组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93.图6a是图4所示的摄像模组处于另一种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94.图6b是图6a所示的摄像模组包括第一镜筒的结构示意图;
95.图6c是图6b所示结构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96.图6d是图6b所示结构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97.图7是图4所示结构的光学镜头的移动示意图;
98.图8是图4所示结构的光学镜头的另一种移动示意图;
99.图9a是图4所示结构的光阑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100.图9b是图4所示的光学镜头的轴向色差示意图;
101.图10是图4所示的光学镜头的场曲和光学畸变示意图;
102.图11是本技术第二实施方式的摄像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103.图12是图11所示的摄像模组处于另一种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104.图13是图11所示结构的光学镜头的移动示意图;
105.图14是图11所示结构的光学镜头的另一种移动示意图;
106.图15是图11所示的光学镜头的轴向色差示意图;
107.图16是图11所示的光学镜头的场曲和光学畸变示意图;
108.图17是本技术第三实施方式的摄像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109.图18是图17所示的摄像模组处于另一种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110.图19是图17所示结构的光学镜头的移动示意图;
111.图20是图17所示结构的光学镜头的另一种移动示意图;
112.图21是图17所示的光学镜头的轴向色差示意图;
113.图22是图17所示的光学镜头的场曲和光学畸变示意图;
114.图23是本技术第四实施方式的摄像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115.图24是图23所示的摄像模组处于另一种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116.图25是图23所示结构的光学镜头的移动示意图;
117.图26是图23所示结构的光学镜头的另一种移动示意图;
118.图27是图23所示的光学镜头的轴向色差示意图;
119.图28是图23所示的光学镜头的场曲和光学畸变示意图;
120.图29是本技术第五实施方式的摄像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121.图30是图29所示的摄像模组处于另一种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122.图31是图29所示结构的光学镜头的移动示意图;
123.图32是图29所示结构的光学镜头的另一种移动示意图;
124.图33是图29所示的光学镜头的轴向色差示意图;
125.图34是图29所示的光学镜头的场曲和光学畸变示意图;
126.图35是本技术第六实施方式的摄像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127.图36是图35所示的摄像模组处于另一种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128.图37是图35所示结构的光学镜头的移动示意图;
129.图38是图35所示结构的光学镜头的另一种移动示意图;
130.图39是图35所示的光学镜头的轴向色差示意图;
131.图40是图35所示的光学镜头的场曲和光学畸变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32.下面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进行描述。
133.为方便理解,下面先对本技术所涉及的技术术语进行解释和描述。
134.焦距(focal length),也称为焦长,指物体通过透镜或透镜组在像方空间形成清晰像时,透镜或透镜组的像方主面到像方焦面在沿光轴方向的距离。
135.光轴,是一条垂直穿过理想镜片中心的光线。与光轴平行的光线射入凸透镜时,理想的凸镜应是所有的光线会聚在镜片后的一点,这个会聚所有光线的一点,即为焦点。
136.光阑(stop),包括孔径光阑(aperture stop)和视场光阑(field stop),其中孔径光阑能限制成像光束宽度,决定光学系统的入瞳直径大小和光束的立体角,影响光学系统的进光量;视场光阑限制物空间能被光学系统成像的视场。
137.光圈值,是镜头的焦距/镜头入瞳直径得出的相对值(相对孔径的倒数)。光圈值愈小,在同一单位时间内的进光量便愈多。光圈值越小,景深越小,拍照的背景内容将会虚化。
138.后焦(back focal length,bfl),光学镜头中最靠近像侧的透镜像侧面顶点到光学镜头的成像面的距离,在无限远对焦状态下后焦最短,一般的,物距越近,后焦越长。
139.正屈折力,也可以称为正屈折力,表示透镜有正的焦距、有会聚光线的效果。
140.负屈折力,也可以称为负屈折力,表示透镜有负的焦距、有发散光线的效果。
141.光学总长(total track length,ttl),指从光学镜头最靠近物侧的透镜的物侧面至成像面的总长度,是形成相机高度的主要因素。
142.色散系数,即阿贝数,用以表示透明介质色散能力的指数。一般来说,介质的折射率越大,阿贝数越小,色散越严重;反之,介质的折射率越小,阿贝数越大,色散越轻微。
143.物侧,以透镜为界,待成像景物所在的一侧为物侧。
144.像侧,以透镜为界,待成像景物的图像所在的一侧为像侧。
145.物侧面,透镜靠近物侧的表面称为物侧面。
146.像侧面,透镜靠近像侧的表面称为像侧面。
147.以透镜为界,被摄物体所在的一侧为物侧,透镜靠近物侧的表面可以称为物侧面;以透镜为界,被摄物体的图像所在的一侧为像侧,透镜靠近像侧的表面可以称为像侧面。
148.轴向色差(axial chromatic aberration),由于光学材料的色散特性,不同波长光的放大倍数存在差异,沿着水平光轴聚焦在不同的点,轴向色差会导致焦点位置前后的颜色模糊。
149.场曲(field curvature),垂直于主光轴的物平面上发出的光经透镜成像后,无法将整个图像聚焦在垂直于光轴的单个平面上,即清晰的最佳实像面不是平面而是一个曲面。
150.畸变(distortion),也称为失真,光学系统对物体所成的像相对于物体本身而言的失真程度。不同视场的主光线通过光学系统后与高斯像面的交点高度不等于理想像高,两者之差就是光学畸变(optical distortion)。光学畸变改变轴外物点在理想面上的成像位置,使像的形状产生失真,但不影响像的清晰度。
151.在本技术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可拆卸地连接,也可以是不可拆卸地连接;可以是直接连接,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连接。本技术实施例中所提到的方位用语,例如,“上”、“左”、“右”、“内”、“外”等,仅是参考附图的方向,因此,使用的方位用语是为了更好、更清楚地说明及理解本技术实施例,而不是指示或暗指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实施例的限制。“多个”是指至少两个。
152.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相关发明,而非对该发明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发明相关的部分。
153.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
154.本技术提供一种电子设备,电子设备可以为手机、平板电脑、手提电脑、摄像机、录像机、照相机、智能电视、网络监控设备、体感游戏机、行车记录仪、倒车显影装置、穿戴式电子设备、小型无人机或其他形态的具有拍照或摄像功能的设备。其中,该电子设备包括有至少一个光学镜头。
155.请参阅图1,图1是本技术一种实施方式的电子设备100的背面示意图。本实施方式中,电子设备100为手机。本技术实施方式以电子设备100为手机为例进行描述。
156.为了便于描述,定义电子设备100的宽度方向为x轴。电子设备100的长度方向为y轴。电子设备100的厚度方向为z轴。可以理解的是,电子设备100的坐标系设置可以根据具体实际需要灵活设置。
157.电子设备100包括摄像模组1、图像处理器2及外壳3,摄像模组1和图像处理器2均收容在外壳3内部,外壳3上设有通光孔31,摄像模组1的入光侧与外壳3的通光孔31相对设置。摄像模组1摄像时,摄像模组1能够部分通过通光孔31伸出外壳3。图像处理器2与摄像模组1通信连接,摄像模组1用于获取图像数据并将图像数据输入到图像处理器2中,图像处理器2用于对输出其中的图像数据进行处理。
158.其中,摄像模组1与图像处理器2的通信连接可以包括通过走线等电连接方式进行数据传输,也可以通过耦合等方式实现数据传输。可以理解的是,摄像模组1与图像处理器2还可以通过其它能够实现数据传输的方式实现通信连接。
159.请参阅图1和图2,图2是图1所示结构处于另一种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图1中电子设备的摄像模组处于非工作状态,图2中的电子设备的摄像模组处于工作状态。
160.当在电子设备100中应用摄像模组1时,摄像模组1若处于非工作状态,摄像模组1的全部部件均位于电子设备100中,且部件和部件之间处于紧凑状态,也就是说,摄像模组1的部件与部件之间的距离间隔很小,摄像模组1在z轴方向的厚度减小,以保证摄像模组1占用的电子设备100的内部空间足够小。
161.摄像模组1若处于工作状态,摄像模组1的部件和部件之间展开,摄像模组1能够部分通过通光孔31伸出外壳3,以使摄像模组1达到成像标准,从而实现物像共轭关系,摄像模组1能够对物像进行拍摄。也就是说,摄像模组1展开后展开的部分伸出外壳3外部,电子设备100内部不需要预留摄像模组1展开后需要的空间。
162.可以理解的是,摄像模组1在不成像时,处于压缩状态并收容于电子设备100内部,在成像时,部分伸出电子设备100的外壳3。也就是说,摄像模组1占用电子设备100的空间为摄像模组1压缩时的体积,而不是摄像模组1展开时的体积,有效减少摄像模组1在电子设备100内占用的空间,节约电子设备100的内部空间,实现电子设备100的薄型化。
163.图像处理器2的功能是通过一系列复杂的数学算法运算,对数字图像信号进行优化处理,最后把处理后的信号传到显示器上。图像处理器2可以是单独的图像处理芯片或数字信号处理芯片(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dsp),它的作用是将摄像模组1的感光元件获得的数据及时快速地传递给中央处理器并刷新感光元件,因此dsp芯片的好坏,直接影响画面品质(比如色彩饱和度,清晰度等)。图像处理器2还可以集成于其他芯片(如中央处理芯片)中。
164.图1所示实施方式中,摄像模组1设于电子设备100的背面,为电子设备100的后置镜头。可以理解的是,一些实施方式中,摄像模组1还可设于电子设备100的正面,作为电子设备100的前置镜头。前置镜头及后置镜头均可以用于自拍,也可以用于拍摄者拍摄其他对象。
165.一些实施方式中,摄像模组1有多个。不同的摄像模组1的作用可以不同,从而能够满足于不同的拍摄场景。例如,一些实施方式中,多个摄像模组1中包括变焦摄像模组或定
焦摄像模组,以分别实现变焦拍摄及定焦拍摄的作用。图1所示实施方式中,电子设备100的背面有一个摄像模组,摄像模组1为定焦摄像模组。一些实施方式中,电子设备的背面有多个摄像模组,多个不同的摄像模组可以均与图像处理器2进行通信连接,以通过图像处理器2实现对各摄像模组1拍摄得到的图像数据进行处理。
166.应理解,图1所示实施方式的电子设备100的摄像模组1的安装位置仅仅是示意性的。在一些其他的实施方式中,摄像模组1也可以安装于手机上的其他位置,例如摄像模组1可以安装于手机背面的上部中间或右上角。或者,摄像模组1还可以不设置在手机主体上,而设置在相对手机可移动或转动的部件上,例如该部件可以从手机主体上外伸、收回或旋转等,本技术对摄像模组1的安装位置不做任何限定。
167.请参阅图3,一些实施方式中,电子设备100还可以包括模数转换器4(也可称为a/d转换器)。模数转换器4连接于摄像模组1与图像处理器2之间。模数转换器4用于将摄像模组1产生的信号转换为数字图像信号并传输至图像处理器2,再通过图像处理器2对数字图像信号进行处理,最终通过显示屏或者显示器进行图像或者影像显示。
168.一些实施方式中,电子设备100还可以包括存储器5,存储器5与图像处理器2通信连接,图像处理器2对图像数字信号加工处理以后再将图像传输至存储器5中,以便于在后续需要查看图像时能够随时从存储中查找图像并在显示屏上进行显示。一些实施方式中,图像处理器2还会对处理后的图像数字信号进行压缩,再存储至存储器5中,以节约存储器5空间。需要说明的是,图3仅为本技术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其中所示的摄像模组1、图像处理器2、模数转换器4、存储器5的位置结构等均仅为示意。
169.请参阅图2和图4,图4是图1所示的电子设备的摄像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170.摄像模组1包括光学镜头10、感光元件20、驱动件(图未示出)和壳体(图未示出)。壳体包括通孔和收容空间,通孔与收容空间连通,通孔与外壳3的通光孔31相对设置,驱动件、感光元件20和光学镜头10均收容于收容空间内。感光元件20位于光学镜头10的像侧并位于光学镜头10的成像面,驱动件用于驱动光学镜头10中的部件以实现对焦,光学镜头10的入光侧朝向通孔设置。摄像模组1工作时,光学镜头10能部分通过通孔伸出收容空间,进而通过通光孔31伸出外壳3。当摄像模组1工作时,待成像景物通过光学镜头10后在感光元件20上成像。
171.具体的,如图5所示,摄像模组1的工作原理为:被摄景物反射的光线l通过光学镜头10生成光学图像投射到感光元件20的表面,感光元件20将光学图像转为电信号即模拟图像信号s1并将转换得到的模拟图像信号s1传输至模数转换器4,以通过模数转换器4转换为数字图像信号s2给图像处理器2。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摄像模组1还可以不具有壳体,感光元件20固定在支架或其他结构上。
172.如图1和图6a,当摄像模组1不工作时(或处于非工作状态时),摄像模组1的整个光学镜头10位于电子设备100中,且光学镜头10的部件和部件之间处于紧凑状态,也就是说,光学镜头10的部件与部件之间的距离间隔很小,以保证摄像模组1占用的电子设备100的内部空间足够小。
173.如图2和图4,当摄像模组1工作时(处于工作状态时),光学镜头10的部件和部件之间展开,能够部分伸出收容空间,进而通过通光孔31伸出外壳3,以使摄像模组1达到成像标准,从而实现物像共轭关系,摄像模组1能够对物像进行拍摄。也就是说,光学镜头10展开后
展开的部分伸出外壳3外部,电子设备100内部不需要预留光学镜头10展开后需要的空间,节约电子设备100的内部空间,实现包括该摄像模组1的电子设备100的薄型化。
174.具体的,摄像模组1还可以包括线路板,感光元件20通过键合或者贴片等方式固定于线路板上,并将模数转换器4、图像处理器2、存储器5等也键合或者贴片等方式固定于线路板上,从而通过线路板实现感光元件20、模数转换器4、图像处理器2、存储器5等之间的通信连接。线路板可以是柔性电路板(flexible printed circuit,fpc)或印刷电路板(printed circuit board,pcb),用于传输电信号,其中,fpc可以是单面柔性板、双面柔性板、多层柔性板、刚柔性板或混合结构的柔性电路板等。
175.感光元件20是一种半导体芯片,表面包含有几十万到几百万的光电二极管,受到光照射时,会产生电荷,通过模数转换器4芯片转换成数字信号。感光元件20可以是电荷耦合元件(charge coupled device,ccd),也可以是互补金属氧化物导体器件(complementary metal-oxide semiconductor,cmos)。ccd使用一种高感光度的半导体材料制成,能把光线转变成电荷,通过模数转换器芯片转换成数字信号。ccd由许多感光单位组成,通常以百万像素为单位。当ccd表面受到光线照射时,每个感光单位会将电荷反映在组元上,所有的感光单位所产生的信号加在一起,就构成了一幅完整的画面。cmos主要是利用硅和锗这两种元素所做成的半导体,使其在cmos上共存着带n(带负电)和p(带正电)级的半导体,这两个互补效应所产生的电流即可被处理芯片纪录和解读成影像。
176.本实施方式中,感光元件20的感光靶面为超大靶面,也就是说,本技术中的感光元件20可以理解为直接采用单反相机的感光元件。感光元件20的感光靶面为超大靶面有利于提高摄像模组的成像清晰度,全面提升电子设备(如手机)的成像质量,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将单反装进手机”,直接把手机摄影提升到单反摄影的高度,颠覆目前的手机摄影概念。
177.可以理解的是,超大靶面的感光元件会导致光学镜头的厚度增加,本技术通过限制光学镜头10在不工作时,压缩至紧凑状态,减少其在z轴方向的厚度,保证摄像模组1占用的电子设备100的内部空间足够小。光学镜头10在工作时,能够部分伸出电子设备100的外壳3,不占用电子设备100的内部空间,以避免由于采用超大靶面的感光元件导致的光学镜头的厚度增加,影响电子设备100的薄型化的问题。
178.当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感光元件20的感光靶面也可以是尺寸较小的靶面,摄像模组1可以根据需要选择不同尺寸靶面的感光元件。
179.驱动件可以包括第一驱动部和第二驱动部。第一驱动部和第二驱动部分别用于驱动光学镜头10的相关元件,以实现光学镜头10(或摄像模组1)的压缩和展开。第一驱动部和第二驱动部均分别包括一个或者多个驱动部,能够通过第一驱动部和第二驱动部的驱动部分别驱动光学镜头10的相关元件进行对焦和/或光学防抖。第一驱动部和第二驱动部分别驱动光学镜头10的相关元件进行对焦时,第一驱动部和第二驱动部分别驱动光学镜头10的相关元件之间进行相对移动从而实现对焦。第一驱动部和第二驱动部分别驱动光学镜头10的相关元件进行防抖时,通过驱动光学镜头10的相关元件相对感光元件20移动或者转动,和/或驱动光学镜头10的相关元件相对移动或者转动,以实现光学防抖。其中,第一驱动部和第二驱动部可以为马达、电机等驱动结构。
180.如图4,摄像模组1还可以包括红外滤光片30,红外滤光片30可以固定于线路板上,并位于光学镜头10与感光元件20之间。经光学镜头10的光线照射至红外滤光片30上,并经
红外滤光片30传输至感光元件20。红外滤光片30可以消除投射到感光元件20上的不必要的光线,防止感光元件20产生伪色或波纹,以提高其有效分辨率和彩色还原性。一些实施方式中,红外滤光片30也可以固定于光学镜头10朝向像侧的一端上。对于摄像模组1包括的其他元件在此不再一一详述。
181.当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光学镜头10靠近成像面一侧还可以设置一片成像修正元件,以达到修正影像的效果(像弯曲等)。
182.可以理解的是,如图6a,光学镜头10不工作时(或处于非工作状态时),光学镜头10的部件和部件压缩,且靠近红外滤光片30,使得摄像模组1更加紧凑,减小摄像模组1在z轴方向的厚度,更利于电子设备的薄型化。如图4,光学镜头10工作时(或处于工作状态时),光学镜头10的部件和部件之间展开,同时光学镜头10与红外滤光片30之间也展开,从而摄像模组1达到摄像要求。
183.请参阅图4,光学镜头10影响成像质量和成像效果,其主要利用透镜的折射原理进行成像,即景物光线通过光学镜头10在成像面上形成清晰的影像,并通过位于成像面上的感光元件20记录景物的影像。其中,成像面是指景物经过光学镜头10进行成像后的成像所在的平面。光学镜头10包括自物侧至像侧依次排列的多个透镜组,每个透镜组包括有至少一片透镜,通过各透镜组中透镜的配合形成具有较佳成像效果的影像。其中,物侧是指被摄景物所在侧,像侧是指成像平面所在侧。
184.本技术中,光学镜头10为定焦镜头。当摄像模组1工作时,相应的使光学镜头10相对感光元件20进行移动至设定的焦距,能够保证光学镜头10能够较好的成像。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光学镜头还可以是变焦镜头。
185.请参阅图4,本技术一些实施方式中,本技术的光学镜头10包括自物侧至像侧依次排列的第一透镜组g1和第二透镜组g2,第一透镜组g1和第二透镜组g2均包括至少一片透镜。各透镜组内的各透镜沿光轴a设置,第一透镜组g1和第二透镜组g2均能沿光学镜头10的光轴a移动。每片透镜包括朝向物侧的物侧面以及朝向像侧的像侧面。具体的,第一透镜组g1和第二透镜组g2同轴设置,第一透镜组g1远离第二透镜组g2的一侧并朝向通孔设置,第二透镜组g2的像侧朝向感光元件20。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光学镜头还可以包括多个透镜组,多个透镜组的透镜组之间可以同轴或不同轴设置。
186.摄像模组1工作时,第一透镜组g1通过通光孔31伸出外壳3,第一透镜组g1和第二透镜组g2形成第一间距,电子设备100外界的光线依次穿过第一透镜组g1和第二透镜组g2,最后被感光元件20接收。在不同物距下,第一透镜组g1和第二透镜组g2的相对距离(第一间距)不变,第一透镜组g1和第二透镜组g2根据不同物距进行对焦,即物距不同,第一透镜组g1和第二透镜组g2与成像面(感光元件20)之间的距离也不同。可以理解的是,本技术的各片透镜均为具有正屈折力或负屈折力的透镜。
187.本技术实施方式中,如图6a,当光学镜头10不工作时,第一透镜组g1和第二透镜组g2能够分别通过第一驱动部和第二驱动部移动实现摄像模组1处于紧凑状态,第一透镜组g1和第二透镜组g2之间的间距小于第一间距,以使摄像模组1占用外壳3内部空间的足够小。可以理解的是,第一透镜组g1和第二透镜组g2之间处于紧凑状态时,第一透镜组g1和第二透镜组g2之间的间隔达到足够小,光学镜头10不能达到成像标准。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当光学镜头10非工作状态时,第二透镜组g2和感光元件20之间的距离也可以缩小到最小,有
效实现电子设备的小型化。
188.如图4,当光学镜头10工作时,第一透镜组g1和第二透镜组g2能够分别通过第一驱动部和第二驱动部进行移动展开,第一驱动部带动第一透镜组g1依次通过通孔、通光孔31伸出外壳3(图2),以使光学镜头10达到成像标准,从而光学镜头10实现物像共轭关系。
189.也就是说,光学镜头10展开后第一透镜组g1伸出外壳3外部,电子设备100内部不需要预留光学镜头10展开后需要的空间,节约电子设备100的内部空间,实现包括该摄像模组1的电子设备100的薄型化。
190.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当光学镜头10工作时,第一透镜组g1和第二透镜组g2也可以都伸出外壳3。或者,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透镜组g1和第二透镜组g2之间处于紧凑状态时,第一透镜组g1和第二透镜组g2之间的间隔小,但是光学镜头10也可以达到成像标准。
191.可以理解的是,本技术通过限制第一透镜组g1和第二透镜组g2均能沿光学镜头10的光轴a移动,以在光学镜头10不工作时,实现第一透镜组g1和第二透镜组g2之间的压缩,使得整个光学镜头10均收容于电子设备100内,在光学镜头工作时,使第一透镜组g1伸出电子设备100,不占用电子设备100的空间。通过这种压缩方式来实现光学镜头的小型化,相对于通过使用更高折射率的透镜更易实现,相对于极限减薄透镜的厚度技术风险更小,相对于采用多个小靶面的感光元件,保证了光学镜头的进光量和集成度。
192.本技术一些实施方式中,如图6b,光学镜头10包括第一镜筒40和第二镜筒(图未示),第一透镜组g1的透镜连接固定于第一镜筒40,第二透镜组g2的透镜连接固定在第二镜筒。第一镜筒40和第二镜筒用于分别固定第一透镜组g1和第二透镜组g2,以保持第一透镜组g1和第二透镜组g2稳定固定于摄像模组1的壳体内。
193.本实施方式中,第一透镜组g1部分凸出第一镜筒40位于第一透镜组g1的像侧的一侧。也就是说,第一透镜组g1位于像侧的一侧并未完全或并未收容于第一镜筒40中,以便于第一透镜组g1在靠近第二透镜组g2时,固定第一透镜组g1的第一镜筒40不会妨碍第一透镜组g1靠近且接触第二透镜组g2,以减小光学镜头占用电子设备的空间,更利于实现电子设备的小型化。当然,第二透镜组g2也可以部分凸出第二镜筒位于第二透镜组g2的物侧的一侧。以便于第二镜筒不会妨碍第二透镜组g2靠近且接触第一透镜组g1。
194.示例的,第一透镜组g1靠近第二透镜组g2的透镜t可以通过螺接固定于第一镜筒40,即该透镜t包括外螺纹,第一镜筒40靠近像侧的端部设有内螺纹,透镜t的外螺纹与第一镜筒40的内螺纹配合,以使该透镜t稳定的固定至第一镜筒40的基础上,第一镜筒40在光轴方向上的长度能够做的足够小,以避免妨碍第一透镜组g1靠近且接触第二透镜组g2。
195.当然,如图6c所示,该透镜t还可以通过胶体50粘接固定于第一镜筒40位于像侧的端部处,以使该透镜t在保证稳定固定至第一镜筒40的情况下,第一镜筒40在光轴方向上的长度能够做的足够小,以避免妨碍第一透镜组g1靠近且接触第二透镜组g2。
196.如图6d所示,该透镜t还可以通过胶体50粘接固定于第一镜筒40位于像侧的端面,以使该透镜t在保证稳定固定至第一镜筒40的情况下,第一镜筒40在光轴方向上的长度能够做的更小,更有效避免第一镜筒40妨碍第一透镜组g1靠近且接触第二透镜组g2。当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第一透镜组g1靠近第二透镜组g2的透镜t与第一镜筒40的固定方式不限于上述描述。或者,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第一透镜组靠近第二透镜组的透镜和第二透镜组靠近第一透镜组的透镜之间的形状匹配,以使减少第一透镜组和第二透镜组之间的间距。例
如,第一透镜组靠近第二透镜组的透镜的像侧表面为凹表面(或凸表面),第二透镜组靠近第一透镜组的透镜的物侧为凸表面(或凹表面)。
197.可以理解的是,第二透镜组g2最靠近第一透镜组的透镜与第二镜筒的固定方式可以与第一透镜组g1靠近第二透镜组g2的透镜t和第一镜筒40的固定方式相同,不再赘述。
198.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驱动部包括第一马达、第二马达以及转动件。第一镜筒位于转动件内部,第一镜筒的外周设有外螺纹,转动件包括内螺纹,第一镜筒的外螺纹与转动件的内螺纹配合,以使第一镜筒转动连接于转动件内。第一马达用于驱动转动件转动,转动件转动带动第一镜筒在转动件的轴向移动,以使第一透镜组g1靠近或远离第二透镜组g2。第二马达用于驱动第一透镜组g1调焦。也就是说,第一马达和第二马达配合以提高光学镜头10的成像质量。当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第一驱动部不仅仅为上述描述的结构,还可以是其他结构,只要能驱动第一镜筒远离或靠近第二透镜组g2即可。
199.一些实施方式中,光学镜头还包括滑杆,滑杆可以贯穿第一镜筒,从而使得转动件在带动第一镜筒远离或靠近第二透镜组g2的过程中,第一镜筒沿滑杆滑动,能避免第一镜筒在移动过程中发生偏移。滑杆的数量可以为一个或多个。
200.具体的,第一驱动部与第一镜筒连接用于驱动位于第一镜筒内的第一透镜组g1移动,第二驱动部与第二镜筒连接,用于驱动位于第二镜筒中的第二透镜组g2移动。第一驱动部和第二驱动部根据需要分别调节第一透镜组g1和第二透镜组g2的位置,以使光学镜头10处于工作或不工作状态。
201.第一驱动部和第二驱动部分别驱动第一透镜组g1和第二透镜组g2进行对焦时,第一驱动部和第二驱动部分别驱动第一透镜组g1和第二透镜组g2之间进行相对移动从而实现对焦。第一驱动部和第二驱动部分别驱动第一透镜组g1和第二透镜组g2进行防抖时,通过驱动第一透镜组g1和第二透镜组g2相对感光元件20移动或者转动,和/或驱动第一透镜组g1和第二透镜组g2相对移动或者转动,以实现光学防抖。
202.请参阅图7和图8,光学镜头10工作时,第一透镜组g1和第二透镜组g2分别沿光轴a移动。具体的,举例来说,当光学镜头10从非工作状态变为工作状态时,即光学镜头10由紧凑状态变为展开状态时,第一透镜组g1向物侧移动,并依次通过通孔和通光孔31伸出外壳3,第一透镜组g1和第二透镜组g2之间距离变大至第一间距,然后第一透镜组g1和第二透镜组g2同时向物侧移动至目标成像位置。当光学镜头10处于工作状态时,第一透镜组g1和第二透镜组g2保持可成像的设计间距(第一间距),在不同物距进行对焦时,两透镜组的相对距离(第一间距)保持不变,同时进行前后移动到最佳位置与成像面(感光元件20)进行对焦。当光学镜头10从工作状态时变为非工作状态时,第一透镜组g1朝向第二透镜组g2移动,紧挨第二透镜组g2,第二透镜组g2可以朝向感光元件20移动,以使摄像模组1压缩并收容于壳体内部,保证摄像模组1占用电子设备100的内部体积足够小,有利于实现电子设备100的薄型化。当然,其他实施例中,第一透镜组g1和第二透镜组g2还可以一开始就同时朝向物侧运动。或者,仅第一透镜组g1朝向物侧运动,第二透镜组g2也可以根据需要保持不动。
203.本技术一些实施方式中,当光学镜头10处于非工作状态时,光学镜头10满足下列关系式:
204.0.00mm≤tv≤10.00mm
205.其中,tv为第一透镜组g1最像侧的透镜表面和第二透镜组g2最物侧的透镜表面之
间的距离。
206.可以理解的是,当光学镜头10处于非工作状态时,光学镜头10均收容在电子设备100内部,通过将光学镜头10的第一透镜组g1最像侧的透镜表面和第二透镜组g2最物侧的透镜表面之间的距离限制在0.00mm至10mm之间(包括0.00mm和10mm),以使光学镜头10在处于非工作状态,第一透镜组g1和第二透镜组g2之间无间隔或间隔很小,以减小光学镜头10占用电子设备100的空间,有利于实现电子设备100的小型化。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透镜组g1最像侧的透镜表面和第二透镜组g2最物侧的透镜表面之间的距离还可以不限于上述限制。
207.本技术一些实施方式中,当光学镜头处于非工作状态时,光学镜头满足下列关系式:
208.0.15mm≤tv≤10.0mm。通过将光学镜头的第一透镜组和第二透镜组之间的间距(第一透镜组最像侧的透镜表面和第二透镜组最物侧的透镜表面之间的距离)限制在0.15mm至10.0mm之间(包括0.15mm和10.0mm),以使光学镜头在处于非工作状态,第一透镜组和第二透镜组之间间隔很小,以减小光学镜头占用电子设备的空间,有利于实现电子设备的小型化。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透镜组最像侧的透镜表面和第二透镜组最物侧的透镜表面之间的距离还可以不限于上述限制。
209.本技术一些实施方式中,当光学镜头处于非工作状态时,光学镜头满足下列关系式:
210.0.00mm≤tv≤0.10mm。
211.通过将光学镜头的第一透镜组和第二透镜组之间的间距(第一透镜组最像侧的透镜表面和第二透镜组最物侧的透镜表面之间的距离)限制在0.00mm至0.1mm之间(包括0.00mm和0.1mm),以使光学镜头在处于非工作状态,第一透镜组和第二透镜组之间无间隔或间隔很小,以减小光学镜头占用电子设备的空间,有利于实现电子设备的小型化。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透镜组最像侧的透镜表面和第二透镜组最物侧的透镜表面之间的距离还可以不限于上述限制。
212.本技术一些实施方式中,光学镜头10满足下列关系式:
213.1.0≤ttlmax/ttlmin≤10.0
214.其中,ttl为光学镜头10的光学总长,ttlmax为光学总长的最大值,ttlmin为光学总长的最小值。
215.可以理解的是,ttlmax为光学镜头10处于工作状态(展开)时的光学总长,ttlmin为光学镜头10处于非工作状态(压缩)时的光学总长,ttlmax/ttlmin即为光学镜头10处于工作状态时的光学总长与光学镜头10处于非工作状态的光学总长的比值,比值越大,说明光学镜头10在非工作状态压缩得越紧凑,通过将ttlmax/ttlmin限制在1至10的范围内(包括1和10),以保证光学镜头10占用电子设备100的空间足够小,有利于实现电子设备100的小型化。当然,在其他实施中,ttlmax/ttlmin的比值还可以不限于上述限制。
216.本技术一些实施方式中,光学镜头10满足下列关系式:
217.0.60≤ttlmax/(2*imgh)≤10
218.其中,imgh为光学镜头10的成像面的有效像素区域的对角线半长度。
219.本实施方式通过限制ttlmax/(2*imgh)在0.60至10的范围内(包括0.60和10),以
保证光学镜头10占用电子设备100的空间足够小,有利于实现电子设备100的小型化。当然,在其他实施中,ttlmax/(2*imgh)的比值还可以不限于上述限制。
220.本技术一些实施方式中,光学镜头10满足下列关系式:
221.0.30≤ttlmin/(2*imgh)≤0.60。
222.本实施方式通过限制ttlmin/(2*imgh)在0.30至0.60的范围内(包括0.30和0.60),以保证光学镜头10占用电子设备100的空间足够小,有利于实现电子设备100的小型化。当然,在其他实施中,ttlmin/(2*imgh)的比值还可以不限于上述限制。
223.本技术一些实施方式中,光学镜头10满足下列关系式:
224.2.0≤ttlmax2/(imgh*epd)≤20
225.其中,epd为光学镜头10的透镜组的入射瞳直径。
226.本实施方式通过限制ttlmax2/(imgh*epd)在2.0至20的范围内(包括2.0和20),可以实现光学镜头10在z轴上的厚度尽量薄,光圈最大,提高光学镜头10的成像质量。当然,在其他实施中,ttlmax2/(imgh*epd)的比值还可以不限于上述限制。
227.本技术一些实施方式中,光学镜头10满足下列关系式:
228.1.0≤ttlmin2/(imgh*epd)≤2.0。
229.本实施方式通过限制ttl min2/(imgh*epd)在1.0至2.0的范围内(包括1.0和2.0),可以实现光学镜头10在z轴上的厚度尽量薄,光圈最大,提高光学镜头10的成像质量。当然,在其他实施中,ttlmin2/(imgh*epd)的比值还可以不限于上述限制。
230.本技术一些实施方式中,当光学镜头10处于光学总长最大时,光学镜头10满足下列关系式:
231.1.0≤efl/epd≤5.0
232.其中,efl为光学镜头10的焦距,epd为光学镜头10的透镜组的入射瞳直径。
233.上述关系式规定了光学镜头10的焦距与透镜组的入射瞳直径的比值范围,本实施方式中,光学镜头10的焦距与透镜组的入射瞳直径的比值范围满足上述关系式时,光学镜头10能够得到更好的成像效果。当然,在其他实施中,光学镜头10的焦距与透镜组的入射瞳直径的比值范围还可以不限于上述限制。
234.本技术一些实施方式中,光学镜头满足下列关系式:
235.0.5<|fg2/fg1|<5.0
236.其中,fg1为第一透镜组的焦距,fg2为第二透镜组的焦距。
237.上述关系式规定了光学镜头10的第二透镜组g2与第一透镜组g1的焦距比值范围,本实施方式中,光学镜头10的第二透镜组g2与第一透镜组g1的焦距比值范围满足上述关系式时,保证整个光学镜头10的焦距,且能保证光学镜头10的光学性能,以使光学镜头10得到更好的成像效果。当然,在其他实施中,第二透镜组g2与第一透镜组g1的焦距比值范围还可以不限于上述限制。
238.本技术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透镜组g1包括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和第四透镜,第二透镜组g2包括第五透镜、第六透镜和第七透镜;或者,第一透镜组g1包括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第五透镜和第六透镜,第二透镜组g2包括第七透镜。
239.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透镜组g1的透镜数量还可以是除四个和六个以外的其他数量,第二透镜组g2的数量可以是除一个或三个以外的其他数量。
240.本技术一些实施方式中,光学镜头10满足下列关系式:
241.1.65≤nmax<1.85
242.1.40≤nmin<1.58
243.其中,nmax为光学镜头10所有透镜中最大折射率,nmin为光学镜头10所有透镜中最小折射率。
244.本实施方式通过限制光学镜头10的透镜的最大折射率和最小折射率,当光学镜头10的透镜的最大折射率和最小折射率满足上述关系式时,保证透镜可以采用的材质足够宽泛,例如透镜可以采用玻璃材质,也可以采用树脂材质或其他材质。通过对透镜进行不同材质的合理配置,有利于实现光学镜头10的小型化,实现电子设备100的薄型化。当然,在其他实施中,nmax和nmin的范围还可以不限于上述限制。
245.本技术一些实施方式中,光学镜头10满足下列关系式:
246.vmin》15,vmax《100
247.其中,vmin为光学镜头10所有透镜中最小色散系数,vmax为光学镜头10所有透镜中最大色散系数。
248.本实施方式通过对光学镜头10的所有透镜的色散系数进行限定,当光学镜头10的所有透镜的色散系数满足上述关系式时,能够有效提高光学镜头10消除色差的能力,提升光学镜头10的成像品质。当然,在其他实施中,vmin和vmax的范围还可以不限于上述限制。
249.本技术一些实施方式中,光学镜头10满足下列关系式:
250.1.0≤|ctmax/ct1|≤4.0
251.1.0≤|ctmax/ct2|≤4.0
252.1.0≤|ctmax/ct3|≤3.0
253.1.0≤|ctmax/ct4|≤3.0
254.1.0≤|ctmax/ct5|≤3.0
255.1.0≤|ctmax/ct6|≤3.0
256.1.0≤|ctmax/ct7|≤3.0
257.其中,ctmax为光学镜头中透镜于光轴上厚度最大值,ct1为第一透镜于光轴上的厚度,ct2为第二透镜于光轴上的厚度,ct3为第三透镜于光轴上的厚度,ct4为第四透镜于光轴上的厚度,ct5为第五透镜于光轴上的厚度,ct6为第六透镜于光轴上的厚度,ct7为第七透镜于光轴上的厚度。
258.本实施方式中,第一透镜于光轴上的厚度为所有透镜中厚度最厚的一个透镜,因此限制第一透镜与其他透镜在光轴上的厚度的比值。可以理解的是,该比值越大,其他透镜的厚度越薄。本实施方式光学镜头10中厚度最厚的透镜与其他透镜的厚度的比值满足上述关系式时,有利于减小光学镜头10在光轴上的厚度。当然,在其他一些实施方式中,光学镜头10中在光轴上厚度最厚的还可以是其他透镜,可以限制该透镜于其他透镜在光轴上的厚度的比值。当然,在其他实施中,光学镜头10中厚度最厚的透镜与其他透镜的厚度的比值范围还可以不限于上述限制。
259.本技术一些实施方式中,当光学镜头10处于光学总长最大时,光学镜头10满足下列关系式:
260.|f1/f2|<1.0
261.|f2/f3|<2.5
262.|f3/f4|<1.6
263.|f4/f5|<25
264.|f5/f6|<4.0
265.|f6/f7|<2.0
266.其中,f1为第一透镜的焦距,f2为第二透镜的焦距,f3为第三透镜的焦距,f4为第四透镜的焦距,f5为第五透镜的焦距,f6为第六透镜的焦距,f7为第七透镜的焦距。
267.上述关系式规定了光学镜头10处于光学总长最大时,光学镜头10的焦距与第四透镜的焦距的比值范围,及相邻透镜之间的焦距的比值范围。本实施方式中,光学镜头10处于光学总长最大时,光学镜头10的焦距与第四透镜的焦距的比值范围,及相邻透镜之间的焦距的比值范围满足上述关系式时,能够保证光学镜头10的成像品质。当然,在其他实施中,光学镜头10的焦距与第四透镜的焦距的比值范围,及相邻透镜之间的焦距的比值范围还可以不限于上述限制。
268.本技术一些实施方式中,光学镜头10满足下列关系式:
269.0.3<|r14/r13|<1.0
270.1.0<|r12/r11|<18.0
271.0.1<|r10/r9|<4.0
272.0.1<|r8/r7|<1.5
273.0.2<|r6/r5|<0.8
274.0.3<|r4/r3|<1.0
275.3.0<|r2/r1|<8.0
276.其中,r1为第一透镜物侧表面的曲率半径,r2为第一透镜像侧表面的曲率半径,r3为第二透镜物侧表面的曲率半径,r4为第二透镜像侧表面的曲率半径,r5为第三透镜物侧表面的曲率半径,r6为第三透镜像侧表面的曲率半径,r7为第四透镜物侧表面的曲率半径,r8为第四透镜像侧表面的曲率半径,r9为第五透镜物侧表面的曲率半径,r10为第五透镜像侧表面的曲率半径,r11为第六透镜物侧表面的曲率半径,r12为第六透镜像侧表面的曲率半径,r13为第七透镜物侧表面的曲率半径,r14为第七透镜像侧表面的曲率半径。
277.上述关系式规定了每个透镜的像侧表面和物侧表面的曲率半径的比值范围,本实施方式中,每个透镜的像侧表面和物侧表面的曲率半径的比值范围满足上述关系式时,光学镜头10能够得到更好的成像效果。当然,在其他实施中,每个透镜的像侧表面和物侧表面的曲率半径的比值范围还可以不限于上述限制。
278.本技术一些实施方式中,如图4和图9a,光学镜头10还可以包括光阑sto,光阑sto设于第一透镜的物侧。本实施方式中的光阑sto用于限制从光学镜头穿过的光束宽度,以减少无关的光线影响,保证光学镜头10实现更好的成像效果。当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光阑还可以设于任意透镜的物侧或像侧。
279.本技术一些实施方式中,光阑sto为可变光圈,光阑sto的光圈值能够在1.0至4.5的范围内调节。本实施方式通过限制光阑sto的尺寸来调节光圈值的范围,合理配置光学镜头的进光量,以保证光学镜头10在不同场景下都有很好的成像效果。
280.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中,各透镜的像侧面及物侧面均为非球面,且各透镜像侧
面及物侧面满足公式:
[0281][0282]
其中,z:非球面上距离光轴为r的点,其与相切于非球面光轴上交点切面的相对距离;
[0283]
r:非球面曲线上的点与光轴的垂直距离;
[0284]
c:曲率;
[0285]
k:锥面系数;
[0286]
ɑi为第i阶非球面系数。
[0287]
通过上述关系式,以得到不同的非球面的透镜,使得不同的透镜能够实现不同的光学效果,从而通过各不同的非球面透镜的配合实现良好的拍摄效果。非球面配置自由度更高,消除像差效果好,进而缩减光学镜头10总长度,有利于光学镜头10的小型化。
[0288]
根据本技术一些实施方式中给定的关系式和范围,通过各透镜组中各透镜的配置方式和具有特定光学设计的透镜的组合,使得光学镜头10具有较好的成像效果,同时实现电子设备100的薄型化。
[0289]
下面将结合图4、图6a至图40更加详细地描述本技术实施方式的一些具体的而非限制性的例子。
[0290]
请参阅图4,图4是本技术第一实施方式的摄像模组1的结构示意图。
[0291]
本实施方式中,光学镜头10的透镜组为两个,分别为第一透镜组g1和第二透镜组g2。第一透镜组g1和第二透镜组g2自物侧至像侧依次设置。第一透镜组g1和第二透镜组g2均能沿光学镜头10的光轴a移动。
[0292]
如图4和图6a,光学镜头10在从工作状态切换到非工作状态时,或者从非工作状态切换到工作状态时,第一透镜组g1和第二透镜组g2之间的距离(第一透镜组g1最像侧的透镜表面和第二透镜组g2最物侧的透镜表面之间的距离)会发生变化。例如,当光学镜头10工作状态(用于成像)时,第一透镜组g1和第二透镜组g2之间的距离(tv)拉到最大,第一透镜组g1和第二透镜组g2形成第一间距,此时光学镜头10的光学总长为ttlmax,第一透镜组g1和第二透镜组g2实现对焦。当光学镜头10非工作状态(不用于成像)时,第一透镜组g1和第二透镜组g2之间的间距小于第一间距,第一透镜组g1和第二透镜组g2之间的距离(tv)压缩到最小,此时光学镜头10的光学总长为ttlmin,实现紧凑的镜头结构,有利于电子设备100的小型化。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当光学镜头10非工作状态(不用于成像)时,第二透镜组g2和感光元件20之间的距离也可以缩小到最小,有效实现电子设备的小型化。
[0293]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当光学镜头10处于非工作状态时,第一透镜组g1和第二透镜组g2之间的距离(tv)大于等于0.00mm且小于等于10mm。上述限定值保证了光学镜头10在处于非工作状态时,第一透镜组g1和第二透镜组g2之间无间隔或间隔很小,有效减小光学镜头10占用电子设备100的空间,有利于实现电子设备100的小型化,提高用户体验。
[0294]
光学镜头10处于工作状态时的光学总长与光学镜头10处于非工作状态的光学总长的比值(ttlmax/ttlmin)为1.37。光学镜头10处于工作状态时的光学总长与成像面的有效像素区域的对角线半长度的两倍的比值(ttlmax/(2*imgh))为0.72;光学镜头10处于非
工作状态时的光学总长与成像面的有效像素区域的对角线半长度的两倍的比值(ttlmin/(2*imgh))为0.52。上述限定值保证了光学镜头10在非工作状态时的厚度足够小,有效减小光学镜头10占用电子设备100的空间,有利于实现电子设备100的小型化,提高用户体验;还保证了光学镜头10在工作状态时,光学总长足够长,实现良好的成像品质。
[0295]
光学镜头10处于工作状态时的光学总长的平方与成像面的有效像素区域的对角线半长度和光学镜头10的透镜组的入射瞳直径的乘积的比值(ttlmax2/(imgh*epd)为3.06;光学镜头10处于非工作状态时的光学总长的平方与成像面的有效像素区域的对角线半长度和光学镜头10的透镜组的入射瞳直径的乘积的比值(ttlmin2/(imgh*epd)为1.62。上述限定值保证了光学镜头10在z轴上的厚度尽量薄,光圈最大,提高光学镜头10的成像质量。
[0296]
光学镜头10处于工作状态时,即光学镜头10的光学总长最长时,光学镜头10焦距与光学镜头10的透镜组的入射瞳直径的比值(efl/epd)为1.66。上述限定值保证了光学镜头10能够得到更好的成像效果。第二透镜组g2与第一透镜组g1的焦距比值(|fg2/fg1|)为1.41。上述限定值保证整个光学镜头10的焦距,且保证光学镜头10的光学性能,以使光学镜头10得到更好的成像效果。
[0297]
光学镜头10包括七片透镜。具体的,第一透镜组g1包括第一透镜l1、第二透镜l2、第三透镜l3、第四透镜l4、第五透镜l5和第六透镜l6。第二透镜组g2包括第七透镜l7。本实施方式中,光学镜头10的所有透镜中折射率最大的透镜的折射率(nmax)为1.81,所有透镜中折射率最小的透镜的折射率(nmin)为1.54。上述限定值保证了透镜可以采用的材质足够宽泛,例如透镜可以采用玻璃材质,也可以采用树脂材质或其他材质。通过对透镜进行不同材质的合理配置,有利于实现光学镜头10的小型化,实现电子设备100的薄型化。当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光学镜头10的透镜的数量还可以是除七片以外的其他片数。
[0298]
其中,第一透镜l1具有正屈折力,第一透镜l1的物侧表面近光轴处为凸面,从而提供光学镜头10物侧端光线汇聚能力,缩短其总长度,以利于光学镜头10的小型化。第一透镜l1的像侧表面近光轴处为凹面,能够修正球差和轴向色差。
[0299]
第二透镜l2具有负屈折力,第二透镜l2的物侧表面近光轴处为凸面,第二透镜l2的像侧表面近光轴处为凹面。第二透镜l2有利于修正光学镜头10的像差,进一步平衡第一透镜l1所产生的球差及色差。
[0300]
第三透镜l3具有正屈折力,第三透镜l3的物侧表面近光轴处为凹面,第三透镜l3的像侧表面近光轴处为凸面。第三透镜l3有利于修正光学镜头10的像差,进一步平衡第一透镜l1所产生的球差及色差。
[0301]
第四透镜l4具有负屈折力,第四透镜l4的物侧表面近光轴处为凹面,第四透镜l4的像侧表面近光轴处为凹面。第四透镜l4可平衡光学镜头10负屈折力的分布,降低其敏感度,并可减少慧差,有效缩短后焦距与总长。
[0302]
第五透镜l5具有负屈折力,第五透镜l5的物侧表面近光轴处为凹面,第五透镜l5的像侧表面近光轴处为凸面。第五透镜l5可平衡光学镜头10负屈折力的分布,降低其敏感度,并可减少球差。
[0303]
第六透镜l6具有正屈折力,第六透镜l6的物侧表面近光轴处为凸面,第六透镜l6的像侧表面近光轴处为凸面。第六透镜l6有利于光学镜头10修正畸变、像散、慧差,有效缩
短后焦距与光学总长。
[0304]
第七透镜l7具有负屈折力,第七透镜l7的物侧表面近光轴处为凸面,第七透镜l7的像侧表面近光轴处为凹面。第七透镜l7有利于将光学镜头10的主点往被摄物端移动,而可有效缩短后焦距与光学总长,并有助于修正离轴视场的像差。本实施方式中,第一透镜l1的物侧表面离轴处包括至少一个凹面,第七透镜l7的像侧表面离轴处包含至少一凸面。也就是说,第七透镜l7的物侧表面及像侧表面都至少包含一反曲点,以修正离轴视场的像差。其中,反曲点为由透镜近光轴处至离轴处的透镜表面的曲线,该曲线的曲率中心由物侧移至像侧(或由像侧移至物侧)的转换点。
[0305]
本实施方式通过不同透镜之间的配合,使得光学镜头10具有较好的成像效果,同时实现电子设备100的薄型化。
[0306]
本实施方式中,光学镜头10的透镜的所有表面均为非球面,即第一透镜l1、第二透镜l2、第三透镜l3、第四透镜l4、第五透镜l5、第六透镜l6和第七透镜l7的像侧表面和物侧表面均为非球面,非球面配置自由度更高,消除像差效果好,进而缩减光学镜头10总长度,有利于光学镜头10的小型化。
[0307]
所有透镜中色散系数最大的透镜的色散系数(vmax)为55.95;所有透镜中色散系数最小的透镜的色散系数(vmin)为19.23。上述限定值保证了光学镜头10消除色差的能力,提升光学镜头10的成像品质。
[0308]
第一透镜l1于光轴上的厚度为ct1,第二透镜l2于光轴上的厚度为ct2,第三透镜l3于光轴上的厚度为ct3,第四透镜l4于光轴上的厚度为ct4,第五透镜l5于光轴上的厚度为ct5,第六透镜l6于光轴上的厚度为ct6,第七透镜l7于光轴上的厚度为ct7,ctmax为光学镜头10中透镜于光轴上厚度最大值;其中,|ctmax/ct1|=1.0,|ctmax/ct2|=2.88,|ctmax/ct3|=1.33,|ctmax/ct4|=2.33,|ctmax/ct5|=1.14,|ctmax/ct6|=1.40,|ctmax/ct7|=1.39。
[0309]
本实施方式中,第一透镜l1于光轴上的厚度为所有透镜中厚度最厚的一个透镜,因此限制第一透镜l1与其他透镜在光轴上的厚度的比值。可以理解的是,该比值越大,其他透镜的厚度越薄。上述限定值保证了光学镜头10在光轴上的厚度足够小。当然,在其他一些实施方式中,光学镜头10中在光轴上厚度最厚的还可以是其他透镜,可以限制该透镜于其他透镜在光轴上的厚度的比值。
[0310]
第一透镜l1的焦距为f1,第二透镜l2的焦距为f2,第三透镜l3的焦距为f3,第四透镜l4的焦距为f4,第五透镜l5的焦距为f5,第六透镜l6的焦距为f6,第七透镜l7的焦距为f7。当光学镜头10处于光学总长最大时,即光学镜头10处于工作状态时,|f1/f2|=0.51,|f2/f3|=1.10,|f3/f4|=0.57,|f4/f5|=1.54,|f5/f6|=1.99,|f6/f7|=0.75。可以理解的是,该比值越接近1.0,各透镜焦距越接近,上述限定值保证了各个透镜的焦距分配尽量均衡,保证了光学镜头10的成像品质。
[0311]
第一透镜l1物侧表面的曲率半径为r1,第一透镜l1像侧表面的曲率半径为r2,第二透镜l2物侧表面的曲率半径为r3,第二透镜l2像侧表面的曲率半径为r4,第三透镜l3物侧表面的曲率半径为r5,第三透镜l3像侧表面的曲率半径为r6,第四透镜l4物侧表面的曲率半径为r7,第四透镜l4像侧表面的曲率半径为r8,第五透镜l5物侧表面的曲率半径为r9,第五透镜l5像侧表面的曲率半径为r10,第六透镜l6物侧表面的曲率半径为r11,第六透镜
l6像侧表面的曲率半径为r12,第七透镜l7物侧表面的曲率半径为r13,第七透镜l7像侧表面的曲率半径为r14。|r14/r13|=0.45,|r12/r11|=15.54,|r10/r9|=1.76,|r8/r7|=0.21,|r6/r5|=0.27,|r4/r3|=0.52,|r2/r1|=3.95。上述限定值保证了光学镜头10能够得到更好的成像效果。
[0312]
请参阅图7和图8,当光学镜头10从非工作状态变为工作状态时,即光学镜头10由紧凑状态变为展开状态时,第一透镜组g1向物侧移动,并依次通过通孔和通光孔31伸出外壳3,第一透镜组g1和第二透镜组g2之间距离变大至第一间距,然后第一透镜组g1和第二透镜组g2同时向物侧移动至目标成像位置。当光学镜头10处于工作状态时,第一透镜组g1和第二透镜组g2保持可成像的设计间距(第一间距),在不同物距进行对焦时,两透镜组的相对距离(第一间距)保持不变,同时进行前后移动到最佳位置与成像面(感光元件20)进行对焦。当光学镜头10从工作状态时变为非工作状态时,第一透镜组g1朝向第二透镜组g2移动,紧挨第二透镜组g2,第二透镜组g2可以朝向感光元件20移动,以使摄像模组1压缩并收容于壳体内部,保证摄像模组1占用电子设备100的内部体积足够小,有利于实现电子设备100的薄型化。当然,其他实施例中,光学镜头10由紧凑状态变为展开状态时,第一透镜组g1和第二透镜组g2还可以一开始就同时朝向物侧运动。或者,仅第一透镜组g1朝向物侧运动,第二透镜组g2也可以根据需要保持不动。
[0313]
依据上文的关系式,本技术第一实施方式的光学镜头10工作状态时的基本参数如下表1。
[0314]
表1第一实施方式的光学镜头10工作状态时的基本参数
[0315][0316]
本技术第一实施方式的摄像模组1各个组成的详细结构数据如下表2。
[0317]
表2摄像模组1各个组成的详细结构数据
[0318][0319]
上表中,表格中各个符号的含义如下。
[0320]
obj:物体距离。
[0321]
sto:光阑。
[0322]
l1:第一透镜l1。
[0323]
l2:第二透镜l2。
[0324]
l3:第三透镜l3。
[0325]
l4:第四透镜l4。
[0326]
l5:第五透镜l5。
[0327]
l6:第六透镜l6。
[0328]
l7:第七透镜l7。
[0329]
s1:第一透镜l1的物侧表面。
[0330]
s2:第一透镜l1的像侧表面。
[0331]
s3:第二透镜l2的物侧表面。
[0332]
s4:第二透镜l2的像侧表面。
[0333]
s5:第三透镜l3的物侧表面。
[0334]
s6:第三透镜l3的像侧表面。
[0335]
s7:第四透镜l4的物侧表面。
[0336]
s8:第四透镜l4的像侧表面。
[0337]
s9:第五透镜l5的物侧表面。
[0338]
s10:第五透镜l5的像侧表面。
[0339]
s11:第六透镜l6的物侧表面。
[0340]
s12:第六透镜l6的像侧表面。
[0341]
s13:第七透镜l7的物侧表面。
[0342]
s14:第七透镜l7的像侧表面。
[0343]
s15:红外滤光片的物侧表面。
[0344]
s16:红外滤光片的像侧表面。
[0345]
s17:成像面。
[0346]
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中上述各符号表示的意义除另有说明外,在后续再次出现时表示意思相同,将不再进行赘述。
[0347]
表3示出了本实施方式的光学镜头10的非球面系数,本实施例光学镜头10中非球面的数量为14个,具体如表3所示。
[0348]
表3第一实施方式的光学镜头10的非球面系数
[0349]
[0350][0351]
其中,k表示非球面曲线方程式中的锥面系数,a4、a6、a8、a10、a12、a14、a16、a19、a20则表示各表面第4、6、8、10、12、14、16、18、20阶非球面系数。需要说明的是,表格中的各参数为科学计数法表示。例如,-1.07e-01是指-1.07
×
10-1
;-4.11e-02是指-4.11
×
10-2
。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中k、a4、a6、a8、a10、a12、a14、a16、a19、a20等符号在后续再次出现时,除非有另外的解释,否则表示的意思与此处相同,后续不再赘述。
[0352]
通过将上述参数代入至公式:
[0353][0354]
即能够设计得到本实施方式的光学镜头10的各个透镜,其中,z为非球面上距离光轴为r的点,其与相切于非球面光轴上交点切面的相对距离,r为非球面曲线上的点与光轴的垂直距离,c为曲率,k为锥面系数,
ɑi为第i阶非球面系数。
[0355]
本实施方式中,通过上述参数设计得到的光学镜头10的各不同的透镜能够分别起到不同的作用,从而通过各透镜的配合得到具有良好的成像质量的光学镜头10。
[0356]
图9b和图10为第一实施方式的光学镜头10的光学性能的表征图。
[0357]
具体的,图9b示出了光学镜头10波长分别为650nm、555nm、470nm的光经过第一实施方式的光学镜头10后的轴向色差。图9b的纵坐标表示的是归一化光瞳坐标,横坐标表示轴向色差,单位为毫米。从图9b中可以看出,本实施方式中,光学镜头10在各个状态下的轴向色差控制在一个很小的范围内。
[0358]
图10中左图为光学镜头10的场曲示意图,右图为光学镜头10的光学畸变示意图。其中,左图中实线为555nm的光经过光学镜头10后的子午方向的场曲示意图,虚线为555nm的光经过光学镜头10后的弧矢方向的场曲示意图。右图为555nm的光经过第一实施方式的光学镜头10后的光学畸变示意图。两图的纵坐标都是物体角度,左图横坐标表示子午方向(虚线)和弧矢方向(实线)的像散值,单位为毫米。右图表示不同视场对应的光学畸变值,单位为百分比。由图10可见,本实施方式中,光学系统将畸变控制在肉眼不可明显辨识范围内。
[0359]
本实施方式中提供的光学镜头10,通过各透镜组中各透镜的配置方式和具有特定光学设计的透镜的组合,可以使摄像模组1小型化,并使得光学镜头10具有较好的成像效果,同时实现电子设备100的薄型化。
[0360]
请参阅图11和图12,图11是本技术第二实施方式的摄像模组1的结构示意图。图12是图11所示的摄像模组处于另一种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图11所示的摄像模组的光学镜头处于工作状态,图12所示的摄像模组的光学镜头处于非工作状态。
[0361]
本实施方式中,光学镜头10的透镜组为两个,分别为第一透镜组g1和第二透镜组g2。第一透镜组g1和第二透镜组g2自物侧至像侧依次设置。第一透镜组g1和第二透镜组g2均能沿光学镜头10的光轴a移动。
[0362]
光学镜头10在从工作状态切换到非工作状态时,或者从非工作状态切换到工作状态时,第一透镜组g1和第二透镜组g2之间的距离会发生变化。例如,当光学镜头10工作状态(用于成像)时,第一透镜组g1和第二透镜组g2之间的距离(tv)拉到最大,第一透镜组g1和第二透镜组g2形成第一间距,此时光学镜头10的光学总长为ttlmax,第一透镜组g1和第二透镜组g2实现对焦。当光学镜头10非工作状态(不用于成像)时,第一透镜组g1和第二透镜组g2之间的间距小于第一间距,第一透镜组g1和第二透镜组g2之间的距离(tv)压缩到最小,此时光学镜头10的光学总长为ttlmin,实现紧凑的镜头结构,有利于电子设备100的小型化。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当光学镜头10非工作状态时,第二透镜组g2和感光元件20之间的距离也可以缩小到最小,有效实现电子设备的小型化。
[0363]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当光学镜头10处于非工作状态时,第一透镜组g1和第二透镜组g2之间的距离(tv)大于等于0.00mm且小于等于10mm。上述限定值保证了光学镜头10在处于非工作状态时,第一透镜组g1和第二透镜组g2之间无间隔或间隔很小,有效减小光学镜头10占用电子设备100的空间,有利于实现电子设备100的小型化,提高用户体验。
[0364]
光学镜头10处于工作状态时的光学总长与光学镜头10处于非工作状态的光学总长的比值(ttlmax/ttlmin)为1.41。光学镜头10处于工作状态时的光学总长与成像面的有效像素区域的对角线半长度的两倍的比值(ttlmax/(2*imgh))为0.72;光学镜头10处于非工作状态时的光学总长与成像面的有效像素区域的对角线半长度的两倍的比值(ttlmin/(2*imgh))为0.51。上述限定值保证了光学镜头10在非工作状态时的厚度足够小,有效减小光学镜头10占用电子设备100的空间,有利于实现电子设备100的小型化,提高用户体验;还保证了光学镜头10在工作状态时,光学总长足够长,实现良好的成像品质。
[0365]
光学镜头10处于工作状态时的光学总长的平方与成像面的有效像素区域的对角线半长度和光学镜头10的透镜组的入射瞳直径的乘积的比值(ttlmax2/(imgh*epd)为3.01;光学镜头10处于非工作状态时的光学总长的平方与成像面的有效像素区域的对角线半长度和光学镜头10的透镜组的入射瞳直径的乘积的比值(ttlmin2/(imgh*epd)为1.52。上述限定值保证了光学镜头10在z轴上的厚度尽量薄,光圈最大,提高光学镜头10的成像质量。
[0366]
光学镜头10处于工作状态时,即光学镜头10的光学总长最长时,光学镜头10焦距与光学镜头10的透镜组的入射瞳直径的比值(efl/epd)为1.60。上述限定值保证了光学镜头10能够得到更好的成像效果。第二透镜组g2与第一透镜组g1的焦距比值(|fg2/fg1|)为1.39。上述限定值保证整个光学镜头10的焦距,且保证光学镜头10的光学性能,以使光学镜
头10得到更好的成像效果。
[0367]
光学镜头10包括七片透镜。具体的,第一透镜组g1包括第一透镜l1、第二透镜l2、第三透镜l3、第四透镜l4、第五透镜l5和第六透镜l6。第二透镜组g2包括第七透镜l7。本实施方式中,光学镜头10的所有透镜中折射率最大的透镜的折射率(nmax)为1.81,所有透镜中折射率最小的透镜的折射率(nmin)为1.54。上述限定值保证了透镜可以采用的材质足够宽泛,例如透镜可以采用玻璃材质,也可以采用树脂材质或其他材质。通过对透镜进行不同材质的合理配置,有利于实现光学镜头10的小型化,实现电子设备100的薄型化。当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光学镜头10的透镜的数量还可以是除七片以外的其他片数。
[0368]
其中,第一透镜l1具有正屈折力,第一透镜l1的物侧表面近光轴处为凸面,从而提供光学镜头10物侧端光线汇聚能力,缩短其总长度,以利于光学镜头10的小型化。第一透镜l1的像侧表面近光轴处为凹面,能够修正球差和轴向色差。
[0369]
第二透镜l2具有负屈折力,第二透镜l2的物侧表面近光轴处为凸面,第二透镜l2的像侧表面近光轴处为凹面。第二透镜l2有利于修正光学镜头10的像差,进一步平衡第一透镜l1所产生的球差及色差。
[0370]
第三透镜l3具有正屈折力,第三透镜l3的物侧表面近光轴处为凹面,第三透镜l3的像侧表面近光轴处为凸面。第三透镜l3有利于修正光学镜头10的像差,进一步平衡第一透镜l1所产生的球差及色差。
[0371]
第四透镜l4具有负屈折力,第四透镜l4的物侧表面近光轴处为凹面,第四透镜l4的像侧表面近光轴处为凹面。第四透镜l4可平衡光学镜头10负屈折力的分布,降低其敏感度,并可减少慧差,有效缩短后焦距与总长。
[0372]
第五透镜l5具有负屈折力,第五透镜l5的物侧表面近光轴处为凹面,第五透镜l5的像侧表面近光轴处为凸面。第五透镜l5可平衡光学镜头10负屈折力的分布,降低其敏感度,并可减少球差。
[0373]
第六透镜l6具有正屈折力,第六透镜l6的物侧表面近光轴处为凸面,第六透镜l6的像侧表面近光轴处为凸面。第六透镜l6有利于修正畸变、像散、慧差,有效缩短后焦距与光学总长。
[0374]
第七透镜l7具有负屈折力,第七透镜l7的物侧表面近光轴处为凸面,第七透镜l7的像侧表面近光轴处为凹面。第七透镜l7有利于将光学镜头10的主点往被摄物端移动,而可有效缩短后焦距与光学总长,并有助于修正离轴视场的像差。本实施方式中,第一透镜l1的物侧表面离轴处包括至少一个凹面,第七透镜l7的像侧表面离轴处包含至少一凸面。也就是说,第七透镜l7的物侧表面及像侧表面都至少包含一反曲点,以修正离轴视场的像差。
[0375]
本实施方式通过不同透镜之间的配合,使得光学镜头10具有较好的成像效果,同时实现电子设备100的薄型化。
[0376]
本实施方式中,光学镜头10的透镜的所有表面均为非球面,即第一透镜l1、第二透镜l2、第三透镜l3、第四透镜l4、第五透镜l5、第六透镜l6和第七透镜l7的像侧表面和物侧表面均为非球面,非球面配置自由度更高,消除像差效果好,进而缩减光学镜头10总长度,有利于光学镜头10的小型化。
[0377]
所有透镜中色散系数最大的透镜的色散系数(vmax)为55.95;所有透镜中色散系数最小的透镜的色散系数(vmin)为19.23。上述限定值保证了光学镜头10消除色差的能力,
提升光学镜头10的成像品质。
[0378]
第一透镜l1于光轴上的厚度为ct1,第二透镜l2于光轴上的厚度为ct2,第三透镜l3于光轴上的厚度为ct3,第四透镜l4于光轴上的厚度为ct4,第五透镜l5于光轴上的厚度为ct5,第六透镜l6于光轴上的厚度为ct6,第七透镜l7于光轴上的厚度为ct7,ctmax为光学镜头10中透镜于光轴上厚度最大值;其中,|ctmax/ct,|=1.0,|ctmax/ct2|=2.72,|ctmax/ct3|=1.39,|ctmax/ct4|=2.39,|ctmax/ct5|=1.21,|ctmax/ct6|=1.36,|ctmax/ct7|=1.31。
[0379]
本实施方式中,第一透镜l1于光轴上的厚度为所有透镜中厚度最厚的一个透镜,因此限制第一透镜l1与其他透镜在光轴上的厚度的比值。可以理解的是,该比值越大,其他透镜的厚度越薄。上述限定值保证了光学镜头10在光轴上的厚度足够小。当然,在其他一些实施方式中,光学镜头10中在光轴上厚度最厚的还可以是其他透镜,可以限制该透镜于其他透镜在光轴上的厚度的比值。
[0380]
第一透镜l1的焦距为f1,第二透镜l2的焦距为f2,第三透镜l3的焦距为f3,第四透镜l4的焦距为f4,第五透镜l5的焦距为f5,第六透镜l6的焦距为f6,第七透镜l7的焦距为f7。当光学镜头10处于光学总长最大时,即光学镜头10处于工作状态时,|f1/f2|=0.50,|f2/f3|=1.10,|f3/f4|=0.57,|f4/f5|=1.64,|f5/f6|=1.95,|f6/f7|=0.75。可以理解的是,该比值越接近1.0,各透镜焦距越接近,上述限定值保证了各个透镜的焦距分配尽量均衡,保证了光学镜头10的成像品质。
[0381]
第一透镜l1物侧表面的曲率半径为r1,第一透镜l1像侧表面的曲率半径为r2,第二透镜l2物侧表面的曲率半径为r3,第二透镜l2像侧表面的曲率半径为r4,第三透镜l3物侧表面的曲率半径为r5,第三透镜l3像侧表面的曲率半径为r6,第四透镜l4物侧表面的曲率半径为r7,第四透镜l4像侧表面的曲率半径为r8,第五透镜l5物侧表面的曲率半径为r9,第五透镜l5像侧表面的曲率半径为r10,第六透镜l6物侧表面的曲率半径为r11,第六透镜l6像侧表面的曲率半径为r12,第七透镜l7物侧表面的曲率半径为r13,第七透镜l7像侧表面的曲率半径为r14。|r14/r13|=0.44,|r12/r11|=8.94,|r10/r9|=1.81,|r8/r7|=0.13,|r6/r5|=0.26,|r4/r3|=0.51,|r2/r1|=4.15。上述限定值保证了光学镜头10能够得到更好的成像效果。
[0382]
请参阅图13和图14,当光学镜头10从非工作状态变为工作状态时,即光学镜头10由紧凑状态变为展开状态时,第一透镜组g1向物侧移动,并依次通过通孔和通光孔31伸出外壳3,第一透镜组g1和第二透镜组g2之间距离变大至第一间距,然后第一透镜组g1和第二透镜组g2同时向物侧移动至目标成像位置。当光学镜头10处于工作状态时,第一透镜组g1和第二透镜组g2保持可成像的设计间距(第一间距),在不同物距进行对焦时,两透镜组的相对距离(第一间距)保持不变,同时进行前后移动到最佳位置与成像面(感光元件20)进行对焦。当光学镜头10从工作状态时变为非工作状态时,第一透镜组g1朝向第二透镜组g2移动,紧挨第二透镜组g2,第二透镜组g2可以朝向感光元件20移动,以使摄像模组1压缩并收容于壳体内部,保证摄像模组1占用电子设备100的内部体积足够小,有利于实现电子设备100的薄型化。当然,其他实施例中,光学镜头10由紧凑状态变为展开状态时,第一透镜组g1和第二透镜组g2还可以一开始就同时朝向物侧运动。或者,仅第一透镜组g1朝向物侧运动,第二透镜组g2也可以根据需要保持不动。
[0383]
依据上文的关系式,本技术第二实施方式的光学镜头10工作状态时的基本参数如下表4。
[0384]
表4第二实施方式的光学镜头10工作状态时的基本参数
[0385][0386]
本技术第二实施方式的摄像模组1各个组成的详细结构数据如下表5。
[0387]
表5摄像模组1各个组成的详细结构数据
[0388][0389][0390]
表6示出了本实施方式的光学镜头10的非球面系数,本实施例光学镜头10中非球面的数量为14个,具体如表6所示。
[0391]
表6第二实施方式的光学镜头10的非球面系数
[0392][0393][0394]
通过将上述参数代入至公式:
[0395][0396]
即能够设计得到本实施方式的光学镜头10的各个透镜,其中,z为非球面上距离光轴为r的点,其与相切于非球面光轴上交点切面的相对距离,r为非球面曲线上的点与光轴
的垂直距离,c为曲率,k为锥面系数,
ɑi为第i阶非球面系数。
[0397]
本实施方式中,通过上述参数设计得到的光学镜头10的各不同的透镜能够分别起到不同的作用,从而通过各透镜的配合得到具有良好的成像质量的光学镜头10。
[0398]
图15和图16为第二实施方式的光学镜头10的光学性能的表征图。
[0399]
具体的,图15示出了光学镜头10波长分别为650nm、555nm、470nm的光经过第二实施方式的光学镜头10后的轴向色差。图15的纵坐标表示的是归一化光瞳坐标,横坐标表示轴向色差,单位为毫米。从图15中可以看出,本实施方式中,光学镜头10在各个状态下的轴向色差控制在一个很小的范围内。
[0400]
图16中左图为光学镜头10的场曲示意图,右图为光学镜头10的光学畸变示意图。其中,左图中中实线为555nm的光经过光学镜头10后的子午方向的场曲示意图,虚线为555nm的光经过光学镜头10后的弧矢方向的场曲示意图。右图为555nm的光经过第二实施方式的光学镜头10后的光学畸变示意图。两图的纵坐标都是物体角度,左图横坐标表示子午方向(虚线)和弧矢方向(实线)的像散值,单位为毫米。右图表示不同视场对应的光学畸变值,单位为百分比。由图16可见,本实施方式中,光学系统将畸变控制在肉眼不可明显辨识范围内。
[0401]
本实施方式中提供的光学镜头10,通过各透镜组中各透镜的配置方式和具有特定光学设计的透镜的组合,可以使摄像模组1小型化,并使得光学镜头10具有较好的成像效果,同时实现电子设备100的薄型化。
[0402]
请参阅图17和图18,图17是本技术第三实施方式的摄像模组1的结构示意图,图18是图17所示的摄像模组处于另一种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图17所示的摄像模组的光学镜头处于工作状态,图18所示的摄像模组的光学镜头处于非工作状态。
[0403]
本实施方式中,光学镜头10的透镜组为两个,分别为第一透镜组g1和第二透镜组g2。第一透镜组g1和第二透镜组g2自物侧至像侧依次设置。第一透镜组g1和第二透镜组g2均能沿光学镜头10的光轴a移动。
[0404]
光学镜头10在从工作状态切换到非工作状态时,或者从非工作状态切换到工作状态时,第一透镜组g1和第二透镜组g2之间的距离会发生变化。例如,当光学镜头10工作状态(用于成像)时,第一透镜组g1和第二透镜组g2之间的距离(tv)拉到最大,第一透镜组g1和第二透镜组g2形成第一间距,此时光学镜头10的光学总长为ttlmax,第一透镜组g1和第二透镜组g2实现对焦。当光学镜头10非工作状态(不用于成像)时,第一透镜组g1和第二透镜组g2之间的间距小于第一间距,第一透镜组g1和第二透镜组g2之间的距离(tv)压缩到最小,此时光学镜头10的光学总长为ttlmin,实现紧凑的镜头结构,有利于电子设备100的小型化。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当光学镜头10非工作状态时,第二透镜组g2和感光元件20之间的距离也可以缩小到最小,有效实现电子设备的小型化。
[0405]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当光学镜头10处于非工作状态时,第一透镜组g1和第二透镜组g2之间的距离(tv)大于等于0.00mm且小于等于10mm。上述限定值保证了光学镜头10在处于非工作状态时,第一透镜组g1和第二透镜组g2之间无间隔或间隔很小,有效减小光学镜头10占用电子设备100的空间,有利于实现电子设备100的小型化,提高用户体验。
[0406]
光学镜头10处于工作状态时的光学总长与光学镜头10处于非工作状态的光学总长的比值(ttlmax/ttlmin)为1.41。光学镜头10处于工作状态时的光学总长与成像面的有
效像素区域的对角线半长度的两倍的比值(ttlmax/(2*imgh))为0.72;光学镜头10处于非工作状态时的光学总长与成像面的有效像素区域的对角线半长度的两倍的比值(ttlmin/(2*imgh))为0.51。上述限定值保证了光学镜头10在非工作状态时的厚度足够小,有效减小光学镜头10占用电子设备100的空间,有利于实现电子设备100的小型化,提高用户体验;还保证了光学镜头10在工作状态时,光学总长足够长,实现良好的成像品质。
[0407]
光学镜头10处于工作状态时的光学总长的平方与成像面的有效像素区域的对角线半长度和光学镜头10的透镜组的入射瞳直径的乘积的比值(ttlmax2/(imgh*epd)为2.94;光学镜头10处于非工作状态时的光学总长的平方与成像面的有效像素区域的对角线半长度和光学镜头10的透镜组的入射瞳直径的乘积的比值(ttlmin2/(imgh*epd)为1.47。上述限定值保证了光学镜头10在z轴上的厚度尽量薄,光圈最大,提高光学镜头10的成像质量。
[0408]
光学镜头10处于工作状态时,即光学镜头10的光学总长最长时,光学镜头10焦距与光学镜头10的透镜组的入射瞳直径的比值(efl/epd)为1.54。上述限定值保证了光学镜头10能够得到更好的成像效果。第二透镜组g2与第一透镜组g1的焦距比值(|fg2/fg1|)为1.33。上述限定值保证整个光学镜头10的焦距,且保证光学镜头10的光学性能,以使光学镜头10得到更好的成像效果。
[0409]
光学镜头10包括七片透镜。具体的,第一透镜组g1包括第一透镜l1、第二透镜l2、第三透镜l3、第四透镜l4、第五透镜l5和第六透镜l6。第二透镜组g2包括第七透镜l7。本实施方式中,光学镜头10的所有透镜中折射率最大的透镜的折射率(nmax)为1.81,所有透镜中折射率最小的透镜的折射率(nmin)为1.54。上述限定值保证了透镜可以采用的材质足够宽泛,例如透镜可以采用玻璃材质,也可以采用树脂材质或其他材质。通过对透镜进行不同材质的合理配置,有利于实现光学镜头10的小型化,实现电子设备100的薄型化。当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光学镜头10的透镜的数量还可以是除七片以外的其他片数。
[0410]
其中,第一透镜l1具有正屈折力,第一透镜l1的物侧表面近光轴处为凸面,从而提供光学镜头10物侧端光线汇聚能力,缩短其总长度,以利于光学镜头10的小型化。第一透镜l1的像侧表面近光轴处为凹面,能够修正球差和轴向色差。
[0411]
第二透镜l2具有负屈折力,第二透镜l2的物侧表面近光轴处为凸面,第二透镜l2的像侧表面近光轴处为凹面。第二透镜l2有利于修正光学镜头10的像差,进一步平衡第一透镜l1所产生的球差及色差。
[0412]
第三透镜l3具有正屈折力,第三透镜l3的物侧表面近光轴处为凹面,第三透镜l3的像侧表面近光轴处为凸面。第三透镜l3有利于修正光学镜头10的像差,进一步平衡第一透镜l1所产生的球差及色差。
[0413]
第四透镜l4具有负屈折力,第四透镜l4的物侧表面近光轴处为凹面,第四透镜l4的像侧表面近光轴处为凹面。第四透镜l4可平衡光学镜头10负屈折力的分布,降低其敏感度,并可减少慧差,有效缩短后焦距与总长。
[0414]
第五透镜l5具有负屈折力,第五透镜l5的物侧表面近光轴处为凹面,第五透镜l5的像侧表面近光轴处为凸面。第五透镜l5可平衡光学镜头10负屈折力的分布,降低其敏感度,并可减少球差。
[0415]
第六透镜l6具有正屈折力,第六透镜l6的物侧表面近光轴处为凸面,第六透镜l6
的像侧表面近光轴处为凸面。第六透镜l6有利于修正畸变、像散、慧差,有效缩短后焦距与光学总长。
[0416]
第七透镜l7具有负屈折力,第七透镜l7的物侧表面近光轴处为凸面,第七透镜l7的像侧表面近光轴处为凹面。第七透镜l7有利于将光学镜头10的主点往被摄物端移动,而可有效缩短后焦距与光学总长,并有助于修正离轴视场的像差。本实施方式中,第一透镜l1的物侧表面离轴处包括至少一个凹面,第七透镜l7的像侧表面离轴处包含至少一凸面。也就是说,第七透镜l7的物侧表面及像侧表面都至少包含一反曲点,以修正离轴视场的像差。
[0417]
本实施方式通过不同透镜之间的配合,使得光学镜头10具有较好的成像效果,同时实现电子设备100的薄型化。
[0418]
本实施方式中,光学镜头10的透镜的所有表面均为非球面,即第一透镜l1、第二透镜l2、第三透镜l3、第四透镜l4、第五透镜l5、第六透镜l6和第七透镜l7的像侧表面和物侧表面均为非球面,非球面配置自由度更高,消除像差效果好,进而缩减光学镜头10总长度,有利于光学镜头10的小型化。
[0419]
所有透镜中色散系数最大的透镜的色散系数(vmax)为55.95;所有透镜中色散系数最小的透镜的色散系数(vmin)为19.23。上述限定值保证了光学镜头10消除色差的能力,提升光学镜头10的成像品质。
[0420]
第一透镜l1于光轴上的厚度为ct1,第二透镜l2于光轴上的厚度为ct2,第三透镜l3于光轴上的厚度为ct3,第四透镜l4于光轴上的厚度为ct4,第五透镜l5于光轴上的厚度为ct5,第六透镜l6于光轴上的厚度为ct6,第七透镜l7于光轴上的厚度为ct7,ctmax为光学镜头10中透镜于光轴上厚度最大值;其中,|ctmax/ct1|=1.0,|ctmax/ct2|=2.50,|ctmax/ct3|=1.27,|ctmax/ct4|=2.62,|ctmax/ct5|=1.25,|ctmax/ct6|=1.31,|ctmax/ct7|=1.23。
[0421]
本实施方式中,第一透镜l1于光轴上的厚度为所有透镜中厚度最厚的一个透镜,因此限制第一透镜l1与其他透镜在光轴上的厚度的比值。可以理解的是,该比值越大,其他透镜的厚度越薄。上述限定值保证了光学镜头10在光轴上的厚度足够小。当然,在其他一些实施方式中,光学镜头10中在光轴上厚度最厚的还可以是其他透镜,可以限制该透镜于其他透镜在光轴上的厚度的比值。
[0422]
第一透镜l1的焦距为f1,第二透镜l2的焦距为f2,第三透镜l3的焦距为f3,第四透镜l4的焦距为f4,第五透镜l5的焦距为f5,第六透镜l6的焦距为f6,第七透镜l7的焦距为f7。当光学镜头10处于光学总长最大时,即光学镜头10处于工作状态时,|f1/f2|=0.49,|f2/f3|=1.11,|f3/f4|=0.63,|f4/f5|=1.52,|f5/f6|=1.94,|f6/f7|=0.78。可以理解的是,该比值越接近1.0,各透镜焦距越接近,上述限定值保证了各个透镜的焦距分配尽量均衡,保证了光学镜头10的成像品质。
[0423]
第一透镜l1物侧表面的曲率半径为r1,第一透镜l1像侧表面的曲率半径为r2,第二透镜l2物侧表面的曲率半径为r3,第二透镜l2像侧表面的曲率半径为r4,第三透镜l3物侧表面的曲率半径为r5,第三透镜l3像侧表面的曲率半径为r6,第四透镜l4物侧表面的曲率半径为r7,第四透镜l4像侧表面的曲率半径为r8,第五透镜l5物侧表面的曲率半径为r9,第五透镜l5像侧表面的曲率半径为r10,第六透镜l6物侧表面的曲率半径为r11,第六透镜l6像侧表面的曲率半径为r12,第七透镜l7物侧表面的曲率半径为r13,第七透镜l7像侧表
面的曲率半径为r14。|r14/r13|=0.43,|r12/r11|=11.8,|r10/r9|=1.83,|r8/r7|=0.4,|r6/r5|=0.24,|r4/r3|=0.51,|r2/r1|=5.09。上述限定值保证了光学镜头10能够得到更好的成像效果。
[0424]
请参阅图19和图20,当光学镜头10从非工作状态变为工作状态时,即光学镜头10由紧凑状态变为展开状态时,第一透镜组g1向物侧移动,并依次通过通孔和通光孔31伸出外壳3,第一透镜组g1和第二透镜组g2之间距离变大至第一间距,然后第一透镜组g1和第二透镜组g2同时向物侧移动至目标成像位置。当光学镜头10处于工作状态时,第一透镜组g1和第二透镜组g2保持可成像的设计间距(第一间距),在不同物距进行对焦时,两透镜组的相对距离(第一间距)保持不变,同时进行前后移动到最佳位置与成像面(感光元件20)进行对焦。当光学镜头10从工作状态时变为非工作状态时,第一透镜组g1朝向第二透镜组g2移动,紧挨第二透镜组g2,第二透镜组g2可以朝向感光元件20移动,以使摄像模组1压缩并收容于壳体内部,保证摄像模组1占用电子设备100的内部体积足够小,有利于实现电子设备100的薄型化。当然,其他实施例中,光学镜头10由紧凑状态变为展开状态时,第一透镜组g1和第二透镜组g2还可以一开始就同时朝向物侧运动。或者,仅第一透镜组g1朝向物侧运动,第二透镜组g2也可以根据需要保持不动。
[0425]
依据上文的关系式,本技术第三实施方式的光学镜头10工作状态时的基本参数如下表7。
[0426]
表7第三实施方式的光学镜头10工作状态时的基本参数
[0427][0428]
本技术第三实施方式的摄像模组1各个组成的详细结构数据如下表8。
[0429]
表8摄像模组1各个组成的详细结构数据
[0430]
[0431][0432]
表9示出了本实施方式的光学镜头10的非球面系数,本实施例光学镜头10中非球面的数量为14个,具体如表9所示。
[0433]
表9第三实施方式的光学镜头10的非球面系数
[0434][0435][0436]
通过将上述参数代入至公式:
[0437][0438]
即能够设计得到本实施方式的光学镜头10的各个透镜,其中,z为非球面上距离光轴为r的点,其与相切于非球面光轴上交点切面的相对距离,r为非球面曲线上的点与光轴
的垂直距离,c为曲率,k为锥面系数,
ɑi为第i阶非球面系数。
[0439]
本实施方式中,通过上述参数设计得到的光学镜头10的各不同的透镜能够分别起到不同的作用,从而通过各透镜的配合得到具有良好的成像质量的光学镜头10。
[0440]
图21和图22为第三实施方式的光学镜头10的光学性能的表征图。
[0441]
具体的,图21示出了光学镜头10波长分别为650nm、555nm、470nm的光经过第三实施方式的光学镜头10后的轴向色差。图21的纵坐标表示的是归一化光瞳坐标,横坐标表示轴向色差,单位为毫米。从图21中可以看出,本实施方式中,光学镜头10在各个状态下的轴向色差控制在一个很小的范围内。
[0442]
图22中左图为光学镜头10的场曲示意图,右图为光学镜头10的光学畸变示意图。其中,左图中实线为555nm的光经过光学镜头10后的子午方向的场曲示意图,虚线为555nm的光经过光学镜头10后的弧矢方向的场曲示意图。右图为555nm的光经过第三实施方式的光学镜头10后的光学畸变示意图。两图的纵坐标都是物体角度,左图横坐标表示子午方向(虚线)和弧矢方向(实线)的像散值,单位为毫米。右图表示不同视场对应的光学畸变值,单位为百分比。由图22可见,本实施方式中,光学系统将畸变控制在肉眼不可明显辨识范围内。
[0443]
本实施方式中提供的光学镜头10,通过各透镜组中各透镜的配置方式和具有特定光学设计的透镜的组合,可以使摄像模组1小型化,并使得光学镜头10具有较好的成像效果,同时实现电子设备100的薄型化。
[0444]
请参阅图23和图24,图23是本技术第四实施方式的摄像模组1的结构示意图,图24是图23所示的摄像模组处于另一种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图23所示的摄像模组的光学镜头处于工作状态,图24所示的摄像模组的光学镜头处于非工作状态。
[0445]
本实施方式中,光学镜头10的透镜组为两个,分别为第一透镜组g1和第二透镜组g2。第一透镜组g1和第二透镜组g2自物侧至像侧依次设置。第一透镜组g1和第二透镜组g2均能沿光学镜头10的光轴a移动。
[0446]
光学镜头10在从工作状态切换到非工作状态时,或者从非工作状态切换到工作状态时,第一透镜组g1和第二透镜组g2之间的距离会发生变化。例如,当光学镜头10工作状态(用于成像)时,第一透镜组g1和第二透镜组g2之间的距离(tv)拉到最大,第一透镜组g1和第二透镜组g2形成第一间距,此时光学镜头10的光学总长为ttlmax,第一透镜组g1和第二透镜组g2实现对焦。当光学镜头10非工作状态(不用于成像)时,第一透镜组g1和第二透镜组g2之间的间距小于第一间距,第一透镜组g1和第二透镜组g2之间的距离(tv)压缩到最小,此时光学镜头10的光学总长为ttlmin,实现紧凑的镜头结构,有利于电子设备100的小型化。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当光学镜头10非工作状态时,第二透镜组g2和感光元件20之间的距离也可以缩小到最小,有效实现电子设备的小型化。
[0447]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当光学镜头10处于非工作状态时,第一透镜组g1和第二透镜组g2之间的距离(tv)大于等于0.00mm且小于等于10mm。上述限定值保证了光学镜头10在处于非工作状态时,第一透镜组g1和第二透镜组g2之间无间隔或间隔很小,有效减小光学镜头10占用电子设备100的空间,有利于实现电子设备100的小型化,提高用户体验。
[0448]
光学镜头10处于工作状态时的光学总长与光学镜头10处于非工作状态的光学总长的比值(ttlmax/ttlmin)为1.41。光学镜头10处于工作状态时的光学总长与成像面的有
效像素区域的对角线半长度的两倍的比值(ttlmax/(2*imgh))为0.72;光学镜头10处于非工作状态时的光学总长与成像面的有效像素区域的对角线半长度的两倍的比值(ttlmin/(2*imgh))为0.51。上述限定值保证了光学镜头10在非工作状态时的厚度足够小,有效减小光学镜头10占用电子设备100的空间,有利于实现电子设备100的小型化,提高用户体验;还保证了光学镜头10在工作状态时,光学总长足够长,实现良好的成像品质。
[0449]
光学镜头10处于工作状态时的光学总长的平方与成像面的有效像素区域的对角线半长度和光学镜头10的透镜组的入射瞳直径的乘积的比值(ttlmax2/(imgh*epd)为2.96;光学镜头10处于非工作状态时的光学总长的平方与成像面的有效像素区域的对角线半长度和光学镜头10的透镜组的入射瞳直径的乘积的比值(ttlmin2/(imgh*epd)为1.49。上述限定值保证了光学镜头10在z轴上的厚度尽量薄,光圈最大,提高光学镜头10的成像质量。
[0450]
光学镜头10处于工作状态时,即光学镜头10的光学总长最长时,光学镜头10焦距与光学镜头10的透镜组的入射瞳直径的比值(efl/epd)为1.54。上述限定值保证了光学镜头10能够得到更好的成像效果。第二透镜组g2与第一透镜组g1的焦距比值(|fg2/fg1|)为1.32。上述限定值保证整个光学镜头10的焦距,且保证光学镜头10的光学性能,以使光学镜头10得到更好的成像效果。
[0451]
光学镜头10包括七片透镜。具体的,第一透镜组g1包括第一透镜l1、第二透镜l2、第三透镜l3、第四透镜l4、第五透镜l5和第六透镜l6。第二透镜组g2包括第七透镜l7。本实施方式中,光学镜头10的所有透镜中折射率最大的透镜的折射率(nmax)为1.81,所有透镜中折射率最小的透镜的折射率(nmin)为1.54。上述限定值保证了透镜可以采用的材质足够宽泛,例如透镜可以采用玻璃材质,也可以采用树脂材质或其他材质。通过对透镜进行不同材质的合理配置,有利于实现光学镜头10的小型化,实现电子设备100的薄型化。当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光学镜头10的透镜的数量还可以是除七片以外的其他片数。
[0452]
其中,第一透镜l1具有正屈折力,第一透镜l1的物侧表面近光轴处为凸面,从而提供光学镜头10物侧端光线汇聚能力,缩短其总长度,以利于光学镜头10的小型化。第一透镜l1的像侧表面近光轴处为凹面,能够修正球差和轴向色差。
[0453]
第二透镜l2具有负屈折力,第二透镜l2的物侧表面近光轴处为凸面,第二透镜l2的像侧表面近光轴处为凹面。第二透镜l2有利于修正光学镜头10的像差,进一步平衡第一透镜l1所产生的球差及色差。
[0454]
第三透镜l3具有正屈折力,第三透镜l3的物侧表面近光轴处为凹面,第三透镜l3的像侧表面近光轴处为凸面。第三透镜l3有利于修正光学镜头10的像差,进一步平衡第一透镜l1所产生的球差及色差。
[0455]
第四透镜l4具有负屈折力,第四透镜l4的物侧表面近光轴处为凹面,第四透镜l4的像侧表面近光轴处为凹面。第四透镜l4可平衡光学镜头10负屈折力的分布,降低其敏感度,并可减少慧差,有效缩短后焦距与总长。
[0456]
第五透镜l5具有负屈折力,第五透镜l5的物侧表面近光轴处为凹面,第五透镜l5的像侧表面近光轴处为凸面。第五透镜l5可平衡光学镜头10负屈折力的分布,降低其敏感度,并可减少球差。
[0457]
第六透镜l6具有正屈折力,第六透镜l6的物侧表面近光轴处为凸面,第六透镜l6
的像侧表面近光轴处为凸面。第六透镜l6有利于修正畸变、像散、慧差,有效缩短后焦距与光学总长。
[0458]
第七透镜l7具有负屈折力,第七透镜l7的物侧表面近光轴处为凸面,第七透镜l7的像侧表面近光轴处为凹面。第七透镜l7有利于将光学镜头10的主点往被摄物端移动,而可有效缩短后焦距与光学总长,并有助于修正离轴视场的像差。本实施方式中,第一透镜l1的物侧表面离轴处包括至少一个凹面,第七透镜l7的像侧表面离轴处包含至少一凸面。也就是说,第七透镜l7的物侧表面及像侧表面都至少包含一反曲点,以修正离轴视场的像差。
[0459]
本实施方式通过不同透镜之间的配合,使得光学镜头10具有较好的成像效果,同时实现电子设备100的薄型化。
[0460]
本实施方式中,光学镜头10的透镜的所有表面均为非球面,即第一透镜l1、第二透镜l2、第三透镜l3、第四透镜l4、第五透镜l5、第六透镜l6和第七透镜l7的像侧表面和物侧表面均为非球面,非球面配置自由度更高,消除像差效果好,进而缩减光学镜头10总长度,有利于光学镜头10的小型化。
[0461]
所有透镜中色散系数最大的透镜的色散系数(vmax)为55.95;所有透镜中色散系数最小的透镜的色散系数(vmin)为19.23。上述限定值保证了光学镜头10消除色差的能力,提升光学镜头10的成像品质。
[0462]
第一透镜l1于光轴上的厚度为ct1,第二透镜l2于光轴上的厚度为ct2,第三透镜l3于光轴上的厚度为ct3,第四透镜l4于光轴上的厚度为ct4,第五透镜l5于光轴上的厚度为ct5,第六透镜l6于光轴上的厚度为ct6,第七透镜l7于光轴上的厚度为ct7,ctmax为光学镜头10中透镜于光轴上厚度最大值;其中,|ctmax/ct1|=1.0,|ctmax/ct2|=2.49,|ctmax/ct3|=1.20,|ctmax/ct4|=2.75,|ctmax/ct5|=1.25,|ctmax/ct6|=1.30,|ctmax/ct7|=1.21。
[0463]
本实施方式中,第一透镜l1于光轴上的厚度为所有透镜中厚度最厚的一个透镜,因此限制第一透镜l1与其他透镜在光轴上的厚度的比值。可以理解的是,该比值越大,其他透镜的厚度越薄。上述限定值保证了光学镜头10在光轴上的厚度足够小。当然,在其他一些实施方式中,光学镜头10中在光轴上厚度最厚的还可以是其他透镜,可以限制该透镜于其他透镜在光轴上的厚度的比值。
[0464]
第一透镜l1的焦距为f1,第二透镜l2的焦距为f2,第三透镜l3的焦距为f3,第四透镜l4的焦距为f4,第五透镜l5的焦距为f5,第六透镜l6的焦距为f6,第七透镜l7的焦距为f7。当光学镜头10处于光学总长最大时,即光学镜头10处于工作状态时,|f1/f2|=0.49,|f2/f3|=1.11,|f3/f4|=0.62,|f4/f5|=1.53,|f5/f6|=1.93,|f6/f7|=0.78。可以理解的是,该比值越接近1.0,各透镜焦距越接近,上述限定值保证了各个透镜的焦距分配尽量均衡,保证了光学镜头10的成像品质。
[0465]
第一透镜l1物侧表面的曲率半径为r1,第一透镜l1像侧表面的曲率半径为r2,第二透镜l2物侧表面的曲率半径为r3,第二透镜l2像侧表面的曲率半径为r4,第三透镜l3物侧表面的曲率半径为r5,第三透镜l3像侧表面的曲率半径为r6,第四透镜l4物侧表面的曲率半径为r7,第四透镜l4像侧表面的曲率半径为r8,第五透镜l5物侧表面的曲率半径为r9,第五透镜l5像侧表面的曲率半径为r10,第六透镜l6物侧表面的曲率半径为r11,第六透镜l6像侧表面的曲率半径为r12,第七透镜l7物侧表面的曲率半径为r13,第七透镜l7像侧表
面的曲率半径为r14。|r14/r13|=0.42,|r12/r11|=11.81,|r10/r9|=1.84,|r8/r7|=0.48,|r6/r5|=0.24,|r4/r3|=0.50,|r2/r1|=5.17。上述限定值保证了光学镜头10能够得到更好的成像效果。
[0466]
请参阅图25和图26,当光学镜头10从非工作状态变为工作状态时,即光学镜头10由紧凑状态变为展开状态时,第一透镜组g1向物侧移动,并依次通过通孔和通光孔31伸出外壳3,第一透镜组g1和第二透镜组g2之间距离变大至第一间距,然后第一透镜组g1和第二透镜组g2同时向物侧移动至目标成像位置。当光学镜头10处于工作状态时,第一透镜组g1和第二透镜组g2保持可成像的设计间距(第一间距),在不同物距进行对焦时,两透镜组的相对距离(第一间距)保持不变,同时进行前后移动到最佳位置与成像面(感光元件20)进行对焦。当光学镜头10从工作状态时变为非工作状态时,第一透镜组g1朝向第二透镜组g2移动,紧挨第二透镜组g2,第二透镜组g2可以朝向感光元件20移动,以使摄像模组1压缩并收容于壳体内部,保证摄像模组1占用电子设备100的内部体积足够小,有利于实现电子设备100的薄型化。当然,其他实施例中,光学镜头10由紧凑状态变为展开状态时,第一透镜组g1和第二透镜组g2还可以一开始就同时朝向物侧运动。或者,仅第一透镜组g1朝向物侧运动,第二透镜组g2也可以根据需要保持不动。
[0467]
依据上文的关系式,本技术第四实施方式的光学镜头10工作状态时的基本参数如下表10。
[0468]
表10第四实施方式的光学镜头10工作状态时的基本参数
[0469][0470]
本技术第四实施方式的摄像模组1各个组成的详细结构数据如下表11。
[0471]
表11摄像模组1各个组成的详细结构数据
[0472]
[0473][0474]
表12示出了本实施方式的光学镜头10的非球面系数,本实施例光学镜头10中非球面的数量为14个,具体如表12所示。
[0475]
表12第四实施方式的光学镜头10的非球面系数
[0476]
面号ka4a6a8a10s1-6.97e-015.48e-043.03e-04-2.05e-048.62e-05s23.63e 01-4.12e-051.10e-03-8.30e-043.67e-04s39.81e 00-5.48e-032.07e-03-1.18e-035.03e-04s43.45e 00-7.59e-036.26e-04-3.13e-042.06e-04s50.00e 00-1.92e-03-1.45e-038.27e-04-4.60e-04s6-2.25e 009.61e-03-1.89e-021.41e-02-6.44e-03s70.00e 001.09e-03-1.83e-021.30e-02-5.27e-03s80.00e 00-4.15e-03-7.25e-034.70e-03-1.69e-03s9-1.15e-012.46e-02-9.74e-032.88e-03-5.13e-04s104.71e-01-4.97e-03-3.11e-04-4.00e-043.15e-04s11-7.02e-01-2.31e-026.41e-03-2.45e-036.40e-04s120.00e 00-1.44e-039.76e-04-6.86e-041.69e-04s131.86e-01-2.34e-022.39e-03-2.09e-041.41e-05s14-5.44e 00-9.48e-039.44e-04-6.55e-053.00e-06面号a12a14a16a18a20s1-2.21e-053.46e-06-3.28e-071.69e-08-3.66e-10s2-1.04e-041.81e-05-1.88e-061.07e-07-2.54e-09s3-1.40e-042.45e-05-2.49e-061.34e-07-2.87e-09s4-1.03e-043.27e-05-6.08e-066.19e-07-2.66e-08s51.62e-04-3.66e-055.27e-06-4.29e-071.45e-08s61.84e-03-3.31e-043.71e-05-2.37e-066.64e-08s71.29e-03-1.95e-041.76e-05-8.72e-071.83e-08s83.80e-04-5.48e-055.00e-06-2.65e-076.26e-09s95.13e-05-2.11e-06-6.54e-089.58e-09-2.68e-10s10-8.93e-051.37e-05-1.22e-065.89e-08-1.20e-09s11-1.09e-041.19e-05-7.97e-072.99e-08-4.78e-10s12-2.36e-051.97e-06-9.59e-082.49e-09-2.66e-11s13-6.43e-071.88e-08-3.37e-103.40e-12-1.48e-14s14-9.11e-081.85e-09-2.44e-111.90e-13-6.68e-16
[0477]
通过将上述参数代入至公式:
[0478][0479]
即能够设计得到本实施方式的光学镜头10的各个透镜,其中,z为非球面上距离光轴为r的点,其与相切于非球面光轴上交点切面的相对距离,r为非球面曲线上的点与光轴的垂直距离,c为曲率,k为锥面系数,
ɑi为第i阶非球面系数。
[0480]
本实施方式中,通过上述参数设计得到的光学镜头10的各不同的透镜能够分别起到不同的作用,从而通过各透镜的配合得到具有良好的成像质量的光学镜头10。
[0481]
图27和图28为第四实施方式的光学镜头10的光学性能的表征图。
[0482]
具体的,图27示出了光学镜头10波长分别为650nm、555nm、470nm的光经过第四实施方式的光学镜头10后的轴向色差。图27的纵坐标表示的是归一化光瞳坐标,横坐标表示轴向色差,单位为毫米。从图27中可以看出,本实施方式中,光学镜头10在各个状态下的轴向色差控制在一个很小的范围内。
[0483]
图28中左图为光学镜头10的场曲示意图,右图为光学镜头10的光学畸变示意图。其中,左图中实线为555nm的光经过光学镜头10后的子午方向的场曲示意图,虚线为555nm的光经过光学镜头10后的弧矢方向的场曲示意图。右图为555nm的光经过第四实施方式的光学镜头10后的光学畸变示意图。两图的纵坐标都是物体角度,左图横坐标表示子午方向(虚线)和弧矢方向(实线)的像散值,单位为毫米。右图表示不同视场对应的光学畸变值,单位为百分比。由图28可见,本实施方式中,光学系统将畸变控制在肉眼不可明显辨识范围内。
[0484]
本实施方式中提供的光学镜头10,通过各透镜组中各透镜的配置方式和具有特定光学设计的透镜的组合,可以使摄像模组1小型化,并使得光学镜头10具有较好的成像效果,同时实现电子设备100的薄型化。
[0485]
请参阅图29和图30,图29是本技术第五实施方式的摄像模组1的结构示意图,图30是图29所示的摄像模组处于另一种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图29所示的摄像模组的光学镜头处于工作状态,图30所示的摄像模组的光学镜头处于非工作状态。
[0486]
本实施方式中,光学镜头10的透镜组为两个,分别为第一透镜组g1和第二透镜组g2。第一透镜组g1和第二透镜组g2自物侧至像侧依次设置。第一透镜组g1和第二透镜组g2均能沿光学镜头10的光轴a移动。
[0487]
光学镜头10在从工作状态切换到非工作状态时,或者从非工作状态切换到工作状态时,第一透镜组g1和第二透镜组g2之间的距离会发生变化。例如,当光学镜头10工作状态(用于成像)时,第一透镜组g1和第二透镜组g2之间的距离(tv)拉到最大,第一透镜组g1和第二透镜组g2形成第一间距,此时光学镜头10的光学总长为ttlmax,第一透镜组g1和第二透镜组g2实现对焦。当光学镜头10非工作状态(不用于成像)时,第一透镜组g1和第二透镜组g2之间的间距小于第一间距,第一透镜组g1和第二透镜组g2之间的距离(tv)压缩到最小,此时光学镜头10的光学总长为ttlmin,实现紧凑的镜头结构,有利于电子设备100的小型化。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当光学镜头10非工作状态时,第二透镜组g2和感光元件20之间的距离也可以缩小到最小,有效实现电子设备的小型化。
[0488]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当光学镜头10处于非工作状态时,第一透镜组g1和第二透镜组g2之间的距离(tv)大于等于0.00mm且小于等于10mm。上述限定值保证了光学镜头10在处于非工作状态时,第一透镜组g1和第二透镜组g2之间无间隔或间隔很小,有效减小光学镜头10占用电子设备100的空间,有利于实现电子设备100的小型化,提高用户体验。
[0489]
光学镜头10处于工作状态时的光学总长与光学镜头10处于非工作状态的光学总长的比值(ttlmax/ttlmin)为1.44。光学镜头10处于工作状态时的光学总长与成像面的有效像素区域的对角线半长度的两倍的比值(ttlmax/(2*imgh))为0.72;光学镜头10处于非工作状态时的光学总长与成像面的有效像素区域的对角线半长度的两倍的比值(ttlmin/(2*imgh))为0.50。上述限定值保证了光学镜头10在非工作状态时的厚度足够小,有效减小光学镜头10占用电子设备100的空间,有利于实现电子设备100的小型化,提高用户体验;还保证了光学镜头10在工作状态时,光学总长足够长,实现良好的成像品质。
[0490]
光学镜头10处于工作状态时的光学总长的平方与成像面的有效像素区域的对角线半长度和光学镜头10的透镜组的入射瞳直径的乘积的比值(ttlmax2/(imgh*epd)为2.99;光学镜头10处于非工作状态时的光学总长的平方与成像面的有效像素区域的对角线半长度和光学镜头10的透镜组的入射瞳直径的乘积的比值(ttlmin2/(imgh*epd)为1.44。上述限定值保证了光学镜头10在z轴上的厚度尽量薄,光圈最大,提高光学镜头10的成像质量。
[0491]
光学镜头10处于工作状态时,即光学镜头10的光学总长最长时,光学镜头10焦距与光学镜头10的透镜组的入射瞳直径的比值(efl/epd)为1.54。上述限定值保证了光学镜头10能够得到更好的成像效果。第二透镜组g2与第一透镜组g1的焦距比值(|fg2/fg1|)为1.56。上述限定值保证整个光学镜头10的焦距,且保证光学镜头10的光学性能,以使光学镜头10得到更好的成像效果。
[0492]
光学镜头10包括七片透镜。具体的,第一透镜组g1包括第一透镜l1、第二透镜l2、第三透镜l3、第四透镜l4、第五透镜l5和第六透镜l6。第二透镜组g2包括第七透镜l7。本实施方式中,光学镜头10的所有透镜中折射率最大的透镜的折射率(nmax)为1.81,所有透镜中折射率最小的透镜的折射率(nmin)为1.54。上述限定值保证了透镜可以采用的材质足够宽泛,例如透镜可以采用玻璃材质,也可以采用树脂材质或其他材质。通过对透镜进行不同材质的合理配置,有利于实现光学镜头10的小型化,实现电子设备100的薄型化。当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光学镜头10的透镜的数量还可以是除七片以外的其他片数。
[0493]
其中,第一透镜l1具有正屈折力,第一透镜l1的物侧表面近光轴处为凸面,从而提供光学镜头10物侧端光线汇聚能力,缩短其总长度,以利于光学镜头10的小型化。第一透镜l1的像侧表面近光轴处为凹面,能够修正球差和轴向色差。
[0494]
第二透镜l2具有负屈折力,第二透镜l2的物侧表面近光轴处为凸面,第二透镜l2的像侧表面近光轴处为凹面。第二透镜l2有利于修正光学镜头10的像差,进一步平衡第一透镜l1所产生的球差及色差。
[0495]
第三透镜l3具有正屈折力,第三透镜l3的物侧表面近光轴处为凹面,第三透镜l3的像侧表面近光轴处为凸面。第三透镜l3有利于修正光学镜头10的像差,进一步平衡第一透镜l1所产生的球差及色差。
[0496]
第四透镜l4具有负屈折力,第四透镜l4的物侧表面近光轴处为凹面,第四透镜l4
的像侧表面近光轴处为凹面。第四透镜l4可平衡光学镜头10负屈折力的分布,降低其敏感度,并可减少慧差,有效缩短后焦距与总长。
[0497]
第五透镜l5具有负屈折力,第五透镜l5的物侧表面近光轴处为凹面,第五透镜l5的像侧表面近光轴处为凸面。第五透镜l5可平衡光学镜头10负屈折力的分布,降低其敏感度,并可减少球差。
[0498]
第六透镜l6具有正屈折力,第六透镜l6的物侧表面近光轴处为凸面,第六透镜l6的像侧表面近光轴处为凸面。第六透镜l6有利于修正畸变、像散、慧差,有效缩短后焦距与光学总长。
[0499]
第七透镜l7具有负屈折力,第七透镜l7的物侧表面近光轴处为凸面,第七透镜l7的像侧表面近光轴处为凹面。第七透镜l7有利于将光学镜头10的主点往被摄物端移动,而可有效缩短后焦距与光学总长,并有助于修正离轴视场的像差。本实施方式中,第一透镜l1的物侧表面离轴处包括至少一个凹面,第七透镜l7的像侧表面离轴处包含至少一凸面。也就是说,第七透镜l7的物侧表面及像侧表面都至少包含一反曲点,以修正离轴视场的像差。
[0500]
本实施方式通过不同透镜之间的配合,使得光学镜头10具有较好的成像效果,同时实现电子设备100的薄型化。
[0501]
本实施方式中,光学镜头10的透镜的所有表面均为非球面,即第一透镜l1、第二透镜l2、第三透镜l3、第四透镜l4、第五透镜l5、第六透镜l6和第七透镜l7的像侧表面和物侧表面均为非球面,非球面配置自由度更高,消除像差效果好,进而缩减光学镜头10总长度,有利于光学镜头10的小型化。
[0502]
所有透镜中色散系数最大的透镜的色散系数(vmax)为55.95;所有透镜中色散系数最小的透镜的色散系数(vmin)为19.23。上述限定值保证了光学镜头10消除色差的能力,提升光学镜头10的成像品质。
[0503]
第一透镜l1于光轴上的厚度为ct1,第二透镜l2于光轴上的厚度为ct2,第三透镜l3于光轴上的厚度为ct3,第四透镜l4于光轴上的厚度为ct4,第五透镜l5于光轴上的厚度为ct5,第六透镜l6于光轴上的厚度为ct6,第七透镜l7于光轴上的厚度为ct7,ctmax为光学镜头10中透镜于光轴上厚度最大值;其中,|ctmax/ct1|=1.0,|ctmax/ct2|=3.34,|ctmax/ct3|=1.54,|ctmax/ct4|=1.81,|ctmax/ct5|=1.3,|ctmax/ct6|=1.22,|ctmax/ct7|=1.23。
[0504]
本实施方式中,第一透镜l1于光轴上的厚度为所有透镜中厚度最厚的一个透镜,因此限制第一透镜l1与其他透镜在光轴上的厚度的比值。可以理解的是,该比值越大,其他透镜的厚度越薄。上述限定值保证了光学镜头10在光轴上的厚度足够小。当然,在其他一些实施方式中,光学镜头10中在光轴上厚度最厚的还可以是其他透镜,可以限制该透镜于其他透镜在光轴上的厚度的比值。
[0505]
第一透镜l1的焦距为f1,第二透镜l2的焦距为f2,第三透镜l3的焦距为f3,第四透镜l4的焦距为f4,第五透镜l5的焦距为f5,第六透镜l6的焦距为f6,第七透镜l7的焦距为f7。当光学镜头10处于光学总长最大时,即光学镜头10处于工作状态时,|f1/f2|=0.49,|f2/f3|=0.74,|f3/f4|=0.76,|f4/f5|=1.63,|f5/f6|=2.22,|f6/f7|=0.65。可以理解的是,该比值越接近1.0,各透镜焦距越接近,上述限定值保证了各个透镜的焦距分配尽量均衡,保证了光学镜头10的成像品质。
[0506]
第一透镜l1物侧表面的曲率半径为r1,第一透镜l1像侧表面的曲率半径为r2,第二透镜l2物侧表面的曲率半径为r3,第二透镜l2像侧表面的曲率半径为r4,第三透镜l3物侧表面的曲率半径为r5,第三透镜l3像侧表面的曲率半径为r6,第四透镜l4物侧表面的曲率半径为r7,第四透镜l4像侧表面的曲率半径为r8,第五透镜l5物侧表面的曲率半径为r9,第五透镜l5像侧表面的曲率半径为r10,第六透镜l6物侧表面的曲率半径为r11,第六透镜l6像侧表面的曲率半径为r12,第七透镜l7物侧表面的曲率半径为r13,第七透镜l7像侧表面的曲率半径为r14。|r14/r13|=0.46,|r12/r11|=1.46,|r10/r9|=1.75,|r8/r7|=0.16,|r6/r5|=0.37,|r4/r3|=0.52,|r2/r1|=4.33。上述限定值保证了光学镜头10能够得到更好的成像效果。
[0507]
请参阅图31和图32,当光学镜头10从非工作状态变为工作状态时,即光学镜头10由紧凑状态变为展开状态时,第一透镜组g1向物侧移动,并依次通过通孔和通光孔31伸出外壳3,第一透镜组g1和第二透镜组g2之间距离变大至第一间距,然后第一透镜组g1和第二透镜组g2同时向物侧移动至目标成像位置。当光学镜头10处于工作状态时,第一透镜组g1和第二透镜组g2保持可成像的设计间距(第一间距),在不同物距进行对焦时,两透镜组的相对距离(第一间距)保持不变,同时进行前后移动到最佳位置与成像面(感光元件20)进行对焦。当光学镜头10从工作状态时变为非工作状态时,第一透镜组g1朝向第二透镜组g2移动,紧挨第二透镜组g2,第二透镜组g2可以朝向感光元件20移动,以使摄像模组1压缩并收容于壳体内部,保证摄像模组1占用电子设备100的内部体积足够小,有利于实现电子设备100的薄型化。当然,其他实施例中,光学镜头10由紧凑状态变为展开状态时,第一透镜组g1和第二透镜组g2还可以一开始就同时朝向物侧运动。或者,仅第一透镜组g1朝向物侧运动,第二透镜组g2也可以根据需要保持不动。
[0508]
依据上文的关系式,本技术第五实施方式的光学镜头10工作状态时的基本参数如下表13。
[0509]
表13第五实施方式的光学镜头10工作状态时的基本参数
[0510][0511]
本技术第五实施方式的摄像模组1各个组成的详细结构数据如下表14。
[0512]
表14摄像模组1各个组成的详细结构数据
[0513][0514]
表15示出了本实施方式的光学镜头10的非球面系数,本实施例光学镜头10中非球面的数量为14个,具体如表15所示。
[0515]
表15第五实施方式的光学镜头10的非球面系数
[0516]
面号ka4a6a8a10s1-4.30e-016.43e-043.13e-04-2.17e-041.03e-04s24.24e 01-6.03e-035.70e-03-3.31e-031.33e-03s39.01e 00-1.80e-021.11e-02-5.67e-032.18e-03s43.05e 00-1.41e-024.53e-03-2.08e-037.21e-04s50.00e 00-9.92e-04-1.50e-039.40e-04-6.19e-04s6-1.29e 004.52e-03-1.32e-021.06e-02-5.42e-03s70.00e 00-7.75e-03-1.06e-027.63e-03-3.28e-03s80.00e 00-6.19e-03-4.74e-033.06e-03-1.17e-03s9-2.91e-032.10e-02-8.64e-033.20e-03-6.58e-04s10-6.48e-01-8.41e-03-1.20e-031.06e-03-2.54e-04s111.20e 00-2.10e-023.54e-03-8.88e-042.00e-04s120.00e 001.31e-03-4.77e-04-1.95e-047.85e-05s131.59e-01-1.89e-021.19e-03-5.12e-052.17e-06s14-3.88e 00-9.22e-037.24e-04-3.85e-051.20e-06
面号a12a14a16a18a20s1-3.06e-055.78e-06-6.88e-074.75e-08-1.48e-09s2-3.63e-046.47e-05-7.09e-064.30e-07-1.10e-08s3-5.82e-041.03e-04-1.11e-056.62e-07-1.65e-08s4-1.82e-043.18e-05-3.64e-062.63e-07-9.62e-09s52.44e-04-5.99e-059.24e-06-8.02e-072.92e-08s61.72e-03-3.46e-044.31e-05-3.08e-069.72e-08s78.24e-04-1.16e-048.04e-06-1.51e-07-5.49e-09s82.91e-04-4.74e-054.91e-06-2.92e-077.52e-09s97.24e-05-3.34e-06-6.09e-081.14e-08-2.95e-10s103.60e-05-3.50e-062.37e-07-1.03e-082.21e-10s11-3.33e-053.49e-06-2.14e-076.79e-09-8.00e-11s12-1.29e-051.13e-06-5.09e-081.03e-09-5.16e-12s13-1.03e-074.06e-09-1.02e-101.39e-12-7.88e-15s14-1.62e-08-2.19e-101.22e-11-1.77e-138.98e-16
[0517]
通过将上述参数代入至公式:
[0518][0519]
即能够设计得到本实施方式的光学镜头10的各个透镜,其中,z为非球面上距离光轴为r的点,其与相切于非球面光轴上交点切面的相对距离,r为非球面曲线上的点与光轴的垂直距离,c为曲率,k为锥面系数,
ɑi为第i阶非球面系数。
[0520]
本实施方式中,通过上述参数设计得到的光学镜头10的各不同的透镜能够分别起到不同的作用,从而通过各透镜的配合得到具有良好的成像质量的光学镜头10。
[0521]
图33和图34为第五实施方式的光学镜头10的光学性能的表征图。
[0522]
具体的,图33示出了光学镜头10波长分别为650nm、555nm、470nm的光经过第五实施方式的光学镜头10后的轴向色差。图33的纵坐标表示的是归一化光瞳坐标,横坐标表示轴向色差,单位为毫米。从图33中可以看出,本实施方式中,光学镜头10在各个状态下的轴向色差控制在一个很小的范围内。
[0523]
图34中左边的图为光学镜头10的场曲示意图,右图为光学镜头10的光学畸变示意图。其中,左图中实线为555nm的光经过光学镜头10后的子午方向的场曲示意图,虚线为555nm的光经过光学镜头10后的弧矢方向的场曲示意图。右图为555nm的光经过第五实施方式的光学镜头10后的光学畸变示意图。两图的纵坐标都是物体角度,左图横坐标表示子午方向(虚线)和弧矢方向(实线)的像散值,单位为毫米。右图表示不同视场对应的光学畸变值,单位为百分比。由图34可见,本实施方式中,光学系统将畸变控制在肉眼不可明显辨识范围内。
[0524]
本实施方式中提供的光学镜头10,通过各透镜组中各透镜的配置方式和具有特定光学设计的透镜的组合,可以使摄像模组1小型化,并使得光学镜头10具有较好的成像效果,同时实现电子设备100的薄型化。
[0525]
请参阅图35和图36,图35是本技术第六实施方式的摄像模组1的结构示意图,图36是图35所示的摄像模组处于另一种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图35所示的摄像模组的光学镜头处于工作状态,图36所示的摄像模组的光学镜头处于非工作状态。
[0526]
本实施方式中,光学镜头10的透镜组为两个,分别为第一透镜组g1和第二透镜组g2。第一透镜组g1和第二透镜组g2自物侧至像侧依次设置。第一透镜组g1和第二透镜组g2均能沿光学镜头10的光轴a移动。
[0527]
光学镜头10在从工作状态切换到非工作状态时,或者从非工作状态切换到工作状态时,第一透镜组g1和第二透镜组g2之间的距离会发生变化。例如,当光学镜头10工作状态(用于成像)时,第一透镜组g1和第二透镜组g2之间的距离(tv)拉到最大,第一透镜组g1和第二透镜组g2形成第一间距,此时光学镜头10的光学总长为ttlmax,第一透镜组g1和第二透镜组g2实现对焦。当光学镜头10非工作状态(不用于成像)时,第一透镜组g1和第二透镜组g2之间的间距小于第一间距,第一透镜组g1和第二透镜组g2之间的距离(tv)压缩到最小,此时光学镜头10的光学总长为ttlmin,实现紧凑的镜头结构,有利于电子设备100的小型化。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当光学镜头10非工作状态时,第二透镜组g2和感光元件20之间的距离也可以缩小到最小,有效实现电子设备的小型化。
[0528]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当光学镜头10处于非工作状态时,第一透镜组g1和第二透镜组g2之间的距离(tv)大于等于0.00mm且小于等于10mm。上述限定值保证了光学镜头10在处于非工作状态时,第一透镜组g1和第二透镜组g2之间无间隔或间隔很小,有效减小光学镜头10占用电子设备100的空间,有利于实现电子设备100的小型化,提高用户体验。
[0529]
光学镜头10处于工作状态时的光学总长与光学镜头10处于非工作状态的光学总长的比值(ttlmax/ttlmin)为1.41。光学镜头10处于工作状态时的光学总长与成像面的有效像素区域的对角线半长度的两倍的比值(ttlmax/(2*imgh))为0.69;光学镜头10处于非工作状态时的光学总长与成像面的有效像素区域的对角线半长度的两倍的比值(ttlmin/(2*imgh))为0.49。上述限定值保证了光学镜头10在非工作状态时的厚度足够小,有效减小光学镜头10占用电子设备100的空间,有利于实现电子设备100的小型化,提高用户体验;还保证了光学镜头10在工作状态时,光学总长足够长,实现良好的成像品质。
[0530]
光学镜头10处于工作状态时的光学总长的平方与成像面的有效像素区域的对角线半长度和光学镜头10的透镜组的入射瞳直径的乘积的比值(ttlmax2/(imgh*epd)为3.03;光学镜头10处于非工作状态时的光学总长的平方与成像面的有效像素区域的对角线半长度和光学镜头10的透镜组的入射瞳直径的乘积的比值(ttlmin2/(imgh*epd)为1.53。上述限定值保证了光学镜头10在z轴上的厚度尽量薄,光圈最大,提高光学镜头10的成像质量。
[0531]
光学镜头10处于工作状态时,即光学镜头10的光学总长最长时,光学镜头10焦距与光学镜头10的透镜组的入射瞳直径的比值(efl/epd)为1.80。上述限定值保证了光学镜头10能够得到更好的成像效果。第二透镜组g2与第一透镜组g1的焦距比值(|fg2/fg1|)为1.53。上述限定值保证整个光学镜头10的焦距,且保证光学镜头10的光学性能,以使光学镜头10得到更好的成像效果。
[0532]
光学镜头10包括七片透镜。具体的,第一透镜组g1包括第一透镜l1、第二透镜l2、第三透镜l3和第四透镜l4。第二透镜组g2包括第五透镜l5、第六透镜l6和第七透镜l7。本实
施方式中,光学镜头10的所有透镜中折射率最大的透镜的折射率(nmax)为1.68,所有透镜中折射率最小的透镜的折射率(nmin)为1.52。上述限定值保证了透镜可以采用的材质足够宽泛,例如透镜可以采用玻璃材质,也可以采用树脂材质或其他材质。通过对透镜进行不同材质的合理配置,有利于实现光学镜头10的小型化,实现电子设备100的薄型化。当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光学镜头10的透镜的数量还可以是除七片以外的其他片数。
[0533]
其中,第一透镜l1具有正屈折力,第一透镜l1的物侧表面近光轴处为凸面,从而提供光学镜头10物侧端光线汇聚能力,缩短其总长度,以利于光学镜头10的小型化。第一透镜l1的像侧表面近光轴处为凹面,能够修正球差和轴向色差。
[0534]
第二透镜l2具有负屈折力,第二透镜l2的物侧表面近光轴处为凸面,第二透镜l2的像侧表面近光轴处为凹面。第二透镜l2有利于修正光学镜头10的像差,进一步平衡第一透镜l1所产生的球差及色差。
[0535]
第三透镜l3具有正屈折力,第三透镜l3的物侧表面近光轴处为凹面,第三透镜l3的像侧表面近光轴处为凸面。第三透镜l3有利于修正光学镜头10的像差,进一步平衡第一透镜l1所产生的球差及色差。
[0536]
第四透镜l4具有正屈折力,第四透镜l4的物侧表面近光轴处为凸面,第四透镜l4的像侧表面近光轴处为凹面。第四透镜l4可平衡光学镜头10负屈折力的分布,降低其敏感度,并可减少慧差,有效缩短后焦距与总长。
[0537]
第五透镜l5具有正屈折力,第五透镜l5的物侧表面近光轴处为凹面,第五透镜l5的像侧表面近光轴处为凸面。第五透镜l5可平衡光学镜头10负屈折力的分布,降低其敏感度,并可减少球差。
[0538]
第六透镜l6具有正屈折力,第六透镜l6的物侧表面近光轴处为凸面,第六透镜l6的像侧表面近光轴处为凹面。第六透镜l6有利于修正畸变、像散、慧差,有效缩短后焦距与光学总长。
[0539]
第七透镜l7具有负屈折力,第七透镜l7的物侧表面近光轴处为凹面,第七透镜l7的像侧表面近光轴处为凹面。第七透镜l7有利于将光学镜头10的主点往被摄物端移动,而可有效缩短后焦距与光学总长,并有助于修正离轴视场的像差。本实施方式中,第一透镜l1的物侧表面离轴处包括至少一个凹面,第七透镜l7的像侧表面离轴处包含至少一凸面。也就是说,第七透镜l7的物侧表面及像侧表面都至少包含一反曲点,以修正离轴视场的像差。
[0540]
本实施方式通过不同透镜之间的配合,使得光学镜头10具有较好的成像效果,同时实现电子设备100的薄型化。
[0541]
本实施方式中,光学镜头10的透镜的所有表面均为非球面,即第一透镜l1、第二透镜l2、第三透镜l3、第四透镜l4、第五透镜l5、第六透镜l6和第七透镜l7的像侧表面和物侧表面均为非球面,非球面配置自由度更高,消除像差效果好,进而缩减光学镜头10总长度,有利于光学镜头10的小型化。
[0542]
所有透镜中色散系数最大的透镜的色散系数(vmax)为55.95;所有透镜中色散系数最小的透镜的色散系数(vmin)为19.23。上述限定值保证了光学镜头10消除色差的能力,提升光学镜头10的成像品质。
[0543]
第一透镜l1于光轴上的厚度为ct1,第二透镜l2于光轴上的厚度为ct2,第三透镜l3于光轴上的厚度为ct3,第四透镜l4于光轴上的厚度为ct4,第五透镜l5于光轴上的厚度
为ct5,第六透镜l6于光轴上的厚度为ct6,第七透镜l7于光轴上的厚度为ct7,ctmax为光学镜头10中透镜于光轴上厚度最大值;其中,|ctmax/ct1|=1.0,|ctmax/ct2|=1.94,|ctmax/ct3|=1.64,|ctmax/ct4|=2.04,|ctmax/ct5|=1.10,|ctmax/ct6|=1.89,|ctmax/ct7|=1.67。
[0544]
本实施方式中,第一透镜l1于光轴上的厚度为所有透镜中厚度最厚的一个透镜,因此限制第一透镜l1与其他透镜在光轴上的厚度的比值。可以理解的是,该比值越大,其他透镜的厚度越薄。上述限定值保证了光学镜头10在光轴上的厚度足够小。当然,在其他一些实施方式中,光学镜头10中在光轴上厚度最厚的还可以是其他透镜,可以限制该透镜于其他透镜在光轴上的厚度的比值。
[0545]
第一透镜l1的焦距为f1,第二透镜l2的焦距为f2,第三透镜l3的焦距为f3,第四透镜l4的焦距为f4,第五透镜l5的焦距为f5,第六透镜l6的焦距为f6,第七透镜l7的焦距为f7。当光学镜头10处于光学总长最大时,即光学镜头10处于工作状态时,|f1/f2|=0.56,|f2/f3|=0.50,|f3/f4|=0.56,|f4/f5|=0.70,|f5/f6|=3.59,|f6/f7|=3.31。可以理解的是,该比值越接近1.0,各透镜焦距越接近,上述限定值保证了各个透镜的焦距分配尽量均衡,保证了光学镜头10的成像品质。
[0546]
第一透镜l1物侧表面的曲率半径为r1,第一透镜l1像侧表面的曲率半径为r2,第二透镜l2物侧表面的曲率半径为r3,第二透镜l2像侧表面的曲率半径为r4,第三透镜l3物侧表面的曲率半径为r5,第三透镜l3像侧表面的曲率半径为r6,第四透镜l4物侧表面的曲率半径为r7,第四透镜l4像侧表面的曲率半径为r8,第五透镜l5物侧表面的曲率半径为r9,第五透镜l5像侧表面的曲率半径为r10,第六透镜l6物侧表面的曲率半径为r11,第六透镜l6像侧表面的曲率半径为r12,第七透镜l7物侧表面的曲率半径为r13,第七透镜l7像侧表面的曲率半径为r14。|r14/r13|=0.35,|r12/r11|=1.26,|r10/r9|=0.56,|r8/r7|=1.30,|r6/r5|=0.53,|r4/r3|=0.60,|r2/r1|=4.98。上述限定值保证了光学镜头10能够得到更好的成像效果。
[0547]
请参阅图37和图38,当光学镜头10从非工作状态变为工作状态时,即光学镜头10由紧凑状态变为展开状态时,第一透镜组g1向物侧移动,并依次通过通孔和通光孔31伸出外壳3,第一透镜组g1和第二透镜组g2之间距离变大至第一间距,然后第一透镜组g1和第二透镜组g2同时向物侧移动至目标成像位置。当光学镜头10处于工作状态时,第一透镜组g1和第二透镜组g2保持可成像的设计间距(第一间距),在不同物距进行对焦时,两透镜组的相对距离(第一间距)保持不变,同时进行前后移动到最佳位置与成像面(感光元件20)进行对焦。当光学镜头10从工作状态时变为非工作状态时,第一透镜组g1朝向第二透镜组g2移动,紧挨第二透镜组g2,第二透镜组g2可以朝向感光元件20移动,以使摄像模组1压缩并收容于壳体内部,保证摄像模组1占用电子设备100的内部体积足够小,有利于实现电子设备100的薄型化。当然,其他实施例中,光学镜头10由紧凑状态变为展开状态时,第一透镜组g1和第二透镜组g2还可以一开始就同时朝向物侧运动。或者,仅第一透镜组g1朝向物侧运动,第二透镜组g2也可以根据需要保持不动。
[0548]
依据上文的关系式,本技术第六实施方式的光学镜头10工作状态时的基本参数如下表16。
[0549]
表16第六实施方式的光学镜头10工作状态时的基本参数
[0550][0551]
本技术第六实施方式的摄像模组1各个组成的详细结构数据如下表17。
[0552]
表17摄像模组1各个组成的详细结构数据
[0553][0554]
表18示出了本实施方式的光学镜头10的非球面系数,本实施例光学镜头10中非球面的数量为14个,具体如表18所示。
[0555]
表18第六实施方式的光学镜头10的非球面系数
[0556]
[0557][0558]
通过将上述参数代入至公式:
[0559][0560]
即能够设计得到本实施方式的光学镜头10的各个透镜,其中,z为非球面上距离光轴为r的点,其与相切于非球面光轴上交点切面的相对距离,r为非球面曲线上的点与光轴的垂直距离,c为曲率,k为锥面系数,
ɑi为第i阶非球面系数。
[0561]
本实施方式中,通过上述参数设计得到的光学镜头10的各不同的透镜能够分别起到不同的作用,从而通过各透镜的配合得到具有良好的成像质量的光学镜头10。
[0562]
图39和图40为第六实施方式的光学镜头10的光学性能的表征图。
[0563]
具体的,图39示出了光学镜头10波长分别为650nm、555nm、470nm的光经过第六实施方式的光学镜头10后的轴向色差。图39的纵坐标表示的是归一化光瞳坐标,横坐标表示
轴向色差,单位为毫米。从图39中可以看出,本实施方式中,光学镜头10在各个状态下的轴向色差控制在一个很小的范围内。
[0564]
图40中左边的图为光学镜头10的场曲示意图,右图为光学镜头10的光学畸变示意图。其中,左图中实线为555nm的光经过光学镜头10后的子午方向的场曲示意图,虚线为555nm的光经过光学镜头10后的弧矢方向的场曲示意图。右图为555nm的光经过第六实施方式的光学镜头10后的光学畸变示意图。两图的纵坐标都是物体角度,左图横坐标表示子午方向(虚线)和弧矢方向(实线)的像散值,单位为毫米。右图表示不同视场对应的光学畸变值,单位为百分比。由图40可见,本实施方式中,光学系统将畸变控制在肉眼不可明显辨识范围内。
[0565]
本实施方式中提供的光学镜头10,通过各透镜组中各透镜的配置方式和具有特定光学设计的透镜的组合,可以使摄像模组1小型化,并使得光学镜头10具有较好的成像效果,同时实现电子设备100的薄型化。
[0566]
以上,仅为本技术的部分实施例和实施方式,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此,任何熟知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